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票房飞天?遁地? 「90后」说了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1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日报╱娱乐新闻组/综合报导】
2014.08.21 03:27 am

今年的暑假档已经接近尾声,业界乐观估计暑假档「冲破90亿人民币(14亿美元)」不是问题。但有些质量、口碑都不错的大片沦陷,如被誉为「上乘好片」的《绣春刀》房表现黯淡无光;反倒是几部剧情狗血但票房一路高歌的烂片令人侧目,似乎愈骂愈火。「好片子烂票房」的魔咒再度走起,多位影院经理纷纷大呼:「现在买票的85后90后观众口味太奇怪!」

「颜值」要高 演员年龄勿>30岁

对此,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助理邱晴表示,「先天不足的小片也能卖得好绝对不是意外,阵容、特效、宣传和影片的基调是影响年轻观众选片买票的重要因素。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全盘皆输。」

据最新统计,目前掌握票房命运的观众平均年龄只有21.5岁,所以,不少院线经理都说:「票房好坏,要看90后的心情。」他们举出了郭敬明《小时代》系列成功的范例,强调:「演员一定不能老,一旦超过30岁,就很容易在20多岁的观众心中留下『有代沟』的印象。」而且,从「颜值」上说,杨幂、郭碧婷再加上柯震东、陈学冬等一批偶像派演员组成了一支猎杀90后钱包的梦之队,「他们的长相、化妆、衣著都朝著偶像化、日动漫风靠拢,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潮流。」

同时,「无话题,不票房」这在票房大战中似乎已经成为铁律。作为郭敬明最强对手的韩寒把自己的《后会无期》档期定在对方的《小时代3》档期一周后,完全就是帮了对方又帮了自己。两片上映日期相近,「有什么话提比两位偶像级作家导演『血拼票房』的八卦相比?」于是,在媒体铺天盖地的「韩寒PK郭敬明谁胜谁负」的口水浇灌下,瞬间形成了全民共识:不去看这两部电影就没有社交话题了。

「特效」要有 声光震撼>故事情节

论故事情节,《白发魔女传》中卓一航和练霓裳的虐恋早就没有新鲜感,动作特效也普普通通,但从上映前,各方都一致看好此片的票房:「二三线城市的观众就这个口味,动作特效对他们有特殊的吸引力。只要打得精采,口碑票房双收!」他们透露,在这些小城市的电影海报必须推出「武打明星的人物版」,「观众认脸,印著甄子丹、王宝强、成龙的片子特别好卖。」

而号称中国首部3D惊悚片的《京城81号》乃至亚洲恐怖大师打造的《笔仙3》永远落脚在「吃错药」或「有心理阴影」上,让追求故事逻辑的观众无语,但票房却羡煞旁人,这不得不感谢惊悚入骨的音效,「追求心理、感官上的刺激是20岁左右观众的观影特点,这些和故事情节关联不是特别紧密,但和动作特效、音效基本呈正比例。」

「曝光」要多 全日轰炸=全民期待

在去年《小时代》上映期间,郭敬明化身「金牌劳模」,对各种节目来者不拒,为的就是保持曝光率。而今年《小时代3》上映期间,由于演员合约中只有10多天可以配合宣传,郭敬明在一个多月里安排90多个宣传,最多一天完成了6个通告,而光是电影海报就向媒体发出了接近200张,实现了「全面覆盖、全日轰炸、全民期待」的营销效果。

有人说,韩寒的《后会无期》前期推广如此低调,后期却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回响,完全多亏郭敬明做「开荒牛」。他用一个月死赶后期制作,终于搭上了《小时代3》的推广顺风车也是有道理的。反过来说,同样是偶像阵容的《绣春刀》就缺乏舆论话题,因此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令电影在观众心中缺乏「存在感」。

同时,最悲惨的是,《绣春刀》本来定在8月20日上映,之后莫名其妙提档到8月7日,推广期足足缩短了13天,加之缺乏话题,效果自然就大为下降。有影城经理分析说,「观众的热情一消减就很麻烦,况且宣传口径先入为主,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台词」要逗 看戏大笑=口碑大好

中国观众更喜欢大团圆结局,但轻松突破近亿美元票房的《后会无期》证明,故事的结局不需要一如既往的甜蜜幸福又光明,但过程必须要「幽默、搞笑、接地气」。不少观众在观影后纷纷在网上晒出了对国民岳父「金句织就」的「最爱台词大汇总」:「命硬不敢说,命根子肯定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等,一句句措辞简洁、表达到位而且紧扣年轻一代心灵的小牢骚话令观众不但在大银幕下会心一笑,而且还能在片后津津乐道,「无形中就能为电影做好口碑宣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2 01:01 AM , Processed in 0.0441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