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90|回复: 11

[中医理论] (记实文学)我在加拿大学中医(中篇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2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5-2-22 10:02 AM 编辑

转自一个中医论坛,作者自称,句句是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5-2-22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5-2-22 01:10 AM 编辑

(一)
机缘巧合,总结了和师兄师姐们微信的聊天记录,写成此文,与大家一起共勉。

各位师兄师姐,谢谢各位的抬爱。咱们聊得高兴,很多师兄师姐问我们读什么书,在向你们推荐我们觉得好的书籍之前,我想鸡婆一点,多说两句,做点我们的背景知识介绍,这样以后再跟大家分享好东西的时候,不至于让大家“起疑”。怀疑我们这样做的动机,甚而怀疑我要介绍给大家的宝贵东西,请各位多多包涵我的话唠。

当然主要是介绍我老公了,他自始至终都是我故事里的主角

他因为获得全国高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的背景,以保送清华的成绩迷上中医,并考入咱们北中医,是他所在高中的最大新闻和遗憾,我想这也是他能几十年如一日痴迷中医,享受寂寞的原因,因为,他喜欢。考入北中医,不乏遇到好老师,像班主任黄老师,教针灸的朱老师等等等等,不过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图书馆自学,因为嫌老师教的太慢,不过瘾,虽然专业课学得很好,那些马列一类的课程分数就很低了。并因此在毕业的时候并不是班上拔尖的毕业生,后来得以分在北京西苑医院工作,他曾经拿过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太极拳冠军这件事情加分不少,毕竟那也算中医界里的一所好医院。

分到西苑,签合同就是没有宿舍永不分房,我们两个外地人,只好各自租房子住,一直到离开中国,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出国的原因之一。开始转科,马上就觉得大事不妙,因为虽然西苑是中研院的下属医院,可是那时候已经西化得很严重了,在医院里不会西医,简直是举步维艰,他一门心思学了五年中医,西医学得so so,只好临时抱佛脚,恶补西医。我相信各位师兄师姐们也面临过这个问题。

不过还是有令人鼓舞的事情,他在外科转的时候,有个肝腹水的病人因为内科没有床位,分到外科来住,归他管,他就给人家上中医,另一个送来的,另一个医生管,我老公就给这病人上了十枣汤,然后补脾胃的药护着,让家属在病房里给患者艾灸,最绝的是他请示了外科主任以后,把这个病人抽出来的腹水又给患者回输回去了,这个想法从来没人提出过,所以科里的医生和护士都挺好奇和积极的。结果,没几天这个患者就躺着进来,溜达着出院了,送来了西苑外科建科以来唯一的一面锦旗。另一个腹水病人就只是单纯的采用西医抽腹水的治疗,没几天就死了。这让他又一次坚定了自己学习中医的信心。

后来终于定在了肿瘤科,做为西苑肿瘤科的建科元老,他还是很安心的。不过那个时候我就已经一门心思的想出国了。他那个时候是完全不同意的,说中医的根在中国,他哪也不要去。

除了没有地方住,没有钱买房子,主要原因是我觉得以他的性格他再待下去就死定了,他在科上开会诊会议的时候,多次与主任和比他资历老的医生叫板,说人家的中医治疗不对,我每每提醒他不要这样,要提也等会后再私下里提,再说他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不过他那时候初出茅庐,傲得很,他的理由是他不怎么样,主任更不怎么样,如果不当面提,那个治疗方案下去,受苦的是病人,听得我恨不得一掌拍死他。他这样的恣意妄为,我想再这样下去,那他就别想提职称,别想在他们医院混了。

不得不佩服的是他的主任杨老师,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非常的大度和果敢,很能容忍他的放肆,人家是办大事的人。当然我老公在中医上的牛劲她也是很赞赏的。后来他跟主任说那个化疗后用的西药升白针太贵了,有的病人用不起,咱们是不是试试穴位注射,主任很支持,之后就做了对比试验,发现足三里穴位注射的升白效果和800元一针的升白针的效果一样,用这个成果,为买不起升白针的病人省了不少钱。

我一直张罗出国,他一点也不管,也不积极,我让他学学英文他也有一搭没一搭的。我就说,我负责把你带出国,你负责出国后养活我,他就很被动,因为他压根就不想出来。最后他也开始行动起来学点英文的原因是,有一天他睡在医院住院病房那栋楼的地下室,和医院的民工们住在一起,一窝一尺长的大老鼠就在他的上铺跑来跑去,露头看着他,还冲他吱吱叫,他觉得他不能再这样下去和老鼠同窝了,今天回想起来,我真的很感谢那窝老鼠。

终于要走的时候,他们主任开欢送会就对他说,小唐,位子我给你留着,你出去不满意半年以内回来我还要你,到时候你考我的研究生。

一出来,立刻傻眼,没人认识他,西医一点不能用,病人看中医针灸都自费,西医彻底排斥中医。那时候他的看病效果也不能保证个个立竿见影。病人三贴药下去,两次没效就走了,不像国内,病人都排着队等着看病,拿药都照着一个月拿。不过我觉得,这正是他中医取得长足进步的契机。因为来到了一个完全模拟古代中医行医环境的地方,对于中医师的水平和医治疗效有很高的要求。于是,我们就此走上了漫漫求学之路

书是一箱一箱的往这边运,学习班是一个一个的参加,好在好老师们出了国倒是很肯教的,只要你肯出钱,老师就教。不像在国内,有点东西都藏着掖着。我一想,只要肯教,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问题,就怕老师不肯教,是吧。那些年,我们赚的的钱几乎全用在学习上了。还上过800美金一小时的专业课,我算了算这些年来十几万总是花下去了。一小时花800,这个豪花法,那个时候真是穷啊,好在我们都不介意吃穿,生活消费非常的低,还扛得住。而且他吃穿住行什么也不讲究,就爱学习,那我还不从了他。所以,你们能数得出来的和中医、针灸有关的东西他都学过了。看书也从来没有断过,可是诸如“伤寒论”一类的经典,看是看不懂的,用了也是效果不理想的。倒是后世医家的一些招数在临床中还起点作用。

他呢,有个好处,就是学什么东西都往死里学透,学透这个东西的理,而不是单纯的学用法,一直恨不得学得比那个教的人还透,完全不在乎花精力和时间,自然用起来也很好。我眼看着我们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多,认可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心里挺高兴的。然后呢,他总是在学透了一门东西的时候对我说,我要找的不是这个,这个“不究竟”。

那他每次学点什么东西他总要在临床上实习吧,总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所以我们诊所的病人就一次次几乎归零,然后又重新攒起来。可是他一点也不在乎,我想,这个世界上可能也就只有我能够跟他一起这么煎熬了。

他也有想不开的时候,有的病人没钱治病,我就总给便宜,他就跟我生气,他说他好象就扎了这么几针,可是背后下了这么多的功夫,只有我最清楚,已经收费很便宜了,为什么还少收,医生难道不用生活吗?再说我们的学习费还那么贵。我就说,你好好想想,一个医生,只有有了医德,医术才能进步,他就不认可,愤愤不平,想不通,他说我那么努力,医术和医德有什么关系?他嫌我有毛病,这件事情挺困扰我俩的,我一方面心疼他,一方面又觉得我也没错。因为我自己的经历,看见病人我就觉得挺可怜的,师兄师姐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个事情吧。

过了几年,这事一直在我们之间偶尔争执。有一天他挺高兴的,突然跟我说他想通了,我也挺好奇的,以我三寸不烂之舌反复的劝说都没有说通他,他怎么自己就想通了?他说,他想通了,他纠结收费的原因是因为他以为那些东西是他辛苦学来的,现在才知道,自己学到的东西都不是单自己学来的,是老天爷看他适合,送给他保管的钥匙,病人生病了,就像哪个地方锁住了,来跟他借钥匙开锁而已,他只是个钥匙保管员,不是什么高明的医生,那收多少钱就不需要纠结了,钥匙保管员的话,收费就算低点也没什么不平衡的。我听了以后挺感动的,这是他自己想通的,所以从此以后他就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这个问题再也没有困扰过我们俩。

另一个困扰他的问题是,他在治疗非常有钱和非常有名的病人的时候,就算是普通的病,效果也不好,后来才发现是自己给自己限制住了,先入为主,就像给皇上看病,心有挂碍,想使的手段使不出来了。后来索性不看任何新闻报道、电视,加上加拿大这个大农村的特殊环境,我们谁也不认识,不管你是什么人,来到我们诊所都是一视同仁,这样一来,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其实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韩国的电视剧“神医许俊”,讲的是朝鲜和我们国家李时珍同时代的名医“许俊”的故事。我和老公为了这个电视剧,破天荒为了娱乐歇业一个星期,把它好好看了两遍,这也是我老公从小长大第一次看电视剧。因为它教给我们太多的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医生的道理,还有很多每个医生都会碰到的难题,如何来解决。包括我上面讲的如何收费,如何对待有权势的病人,如何对待到手的名利,如何和同行打交道,如何分享经验,如何对待病人的误解,如何对待刁难的病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取舍等等等等,这些我们最需要得到的教育,和医术没有关系又有关系的东西,我们都从这个电视剧里学会了。我在此特别提出来的原因是,自从我们看了这个电视剧并照着做以后,我们的整个生活、命运和求学的道路完全改变了。

我老公原来学到点经验、技术也挺宝贝的,也不是能轻易分享出来的,自己藏私吧,可是自从看了那个电视剧改变以后,不仅解放了自己,好事情还一桩接着一桩,他最渴望遇到的好老师也一个个主动送上门来,自然,治病的疗效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没有找到他所谓的“中医里面很究竟”的那个东西

那个电视剧里特意提到了,“其实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病人”,他们把他们的病症事无巨细的呈献给你,只要你肯用心总结和观察,病人能教会医生很多东西,各位师兄师姐,真的是这样的啊。我们的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学到的。如果一想到你看的病人每个都是你的老师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他们,不竭尽全力的医治他们呢?

好吧,治疗的本事学了一大箩筐,可是他还是总是跟我嚷嚷他没有找到“究竟”的东西,我就问他,什么是你要找的“究竟”的东西呢?他说,他在治疗的时候,很多病人立杆见影,可是他知道这只是解决了一时之痛,好象好了,可是不管多久,病根没有去,总还是要回来的,还有,有的时候一个病来了,寒治也对,热治也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其中的理是什么?他搞不清楚,如果仅凭经验来治疗,那总是不放心的,也不能重现。他要找的就是那个把病机病因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去病根的方法,我听了就说,那你就只能去找佛菩萨了,人的病不都是由心而有,由心而生的吗?世法中哪有什么妙法可以根治的呢?他说,如果将来他得了和病人一样的病,却治不好,比如说癌症,治了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治好,如果碰上他就是那个治不好的病人怎么办?我说,就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吧,上哪里去找,我就拍他的脑袋说,“醒醒吧,唐医生,你迷得太深了”。

我老公在旁边说了,你不要再写了,让人感觉在显摆,不过我就是觉得,只要学中医、爱中医,想真正学好中医的人就一定能够理解我的这番用心,不然咱们在海外的中医太亏了,干的是这么辛苦危险的工作,没有任何保护,担着传染疾病的风险,顶着各方面的压力,俗话怎么说来着?“冒着卖白粉的风险,担着卖白金的责任,赚着卖白菜的钱”,如果连这个都想不通,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最后自己生病了还是要去求助西医,那不是太悲凉了?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写这些是第一次,能看进去心里,相信我不是显摆的,我在这里先**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2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5-2-22 01:11 AM 编辑

(二)
好吧,昨天讲了前半段,谢谢各位师兄师姐的捧场。今天要开始讲更传奇的部分了。

我老公他不是学了一箩筐的治法吗?虽然病人越来越多,治病效果也越来越满意,不过他不是还在寻寻觅觅他那个“究竟”吗?有一天他就跟我说,他觉得“究竟”还没找到,但是他找到了为什么找不到“究竟“的原因,我就冲他一拱手说“愿闻其详”。他就说,他现在不管用什么疗法,治疗的时候对于疾病的中医病因和病机的把握都不是很精准,就好象有很多得力的武器,可是往哪里打,目标不精准,这要靠一点点积攒的临床经验来判断治疗的方向,决定治疗的思路,太慢了,太不全面了。就像以管窥豹,总是不能看清全局。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不是治疗水平不够,是诊断水平跟不上,我说,你不是能读懂各个西医检查报告,经过那几年医院的历练,西医诊断也有一定的水平吗?这些年也没断过看病人的西医诊检查结果。还有就是,你不是也会摸脉吗?加上望、闻、问,还有什么不够?难道你现在看病就不摸脉吗?他就告诉我,也摸,也能摸到东西,但是他自己不满意。摸脉,摸到什么地步,拿得到多少信息,是有很多层次的。他觉得他会摸的那点脉,根本不够用,学校没学到多少,自己在临床上摸索也是雾里看花,所谓的“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实际上呢,是因为“心中不了”才“指下难明”。他还高谈阔论的说,今天的中医之所以没落,不是因为治疗方法不够用,而是因为诊断方法,也就是脉诊的失传和湮没,使得中医生们无法正确做出中医的判断,缺少一双明亮的眼睛来看清疾病的本质和原因,不能选择早就存在的各种对疾病治疗很好的方法,在第一步起手的时候就输掉了。现在更是发展到用西医的各种病名和诊断来套用中医的治疗思路,放弃了我们中医最高明的理论部分,才会导致现在中医的没落。西医为什么现在这么王道,不是它的治疗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科技的发展给它带来的诊断水平越来越高,才会给大家一个错觉,它很发达,实际上虽然西医在从起步到现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是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发展都局限于外科手术和侵入性治疗的部分,在内科病的治疗方面,和中医比较起来,也就是从幼儿园成长到小学生而已。对于疾病真正原因的认识和治疗的水平远远赶不上身为博导的中医。

对于他这些“离经叛道”的调调,这么多年也就我这么一个听众。我说,那你多看看书啊,什么经典,什么濒湖脉学,有的是关于脉学的书,他就嗤之以鼻的说,给你十本奥运冠军写的关于游泳的书你看看,你就会游泳了吗?这得下水游,有人教才行。我一听就觉得他又开始挑战“Impossible Mission” 了。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脉诊这个东西是不是有,有没有经典中记载的那么神奇,现在都还在不停的质疑和争论中,就算是确有其事,这种宝贝,那都是属于家族内部传男不传女的秘法,我们无背无景,也没有多少钱,这上哪里去学呢?我说出我对脉诊的怀疑,他就反驳我说,不要因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缘识得庐山真面目,就随便否定经典和古人的记载。如果是谎言,怎么可能流传得了2000多年呢?他从来也没有怀疑过中医能够治疗各种疾病,而且非常的犀利的论断,治不好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学得不到家。我想,那倒是,这些年我们到处学习,学到的有好东西,也有名不副实的,本着”吃亏是福“的原则,就算学了十样,只有一样值得学,也够本了。不是也学会了很多当初没有学之前以为不可能的技艺吗?关于脉诊,我们连学都没学,为什么要质疑它的真实性呢?

可是,谁会教他脉诊呢?上哪里去学呢?这好像是难于登天的事情。我就告诉他“你又在发梦了”。他就摆出那副常见的模样,瞪大眼睛对我天真的说”错,不是在发梦,是有梦想!梦想嘛,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知道他说这话是认真的,不过通常这种时候,我真的很想海扁他一顿。你说他一个大老爷们,那么大一坨杵在那,跟我那么认真的谈他的梦想,一谈就是二十好几年,拜托,你又不是我儿子!他一发梦,我的日子就又要不得安宁了。我就嘲笑他说,你没看过红楼,总看过三国吧,你现在特像里面的一个人物,你知道是谁吗?他立刻高兴的问:”是不是吕布?玉树临风“?我说:”错,是那个仰着脖,顶着一片方巾,领着个小童过江的蒋干“。他立刻就不吭气了。不过说笑归说笑,这“不可能的任务”要上哪里去实现呢?

自从我们看了那个“神医许俊“,尽量按着里面教的医道来做人做事以后,好事情倒是不断有,学习也没有以前那么艰难了。他一边看遍各种关于脉诊的书籍,了解市面教授的一些脉法体系,一边找老师,心得体会很多,就是觉得没有上道。找了一阵子脉法,毫无头绪,我俩一合计,不如来祷告,许个愿,这几年我们的老师不都是这么就送上门来了吗?我说,这个脉诊不同以往,是中医这个王冠上最大的宝石,得要许个大愿,才能换回来(当然后来等到学会了,我才知道,它不是宝石,而是通往宝库的钥匙)。我说,谁让你上辈子那么吝啬,不乐于跟人分享你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才让你这辈子要学点东西那么难,那么多障碍。干脆你就发愿,如果你能学会脉诊,不管以什么途径、花多少钱,多么难学到的,你都毫无保留,不计报酬的全部教给想学的人,不要让和你一样的那些中医的死忠们再走你这样艰辛的道路了。这样就算将来你老、死,下辈子再来,就会很容易学到啦。他听了,深以为然,就在佛前立下誓愿。

2008年11月,立下誓言还不到一个月,有一天,他在他那近千本的藏书前检阅,抽出了一本在书架上放了四年的砖头厚的英文原版书籍,作者是Dr. Leon Hammer,书名是” Chinese Pulse Diagnosis“,是一位资深的美国心理医生撰写的,而这本书是关于脉诊的。从此后,开启了我们中医生命的新纪元。展现给我们另一段传奇。

这本在我们书架上搁置了近四年的书,是温哥华的于医生推荐给我们看的。于医生在我们初到温哥华,准备开诊所的时候,给过我们无私的帮助和建议。他也是一位孜孜不倦学习的医生,他的藏书甚至多过我老公。四年前在一次聊天中提到脉诊,他就顺手拿给我们看这本书,是他几年前在一个学术交流会上,这位美国医生作者讲学的时候他买的。我老公一听一看,立刻从亚马逊订购回来。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第一,它很贵,当时要144美金,第二,它很厚。买回来以后,我老公一翻,繁复无比,乱七八糟一大堆,主要还是当时认识不够深,水平不够高,心存骄傲,外国人写什么脉诊?所以一翻之下,看不明白,就束之高阁了,因为它很贵,我还挺可惜的。时隔四年,我老公又重新打开了它。天哪,所有他需要的关于脉诊的细节都详细的记录在这本书里。他大吃一惊,这是何方神圣,写得这么详实,这么到位,和他当时的认识一模一样。这绝对不是一个外国人可以写得出来的。一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是有传承的。他一激动就满地乱转,直对我说,赶紧,关门,歇业,放假,我要好好看看这本书,因为毕竟是英文的专业著作,不像中文书看得那么容易。那一年的年底,我们关了近一个月的门,他从早到晚天天的看,终于把这本书读了个透。读完以后,就斩钉截铁的说,“我要去找他,去跟他学脉诊”。

各位师兄师姐,写到这里,我想说,你们看见我曾经介绍的艾灸就挺高兴的,其实我一直想跟大家介绍和分享的压箱底的宝物,却是这个脉诊。它就像打开宝库的钥匙,有了它,阿里巴巴的那个山洞就向您打开了,想要什么,随便挑吧。关于这套脉诊的介绍,我就不在这里说书了,上一篇以前写的比较专业系统的介绍文章,请大家有时间有兴趣的话先看看。不过如果您和我们一样,以为我们就此走上了康庄大道的话,那您就和我们一样想错了,从来好事都是多磨的,唐僧取经还要九九八十一难呢。好戏是开场了,可是离美好的结局还差得远呢。我们在无知无觉中,走入了黎明前的黑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2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2 05: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像有点乱......
要是这位中医大夫自己写就好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2 05: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求丁香园用户索取邀请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5-2-24 08:50 PM 编辑

(三)
今天先写这些,大家也和我一样喘口气,看看那个专业的文章换换胃口,明天我再上来跟大家分享后面发生的曲折经历。
好吧,我又开始接着写了。

我呢,在我老公的生命里,除了“妻子”这个角色不太胜任以外,其它的全挂子角色,那是一把抓的,你能想得到的这样的一个怪咖所需要的所有生活、事业、学习等等等等的后援,就由我一个人来充当了,我有的时候想,我这哪里是在给他做老婆,我完全是在养我的“亲儿子”啊!

经过那么多年的各种全身心,全时间,全精力的学习、吃亏、历练,他那样的为了寻找他的“究竟“,付出的一切,我知道在中医这个领域里他是识货的,他说好,以他的基础和见识,那这个东西一定是好东西。那他一句话,“我要去找他,去跟他学脉诊”,剩下来的事情自然是我这个在此刻充当“妈妈”的角色来安排了。我上网查来查去,然后电话电邮联络Dr. Hammer,自然是杳无音讯,最后终于联络到海默医生的助手,Email我们说,想要学习飞龙脉法,必须要从初级班开始,海默医生现在只教高级班了。说得也对。于是就转来联系初级班,飞龙脉法的初级和中级班,都是由海默医生认证的老师来教授的,当时一共有11位老师,分布在世界各地。我一查,学费出乎意料的便宜,一个三天的班,当时只要400加币左右,(现在也差不多),和我们学习过的其它东西比较,简直是太划算了。正好有一个学习班在我们附近的维多利亚,马上就要开班了,坐渡轮过去,只要两个小时。我赶紧联系,已经满员了,我就交钱上了waiting list,这种学习班,一班12-16人,因为其实还是需要手把手教的,所以有名额限制。如果你们看了我上传的介绍文章就知道,只是因为这套脉法教授体系的完善和系统,才能使得学习者能够依靠这套方法,花最少的时间学会脉诊,而不必要像传统的脉诊学习,先到老师家倒三年马桶、带孩子、干家务,再慢慢花个十年八年的来学习。我老公从第一次上课到学出来,实际跟老师上课的时间是9次,每次3天,一共27天,跟诊81个病人。不过不管怎样,还是要上手学的。
听到这里,你一定摩拳擦掌了,“什么?只要27天?那我也能学出来!”,——————-不要激动,我也学了同样的天数和时间,我就没有学出来。为什么呢?喝口水,慢慢说。

好吧,那个第一个班不是报满了吗?老公就满脸放光的跟我说,“我还是要去,毛爷爷不是说过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不让我进去听,我交钱,站在教室外面听还不成吗?”我就说“成!“,说得那个信心满满,好象我就是那个学校的校长似的。我们兴冲冲的就去了。在此之前,来到温哥华8年,我们哪里也没去过,除非学习,对旅行完全不感兴趣。一路上我们就念咒,期盼有人缺席,这样我们就能够顶上。好人有好报,真的就有人当场缺席,如果不去,就没有机会顶上了。老公顺理成章顶了进去。实话说,那三天的学习,什么也没有学到,因为美国来的老师的助手在边境拒签,只有他一个人来了,一个人教18个人,完全不能handle。不过我们就获得了初级班的毕业证,(我虽然没有办法进教室,因为交了钱,也混了张毕业证),得以马上报上了在旧金山的中级班。在中级班,老师是Dr. Brian La Forgia,此后我们跟随他学习了五次中级班。在我们的中医生涯中,第一次真正跟随一位老师来手把手的学习脉诊,每一个脉位的确定,手的力道的使用,什么才是不同体型人群的浮、中、沉所需要使用的取脉力道。老师甚至把他的手放在我们的手上一起往下使力,然后又换过来,让我们把手放在他的手上,带着我们往下走,让我们找感觉。然后一个模特,一个模特的分析教授,老师摸完了,马上让学生上手摸,哪个部位是什么脉,教得清清楚楚。师兄师姐们,那是什么待遇?那是爹教儿子的待遇啊,这才是真正的脉诊学习啊。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学习方式!而这个毫无保留教授着我们中医脉诊的老师,却是个老外!!!我和老公在课堂上激动得相对着眼泪直流,把老师和上课的鬼佬们都吓了一跳,”怎么回事,来了两个疯子?“

中级班回来以后生活工作就全乱套了,因为这种教法,手底下一下子就多了无数的东西,但是又因为是初学,还无法一一辨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练习,不断练习。你那个时候什么时候看见我老公,他都是双手交握,在自己给自己摸着脉,睡觉前,醒来的时候,睡着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吃饭嚼东西的时候,炒菜等出锅的时候,反正就是不需要使用双手的时候,他都保持那个姿态。在诊所原来看个病人也就十分钟,十五分钟,现在他一个病人给人家摸脉就快一个小时,日程大乱,让我忙不迭的调整。感恩的是,这时候我们的病人都极为有耐心,一个个都相当的配合。因为他们知道,唐医生满心满意里,考虑的都是病人,总能给大家带来惊喜。我老公就像刚刚有了眼睛能看清的人,在脉诊的世界里,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徜徉在脉诊带给他的巨大信息和喜悦中。

虽然只参加了一个初级和一个中级班,不过我们就还是非常非常想面见泰斗Dr. Hammer,如果能够直接跟他学习,那会有什么样的进步啊。再说,那个时候他已经86岁了,谁知道他还有多少时间?为了我老公,我就继续写email给他的助手,一封接着一封,都是长长的恳求之信。我当时想,就算没有办法跟他学习,也想亲自见上一面,去跟他道谢,感谢他以一个外国人之力,能够保存下中医中这么宝贵的东西,并且无私的教授出来。皇天不负苦心人,海默医生终于给我们回信了,打头自然是客套,不过就在一再强调我们不能参加高级班的前提下,同意接见我们。我觉得他当时也是很好奇的,这到底是怎样的两个人。我们那个高兴啊,我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我们的那份高兴还记忆犹新。我去买机票,旅行社的人都不知道那是哪里,没有人从温哥华去过Gainesville,。我去找了一个我们的病人,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和国画家,我们曾经一再婉拒他要给我们提字的美意,这回就恳请他大笔一挥写了一幅大字和对联,装裱成框,换了三趟飞机,花了30几个小时,扛着这份礼物,一路东飞,终于在2009年三月底见到了海默医生。我们俩自己觉得,我们不是自己去的,是代表所有热爱中医的中国人去的。

这个在我们人生中非同凡响的见面时刻非常的普通,没有任何戏剧性的事情发生。没有背景音,也没有电闪雷鸣,在佛罗里达州懒洋洋的太阳下,两个穿着不入流的风尘仆仆的老冒,在一座矮矮的灰色平房外面,见到了另一个穿着土里土气的1米6不到的小老头。你看见他,很难从外表上看出他曾经是二战时候的美国飞行员,他曾经是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他曾经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他曾经在45岁才开始学习脉诊,他为了推广脉诊,在72岁需要颐养天年的时候接手了倒闭的中医学校,开始按照他的理念办学,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学生学习脉诊,他能够用中医的脉诊断人的生死,他在离中医的故乡最远的角落里默默的传授和保存着中医最宝贵的通往宝库的钥匙―――脉诊。我们心里满满的都是难以言喻的感叹。我觉得他虽然没有我们那么激动,不过他一定也挺高兴的,因为他跟我们说,他等了很多年,一直在等,想把他学到的这套脉诊再还回给中国人,我们,是第一个来跟他学习的中医出身的专业人员,是第一个赏识这个宝物的中医人。(台湾的张文淮医师早于我们开始学习飞龙脉法,并且是第一个取得飞龙脉法老师资格认证的中国人,尽得其真传,不过张医生之前是牙医,现在在台北行医授课)

原来,每年只开一次的高级班是为各位证书老师回炉深造,有潜力马上要成为脉诊老师和他的学校应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而开办的,一般从中级班按部就班升上来学习的学员要等很多年,也不一定能上,而我们在此之前,只上过一个初级班和一个中级班。难怪他们坚拒我们的申请。好运又一次降临,有个学生的孩子生病住院,没有办法来参加学习,我老公又一次幸运的补位成功。我也赶紧申请加入模特行列,请海默医生给我好好的断断。

泰斗,毕竟是泰斗,只是三天的教授,我老公就找到了学脉的感觉,一下子上了道,好象海默医生不仅传授了技能,还将脉诊的灵魂传授给了他一样。临别在即,依依不舍,海默医生对我们说,你们还是要回去学中级班,继续实践,明年,我等你们来。从Gainesville回来以后,我们就追随着Dr. Brian La Forgia开的中级班一个一个的学起来,用我们不熟悉的外语,学着我们熟悉和喜爱的中医。是的,“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我们在北美的各大城市穿梭,所有的城市在我们心目里的印象就是公路、机场、旅馆、教室,没有一次因为顺道去游玩一番。我们遇到的同学全是鬼佬,全部都是中医的热爱者,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很清贫,很孤独,很执著,深深热爱着中医。学生中各个行业背景都有,可是当我们一次次和他们一起学习时,看着他们,金发碧眼,那么的漂亮英俊,一伸手,摸脉却摸得比大部分中国的中医都好,那个时候,师兄、师姐们,你们能体会我们的心情吗?是的,我们觉得很惭愧,我们凭什么来骄傲,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吗?就因为中医是我们的瑰宝吗?这样下去,50年,100年,中医会在哪里兴旺?国内还在一片混战,口舌不休的争论中医的前途和发展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在踏踏实实的学习,在务实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觉得,我们又一次不仅收获了中医的知识技能,我们还收获了如何做人,深深体会到了小时候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谁说学中医不可以跟随外国人学习?

还有很多在职的西医,也在学习的队伍中,当然都是鬼佬,他们都是在临床中感到了西医的缺陷,希望为病人寻求更好治疗方法的好医生。有一次下课聚餐,有一位医生就跟我们说,他们像那种白皮黄心的番薯,皮肤是白的,心是黄的,虽然是外国人,可是却喜爱中医,学习中医。我还没来得及感动,我老公就马上接口说,我是tangerine(桔子),皮是黄的,心也是黄的,我永远要做中医人。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好吧,玩笑归玩笑,经过短期、密集、辛苦的学习,我们的脉诊技术都有了长足的提高,生活和事业却并没有因此顺理成章的进入灿烂的春天,反而是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混乱不堪了。原因呢,首先是因为学了这个脉诊,它所指导的意义和原来会的脉诊有很大的出入,在临床运用中就有了冲突,学拳容易改拳难,这样一来难免在即时疗效上有的时候甚至不如以前,要如何取舍治疗的方案?是固守原有的成功方案,还是大胆尝试,跟随脉诊的指导制订新的治疗方案,这常常成为我老公在下药、下针前的踌躇。然后,因为这套脉诊特有的准确的预见性,他用了以后,发现很多病人有可能罹患癌症等大病,就又以他一贯的性格,直言相告,听到的病人们无不大惊失色,可是,并不是每个病人都领情,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还没有学到家,也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准确预测,再加上这个脉诊的前瞻性,有的病人虽然在脉诊下显示有患大病的可能,可是马上去做西医检查,也并没有检查出什么东西,这样就发生了病人家属来诊所闹场的事情,骂我们“危言耸听,讹诈病人”。搞得我是焦头烂额,四处救火。

我一再跟他说,你不能再跟病人这样说了,就算是真的,有几个人愿意听真话呢,你知道伽利略是怎么死的吗?就是说真话给烧死的,你也想有这样的下场吗?癌症是什么?咱们中医根本就没有这个病名,只有西医影像、病理结果确切的,才能称为癌症,你以一己之力,摸个脉,就断人结果,这是不负责任的。我知道你是为病人着急,想给病人抢时间,可是你还是要面对现实的。他听后长久的沉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最让我失望的是,我们因为学会了这套脉法欢欣雀跃,我一心想着还愿,急急忙忙的就想请老师来温哥华开班授课。老公不同意,他想再等等,让我别急,我的想法却是,脉诊是个功夫活,是要熬时间的,如果等到我们学成以后,大家才开始学,那大家不是就要晚好久了,如果大家一起学起来,一起切磋,那不是就会进步得更快。老公拗不过我,2010年开始在温哥华请Dr. Brian La Forgia来开办了学习班,我们又搭时间又搭精力,除了给老师的学费,自己分文未取,结局却是以失败收场,三个学习班下来,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继续学下去。很难有人为了一个不确定性的东西,推倒自己已经建起的高楼,从基础重新来过。在台北推广该套脉法的张文淮医师,也面对了同样的滑铁卢。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这次我们看走眼了吗?这套脉法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么好的东西吗?可是我们明明觉得它真的是块宝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是的,这套脉法确实有问题,在经过了六年的学习运用以后,现将初学者会面临的容易引起放弃的两大问题公布于下:

第一, 虽然这套脉法是如此的精妙,可是它精妙到有八十八种脉质,和传统脉学的二十四种脉质比较起来,实在是太多了,对于我们中国人,凡事喜欢大而化小,繁而化简的文化来说,这实在是太多了。在大陆,医生上临床,面对一个上午超过一百号病人的情况,要怎么来用?――――所以它不实用!

第二, 由于海默医生一点中文都不会,中医的功底非常的有限,而传授他脉法的沈医生其实只传给了他脉法,如何分析和运用从脉诊获得的信息在临床上加以运用,不管是由于海默医生的中医功底所限,还是沈医生想留一手,亦或者是沈医生本人也用得不到位,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就是,做为这套脉法现存的泰斗海默医生本人,尽管脉诊可以出神入化,可是用它来指导中医治疗的水平却很有限。取而代之的是,他运用他心理医生的深厚背景,发展出这些脉质可能预测和代表的各种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独创了中医脉诊和现代心理学及精神病学的联系,在这个方面那是发展的非常全面和深入透彻的,国内的寿小云医生的心理脉法和飞龙脉法的这个部分比较起来就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做为想靠飞龙脉法来寻找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方法的广大中医人来说―――它不好用!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飞龙脉法的传授是如此的廉价,(并不是外国人风格高尚)它的传播是如此的缓慢,我们的推广是如此的艰难的原因了吧。

那它到底值不值得学下去,值不值得花功夫呢?是不是我老公看走了眼,压错了宝,这是不是他要找的那个“究竟”的钥匙呢?在这条学习的道路上又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了。

我和他多次长谈,我们俩分析飞龙脉法在临床运用中的种种,它真的有非凡的蕴涵,它确实来源于古中医的传承,在实战中断续展现给我们的实力是那么的惊艳,有如GPS一样的精准,在它的指导下,一旦对病机判断准确,再难的病都一击命中。他在不顾一切的使用中坚信,他没有看走眼。“飞龙脉法”就是一块藏在石壳子里的美玉,缺的就是有深厚中医功底的人来花时间打磨它,而他,就是具有这两项条件的那个人,而且是最不吝啬下死功夫来跟它死磕的那个人。我们觉得做为飞龙脉法而言,我们站在了一个很特殊的点上。

孤独的跋涉又一次开始,这次,他没有老师,有的只是他自己,还有一本本经典中那些名医们流传了几千年的“暗语”,留待他来一点点的解码,一点点的对应。当然了,还有更直接的因素激励着他。(这个后面再讲)。讲到这里我就长话短说了。经过了又四年的磨练和探寻,他终于弥补了飞龙脉法上面所说的两个“缺陷”,把它成功的还原为咱们中医的传统脉法和用法,也用它打开了正式进入中医殿堂的大门,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先说关于飞龙脉法学习遇到的第一个“缺点”,其实它根本不算是缺点,濒湖脉学二十四种脉讲的清清楚楚,现在脉学的书也层出不穷,各种学习班也为数不少,为什么大家的脉诊技术却越来越弱,弱到了要怀疑脉诊的真实性的地步了呢?中医迷们为什么如何努力都学不会了呢?原来,临床中的脉象何止八十八种,这八十八种只是最基本的脉象,而濒湖脉学中的二十四部脉,其实每一个都是复合脉,有的时候,甚至是飞龙脉法中四五种脉的复合,才是咱们濒湖脉学中的一种脉。如果不先学会分解动作,那怎么可能将复合的脉质抽丝剥茧的摸清楚再运用出来呢?学习的时候要由简入繁的学,才能学得透,学得清,运用的时候却要由繁入简的用,才能用得快,用得准。所以,不是飞龙脉法有缺陷,而是它离成功就差一步,如何组合还原出咱们中医经典中记载的各种脉质,继而以它为指导看懂各个脉所代表的意义和治法,现在我老公走过去了,走通了。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按脉查找前人总结了两千年的治疗方法,照着使用就可以了,像查手册一样。从此以后不用再寻找秘方秘法,所有的记载用对了,都是秘方秘法。

第二个“缺点”,说这套脉法不好用,那是因为海默医生们没有能解码它和传统中医的链接,无法对应现在表述和古中医书里的记载,取而代之又走了脉诊和西医结合的路子,当然还是走不通了。现在这条回归的路也被走通了,在他得以借助脉法看懂和使用各部经典的时候,才又一次惊叹古人在经典中向我们展现的智慧和认识的高度。

我这长长的口水贴就快要收口了,两点总结,第一个结论就是,

“飞龙脉法”要不要学?要,绝对要。它是开启脉诊诊断的第一步,是脉诊最实用最快捷的学习方法。我敢断言,95%自诩为会摸脉的中医们,在它面前都叫“不会摸脉”。只有学会了分解动作,才能做出组合动作。你如果能清清楚楚“心里了、手下了”的辨别清楚濒湖脉学记载的二十四部脉,而且每个脉里的兼脉也一清二楚,那才能称得上会摸脉!可是,你如果想学会它以后就一步登天,成为临床治疗的高手,那也是不可能的,脉诊只是一个基础,只是提供了一个我们学习、理解各种中医经典和临床应用的工具和捷径。就好比西医的MRI,有了它详细的检查结果,也不可能就说病能治好了,还要选对正确的治法,才能有希望治愈疾病。中医是个功夫活,学中医的人,想要达到多高的境界,完全看自己下多少功夫。

第二个结论,就是回答我写这个长口水贴的起因问题,我老公读的是什么书,什么书最实用?答案是:“伤寒论”,只有“伤寒论”。以前看不懂,看不透,现在看懂了,正在看透中。没有一本书超过它的高度,没有一本书超过它的实用。现代几乎所有的疾病都能在里面找到治则和治法。他常常说,再过几年,等他再上一上,学得透一透,要写本伤寒论的现代解读,一定没有人从他这个角度来写过,到时候把现代病的伤寒论治法一一给大家对应上,让大家也能一出手就把难病大病拿下。那西医怎么还会小瞧咱们中医呢?在还没有写出来之前的现在,如果师兄师姐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回答的,一定答无所遗。
千帆历尽,归于平淡,这套脉法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我们自己。还记得我曾经提到过的我去给海默医生当模特的事情吗,那个时候他诊断我在1到2年之内就会罹患大病,危及生命,通常他这样下结论的病人,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预言往往不幸命中。对我的这个结论,我自己不出意料,我上辈子没干好事,一生受尽病痛的折磨,人家是几度风雨,我是几度生死,从小到大,大手术一个接一个,鬼门关是一趟趟出入,中、西医是看了又看,我妈妈的好朋友多年不见我,见到我的时候都悲喜交集,感叹我还能活到那么大,海默医生能诊断出来我病入膏肓,却无能为力帮我,我老公为了我,拼命的学习探索。现在,离海默医生的诊断已经过去了六年,我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我的脉在一点点改了过来,身体也在一点点好了起来,飞龙脉法终于帮助我们在大难来临之前好几年,阻断了我走向死亡的脚步。而我老公,他也终于借助脉诊这把钥匙,在“伤寒论”中找到了他在中医中,走遍千山万水,寻寻觅觅要找寻的“究竟”,在治病的时候,不仅能治好病人的表症,更能在脉诊的帮助下,彻底的干预和改变一个病人疾病的发展趋势。做到彻底的治愈。现在虽然还在继续努力中,不过就终于走在了康庄大道上,迎来了我们中医生涯的春天。

我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一个是机缘成熟,有感而发。一个是想告诉师兄师姐们,我当初为什么大放厥词的说“咱们中医是那么的宝贵,那么的华丽的瑰宝,拿它来换名利?那岂不是太可惜了”,你们现在能体会我为什么会这样说了吧?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还有什么比能获得我们这一生追求的梦想更幸福的事情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倾囊相出,和大家分享我们的临床经验的借口呢?现在你们就不会对我们异于常人的举动的动机有所怀疑了吧。

我常常可惜那些4年前学习脉诊的同修们,如果他们当初不轻言放弃,那现在也能和我们一样体会“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了。随着自己的进步,不断的推倒自己建起的大楼,再不断的在正确的基础上重建,终有一天,能建起一座完美的大楼。而我们的恩师海默医生,今年92岁高龄,仍然还在教学,他的健康,全权放心的交给我老公来打理,是奖赏给我们的最高荣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15-2-24 09:04 PM 编辑

(六)
全文完

谢谢各位师兄师姐的鼎力支持和爬楼鼓励。

我们很愿意有机会的时候给每个相信我们的师兄师姐号号脉,对大家的身体状况做一个预测和建议,因为我们太知道中医者的艰辛和奉献,我们值得用我们奉献终身的中医来为自己做一把真正的服务。

以后就慢慢开始分享病例了,其实我那天贴的那个肠梗阻的病案,上来就引起了大家对我们贼大胆的担心和忠告,还有在外国不能随便用中药的感叹。可是如果大家细心再看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已经把治疗那一型的肠癌的药方和针灸方案都分享给了大家。还有困扰众多老人家的寒虚型的便秘根治方案也在里面了。

问题回答:

有的师兄师姐给我微信,问我一些问题,我在这里统一答复一下:

3, 有朋友问,“照你这个说法,那有了脉法和对伤寒论的体悟,那就没有治不好的病了?”这当然是不可能了,不要说经典的魅力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来挖掘和认识,就算学透了,也只是做好了做医生的那三分之一罢了。一个病人的病要好,有三分之一靠医生,三分之一靠病人的配合和信任,三分之一是命运的安排,我们做医生的就算做到百分百,也只能在我们那三分之一里面使力而已,尽自己的力,把病人往回拉。医生和病人之间也是要有“医缘”的。

4, 如何对待争论不休的中医“灭亡论”、中医“异国论”?

中医怎么可能会灭亡呢,我们觉得,它是和人类同时存在的,人类需要它就像是需要空气和食水,讨论它的灭亡,就像讨论人类的灭亡一样,这个课题太大了,我们从来都没有操心过。有什么可操心的呢?还不如干点实在的事情。中医是属于全人类的东西,哪个国家拥有它有什么关系呢?韩国思密达要申请中医的遗产保护,就让它申请去呗,它能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点事情,我们就感谢它。韩医确实保存了一些古中医的在中国几乎已经失传的东西,比如部分的脉诊,所以他们才自傲和看不起现在中国的中医。日本中医也有一大票“伤寒论”的追随者,对于咱们现代的伤寒大家刘渡舟老前辈也是推崇备至的,也出过能写出“皇汉医学”这样好书的“汤本求真“。现在,就连金发碧眼的老外也加入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的行列,咱们如果真的热爱中医,那还等什么呢?

5, 关于中医的教育

中医要怎么学,才能出来,就拿咱们北中医来说吧,考进来的都是全国各地热爱中医的好学生,可是为什么学不出来呢?是我们不够努力吗?我们觉得,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白耽误功夫。民国时期国力薄弱,战乱纷争,以丁甘仁为主的医师们开办的上海中医学校,还培养出了解放后大量的名中医,就是因为教学方法得当。现在咱们试试,新生一入校,学脉诊,学舌诊,学手诊,把所有的中医诊断都学扎实了,会用了。伤寒、金匱、内经、灵枢,这些经典背熟,讲透,老师不够功力吗?没关系,不是有刘渡舟等老前辈那样的大咖的各科讲课录音吗?放录音呗,老师就负责答疑解惑,如果看经典原著看不明白,像我一样看着就打瞌睡的,把陈修源医学全书做教案,人家都写全了。然后刘渡舟医案,蒲辅舟医案,徐小圃、祝味菊的医案,皇汉医学,都参考上,看学生还会不会。针灸部分,咱们何树槐师爷编的书做为启蒙书就特别好,再有朱老师这样的老师教上课,把子午流注、飞腾、灵龟八法,统统都用熟,再把其它方面的针灸如董氏奇穴、脐针、头针、耳针都了解学上。然后就一个一个病例的分析,用方用药用针的演练,照这个学法,只要学生自己肯努力,四年以后如果还学不出个上临床能拿下一片,独挡一面的纯中医生,你来找我,我还你学费,何须像我们一样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的时间来摸索学习?学校要培养实用的中医人才,不给他们发中医的弹药,不给他们实战练习,发两把镰刀,就让他们上战场,那不就是只有向西医投降的份了吗?如果咱们照这个方法来培养中医,不要说20年,只需要10年,中医就可以重新壮大,在临床中,特别是内科病的治疗中,重新担当主角。可是,这是我们就能说了算的吗?只能各尽其力了。

6, 关于飞龙脉法在临床上使用的时间

标准的“飞龙脉法“在临床使用中,看诊一个新病人,摸个全套所需要的时间是45分钟,相当于用类似西医PETSCAN的技术来个全身扫描。那我老公在它的基础上走出来以后,回归为中医二十四部脉法的运用,新诊病人的详细的号脉时间,平均每个病人是15到20分钟。复诊病人是3到5分钟。

7, 感谢互联网,国内很多中医网站,里面充斥着大量在基层使用中医的医生,他们见识之广,用药、用针经验之丰富老到,分享经验之毫无保留,对中医之热忱,是我们吸取临床经验的宝地,他们让我们坚信,中医的根依然深深的扎在中国。

8, 有朋友问我们,我平时看病以针灸为主,我还需要学习脉诊吗?

针灸的治疗有其独特的双向调节性。即使不会脉法,很多时候也能获得神奇的疗效。不过如果能有脉法的指导和辅助,就能在取穴的整体把握上更上一层楼。很多时候,做针灸,手法固然重要,可是取什么穴来配伍治疗,更能取得快速、断根的疗效,脉诊就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了。还是那句话,脉诊是一切治疗的眼睛,是GPS定位器。要达到一个疗效,治好一个病,你选什么方法都可以,就是走直线高速过去还是绕弯打转以后再到的区别。
我老公常常说,我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鸡婆”―――废话太多,实干太少

仅以此文献给和我们一样痴迷中医的同道。随附文中提到的医案和“飞龙脉法”简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案和“飞龙脉法”简介


因不谙版面操作,感谢版主帮忙将数贴合并。下文提到的图谱在附件中。之前回帖有网友提到是否为小说,在此申明句句属实,也无任何招揽开班之意,纯属学习体悟分享。感谢给位网友的美意

飞龙脉法简介

该文撰写于2010年,其中引用的很多案例的治疗,如果是今天来考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不过就仅供帮助大家了解飞龙脉法的应用。
中医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宝藏之一,在其2000多年的发展和传承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中医学之所以称之为一门伟大的医学,是由于它有完整的诊断方法,系统的治疗法则,因时间、地域、个体而定的处方和灵活的用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以及由此而获得的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就有”辩太阳病脉证并治“。可见辩脉、认证、定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核心。

在中医的临症中,作为中医学的诊断部分,“望、闻、问、切“一直是人们所熟悉的四种诊断方式,讲究四诊合参,得出诊断结果。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其中的问诊属于主观判断,而望、闻、切、(摸脉)诊,就属于客观指标,类似于西医诊断学中的实验室检查和仪器影像学检查,但是在这三诊中,又以脉诊最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最能客观反映病人的情况。
在医学的发展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和完善始终是直接决定治疗方法和最终疗效的第一步骤。相对于西医学近百年来伴随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诊断手段的多样性和精确性的提高,中医的诊断学却从早期的明显优势到现在的停滞不前甚至于是没落的局面。单纯依靠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要全面准确的获得可以进一步使用中医体系进行治疗的信息,非常的难,随之而来的就是因为无法得到精准全面的诊断信息,使得中医学的标本兼治的特点和对于疾病的预见性的优势无法得以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望闻问切”四诊中最重要和最客观的“脉诊“ 由于中医的传承方式和历史发展的各种原因,造成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医的应用和发展。中医学发展到现代,脉诊在很多时候,对大部分的中医实践者来说,变成一门既熟悉又陌生,既引以为豪,又茫茫然如雾里看花般无法确切掌握的技艺。那个以”三个指头断生死“的辉煌业绩,几乎已经成了一个传说。甚至有很多人质疑脉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存在的必要性。连对中医有很多贡献的任应秋老前辈,都曾经提出观点“二十八部脉分类多而不精切,许多都是重复的,甚至有的是空谈臆度,西医有一个时期也犯了这个毛病,列了许多脉名,今已弃而不用,这不能不算是他们的进步”。

“脉诊”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武术、书法等一样,属于一门技艺,需要独特的传承和训练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才能够掌握和运用。历史上著名的脉学著作“脉经”、“崔氏脉决”、“濒湖脉学”等,都将脉学口诀和心法一一记载并流传于世,但是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老师的口传心授,手把手的指导训练,才是脉诊学习的核心。是与脉决和心法配合的重要的部分。如果这一部分缺失,就会造成“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局面。遗憾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这类可以手把手传授脉诊技艺的老师又往往秘而不宣,或只在家族内部教授,这就造成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学习掌握脉诊,而绝大多数的中医生即使知道脉诊的重要性,却因为很少能够得其门而入,无法掌握深层和精准的脉法。缺少了这个重要的诊断手段,,只依靠剩下来的三诊(望、闻、问),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病症时,就难以做到全面精准的“审阴阳、辩虚实、定寒热“,无法切中病机,定出治疗法则,开出合适的药方。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发展的一大遗憾。

相较于历史上无一不是精通脉诊和治疗的著名医家比起来,现代整个中医界可以做到主要依靠脉诊来断病治疗的医生稀缺,可以教授实用、全面脉法的老师更是寥寥无几,这也就造成了现代中医从临床到教育的整体发展的瓶颈和停滞。明明知道中医的宝库中藏着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却因为没有得到“脉诊”这个有如眼睛般可以挑选治疗方法的手段而不能灵活运用。就算久经临床、认证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因为没有脉诊的指导而面临很大的局限性。这每每让中医的热爱者扼腕长叹。想要有所作为却无门而入。众多有识之士都纷纷想方设法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现代脉诊的学习现状――明师难求,无门而入,传统授学,学成费时

脉诊在中医学中是如此的举足轻重,那么理所当然的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训练。但实际的情况是,在各中医高等院校中,关于“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总课时数仅为72-90小时,而脉诊的理论学习最多只在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中占用10个课时。脉诊的临床学习,初学时,学生去门诊或医院,老师找出一些典型的脉象,如“滑涩迟数沉浮”等,让同学们依次体会一下。当“诊断学”这门课结束的时候,由老师带领的脉诊临床实习也就结束了。之后就进入了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本身“的阶段,就靠学生自己摸索了。殊不知,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而言,根本入不了脉诊的大门,无法掌握真正的脉诊,又何来自我修行呢?恐怕是越修越错。 脉诊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学习的阶段就已经完全无法体现出来了。而在临床中,病人的脉象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广为人知的李时珍所著述的“濒湖脉学”中记载的二十七部脉,只是最典型的脉象,而临床中大多是不典型的脉象,而且几乎全是复合脉,也就是数脉兼有,同时存在的。学习中只有由懂脉的老师手把手的传授,学生再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才能够逐渐掌握和运用。

很多对中医抱着极大热情的同学,意识到在学校脉诊学习的不足,在学校授课之余,通过民间的各种渠道,自己寻求能够教授脉诊的老师,遗憾的是真正掌握和能够教授脉诊的老师少之又少。这少数的老师在挑选学生上,极为严格和挑剔,普通的学生即使碰到这样的老师,也很难有机会能够得到入室学习的机会。就算有幸成为这样老师的徒弟,也要依循传统脉法学习的方式,经过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够窥见一些脉诊的门道,渐渐进入脉诊之门,在不断的跟师学习的同时,慢慢开始自己的修炼。

在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中,老师通常一开始并不直接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先跟着摸脉,直到培养出一定的手感,老师才开始点拨,只有非常投入和勤奋好学的学生,才能在这种方式下在几年以后渐渐的可以运用脉诊诊病治疗,学有所成。如果学生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手感不够灵敏,就算有老师的教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那么学习的时间也会由此而更加的漫长。一代一代的中医学子,就这样被阻隔在漫长而艰辛的学脉之路的起跑线上。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几年在中医界涌现出了一些脉诊教学的领军人物,他们打破传统中医脉诊选徒教授的方式,公开教授脉诊。其中较为著名的“中华脉神”许跃远老师,他的系统强调摸“脉人”。湖北的王光宇老师,教授如何摸脉定病;金伟老师,自创金氏脉诊体系;寿小云老师则侧重心理脉学的教授。这些医师都是对中医满腔热诚,痴迷于脉诊的学习,勇于实践,自成一家,发展出可以和西医诊断学媲美的脉诊诊断系统。如王光宇老师可以通过摸脉诊断病人是否患有子宫肌瘤,并且确定肌瘤的大小和数目。金伟老师可以通过摸脉确定病人脑瘤的部位、大小和数量。病人每每为这样的脉诊结果所折服。能够只依靠脉诊就得到这些结果的原因在于:可以在西医影像学检查手段下获得的诊断结果,在诊脉特定部位的脉管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而脉诊高手可以通过感知这些细微特殊的变化得出仪器或实验室检验出的同样的结果。这些令人惊叹的脉诊技艺更加验证了脉诊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由于这些不啬赐教的医师的引领,中医的脉诊学习有了重新启动的希望。

在脉诊的临床使用中,通过摸脉来确定病位和病状,得到和西医影像学几乎一致的检查结果,(如通过脉诊得出该病人罹患的子宫肌瘤、胆结石、糖尿病、或心肌缺血等病症),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通过脉诊的诊断,更重要的是诊断出疾病的病机,只有获得疾病的真正病机,才能够根据中医的理论基础,确立治则,治法,开具有效的处方和使用合适的中药。在中医学的体系建立之初,诊断出发点就特别注重诊断出病人的病机,具体的说就是病人患的病的病性,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哪一类,病邪的归属是属于“风寒暑湿燥火”的哪一型?病人病理产物:“痰瘀饮积食”等,所反映的意义,以及七情“忧思悲恐惊喜怒”对人体的影响。只有通过脉诊辨明上面的几个方面,才能够更好的为随之而来的治疗打开大门。
因此现代脉诊发展的真正出路在于,不仅要通过脉诊得到疾病形态学的诊断,更要通过脉诊得到中医病机学上的诊断,使中医2000多年来从成万上亿的临床治疗中积累的宝贵治疗经验得以全盘继承和使用。发挥它对于各种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本文将要向大家介绍的飞龙脉法(S-H 脉法)正是符合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现代中医中兴和发展所急需的一套完备、快速的脉诊入门学习体系。

飞龙脉法(S-H 脉法)

飞龙脉法的起源

飞龙脉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濒湖脉学“。传承于“孟河医派“。孟河为现江苏省内的孟河镇,因曾经云集中医历史上有名的”费、马、丁、巢“四大医家,医术高明,出过几代御医而闻名。其中的丁甘仁医师(1865年~1926年), 是孟河医派代表人物之一,因其突破中医教学以家传和师代徒为模式,联合当时的名医于1917年创办了近代第一所中医学校――上海中医学校(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并亲自为学校编写教材,他所著述的《脉学辑要》、《医经辑要》、《药性辑要》,均为早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课本。更邀请当时的名医谢观担任中医专校校长,曹颖甫任教务长。建国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的程门雪、黄文东,以及建国前后的著名中医丁济万、曹仲衡、刘佐彤、王一仁、盛梦仙、张伯臾、秦伯未、许半龙、陈耀堂、章次公、王慎轩、陈存仁等,均为早期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高材生。飞龙脉法的传承人沈鹤峰(John Shen)医师(19-20),就毕业于早期的上海中医学校,并进一步有幸成为丁甘仁医生的衣钵继承人,其孙子丁济万医生的入室弟子。沈医师于1949年从大陆到达台湾,后辗转抵达越南,然后于一九七一年,移居美国,并开始在美国的行医授徒生涯。到美国之初,即与美国精神科医师海默结识,开始长达近30年的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在海默医师的大力帮助下,沈医生于纽约开设了自己的诊所,对中医在北美的发展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成为北美中医学的泰斗,现在北美的很多著名的中医师如Giovanni Maciocia, Jane Lyttleton, Lonny Jarrett, Peter Deadman 都曾经是他的学生。后期沈医生更成为好莱坞众多明星的专属中医师,为他们所爱戴和追捧。

海默医师(Dr. Leon Hammer )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医学系,是一位成功的西医精神科专科医生,在其工作的领域颇有名气,尤其擅长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很多优秀的西医生一样,经过多年的西医临床,他发现在治疗病患时,西医对疾病的治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单纯的西医治疗往往很难真正帮助病人解脱病痛,尤其是一些复杂病例。于是他尝试中医和针灸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促使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中医,他曾跟随西方著名的中医医生麦加嘉大师和凡布仑中医师学习中医。随着对中医的不断了解,海默医生越来越着迷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1973年,海默医生在美国第一次和沈医生相遇,立刻为沈医生高超的脉诊技艺所折服,从此开始跟随沈医生长达27年的学习。在最初的8年时间里,象所有中国学习脉法的学生一样,海默医生每个星期有三个下午跟随沈医生出门诊,沈医生也像所有教授脉法的传统老师一样,一点点指导他学习,之后的近20年时间,海默医生继续跟随沈医生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脉诊的技术,一直到2001年沈医生去世。在此期间,海默医生除了跟随沈医生学习脉诊以外,更一点一滴将所学习到的脉诊体系和脉诊经验坚持不断的做总结和整理。并将其中的疑问求证于沈医生并得到答案。最终在征得沈医生的同意后于2002年出版了沈医生和海默医生共同的创作结晶,“中医脉诊学”(Chinese PulseDiagnosis).将他几十年学习到的秘笈公之于众。从此开创了脉诊学习的一片新的天地。

“中医脉诊学”(Chinese Pilse Diagnosis)不同于以往历代的关于脉诊的书籍,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第一, 由于沈医生深厚、全面的脉诊和中医功底以及无私的传授,将保存于孟河医派和亚洲(包括中国和东南亚一带)民间的其他秘密脉法这些有长达600多年历史的绝技公之于众。

第二, 由于主要著书者海默医生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一位受过严谨的西医学教育的高级精神科西医生,跟随沈医生学习了长达近30年的脉诊的中医生,对中医怀有无比热诚和坚持的好医生,他从一个中医学史上从未有过的角度,和认知,跳出了中医脉学传统的学习和教授的方式,创立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使得不可言传,只能身教的脉诊知识,第一次具体详细的以严谨的逻辑文字,详细的表述出来。

飞龙脉法的特点

飞龙脉法的几大大特点包括

一,是融合古今,横跨东西方医学发展的结晶。
飞龙脉法起源于中医传统脉法,综合传统内经、难经、脉经乃至明清中医脉诊流派之长,融合现代医学发展的体系,创新总结为以二十八个脉位为经线,八十余种脉质为纬线,细分达八个层次的脉诊体系。

二,快速入门
由于该套体系本身的创立极大的借鉴了西医体系的逻辑和分类方式,所以通过该套脉法的学习,学生能很快的培养出脉诊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手感,从而得以快速入门。
在海默医生创立的中医学院中学习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只要通过165小时的学习,就可以进入脉诊的殿堂,迅速完成在以前的传统脉诊学习过程中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达到的程度。

三, 脉诊结果标准化的特点
经过这套脉诊体系的学习,脉诊诊断结果摆脱了中医传统中由于各位医生的手感和师承的不同,十个人摸出十种脉,无法做到标准化的缺点,在统一脉诊结果的这个平台下,中医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顺利的进行经验的交流和病例的讨论。

?四,由于海默医生的专业背景,使得他在近30年的学习中,将所学到的脉诊和他的专业进行了创新性的结合和发展,开发了脉诊在现代心理学方面的诊断意义和价值,飞龙脉法所涉及到的心理学领域极大的丰富了几千年来传统中医中所涉及到的心理疾病的范畴。为更好更全面的考虑病患的整体情况施行治疗,上了一个台阶。例如:如果一个病人的脉质有“分裂脉(Split)的时候,就提示该病人在早期(童年-青年时期),曾经经历过重大的打击,甚至有濒临死亡的经历,那不管病人来求诊什么疾病,心理方面的因素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因素。如果有”整体粗震动脉“出现,表明有心的震惊(内疚脉);有”整体细震动脉“出现,表示该病人容易有事事担心的倾向。整体脉出现”隐遁脉“,提示抑郁。左寸脉出现”扁平脉“,提示该患者有报复心理或有隐藏的愤怒。脉象中出现”空脉“,则显示该人失去生活的重心,不能在生命中找到安全的地方,或表示失落

五,参考资料完整,整套脉诊充满了生命力

通过学习飞龙脉法,得以快速入门以后,可以以前人的经验为师,迅速扩充自己脉诊诊断的经验和实力,获得加倍相乘的进步效果。到那个时候学子才可以真正享受到“师傅领进门,修行靠本身”的探索乐趣。

以上所述的飞龙脉法五个主要的特点,使得爱好中医的学子们在初学中医之初,就能学到、学会脉法,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也使得中医学院的学生如果能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脉诊,那毕业以后就能够直接独立的在临床上使用真正的中医知识给病患解决病痛,而不是象现在一样越来越依赖西医的检验结果,最后出个中不中西不西的治疗。无奈的加入中医学没落的大军。

飞龙脉法内容简介:

脉位:

飞龙脉法共有二十八个脉位,在传统脉法双手寸、关、尺六个主要脉位的基础上,还有其他与脏腑相应的二十二个辅助脉位。 (参看下图)

在飞龙脉法所公布的脉位中,除了传统脉法中属于不可对外公开的脉位以外,更有沈医生和海默医生在多年的临床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独特的脉位。既可以通过各个脉位确定病位、病名,又可以通过各个部位的脉质确定病机。

脉的层次:

不同于传统脉法的浮、中、沉三个层次分类,飞龙脉法的整体脉可以细分为包括浮、中、沉在内的八个不同的层次。(参看下图)

如果在学习之初就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分辨出脉的8个层次,那到了临床的时候,在使用中国传统脉法中的浮、中、沉三个实用的分层方式诊断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了。

脉质:

在传统脉法中,脉质常见的是“濒湖脉学”的分类方法,共有二十七种,但其实如前文所提到的,这些脉质往往是多种单一脉质的混合,而飞龙脉法就将脉质细化分出八十余种脉质。当学生熟练掌握这80余种脉质以后,在临床中碰到千变万化的脉质以及各种不同脉质混合间杂的时候,才能够辨清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不为表症所迷惑,开出切中病机的处方。
这八十余种脉质,又按照下面的七个类别分门别类的归属在

节律、稳定性
速率、体积、
深度、大小、形状

例如传统脉法中的滑脉、涩脉,在飞龙脉法中就被归类到“形状”的脉质属性中,如果进一步深入了解飞龙脉法,就会发现,它的分类和《濒湖脉学》的分类非常的相似,只是更细化和具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龙脉法运用病例举例:

病例一:

女, 24岁

就诊原因:月经后期 6年

主诉:从6年前高考后出现月经后期症状,每2-3个月一行,胸闷气短,易疲劳。日常每天需要10个小时的睡眠,眠差易醒,纳可,二便调,无口苦,对芒果、部分花粉过敏。
15岁曾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手术。

舌:淡红,舌尖偏红,苔薄白
脉诊结果及分析:
传统脉法:弦、细、数脉
病机:肝气郁滞、气郁化火
治法:清肝解郁调经
方予:丹栀逍遥散

飞龙脉法:

双手总脉:右脉>左脉 节律:95次/分钟
右脉>左脉,右脉主气和消化,左脉主血和脏的状况,脉数,属于阴虚之热。
左脉总脉:沉、弦、细, Amp⊿(脉振幅不稳定)、Muffled(3)(隐遁脉)
沉脉:气血不足; 弦脉:阴虚; 细脉:血虚
Amp⊿(脉振幅不稳定):心气不足 Muffled(3)(隐遁脉):气滞
左寸脉: Choppy(涩脉) 、Amp⊿(脉振幅不稳定)、弦脉(Wiry)
涩,心血不畅; Amp⊿(脉振幅不稳定):心气不足; 弦脉:精神紧张、焦虑
左关脉: Flooding Excess(洪脉)、滑脉、弦脉(Wiry)
洪,肝热 ; Wiry:肝阴不足; 滑脉: 肝胆湿热
左尺脉:Flooding Excess(洪脉)、Choppy(涩脉)
洪,下焦湿热;
右脉总脉:弦、细、洪脉
弦,阴虚; 细,血虚; 洪,血虚
右寸脉: 滑脉 主肺中有痰;
右关脉: 洪、弦、细、革,主有胃热、胃阴虚
右尺脉: 紧脉,主痛
飞龙脉法形态学诊断:
左寸脉:Choppy(涩脉)、弦、muffled(2)、Amp⊿(脉振幅不稳定):提示:心脏供血不足
左关脉:洪、wiry,提示:慢性胆囊炎
左尺脉:洪、弦细,提示:慢性尿道炎
右寸脉:滑,提示:慢性肺部炎症
右关脉:洪、wiry,提示:慢性胃炎
右尺脉:紧,提示:右侧腰痛

脉诊后问诊结果,病人的情况基本和飞龙脉诊结果符合。

总病机的分析:

阴虚阳亢,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左寸脉主心,心火上亢,应该反映为洪滑脉,但是该病人的脉反而是沉、涩、弦脉。如何根据脉诊结果进行分析?
心火上亢,表现为洪滑脉的时候,为疾病的早期阶段。久病以后,火热伤气耗阴,造成心气、阴两虚,并伴随瘀阻,所以脉象反而表现为沉、涩。这就符合《金匱要略》中,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第十七条:“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其中提到的“心气不足”,很多医家认为不正确,应为“心气不定”唯“心气不定,才更会导致血妄行。但从该病例的脉诊中提示,原文中的”心气不足“是正确的。该病人的病机为:心火上炎,造成心的气、阴两伤,导致心气不足。在病人的临床表现方面也符合病机的分析:病人自觉疲乏无力,胸闷气短,而脉象也见沉、涩。当然提出”心气不定“的分析,从脉象上也支持,在总脉中出现的:Amp⊿(脉振幅不稳定)脉,就是心气不定所表现出来的脉象。
中焦肝胆脾胃有湿热;

左下焦也有湿热,应为心火下移小肠;
肺有热痰,气、血、阴虚;

结论:
病人前来求诊的月经后期,经过脉诊和病证的结合,应该是一方面肾水不及,冲任血虚,血海不能够如期充溢,另一方面又有心火上亢。中医理论中有:心统血脉,统摄胞宫,因此心火不降,也会造成胞宫闭阻,也是行程闭经或月经延迟的原因。
治法:清火滋阴,行气养血。
方予:黄连阿胶汤合八珍汤和调心汤合导赤散
黄连9g 黄芩9g 白芍12g 阿胶15g(烊化) 柏子仁12g 生地黄15g 当归9g
川芎6g 陈皮6g 瓜蒌皮9g 郁金9g 木香6g 酸枣仁15g 莲子心3g 莲须9g
党参9g 茯苓9g 白术9g 炙甘草6g 车前子9g 木通3g 淡竹叶3g 生龟板30g
菟丝子12g 女贞子15g 枸杞子12g

治疗后:

三剂药后,病人心跳回复正常,病人自觉诸般症状明显好转,复诊时脉诊也提示有很大改善,随脉、证加减调方服用,三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随访,月经后期未再复发,心跳恢复正常,未再加快。
由上面所举的病例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脉法,由于飞龙脉法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令医生在临症的时候考虑的角度,考虑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要多,因而在开具处方的时候,可以顾及到更多的层面,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疗效。

病例二:

女,36歲,後背第4、5胸椎處疼痛難忍三周,前來就診。該女病人的疼痛很有特點,她白天只要是醒著,就不痛,完全正常。晚上躺下後也不痛,只有睡著以後,疼痛加重,翻身隨即痛醒,自覺疼痛如刀割般劇烈。淩晨3-5點疼痛加劇,無法再入睡。疼痛隨著起床後消失,嚴重影響睡眠。該疼痛和體位無關。自述無導致胸椎錯位的運動或動作,也無遠近期外傷史。背部按壓檢查無特別明顯壓痛點,脊柱正直,胸椎無壓痛,肌肉無緊張。除疼痛外,沒有其他不適,無鼻塞、咳嗽、流涕等。舌:淡紅,苔薄白。

該病如果按照經驗治療,一般認為有小的胸椎錯位,或是有瘀血阻滯。治療上以胸椎重定、局部背腧穴針灸或活血化瘀為主。

“飛龍脈法”診斷:
? 該病人為虛脈,氣層為弦脈,血層為分开脈,
? 脏層為reduced (註:物質減少脈)
? 氣層弦脈,提示該病人可能長期緊張。
? 血層分开脈,提示有血虚。
? 右寸脈deep reduced(註:沉而物質減少脈),提示肺氣虛弱。
? 左寸脈deep flat(註:沉而扁平),提示心脈痹阻,心陽不振。
? 肺特脈浮緊,提示有肺氣虛弱,可能有感受外邪。
? 淩晨3-5點加重,提示是肺經主時,肺經旺盛,正氣來複,邪正相爭,故疼痛加重。
? 從以上脈象分析,該病人體質虛弱。可能是有感受外邪未解,導致疼痛的可能。 

脉诊后詳細詢問病史:
患者經提醒,回憶於上次月經週期中罹患感冒,感冒症狀不重,但有過短暫的整個後背痛,月經結束後背痛消失。月經後一個星期,逐漸開始出現4\5胸椎疼痛症狀。
根據上述問診和脈診合參,判斷患者屬於體虛留邪,感冒未解導致的疼痛,而非錯位或瘀血疼痛。

方予:藿香正氣散合八珍湯,經服兩劑後疼痛痊癒,随访未再復發。

病例三:女, 38歲,甲亢一年,就診。

現病史:消瘦,緊張、焦慮、嚴重失眠,脫髮,心悸、口渴(日飲3-4升),潮熱、盜汗晨起口苦,納呆,大便秘結(3-4天一行),上背痛、緊,雙手麻木。過去一年月經每4-6周一行,行經兩天。
舌淡紅,苔薄白
繼往病史:曾患抑鬱症
脉诊结果:
總脈:分裂脈
氣層:弦;
血、脏層:分离脈
主脈:心脈:弦; 肝脈:虛脈; 腎脈:弦細脈,又強度變化; 胃脈:虛脈
輔助脈:肝的輔脈:陽性  膽:氣球脈     
脉诊结果分析:
该病人脉诊中出现明显的分裂脉,就提示该病人在早期(童年-青年时期),曾经经历过重大的打击,甚至有濒临死亡的经历,在治疗现在疾病的同时,应给予高度关注,合并考虑。

经主动问诊,该病人情绪激动,告知曾经在5岁-16岁遭受继父长期的**待。后在治疗中使用的药方和治疗方向,一直兼顾该病人的心理疾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

我从少年时期迷上中医,并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后,作为一个中医的痴迷者和崇拜者,没有一天不是在中医临床和中医学习中度过的,每当我在治疗病人疗效不好甚至是失败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学艺不精,无法将中医学的真髓灵活自如的运用。通过脉诊掌握病机,通过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开出能够将病人最快最好治愈的药方,从来都是我追求的梦想。几十年来作为学子求学的艰辛,治疗时候的迷惑,面对病人的信任却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病痛的痛苦,都化为我对中医学不懈学习的动力,个中滋味,唯有同道中人能够体会。因为偶然机缘,得以在2009年跟随飞龙脉法的老师学习飞龙脉法并应用至今,整体的中医思想、治疗思路都在脉诊的指引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除了上文提到的关于飞龙脉法的介绍以外,还有几个各人的学习感悟,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勉。

1, 不要以为中医学只有中国人才能学好,事实是只要有一颗热爱中医的心,什么人都可以学好中医学,学好脉诊。海默医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位外国人,他能做到的,很多中国人都不能做到,海默医生今年高龄86岁,不懂中文,他从45岁才开始跟随沈医生学习脉诊,70多岁才开始开办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脉诊的中医学校,到现在还在教授脉诊课程,他的那种对中医学的热诚和执著,时时鼓励着我,在跟随他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脉诊,更学到了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中医人。而海默医生并不是惟一的中医优秀的外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的中医,只有时时怀着一颗谦虚开放的心,接受各方来的知识,才会不断进步,什么时候开始学,什么时候学,都不会晚。

2,不要因为“飞龙脉法”入门时的看似繁复的内容而退却,事实上,和病人的实际脉象的情况比起来,老师教授和书中记载的,实在是基础而必要的内容,是我们进入中医殿堂的必经之路。当我们学会一步步踏实走的时候,才有机会跑起来。谁都想上来就学会“三指禅”,一出手就什么都有,但是如果没有打好基础,抓住分解后的脉象,那脉诊的精准和快捷只能是一个空谈。

3, 如果掌握了脉法,就会由于有了精准的诊断,而不需要再寻求各类秘方秘法,因为所有的已知的药方和穴位,都会因为正确有效的使用而成为秘方、秘穴。

曾经的我因为对中医的热爱以及学习、应用中的挫折“痛并快乐着”,希望通过这篇介绍飞龙脉法的文章,邀请更多的同道加入脉诊的学习,像现在的我一样:“天天快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9 10:35 PM , Processed in 0.0368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