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解密:李嘉诚的“东退西进”投资路线图(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4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密:李嘉诚的“东退西进”投资路线图
文章来源: 网易
于 2013-11-13 21:00:39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任何举动,都会引来万众瞩目。更何况,最近一两个月来,85岁的李嘉诚罕见地动作频频,不仅事涉数百亿资产“跨洋转移、变动”,而且关系到是否要撤离其创立发家与繁荣之地:香港。李嘉诚一面大举抛售香港和内地资产,一面又在“购买”英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商业项目,这种“内卖外买”的背后原因究竟为何?又意味着什么?

a189.jpg

【 1 】 作为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作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经济自由度常年高居世界前列。但是大多数人提到香港,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这里的一个人——有被誉为“超人”的亚洲首富李嘉诚;《彭博市场》杂志刚刚不久列出了星球上最富有的100个人,在前25名富豪中,亚洲仅有李嘉诚一人上榜。足以证明李嘉诚在香港这个最自由经济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甚至在欧洲也是仅有的能呼风唤雨的中国商人。本期《商业传奇》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超人”多年“行走”于香港、内地、欧洲等地的投资路线图。

a190.jpg

【 2 】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任何举动,都会引来万众瞩目。更何况,最近一两个月来,85岁的李嘉诚罕见地动作频频,不仅事涉数百亿资产“跨洋转移、变动”,而且关系到是否要撤离其创立发家与繁荣之地:香港。

a191.jpg

【 3 】 李嘉诚与香港的关系,一直被外界解读为互相成就。不过,李嘉诚的商业帝国远比想象中庞大:他的动作不仅仅涉及到香港,还有内地、国外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等西方国家。李嘉诚一面大举抛售香港和内地资产,一面又在“购买”英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商业项目,这种“内卖外买”的背后原因究竟为何?又意味着什么?李嘉诚买卖之间折射出的信息,不禁在商业领域内引发各种担忧,也让市场开始产生躁动不安。

a192.jpg

【 4 】 一直以来,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商界精英领袖,多视李嘉诚为其投资动作风向标,而长和系每年三次的股东会,都会变成以李嘉诚为采访对象的“港情咨文”。  本是业绩发布会,可真正涉及长和系公司的问题却凤毛麟角,大家多数是问李嘉诚对香港各种事情的看法,如楼价会不会涨、该不该修第三条机场跑道。这种感觉,就好像迷茫的人们在寻求万能的神明指点。如此看来,李嘉诚买卖动作要引发的市场波动自然不言而喻。2012年5月25日,长和系股东大会后的记者会上,李嘉诚公开宣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计划。根据李嘉诚的安排,实业部分即未来长和系旗下所有资产,将会交予长子李泽鉅管理。他将得到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权;这三块业务也是李嘉诚旗下最值钱、权重最大的资产(约2000亿港元)

a193.jpg

【 5 】 “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应该是广州)、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中国知名企业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其新浪微博上发了一句评论。很快,王石的警告引来了大量转发,许多人惊呼,中国地产的末日要来了。

a194.jpg

【 6 】 2013年11月5日,在各项撤资买进动作之后,李嘉诚家族又动手抛售A股。长园集团日前公告披露,李嘉诚旗下长和投资已累计减持其股份15%,套现超过9亿元。据了解,这是李氏家族控股的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其持股时间已近20年。

a196.jpg

【 7 】 尽管有分析人士认为,李嘉诚这是在为布局欧洲做准备,市场不必过分悲观,但李嘉诚此前的买卖动作却隔不住外界各种猜想,也不能使外界的躁动平息。台湾《工商时报》甚至刊文,认为李嘉诚在布一个很大的局,是要等得到大陆经济危机见底之时回头抄底。文章还认为,李嘉诚最擅长的就是危机入市,长线筹划。

a197.jpg

【 8 】 那么,最近几年来,李嘉诚究竟卖掉了什么,又买了什么?每个项目经营状况如何?买卖之间,我们又能否理顺李嘉诚的投资路线图,并从中窥探这位“超人”对香港、内地经济形势的研判呢?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李嘉诚旗下公司买进和卖出的资产。

a198.jpg

【 9 】

a199.jpg

【 10 】 黄金成道商铺

a200.jpg

【 11 】 古北御翠豪庭

a201.jpg

【 12 】 古北御翠园林

a202.jpg

【 13 】 上海世纪商贸广场位于位于上海市长乐路989号,近常熟路,是一幢40层高的甲级写字楼。2005年,和记港陆以3亿美元的代价购入该物业,转手之间预计收益为21亿港元。

a203.jpg

【 14 】 香港·百佳超市(暂停出售) 2013年7月底,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发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们最为熟悉的超市。不过,10月18日,和黄再次公告暂停出售。新的方案是:百佳业务仍与屈臣氏捆绑,并研究将屈臣氏整体零售业务打包上市。  百佳为香港第二大连锁超市,市场占有率达33.1%,270家门店位于香港,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只有56家。百佳大股东和记黄埔的年报显示,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尚不及内地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香港有舆论认为,出售百佳,李嘉诚反而可以赚更多,因为百佳所处地点,很多是和黄(百佳母公司)物业,通常都是黄金地段,人流畅旺,尺金寸土。不管是哪家公司收购百佳,和黄都可以继续做“包租公”。

a204.jpg

【 15 】 香港嘉湖银座商场 10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已将香港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有分析员认为,长实今年卖楼成绩不太好,故出售嘉湖银座,有助长实的现金流及盈利表现。  此属系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市场视为“左手交右手”,但实际上则是李嘉诚将长实持有的资产,转售给置富的股东。主因是嘉湖银座商场,原为长实持股98.47%的巍城有限公司直接全资拥有,而长实目前持有置富30.83%股权。换言之,长实变相减持嘉湖银座近70%的股权。

a205.jpg

【 16 】 香港·香港电灯 国庆长假前,李嘉诚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电能实业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李家打算分拆港灯上市,并打算出售港灯最多70%的股权,套现约380亿港元。  香港电灯是香港两家电力公司之一。在另一家竞争者中华电力创立之前,香港电灯一家独大,一直垄断香港电力照明市场。1980年代中期,在英资企业纷纷撤离香港的背景下,李嘉诚买下了港灯。早在这桩收购两年前,李嘉诚就开始“不停地研究港灯这家公司,老早便详细考虑到投资港灯的各个优劣点”。  李嘉诚曾表示,“港灯是我心目中的公司,一早已掌握全部资料,机会来时就知道怎么做。”如今,李嘉诚打算分拆出售,外界分析原因认为,是港灯即将到期的利润管制协议。(港府为了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公共事业,同时又避免价格过高影响民生,对类似于港灯这样的企业进行利润管制)。2018年后,这一协议将到期,市场预测,届时各界给予的压力可能更大,准许利润可能还要调低。李嘉诚拆售港灯,可能是提前应对。

a206.jpg

【 17 】 广州·西城都荟 西城都荟是李嘉诚在广州看中的首个项目,一直捂盘到2005年才开发。该项目地处广州地铁一号线与六号线交会点,是典型的“地铁上盖物业”。不过,这个看起来前景不错的物业,发展颇为不顺。  早在2006年4月,和记黄埔就宣布西城都荟将开业,但由于地铁工程等缘故,一直延迟到2012年才开始试业,但直到现在,仍然有近1/3的铺位尚未租出去。在广州地产界,这个项目曾被称为广州商业地产“三大难”之一。究其原因,业界普遍认为,是其定位与周边商圈不匹配。  李嘉诚从未承诺对项目坚持“长期持有”,而是善于低买高卖的李嘉诚选择将这样一个项目出售,似乎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这个项目还是赚钱的,从1997年入手到现在,李其实已在这个项目上赚了不少钱,到2011年,最后一批住宅的售价已高达2.5万元/平方米,粗略估算,住宅部分为整个项目创收至少达20亿。

a207.jpg

【 18 】 上海·东方汇经中心 东方汇经中心是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在2006年10月联合以8.32亿元从富都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手中购得。这栋甲级办公楼,位于陆家嘴金融核心区,原计划于2014年落成投入使用。  2012年10月,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就曾对外界透露,长实将长期持有该项目,暂时没有分割出售的打算。彼时媒体报道,东方汇经中心的租金水平很高,或在每平米15-20元/天。在上海业内人士看来,倘若持有,项目收益不低。至于李嘉诚为什么抛售这一项目,外界十分疑惑。一种可能的猜测是,资金盘整,套现后投资别的项目。

a208.jpg

【 19 】 另一面:李家在欧洲的频频收购

a209.jpg

【 20 】 荷兰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

a210.jpg

【 21 】 爱尔兰电讯公司O2

a211.jpg

【 22 】 亚洲货柜码头控股公司

a212.jpg

【 23 】 奥地利orange

a213.jpg

【 24 】 英国配气网络WWC

a214.jpg

【 25 】 以色列水务和洁净能源科技 近期,以色列投资项目主要是业务种子基金投资公司kinrot。

a215.jpg

【 26 】 阿联酋阿吉曼港10年运营权

a216.jpg

【 27 】 英国水务集团Northmbrain

a217.jpg

【 28 】 加拿大ExxonMobil部分石油与天然气资产

a218.jpg

【 29 】 英国EDF能源电网资产

a219.jpg

【 30 】 加拿大阿尔伯达省中西部天然气资产

a220.jpg

【 31 】 与悉尼港务公司签约经营澳洲博塔尼港三号码头

a221.jpg

【 32 】 “超人”:那些与政坛有关的投资 事实上,每有跨国投资,耐心一流的李嘉诚都会声明:是“投资”,而不是“走资”。 整理李嘉诚在每个关键时点的抉择,发现在此前的几十年中,他从来没有真正撤离过香港,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世界扩张的脚步。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消息传来,香港工商界震动。两年之后,香港最大的英资洋行——怡和宣布:基于香港前途问题,将迁册(改变注册地点)百慕大。彼时,香港信心危机爆发,移民潮汹涌而起。在此时期,怡和迁册之后,各大移民国就盯上了李嘉诚。

a222.jpg

【 33 】 李嘉诚开始大举海外扩张,频繁接触加拿大官员,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这是当时最大一笔流入加国的投资,曾引起轰动。其后,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到1991年,股权已经增至95%。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也都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他本人于1987年应邀加入香港加拿大会所,成为会员。而早在1967年,李嘉诚就已经加入新加坡国籍。

a223.jpg

【 34 】 当时香港舆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说一套,做一套”,是本埠华商最大的“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是隐形迁册。  就在李投资加国之后,他的好友,同样是世界级华人富豪的郑裕彤、李兆基等,竞相进军加拿大,投资领域遍及豪宅、酒店、公共设施等,足见李嘉诚之影响力。

a224.jpg

【 35 】 邓小平南巡掀起改革开放巨浪 中国内地被看成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李嘉诚当时决定,把港外投资的轴心,放到内地市场,其干将马世民因为在投资方向上与李嘉诚发生了严重分歧而辞职。

a225.jpg

【 36 】 香港回归前夕 1995年,《财富》杂志把“香港已死”作为封面,认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完蛋。”但此时,李嘉诚与内地交缠至深,仍在继续加大在港和中国内地的投资。不过,这并不是说李嘉诚停下了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的步伐。  1992年,李嘉诚和香港商界巨头郭鹤年,携60亿港币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引起日本商界震动。李嘉诚表示:“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a226.jpg

【 37 】 【“东退西进”背后】理由1:抛售不那么赚钱的业务   回顾历史,李嘉诚的投资似乎总是伴随着风波,也与政治局势、社会环境变化密不可分,而结果是:每一次,李嘉诚都赌赢了。  于是,从经验主义出发,人们开始瞄准李嘉诚,剖析他到底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坊间传言和猜测不一而足,有商业、政治、社会变化等多重维度:【理由1:抛售不那么赚钱的业务】从和黄财报中可知,零售业务近年来赚钱能力明显不如能源等新的业务。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a227.jpg

【 38 】 理由2:资产重组,优化布局 李超人以财技高超著称,低买高卖是拿手好戏。经过危机洗礼后的欧洲,资产价格正处于低位。英国为什么成为重中之重?因为相比其他国家,李嘉诚对英联邦国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国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国比较类似,在港英政府时期,李嘉诚就积累了诸多人脉,很早就在英国有了业务。同时,英国也是法律比较完善的市场化国家,投资有保障。

a228.jpg

【 39 】 理由3:忧虑香港和内地楼市前景 港府出台的楼市“辣招”,使香港楼市坠入冰峰时刻。香港不仅要面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压力,还要面对内地的竞争压力,发展前景堪忧。与此同时,内地楼市也处于高风险之中。提前离场,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a229.jpg

【 40 】 理由4: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发展之需 大鱼必须在大海里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对李氏帝国来说,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和70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满足其扩张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选。

a230.jpg

【 41 】 理由5:用脚投票, 离开正变得更仇富的香港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香港社会仇商仇富情绪上升,而李嘉诚处于争论靶心。2013年3月,李嘉诚旗下的货柜码头发生大罢工,工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他,视其为奸商、吸血鬼、万恶的资本家。这很可能给李嘉诚造成很大心理打击。

a231.jpg

【 42 】 理由6:投资环境恶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在《证券时报》发表《李嘉诚撤离昭示中国市场环境恶化》一文称,最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就是“企业家指数”,即一个国家的企业家在资源整合方面作出的选择。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在某个市场投资,那么,说明这个市场经营环境相对较好;反过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抛弃某个市场,那么,说明这个市场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

a232.jpg

【 43 】 理由7:为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李嘉诚今年已经85岁了,处于这个年龄段,他不得不考虑后人对自己的评价。将一些容易引发社会尖锐矛盾的业务出售,以为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a233.jpg

【 44 】 理由8:与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选举,李嘉诚一开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对手唐英年。在香港,许多评论认为李家与现届政府“不咬弦”(不和)。

a234.jpg

【 45 】 理由9:人脉难以传承 家产易分,人脉难承。李嘉诚虽然已将商业帝国传给了儿子,但其在香港和内地的政商人脉和资源却不易传承。选择去一个法律完善,规则相对清晰,相对不那么需要依赖关系和人脉的地方投资,更有利于家族基业长青。

a235.jpg

【 46 】 理由10:接班者李泽鉅的选择 李嘉诚2012年明确了自己两个儿子的财产分配计划后,大儿子李泽鉅作为长和系的实际掌控者,已经开始从低调的幕后走向幕前。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能出自李泽鉅,而不是李嘉诚。  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多个学位的李泽鉅,在投资上极具国际视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战场,大多在欧洲,接班之后,进一步加大开拓这一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7 05:50 PM , Processed in 0.0374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