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6|回复: 0

[哲史艺丛] 肖鲁 打破传统的行为艺术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2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12 10:02 AM 编辑

肖鲁 打破传统的行为艺术家

2014年03月06日23:38
来源:搜狐艺术

a646.jpg


在市场的喧嚣中行为艺术已被驱至边缘,偶尔作为“社会新闻”的形式见诸报章。当初叱咤一时的行为艺术家在当下已纷纷转行,只有当年开枪的肖鲁依然以行为艺术家自居。

  
肖鲁早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2月,她携毕业作品《对话》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展厅中向自己的作品连开两枪,以“中国美术馆枪击事件”直接制造了上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在越界点上的谢幕。此后,在中英文小说《对话》、行为艺术《十五枪……从1989到2003》、《一个关于《对话》的对话》等创作中,“对话”主题重现又扩展,以有些峻厉的目光看自己和人,不再害怕自己和人。肖鲁的其他行为作品《精子》、《婚》、《醉》、《什么是爱?》,以自己为载体,就情感与社会伦理问题,与自己及社会对话。近年来,肖鲁的作品开始有了新的突破,从个体女人的视角走向整体女人及社会。其代表作品有《科学民主》,《恶之花》,《什么是女权?》,《秃头戈女》。


  开向《对话》的两枪

  肖鲁1962年生于杭州,父母都是画油画的,同时希望肖鲁也学油画,但肖鲁更愿学跳舞,她学了芭蕾,小学五年级一次意外摔伤了腰,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后,她开始学画。小时候的肖鲁秀气、安静,是父母眼中的乖女儿。父母特别溺爱她,她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长大,这使得她的情感非常脆弱,在别人那儿没什么的小事,到她那儿就被放大了。

  17岁时,肖鲁离开家到北京的中央美院附中上学,父母特别想要保护她,为她安排未来,给她介绍的对象是最好朋友的孩子。她习惯了被保护,也接受着父母的安排。当她在感情中一再受到伤害后,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怨恨,任性,并反抗。她觉得正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安排,造成她感情的一次次失败。

  1984年,22岁的肖鲁回到杭州读浙江美院油画系,此时她父亲已是浙江美院校长。有一位给了她极大影响的人就是万曼。万曼是法国人,在浙江美院有间壁挂工作室,当时老外在国内很得宠。大二时,肖鲁请万曼看她的作品,她所有得意的作品。但万曼看了后说,“把它们都扔到垃圾堆里去吧”。肖鲁被否定得一塌糊涂,“可能当时中国太封闭了,他说毕加索、塞尚都过时了,而我们觉得很新了,很了不起了”。万曼对她说,“不要用一种形式表现,世界这么大,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万曼为肖鲁打开了一扇新的窗,从此她开始尝试用材料作装置。

  1988年,肖鲁完成了装置作品《对话》。当时她正陷入感情的苦恼中,“‘文革’时期很多人因为男女关系问题,被斗得一塌糊涂。”肖鲁说,“所以我的父母,甚至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教育孩子不要招惹这些事情。”25岁的肖鲁,觉得很压抑。于是她尝试用艺术的手段来表达内心。《对话》是两个铝合金电话亭,一对男女的背影照片贴在里边,做出正在打电话的样子。而两个电话亭中间的台子上,放着一部红色的电话机,听筒悬垂在半空,表示“对话”并不畅通。一件全新观念的装置作品,在油画系产生,引起了关注。工艺系的宋建明老师来看这件作品,第一直觉认为作品过于完整,“需要破一破。”用什么来“破”呢?既不能打碎玻璃,又要留下“破”的痕迹,肖鲁和老师谈到了“用枪”。

  1989年1月,《对话》入选了即将在北京开幕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这次大展上,18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展示了297件作品,美术馆全部三层楼的六个展厅成了先锋艺术家集体阅兵的大舞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政治波普、理性绘画、实验水墨等多种“另类艺术”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美术馆。在艺术展开幕后大约两小时,肖鲁向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开了两枪,直接导致被称为“第一次由中国艺术家自己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关闭,也让女艺术家在中国前卫艺术界发出了自己的巨响。

    那两声枪响令现代艺术大展的其他作品黯然失色,从后来的情况看,那两枪不仅成为新潮美术的谢幕礼,而且重新把前卫艺术推到边缘的境地,它的极端与激进已经越过了官方可以容忍的“临界点”。此后十数年间,前卫艺术再也没能进入官方美术馆的展厅。而枪击事件也让肖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自此后她从艺术界失踪,消失多年。

十五年爱情终结

  枪击事件让肖鲁“声名大噪”的同时也让结缘了自己的爱人——唐宋。1989年12月,肖鲁和唐宋出国去了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他们的生活一度极为困窘,生活一向优越的肖鲁不得不学会做饭,学会收拾出一个整洁的家。当兜里只剩下十块钱时,她不得不到红灯区的街上替人画像。然而,这样惺惺相惜的爱情在十五年后土崩瓦解。

  2003年,肖鲁与唐宋分手。在给朋友的信里肖鲁这样写道:“这十五年来,他不要婚姻,不要孩子,我都接受了。我是把爱情当作一种人生理想去实现,我把他看的很重很重,我是真正做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之前《对话》的署名是肖鲁和唐宋两人,分手后的肖鲁开始说出当年枪击事件的详情、她开枪的原始动机。她说自己是《枪击事件》的惟一作者,并与唐宋划清了界限。

  2003年10月,肖鲁推出了新作《十五枪……从1989-2003》,她像一个愤怒女神,朝着十五张当年她向《对话》开枪时的正面照片,开了十五枪,子弹打在照片中的肖鲁的额头上、脸上、眼睛上…… 她说,“十五年前的开枪是对着镜子里的我,而今天的开枪是对着真正的我自己”。在《关于十五枪:从1989-2003》的阐述中,肖鲁说:“十五年前,当我在中国美术馆打了那两枪之后,我和他从北京东城区看守所出来,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从1989年到2003年,我们整整走过了十五年。”“今天,我又一次举起枪,面对着我自己,一年一枪,整整打了十五枪……”“我们结束了。”

  2007年7月,肖鲁刚刚搬进北京东营艺术区,有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墙上挂着枪击 《对话》及《十五枪》的大幅照片。去年在嘉德拍卖会上,《对话》以231万元卖出。至此,她和唐宋以及《对话》的种种终于结束了。

  2009年2月5日,肖鲁做了行为《婚》,那是一个人的婚礼,只有新娘,没有新郎,她为自己戴上婚戒,她第一次穿上婚纱,但这个婚礼却是以葬礼开始的。在中国传统的送葬乐曲中,四位年轻男子,从车上抬出一具黑色棺材。一名男子用斧子,砸开棺材上的铜锁,乐队奏婚礼乐曲,穿着婚纱的肖鲁,躺在棺材里,她坐起来,两名男子将她扶出棺材。新娘两名男子簇拥下,走进美术馆,司仪为新人主持婚礼。司仪:“在今天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可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我们迎来来了一场特殊的婚礼。那就是一个人的婚礼。请问你,肖鲁女士,你是否愿意嫁给自己为妻,忠于自己的想法,无论海枯石烂,无论沧海桑田,永远和自己在一起。你愿意吗?大声的告诉我们!”肖鲁回答“我愿意”,接下来把婚戒分别戴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的无名指上。作为证婚人的高明潞是这样致辞的“肖鲁,祝贺你,但我也感觉很悲哀,你怎么跟自己结婚呢?祝你幸福,祝你能够有爱,祝你艺术长青。”肖鲁的妹妹的致辞是这样:“亲爱的姐姐,我祝福你,今天你终于结婚了,这么多年之后,你找到最合适你自己的生活,嫁给你自己。我祝你幸福,祝你美满。”

  肖鲁经历了种种异性恋的变故,她最后回到了“元我”——一个完整的自我状态,让身体里的男性与女性进行对话,结合。她运用了一个异性婚礼的模式,得出的是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嫁给自己,完成一个自恋的过程。

     秃,是一种态度

  男女间的对话,两性的关系其实一直是困扰肖鲁,并影响着她创作的关键因素。89年打那两枪,正是缘于她对感情的困惑寻找到的一个出口,暗合了她内心汹涌的极端情绪。而《十五枪》是她对爱情结束后的反思,十五年的爱情结束,她开始怀疑爱情,两性中充满了控制与被控制,“我的前半生,是以男人的愿望来塑造自己,为了得到爱完全放弃自我”。可以说,肖鲁是为爱而生的女子,“爱情”对她来说,就像人生理想般值得去努力、毫无保留的付出和奉献。也正因为如此,她对感情缺乏安全感,呈现一种矛盾的状态。其实,或许爱情是不需要那么紧握的。但正是这份偏执、执着,成就了肖鲁的艺术生涯。

  现在的肖鲁开始关注女权主义,2012年3月3日,三个女人李心沫、肖鲁、蓝镜在这一天互相剪断长发,用“秃女”的形象与世俗的性别主义彻底决裂。“秃头戈女就是在宣传女权主义,宣扬一种男女平等的理念。”女性艺术家肖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想用行为艺术来表达一种态度。

  展览《秃头戈女》是策展人徐娟借用法国三十年代荒诞剧作家尤里斯库著名话剧《秃头歌女》的谐音,集合肖鲁、李心沫、蓝镜这三位不同年龄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内外当代女性艺术家,来隐喻中国当下各种状态同时并存的荒诞而尴尬的生存现状,以“戈”代“歌”,暗示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女性主义艺术,尚需艺术家用操戈动武来替代歌舞升平。在展览开幕的现场,三位女艺术家共同完成了一个行为作品“秃头戈女”她们互相剃掉了彼此的长头发,以秃头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个行为就像一个仪式,表征着她们内心的独立和强大——不再活在他人的眼睛里,不再遵守社会和文化的既定规范,告别那个被社会塑造的女性,而成为存在本身。

  作为参展艺术家的肖鲁,她的作品代表了批判,此次展出了两件她的新大型作品。《什么是女权》成为展览开宗明义的作品,她运用了钢铁作为材料,钢铁普遍被认为是与男性的阳刚之气相契合,并且广泛被男性艺术家运用的材料,女性艺术家特别是中国的女艺术家大都选择与女性气质相关的线等软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肖鲁恰恰相反,抛弃了与女性特质有关的软性材料,进而运用具有男性特质的材料来创作,作品由三根三米长的角钢焊接而成,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结构,暗示着“女权既是人权”,在作品旁边放置着打开的“什么是女权”的册子,观众可以在上面留言,写下对于女权的理解。

  《恶之花》是肖鲁为此次展览创作的另外一件作品。这个作品取材于一个巨大的千年香樟树根,这个树根形状奇特,盘根错节,像一朵奇异的花的形状,又好似女性骨盆的形状。肖鲁将这个作品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命名。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充满着对世俗世界认知的反叛和颠覆,他用他的诗句赞美着和所谓光明,美好,生命,愉快对抗的一切,并将赞美之词献给这个世界上的丑陋和邪恶的事物。肖鲁将这个原生态的树根与女阴的自然状态相比,她将这个被称为禁忌的女性部位展现在众人面前,当人们惊叹于香樟树根的奇特的同时也赞叹了女阴的神奇。

  “秃头戈女”肖鲁用作品表明了自己“秃”的态度,用实际的行动来践行她坚定的女权主义立场和女性主义艺术家的身份,她将为日渐式微的中国乃至世界女性主义艺术带来新的起点和生机。

  历程评述

  在中国,当代艺术是男人的天下。拍卖市场上拔得头筹的新贵中鲜有女艺术家的身影,一些新建博物馆可能会举办零星的女艺术家个展,数以百计的商业画廊中,女艺术家的作品乏善可陈。肖鲁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人还在坚持,并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中无法抹去的亮色。
  (来源:人物周刊 | 文字:董海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9 10:37 AM , Processed in 0.0476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