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2

陈吉宁卸任演讲:无论是机会还是挑战都要有舍弃的勇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1 07: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吉宁卸任清华校长最后演讲:无论是机会还是挑战都要有舍弃的勇气

来源:成都日报
2015-01-30 19:24:25

a20.jpg 文是清华大学陈吉宁校长履新环保部前,于2015年1月27日清华大学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原文标题:选择与坚持。演讲非常精彩,值得细细阅读。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奋力拼搏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辛勤培育你们的家人和一路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这个场合,给大家讲点什么。大家知道,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的内容与去年全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很吻合,我就买了下来,在回北京的路上很快读完了。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同学们,你们离开学校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希望大家迈好这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体会。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黎明时刻,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拥抱第一缕曙光的人,自然非“盖茨”们莫属。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能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体会。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因为苹果公司有太多伟大的、令人兴奋的想法。他又被问到,是不是要从好的想法中选择最好的想法,去掉次好的想法?令人惊讶的是,库克说,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苹果公司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同学们,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你们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更加优秀。

同学们,刚才我讲的是自己从很多人、很多事中得到的三点感悟。当然,即使大家做到了这三点,也未必一定能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刚才童之磊校友就讲到他从2000年创业至今,所经历的多次挫折和失败。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成都日报微信号:chengdudaily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校长陈吉宁何许人?——魄力,亲民,大局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1-31 08:46 AM 编辑

清华校长陈吉宁何许人?——魄力,亲民,大局观

来源: 北京晚报
2015年01月30日 14:11:38

  
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担任党组书记,“学而优则仕”的榜单上又添耀眼一星。从顶尖学府来到压力与日俱增的环保部,人们对这位拥有资深专业背景的学者型官员充满期待。

  年轻——力推改革

  “可能这种干劲和魄力最适合目前的环保事业”


  在此次任命曝光之前,低调的陈吉宁似乎一直都在大众视野之外。那么,在清华师生眼里,这位在清华读书,又在母校工作了十六年的“本土”校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年轻”,是受访的教授和老师们不约而同说出的第一印象。的确,1964年出生的陈吉宁是1949年后清华最年轻的校长之一,而这一点在部委领导中将更加明显,十八大之后,25个部委的新一届掌门人平均年龄60.8岁,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比陈吉宁大七岁。

  “年轻”本身就意味着许多不同,比如陈吉宁会像学生一样骑着自行车在清华园中穿行,比如这会是一个更有魄力的掌舵人。担任清华校长三年的时间里,陈吉宁推动学校改革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给不少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干劲”是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杨健(化名)对这位校长的评价。诸多改革中,与杨健最为密切的,是清华大学近年来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以打造国际一流高校为目标的清华,正在引进国际上通行的“tenure-track(终身教职)”制度,激发教师团队最大的活力。

  杨健觉得,这种新人事制度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优秀教师开展比较深入、开创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能给年轻教师带来更大的工作动力,这与清华大学“顶天立地”的总体要求相匹配,“改革的方向应该说比较超前,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而且无论是新人、老人,都会涉及到改革的进程中。”

  “据我了解,最慢的也有了方案初稿,有些院系已经开始施行。”由于涉及面广,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还在试行阶段,杨健坦言,改革过程中不是没有异议,而陈吉宁力推改革的决心,正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最大推手。目前,清华大学各个院系都已按照本系的实际情况推出实施细则,“除此之外,今后老师也将分为不同的序列,偏重于研究还是教学,将有所分工,这就破除了之前大家常说的高校评价机制弊端。”

  “可能这种干劲和魄力,最适合目前咱们国家的环保事业吧。”初听到陈吉宁调任环保部的消息,杨健还是有些吃惊,毕竟陈吉宁履职清华大学校长仅有三年时间,许多由他推行的改革,仍未尘埃落定:“我们私底下也会有所担心,教学改革会不会减缓;但环境保护的事业现在更严峻,需要年轻有为的领导才能有所突破。”

  对于陈吉宁担任校长后,大力推行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在和同事们聊天时,也少不了评价一二,“总的来说,我接触到的老师对他都是很佩服的,大家都觉得他非常年轻,有公信力,又非常聪明,有决断力。”

  亲民——站听答辩

  “没走到前排就座,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


  “别看陈校长现在名气大了,他其实挺低调的,当上校长前,他的知名度还不如清华‘名媛’。”清华学生肖伟进校时,陈吉宁还是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环境学院的学生可以选到他讲授的“环境系统建模理论与复杂模型”,而对于其他院系的清华学生来说,“陈吉宁”只是个陌生的名字。

  2012年初,陈吉宁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由于没有院士身份,在校园内外曾引发不小争议,“有人质疑陈校长的学术水平,也有人认为管理水平不能与学术水平等同,这之后还是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举措,让大多数清华师生认可了他的能力。”肖伟说。

  低调让陈吉宁在校园里不那么容易被发现,而跟他接触过的师生,则往往会记住他的亲和。

  早在十六年前,刘文君还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师从王占生教授攻读博士学位,35岁的陈吉宁正是他的系主任,当时刘文君就感受到了陈吉宁的亲民作风;而五年后的一次经历更让他难以忘怀。

  2004年,刚刚从国外做完博士后研究返校任教的刘文君突患重病,在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爱人还没来得及回国,身在病榻、举目无亲的他处境艰难。系主任陈吉宁了解情况以后,很快便安排专人到医院照顾,并经常对他嘘寒问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这种关心真是太宝贵了!”十多年后回想起来,刘文君依然感动不已。

  陈吉宁的亲和低调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2014年7月6日,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吉宁还特意提及在网络争议中,捍卫“PX”网络词条科学性的清华学生——“相信你们在捍卫网络词条、追寻中国梦的实践中,体会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贵,还有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我更相信,你们在课堂、在实验室、在各种大赛上,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分数和名次,还有创意、创新、创业的创造者精神,这种精神将伴随你们一生。”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为这位校长的口碑加分不少。

  陈吉宁站听答辩的照片,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拍照的清华学生回忆,校长在答辩会开始约一个半小时后,悄悄从侧门进来,没有打断答辩过程,也没有走到前排就座,而是走到最后一排,站在了同学们中间。有在场学生回忆,那天,陈吉宁“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

  专业——有大局观

  “考虑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都很有远见”

  生活中一派亲和的陈吉宁,在学术上一贯要求严格。“担任系主任期间,他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想法,例如他首创的博士生最终学术报告制度,已经成了学院的特色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刘文君表示,原来博士生都是到毕业前夕进行答辩,一旦发现“火候”不够,就很被动。如果勉强通过,势必会影响学术质量,如果当场“毙掉”,对学生来说又很残酷。陈吉宁提出,计划毕业的博士生提前半年进行学术报告,由博导做出评价,如果达不到毕业水平,就再加以修改和完善。“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又能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弥补。”

  除了这些师生们公认的评价,刘文君还特意加了一句话:“有大局观”。

  2005年,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发生,时任系主任的陈吉宁不仅迅速从技术上帮助政府出谋划策,还给在建设部担任专家组成员的刘文君打电话,让他联系相关领导去现场参加应急供水工作,及时缓解哈尔滨市民饮水紧张的问题。这件事给刘文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既有专业知识,又看得很长远,考虑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都很有远见。”

  在校外,刘文君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的秘书长,协助分会理事长陈吉宁开展工作。“他在机构的程序化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学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规范,不再无章可循。大概两年前,分会曾经主办水工业与城市安全高峰论坛,他作为理事长,确定了论坛的主要议题,并且做了关于城市水系统规划的报告,从学术角度来说,逻辑缜密,对于我们城市的发展很有帮助。”

  谈到陈吉宁履新环保部,刘文君再三表示,“我们都对他信心满满!正是因为这项工作有挑战性,所以才需要他去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环境问题将有很大改观,从执法力度,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规划、管理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围观

  “鼓励我们就要做Future Leader”

  @喻丰THU(清华心理学博士):记得特奖时陈吉宁校长对演讲的表扬,记得前年平安夜吃饭叫“心理学家”解释棉花糖试验,记得在北门看见校长自己骑自行车默默出门,记得新年会上说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是同学递给他酸奶。牢记于心的是他鼓励我们就要做Future Leader。改革不刻板、亲切没架子。再见啦陈校长,相信环保必有可期!

  @少吃点-多看书:笔者在清华见过几次陈吉宁,一条腿跨在自行车上,一条腿站在地上,跟同样跨在自行车上的老师聊天。学生们匆匆驶过,没几个人看他一眼。网上一片点赞,清华人倒觉得自然,这应该是34年前他进清华时就熟悉的场景。

  @张欣(SOHO中国CEO):上个月去清华刚认识的陈校长,印象好极了,麻利、能干。环保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难题,要让最有能力的人负责。恭喜,陈校长。

  盘点>>>

  那些“学而优则仕”的学者型官员们——


  陈吉宁 环保部党组书记 (原清华大学校长)
  侯建国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申长雨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原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杜玉波 教育部副部长 (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郝 平 教育部副部长 (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陈 希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 (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潘云鹤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原浙江大学校长)
  万 钢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原同济大学校长)
  蒋树声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原南京大学校长)
  袁贵仁 教育部部长 (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曹建明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原华东政法学院院长)
  (以上为不完全统计)
  主笔:张棻 宗媛媛 吴楠 插图 宋溪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1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6:30 AM , Processed in 0.0789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