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6|回复: 3

梦老开示:如何修随喜?(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老开示:如何修随喜?(转)·
如何修随喜?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毛病,就连出家人也一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乃至于做一点小事,看见什么都随喜一下,这个世界虽然说怎么坏,我看好事还是很多。你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功德无量,乃至一点小事,法会也好,做佛事也好,帮助人也好,随便一点,要随喜人家功德,说:“我很高兴!我赞叹随喜!”这功德不可思议,都成了你自己的,把所有一切功德都成了你自己的,你不是缺功德吗?他做即我做,但是要毁谤,他非即我非。
  看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永远成就不了,在你的思想意识中,尽是坏东西,还清净得了吗?你的心就污染了,同时要遭果报,没有舌头,说不出话。现在口里总长疮,舌头总是烂的,有时是火大,知道了自己要注意一下,随喜功德占的便宜最大,特别是随喜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时,都在度众生,你用不着看见,你发愿就好了,随喜功德,照着〈普贤菩萨行愿品〉,观想现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正在说法,你怎么不随喜一下,弥勒菩萨在兜率天说法,你常随喜一下,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在说法,为什么不随喜,反而一天到晚睁着眼睛看众生的过恶?所以要注意,不要毁谤别人,要称扬别人,一个人能生存必定有他的好处,你就随顺他这一点,他有一点好就可以,你就会积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7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7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菩萨,梵语是三满多跋捺啰,而菩萨所发的十大愿许多人都非常熟悉,也就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微妙上愿,《十大愿王》出自《普贤行愿品》,诵持的居士非常多,每天在早课上都会念到的,普贤菩萨在久远劫前就已经成佛了,因为愿力缘故,所以现菩萨身,在很多经典上都说普贤菩萨是千佛之师,是一切众生忏悔主。

一切修行都离不开愿,《华严经》中云:不发大愿魔所摄持,不化众生魔所摄持,舍菩萨行魔所摄持。永明延寿大师说过:发大愿者万行之因,能长慈悲,不断佛种,成道利生皆因宏誓。是以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相从自他兼利。从上面大师所说的来看,便知道发愿和行持的重要性,修持十大愿王便可以具足一切行愿,成就无上圆满正等正觉。

第一大愿礼敬诸佛,礼敬即是恭敬至诚心,用身、口、意遍礼诸佛菩萨来消除我慢,发起恭敬心,印光大师云:佛法从恭敬中得来,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礼佛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法和不如法加在一起大致有七种:我慢礼、唱和礼、恭敬礼、无相起用礼、内观礼、大悲礼、无尽礼。在我来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都值得我们去恭敬和礼拜。普贤菩萨的礼佛偈是这样写的: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阿弥陀佛影现中,我今影现弥陀前,头面接足归命礼。偈子中所说的帝珠就是由宝珠串成的幢,每一珠现出一尊佛,无数珠现出无数佛,同时无数珠现出无数个我,无数个我又礼无数尊佛,如此观想礼佛功德自然非常的大了。在众多如发的礼佛方法中以普贤菩萨礼佛偈最为殊胜,众生皆是佛,都要去恭敬。

第二大愿称赞如来,赞佛可以消除三业,普渡苦海中沉沦的六道父母及六亲,所以要广积福德。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到:作福无愿,无所树立,以是故知,因愿获果。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云:称佛名一句可灭十大阿僧祗劫生死重罪,至诚称念阿弥陀佛十声既可往生极乐净土。《阿弥陀经》中也提到,若有人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我亦称赞其不可思议功德,也就是连我们称赞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也会称赞我们的赞佛功德,所谓的称赞,就是称名赞叹的意思,即称述圣德,宣扬优美的意思,如来是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所谓的广修供养,就是用五尘贵品,修饰百味珍馐,陈供法界如来,奉养十方海会菩萨及过去、未来、现在的三宝,我们常见的供养形式有供饮食、卧具、金银财物、日常用品,其实这些都是属于财布施范畴之内的,法布施的体现有:僧人们每日所行的六波罗密都在法布施之中,大小寺院都有结缘经像的现象,这些都可以称为法布施,最上乘的供养就是把身、口、意都供养佛菩萨和上师,完全依照上师所指示的去修行,直至圆满成就,上述所说的都在广修供养之内。

第四大愿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分两种:一种是事忏,另一种是理忏,事忏要分总说和忏三障,忏三障又要分四种:1、前方便,2、忏烦恼障,3、忏悔业障,4、忏悔报障。忏悔文中的偈颂是这样写的: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贪嗔痴是三毒之因,发动身口意三门遍造无量无数恶业,忏悔就是指在三宝前内心追悔厌离并陈自发露往昔所造的恶业,再以各种方便消除它,所谓的业障无非就是杀、盗、淫、妄、酒和贪嗔痴慢疑,一个法师常说:杀、盗、淫、妄、酒,地狱五条根。一切烦恼都是由三毒所害,也就是贪嗔痴三毒,对于僧则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损害发菩提心的修行者,鞭打沙门,任意驱使,随便评说毁谤,如是等罪无量无边皆悉忏悔,忏悔的方法很多,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菩提道次等广论》中都有详细记载。

第五大愿随喜功德,修随喜功德可以消除嫉妒的障碍,得广大眷属,偈颂曰:“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观想十方微尘数世界的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以及一切如来和菩萨所积的善根,我皆欢喜愉悦深深随喜。”随喜恶行获得罪业,相反随喜善法获得福报也是合情合理的。随喜在轻松愉快之中就能获得福报功德,而且随喜功德极大,如《汇集经》中云:三千须弥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

第六大愿请转法轮。请转法轮能消除谤法的障碍,发起慈愍众生的善根,生生世世值遇佛法,不起邪见,得到多闻智慧,偈颂曰: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佛不出世的时间称为暗劫,暗劫之中的众生没有智慧的眼目,只能踏入黑暗的险道中,加上外道的邪知邪见的横行,由此众生从暗入暗,从苦入苦,所以佛法是苦海中的慈航,黑暗道路中的明炬。不用说没有佛法的暗劫了,就是五浊横流的今日也是苦不堪言,因为众生业力越来越强大,福的越来越薄,祖师大德们相继入寂,法日也渐渐西沉,所以我们要常常启请诸佛菩萨,大德法师愍念众生苦楚,击大法鼓、吹大法螺、燃大法炬、开甘露门、降大法雨,开人天解脱之道,堵恶趣罪恶之门。《大智度论》云:当我们祈请时,虽然见不到佛,但佛知道我们的心,听到我们的劝请之声。

第七大愿请佛住世。佛为了显示诸行无常,三有无安,大涅槃安隐快乐离诸怖畏,为了令人天舍弃对色身的耽着,示现色是无常法,令我们愿求清净之身,无常力强无法扭转,三有皆如幻化,涅槃本性坚固不坏。偈颂曰: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众生。因为诸佛要示现涅槃,所以我们要诚心劝请常不离世,永住世间度我们脱离六道,走出三界,成正等觉。偈颂曰:所在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以上随普贤菩萨修习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忏悔业障,所出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悉圆满无上佛果。《入行论》云:菩提心树恒生果的句子。

第八大愿常随佛学,偈颂曰: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违得成就大菩提。《维摩洁经》云: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这说明佛智圆满,对转轮涅槃所摄诸法达到了穷性尽相的地步,所以称之为法王。佛为什么被称为天人师呢?经中云:善男子,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然经中说为天人师,何以故?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十善业,德四圣果,故号佛为天人师。只说随佛学到底学佛什么呢?又如何学呢?佛值得我们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总的可以从佛的发心、智慧、行为、事业四方面来学,菩提心是成佛的因,也是成佛的开始,所以如佛最初为救度一切众生而发无上大菩提心,求一切智的果位,我们也应如此发心,佛是智者之王。佛法是智慧的学说,所以必须要闻思佛智慧之结晶,佛法能开启正见的眼睛,知六度万行是佛所行,能成就圆满正觉,我们应当常随佛学。

第九大愿恒顺众生,偈颂曰: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此偈也是出自《华严经》,说的是十方的一切刹土,广大无边,地平如掌,清洁光明,微妙难喻,众宝所成,庄严无比,皆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一般,在此清净的依报国土中,无量人天大众周匝围绕,诸佛如来如须弥出于大海般显耀超特坐于金刚法座之上,随顺众生即是随顺和来,所以先当发随顺众生之大愿而严净国土,转妙法轮,十方如来因地发此随顺众生、利益众生之心,所以感得果位时依正二报悉皆清净庄严,我们也应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大法鼓经》云: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经中说由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和合假立,称为众生。《般若灯论》云:谓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为众生,所以说随众生即是随顺如来。

第十大愿普皆回向,清凉国师认为别发十大愿是以一地菩萨所发的十大愿来作回向。要想摄持菩提果,必须生生世世不断地行持菩萨道,要行持菩萨道就应该随所生处不忘宿命,了知前世所行之事所修因缘,这样才能在前世的基础上不断地修道,窥基大师就是个活例子,玄奘大师在取经路上碰到他,把他从定中请出,劝他从新投胎,等取经回来之后帮助弘扬佛法。玄奘大师回来寻他出家时,他却早已忘记自己前世的因缘,当皇上下诏让他去出家时,他要求的是:一车女人,一车酒,一车肉相随,故被称为三车和尚,当到达山门口忽闻钟鼓之声,恍然大悟记起前世因缘。从此专心一意地跟随大师译经弘法,成为令人瞩目的一代高僧。所以发愿回向不忘宿命,当然也可以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功德自然事半功倍了,偈颂曰: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普贤十大愿王》的核心主要在常随佛学和恒顺众生上,因为离开常随佛学,一切修行将没有意义,再者一切众生亦是佛,所谓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迷惑了的佛,还有句话: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等无差别。所以恒顺众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普贤十大愿王》愿愿息息相关,修持《十大愿王》所得功德亦是不可思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源济 发表于 2012-9-7 05:23 PM
普贤菩萨,梵语是三满多跋捺啰,而菩萨所发的十大愿许多人都非常熟悉,也就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微妙上愿,《十 ...

谢谢!阿弥陀佛!受教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9 07:17 AM , Processed in 0.1197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