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1

美报:治理新闻业“病害” 中国或有大动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报:治理新闻业“病害” 中国或有大动作

2014-03-31 17: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九个部门将联合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w769.jpg

漫画:威胁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美报称,中国意欲治理据称损害该国新闻行业的“病害”: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31日援引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报道称,这种现象“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该报说,九个部门将联合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报道称,政府所谓的新闻敲诈是指自称记者的人(有真有假)以报道负面消息为威胁敲诈钱财。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假新闻”指的是什么,但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打击谣言或不实报道的传播,说这些内容导致社会不稳定。

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研究员班志远说,新闻敲诈现象是个大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尤其是随着较小的媒体机构越来越难以与新浪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竞争,问题会更加突出。

报道称,在去年年底的一起极其引人注目的事件中,一位中文报纸记者承认收受人民币数十万元,作为交换,他炮制了诋毁一家大型建筑设备制造商的多篇报道。

与此同时,据财新传媒报道,希望举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在面临新闻敲诈时与媒体做交易也很普遍,很多公司花钱做广告,以避免负面报道。

延伸阅读:

新报:“末日”谣言何以在中国有市场
2012-12-18 09:49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民众笃信世界末日的背后,除了包含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的集体焦虑,更多还隐藏着逃避现实的消极心态。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外媒称,在中国微博上,12月21日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疯传,不少人相信地球将迎来3天黑夜,纷纷抢购蜡烛严阵以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4日报道,一家网站称,咨询公司益普索询问21个国家的民众如何看待世界末日,结果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相信玛雅历法,即2012年12月21日为世界末日,这个比例远高出其他20个国家。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约有10%至13%的民众相信玛雅历法。

宗教情结、占卜文化和预言文化推断的世界末日,过去多次证明不靠谱,比如1988年和1999年都盛传世界末日快到,但狼来了吗?报道称,世界末日的恐慌情结,远比世界末日还要可怕。

从中国各地引发的“末日蜡烛”热购潮,人们也自然联想到“辐射盐”和“非典板蓝根”。去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恐慌在中国掀起抢盐潮,不少居民奔走各大超市抢购盐,因为谣传吃碘盐可防辐射。2003年爆发非典,据称煲醋和喝板蓝根可以防病,市面上出现抢购米醋和板蓝根的风潮。

这些非理性的谣言市场是如何形成的?是盲从心理,还是因为对生活及未来充满焦虑?又或者是正道消息太少,小道消息乱窜,谣言又往往跑在真相前面,导致民众养成听风就是雨的习惯?

报道指出,对于所有非科学、有违事实的谣言,媒体和官方应该第一时间出来澄清,并向大众说明真相。不论是涉及对个别人士的人身攻击或引起民众恐慌的不实传言,只要真相不公布、信息不流通,荒诞的奇闻怪谈和流言飞语总会有人听信,对未知的恐惧和社会的不满只会在民众心里不断扩散。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伪科学比科学更具有娱乐功能,因此像世界末日这样的伪科学话题在人们想要娱乐的时候,就会被热烈地谈论。他说,“对于中国媒体和公众而言,这一话题是从西方植入的,由于‘末日类’电影的营销炒作而甚嚣尘上,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没有任何关系”。

报道指出,12月22日,太阳肯定从东边升起,地球将继续运转,世界末日不会来。只能叹憾工作照旧要做,路上照样堵车,世界一样乱糟糟,生活烦事一箩筐。民众笃信世界末日的背后,相信除了包含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的集体焦虑,更多还隐藏着逃避现实的消极心态。

境外媒体:中国首次为打击网络谣言定法律标准
2013-09-11 11:28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在网络上进行诽谤的帖子被转载超过500次或者被浏览超过5000次,其发布者最高可被判入狱三年。

w770.jpg

漫画:定罪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参考消息网9月11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根据中国内地关于控制网络谣言的首个司法解释,在网络上进行诽谤的帖子被转载超过500次或者被浏览超过5000次,其发布者可被判入狱三年。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10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9日联合发布文件,规定网络散步谣言和假信息构成犯罪。该司法解释10日生效。

但该解释还是对网民实名举报官员不正当作为留有余地。最高人民法院发言人孙军工说,那些在网上发布的关于政府官员腐败的错误指控,只要能证明不是故意编造的,就不以诽谤罪追究发布者的刑事责任。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说,免责条款显示领导层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网络谣言被认为会破坏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网络成为反腐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阵地。”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指出,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一直在严厉打击制造和散布谣言的行为,但针对诽谤行为和煽动不稳定因素的现有法律开始适用于互联网尚属首次。北京一位律师说:“这是政府首次对网络非法行为进行明确界定。以前当局曾出台有关色情作品的法规,但没有涉及网络言论自由问题。”

最近几周,中国官方媒体也加入到打击网络谣言的运动中。政府支持的一个“辟谣平台”上周发布了今年所谓十大辟谣案例,其中包括有关广东省有人售卖“婴儿汤”的报道和使用了菲律宾水灾图片的有关中国水灾的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9日关注到,中国媒体刊登的司法解释显示,互联网用户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编造虚假信息者将以寻衅滋事罪处罚。这一罪名此前适用于损毁公私财物、寻衅打架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的人。

这一司法解释由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控制网络言论的努力提供了额外的法律基础。

报道指出,近几个月,政府已加大力度管理网上活动,拘留了许多散布谣言者,并警告具有影响力、有很多粉丝的微博用户注意他们的言论。最近被拘留的人中包括两名因涉嫌为吸引粉丝而在微博上制造谣言的男子,这两人于8月份被北京警方拘留。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8起典型新闻敲诈案件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31 03:32 PM 编辑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8起典型新闻敲诈案件

2014年03月31日 16:43:2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31日下午公布了自2013年至今查处的8起典型新闻敲诈案件。新闻报刊司负责人李军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新闻敲诈案件的查处力度,限期挂牌督办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规新闻单位,撤销一批违规记者站,吊销一批违规人员新闻记者证。同时将建立健全新闻敲诈案件“双移送”机制,及时将查办案件中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和违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八起典型新闻敲诈案件

一、《中国特产报》及其记者违法从事经营活动。

     2010年7月以来,中国特产报社记者刘会丽、郭焕璋、杨飞多次到宁夏永宁县、灵武市等地采访,以当地涉嫌存在的违规问题相要挟,违法从事经营活动并收取22万元的宣传费。自2010年5月以来,该报记者王铭泽在陕西省咸阳市等地多次利用新闻采访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数额巨大。2013年4月,总局责成该报主管单位对报社进行停业整顿。但中国特产报社在停业整顿期间仍未吸取教训,未认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整改,未严格管理新闻记者采访活动,致使新闻敲诈问题再次发生。该社记者王铭泽再次赴陕西省咸阳市等地利用新闻采访牟取非法利益,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经检察院批准逮捕,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实,中国特产报社内部管理极其混乱,社领导班子主要由退休或者内退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人均来自同一家庭,未能履行对新闻采编活动和新闻记者的管理职责,对部分采编人员不发工资让其自谋生计,还要求这些人每人每年上缴20余万元费用,其中仅王铭泽一人就上缴50余万元。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吊销《中国特产报》报纸出版许可证;吊销涉案记者的新闻记者证,并列入不良从业记录;注销该报社其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

二、《中国经济时报》及其记者利用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

2010年10月以来,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郗永丰担任该报社河南记者站副站长(主持工作),与该报记者李国鹏、原记者耿付安、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乔国栋、河南记者站工作人员刘云涛等人,多次利用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获得非法利益24.6万元,违法从事发行活动收取发行费33.36万元,利用新闻采访活动为该报社协调专题广告费、赞助费共100万元。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明,中国经济时报社河南记者站违法从事报刊发行等经营活动,以曝光负面消息为名向基层勒索财物、介入企业经济纠纷、强迫企业搞有偿宣传,牟取非法利益。针对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站及从业人员存在的违法问题,2013年12月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撤销了中国经济时报社河南记者站,吊销郗永丰、乔国栋、李国鹏的新闻记者证,并将涉案记者及耿付安、刘云涛列入不良从业记录。郗永丰等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目前,总局已对该报主管单位进行训诫谈话,要求追究报社相关人员领导责任,切实把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的职责落到实处。

三、《西部时报》及其记者利用职务便利牟取非法利益。

2013年1月以来,《西部时报》甘肃记者站站长马玉华、山西记者站站长田华伙同他人多次利用新闻采访的职务便利,以曝光山西省地方干部、企业涉嫌违法的问题相要挟,牟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其中,马玉华敲诈勒索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75万元(其中50万元未遂);田华敲诈勒索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5万元(其中50万元未遂)。2013年12月23日,马玉华被法院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田华被法院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明,西部时报社未能严格管理驻地记者站和新闻采编人员,致使两省记者站站长利用新闻采访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数额巨大,多名记者提交虚假材料骗领新闻记者证。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责成该报主管单位对该报进行停业整顿,总局将视停业整顿情况作出进一步处理。

四、《企业党建参考报》及其记者违规采访、乱设机构。
   
    企业党建参考报社长期管理混乱,向记者站摊派经营任务,导致部分记者站和记者违规采访、乱设机构。2012年9月,《企业党建参考报》黑龙江记者站站长李润泽擅自在伊春市设立新闻工作站,擅自任命工作站站长,违规收取管理费,私自制作并发放新闻采访证件。2013年6月,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经查实后对李润泽作出警告、罚款5000元并吊销新闻记者证的行政处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责成该报主管单位对该报进行停业整顿、调整报社领导班子。

五、《今日早报》记者金侃群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受贿。

    经查,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金侃群在担任浙江《今日早报》经济中心副主任、证券版责任编辑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多家公司支付的费用共计332万余元。2013年12月19日,金侃群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冻结、追缴其全部非法所得。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吊销金侃群的新闻记者证,并将其列入不良从业记录,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六、《都市快报》记者朱卫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受贿。

    经查,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朱卫在担任浙江《都市快报》证券部主任编辑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企业支付的165万余元费用。2013年12月19日,朱卫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追缴其全部非法所得。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吊销朱卫的新闻记者证,并将其列入不良从业记录,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七、《杭州日报》记者杨剑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受贿。

    经查,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杨剑在担任《杭州日报》专刊中心金融工作室记者、责任编辑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企业支付的30万余元费用。2013年12月19日,杨剑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追缴其全部违法所得。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吊销杨剑的新闻记者证,并将其列入不良从业记录,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八、《证券时报》记者罗平华索要“封口费”敲诈勒索

    经查,2013年5月,《证券时报》记者罗平华伙同他人趁某公司申请上市之机,以“爆料负面消息”相要挟,索要“封口费”200万元(未遂)。2013年6月,罗平华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2014年2月,法院以敲诈勒索罪一审判处罗平华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吊销罗平华的新闻记者证,并将罗平华及相关涉案人员列入不良从业记录,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相关阅读

   中宣部等九部门将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日前,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记协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通知指出,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是新闻界病害,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严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痛下决心、动真碰硬,坚决防止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扩散蔓延,推动形成健康的新闻传播秩序。

  真假记者真假报刊鉴别及举报方式公布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日前,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现将真假记者、真假报刊鉴别及举报方式向社会通报,并附相关部门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

    三种方式识别真假记者

    方式一:网络查询。

    中国记者网(http://press.gapp.gov.cn)网站首页有新闻记者证查询栏目,在对话框中输入单位名称、记者姓名和验证码即可查询,如果输入的是有效信息,将会显示记者的单位、姓名、照片、性别、统一编号和新闻记者证样证及年检标签等详细信息,说明所查询的人是记者。如果查询的是无效证件,则会显示“没有找到您想要查询的内容……”等字样,说明所查询的人不是记者。

    方式二:短信查询。

    全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CXXM记者姓名#单位名称”发送到10660840,如果能收到包括记者姓名、性别、单位、统一编号、状态等在内的新闻记者证基本信息的即为真记者。

    方式三:电话查询。

    基层群众也可直接打电话至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查询,查询电话:010—83138953,由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

    识别真假报刊方式

    中国记者网(http://press.gapp.gov.cn)网站首页有媒体查询栏目,在对话框中输入媒体名称或媒体刊号,并选择相应媒体类别、查询方式和验证码即可查询,如果是合法报刊,将会显示报刊的刊号、主管主办单位等详细信息。如果是非法报刊,将显示“没有找到您想要查询的内容……”等字样。

    可电话、网络举报,线索属实有奖励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10—65212870,010—65212787。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24小时受理举报。举报方式:电话12390,中国扫黄打非网(www.shdf.gov.cn)在线举报网址及“扫黄打非”官方微信举报平台,如举报线索经核实属实将及时兑现举报奖金。

    中国记协举报电话:010—58262800,举报邮箱:zgjxjbxx@163.com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报方式: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12377,以及各大中央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的网络举报入口。 [详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8 02:08 PM , Processed in 0.0311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