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4|回复: 12

孩孑教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9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开复谈教育:给中国父母的四个建议

今年送女儿去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封信给她,后来这封信公布在我的博客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信,我觉得写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比言语或电话更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而且信可以长久地保留,不断重温。我父亲以前就常写信给我,现在我书房里还有五六十封,每几年我都会把它们拿出来 阅读一下,觉得弥足珍贵。虽然今天是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时代,但用写信的方式来传达一些深思熟虑的想法,让孩子永久留下珍贵的纪念,是一个很不错的渠道。

给女儿的那封信最开始仅仅感念于有太多话想对她说,但是后来决定把它在博客上发表,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学生和父母读了这封信或许会有所启发。除了给女儿的那些建议,我还以自己为人父母十多年的感受,以及作为父母的孩子四十多年的感受,总结了四个建议跟大家分享。

一、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惩罚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在我给女儿的那封信里,毫无保留地描述了从她的出生到大学我们之间的父女感情,这种正面的情感交流和表达,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在孩子成长时父母应该持有这样的态度。然而也有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过去也忍不住用惩罚、批评甚至威胁、恐吓的方式去教导孩子。

如 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 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对 小一点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有一点是千万不可以惩罚的,那就是失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多的教训就是从失败中 得到的,如果从小就告诉孩子失败很可耻,他就可能不承认失败,或是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而不会从失败中检讨、学习、成长。

相 对来讲,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我11岁刚到美国时不会讲英文,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夸奖的地方,但是校长却牺牲自己的午餐时间为我补习,有一次 数学课老师问1/7是多少,我很快说出了以前背的答案,老师和同学都夸奖我是数学天才,我虽然不是数学天才,但在这样的鼓励下,充满了自信,而且对数学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特点,它非常鼓励优点,而不去批评缺点。当时我的数学很好,美国历史却很糟,老师并没有因此打击我,知道我英文不好,甚 至允许我考试的时候把试卷带回家去查字典来做,相信我不会去偷看书。这样的信任和鼓励,反而激励了我学好这门功课的决心,这件事给了我学习的勇气,也让我 生出责任感和荣誉感。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正面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

二、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  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在 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的能力和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人再帮他策划,就会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 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 去管他,但是我有四个应该放权的理由。

第一,父母不见得懂孩子的这一代,可能并不像孩子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如果父母帮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反而会造成他们日后责任心的缺失。
第三,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就会淹没孩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失去自信。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常常有学生说你总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心,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如果太严管,可能就会把孩子变成这样的机器.
第四,如果施压太多,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到自杀、抑郁症,这都是在巨大压力下造成的,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施压,而应有解压的责任。

我 知道女儿对成绩非常敏感,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高昂的学费)而对自己要求很高,当感觉到她有太深的责任感和太大的压力时,我在给她的信里说了一句话,很多 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这句话可能不适合每一个学生,有些学 生还是要培养责任感的,但是我有必要告诉女儿,我永远不会刻意地看她的成绩。

几个月前,女儿问我是学日文还是韩文好,我跟她说两个都没有 用。但是后来我很后悔,就告诉她虽然你的父亲说日文韩文都没有用,但是你都可以去选。我告诉她要追随自己的心,去尝试很多事,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点, 在人生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有机会把这些点连在一起,画成一条优美的曲线。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件事意义重大,就是四岁多时我决定不要读幼儿园而去读小 学,我的父母答应只要考得上就让我读,最后我考上了。这是我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我因此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决策权力的人。放权会培 养孩子的自信,在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会相信自己,以后也会相信别人。在放权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也会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深具责任感。

三、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

传道中长大的孩子,失去判断   解惑中长大的孩子,仅能记得

互动学习中长大的孩子,才真懂得  以身作则中长大的孩子,言行一致

在 中国的环境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说教,说教是中国传统的两三千年前的形式,但是在21世纪已经过时了。传道式的教育之下,孩子 可能会记住,但不会真的懂得。说教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不认可你,变得叛逆;二是他记住了父母的说教,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仅仅解惑的孩子同 样也不会真正懂得。

要想真正懂得,一方面要试着经过互动的学习,让孩子知道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 要“授之以渔”,教孩子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中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当你把所有学科的知识全部忘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沉淀在你心中 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常鼓励我的女儿参加辩论会时去辩论她不相信的那一方,多想一下她不是自然想出来的那一面,这样才能理解事情是有两面的,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当人面对两面的时候,会更深刻地思考问题,另外,这种思考方式也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除 了这种批判式思维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有些父母亲会威胁孩子如果再打架就会打他,显而易见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沉淀在 孩子的心中的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如何说的。那些让孩子守时而自己不守时,让孩子讲礼貌而自己不讲礼貌,让孩子讲诚信而自己不讲诚信,让孩子负责而自己不负 责的父母都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我给女儿的信中谈到了以诚待人,多交朋友, 无需强求朋友跟自己一样嗜好、一样个性,只要相互真心对待就足够了。我也跟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我身边的朋友都个性迥异,但是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我这样说 就没有说服力了。

四、多做好朋友,少做严长辈

规矩中长大的孩子,保守胆小  父母附属品的孩子,被动听话

轻松中长大的孩子,乐观快乐  做父母朋友的孩子,爱人爱己

我 的父亲是个很好的父亲,他爱国、诚信、非常负责任,但是他从来不跟孩子打成一片,严守着长幼有序的界限。对父母尊敬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成 为孩子的朋友。在这个时代成长,孩子的心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压力,当他们面临问题、困惑和挑战的时候,如果只是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就可能避而不 谈,慢慢就有了代沟和隔阂。家长也许会觉得孩子太难懂,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没有放下架子,定了太多规矩。

在太多的规矩和框架之下成长的孩子会胆小、保守、被动,新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很难达到自己的潜力,也难在优秀的企业或学校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乐观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够对父母亲有信任彼此倾诉的,是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

所 以我跟孩子在一起时,总告诉自己不要有架子,我的孩子会像朋友那样跟我开玩笑,也有很多话跟我说。以前我都是用电子邮件,但自从要跟女儿沟通之后,我就经 常用IM,在IM上,我发现她讲的很多话都是奇奇怪怪的(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那么一套九零后的网络语言),我也学着跟她这样讲,刚开始时她觉得很奇 怪,但是后来她告诉我我是一个很可爱的爸爸。其实孩子不但愿意,而且非常渴望做我们的朋友,我们也非常需要他们做我们的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今天的孩子 很多习惯跟我们已经不一样了,让他们来学我们时代的规矩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要规矩呢?当然不是这样。规矩 可以有,然而:(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 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5)孩子越大,规矩越少,放权越多。

这是我的四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中国的未来在中国的青年中,而中国的青年都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所以让我们以后能够彼此勉励,把他们培养成他们最好的自己。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种情形 要坚决对孩子说NO

父母一定要及时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说NO,对孩子的第一次坏习惯,一定要耐心、及时地纠正。孩子以后是否会依赖这个行为模式一直走下去,关键在于他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应如何,正是因为父母及时说NO,孩子才获得了正确的行为导向、持久的耐力和乐观的心态。

一、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的时候

当孩子做出危险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坚决地对孩子说NO。比如,孩子一边拿着家里的剪刀一边到处疯跑的时候,还比如孩子爬到家里的阳台栏杆上向下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说NO千万别犹豫,而且说NO一定要及时。

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现危险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制止。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孩子就会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从而形成良性的行为模式,建立起自己的“行为疆界”,保证了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

二、当孩子违反社会规则的时候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遵循不同的社会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一般孩子到了2 岁的时候,就可以明白一些简单的规则了。这个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游戏有游戏规则,交通有交通规则,当他们违反这种社会规则的时候,父母就会坚定地对他 说NO,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如“抢小朋友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乱扔垃圾不是好孩子”等等,在孩子成长的道路 上,应用规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遵守这种规则,这样才会保证孩子在长大以后不会轻易触犯到社会规则。

三、当孩子有意伤害别人的时候

孩 子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为根据的。比如说,他们生气的时候,就会打人或咬人。他 们不知道这样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这种打或咬的行为会让他们感觉好一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积极的 对孩子说NO。

四、当孩子欲求无止境的时候

如果孩子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都吵闹着买,完全不管这种东西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了。比如,同样一只玩具熊家里已经有很多只了,孩子却依然吵闹着要买一只新的抱回家,还比如吃过了三四支冰淇淋之后还想要吃。类似这种欲求无止境的情形,家长一定要坚决对孩子说NO。

孩子的过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所以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应迁就或粗暴拒绝,而应该四两拨千斤,用行动告诉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会满足你,只有你确实需要,我才会满足你。

五、当孩子过于调皮捣蛋的时候

很 多孩子调皮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比如,故意将碗里的食物撒到桌子上,或是将鱼缸里的金鱼捞出来扔到地板上等等。这个时候,就要求父母及时出面说NO 了,同时也别忘了给与孩子积极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妨先进行换位思考,想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才知道孩子是因为渴 望得到大人更多的爱,揣摩了孩子的内心,用宽容、平和地心态看待孩子的调皮,引导他们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在说NO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更多关注、更多 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dboy 于 2012-8-29 08:51 PM 编辑


孩子爱顶嘴 揭开其背后的隐秘


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情形,当教训顽皮、捣蛋的孩子时,他竟然有千百种理由等着你,有时自己居然会说不过他们,气极之下只能大叫“大人说话,别顶嘴”。

孩 子在三四时,自我意识大大增强,独立的欲望也有所提升,不想在父母地压制下生活,也不再简单地满足于追随大人。也就是在此时,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像是小时候 的乖宝宝了,他们不听指挥、自行其事,经常与父母顶嘴、反着来,让人头疼不已。其实,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顶嘴是自己没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心,没有找到好 的办法去教育孩子,却把问题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

孩子顶嘴背后有隐秘

隐秘一、孩子只是想引起大人的关注

当孩子出现顶嘴、逆反情况时,父母要反省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忽略了孩子,也许孩子只是为了用这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果父母常常陪伴着孩子,和其有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那么孩子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不会感受到失落。

隐秘二、孩子只是想表明自己长大了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他们逐渐学习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急于向大人表现“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于是他们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隐秘三、孩子只是想拥有一样的权益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可能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例如要求孩子早睡觉,自己却弄到很晚才睡。父母自身存在这样的错误做法,在要求孩子时,自然会受到孩子的反抗,他们只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孩子顶嘴时 父母如何做

还 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孩子的顶嘴,真的是他在发脾气、耍性子,遇到这一类型的孩子时,父母就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因为,顶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学”的一 项本事,而且会逐渐升级,越用越熟,父母不要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后自己改正,而是应该坚定立场,坚决地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

第一、要表明方式不对

如果孩子第一次顶嘴时,父母没加以制止的话,就会让孩子以后频繁地使用这个开口,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父母应该及时地告诉孩子,这种说话的方式没人会喜欢,顶嘴是错误的表达方式。

第二、要控制自己情绪

当孩子顶嘴时,父母首先要弄清楚缘由,不要随便批评,选择和孩子单独相处的场合,用和颜悦色的方式来循循善诱,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避免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第三、要耐心倾听解释

父母要耐心聆听孩子的解释,鼓励孩子为自己申辩,让孩子明白如果理由正当、合理,才可以站得稳脚跟;如果孩子是狡辩,那么父母就要正确引导,和孩子充分地讲道理,帮助孩子从不良习惯中走出来。

第四、要尊重孩子意愿

孩子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意识,父母要尊重孩子,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第五、要做好亲子沟通

沟 通是积极应对和有效预防顶嘴的重要方式,父母要允许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充分地去理解他们。因为孩子大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所以才会说 出不同的观点,父母不要轻易制止孩子,应该学会耐心倾听,与孩子平等对话,引导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讲道理,而不是顶嘴。

第六、要宽容对待状况

虽然顶嘴这一行为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也不同,但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阶段,父母要做好心理准备,宽容地对待孩子,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范围的扩大,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才会出现与父母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心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父母只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注意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会尽早地度过这一时期。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redboy 老大支持本版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

现在的大人们常会如此感叹:现在孩子的怎么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对长辈没大没小。是啊,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令您伤脑筋了呢?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造成孩子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帮您教导孩子成为有礼貌、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吧!

现在的小孩,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宠爱中成长,可是随着孩子慢慢懂事了,父母却发现他们越来越没大没小了,常常对长辈大吼大叫,怎么说也不听,有时候 还会顶嘴。孩子出现这样的坏习惯,很多人觉得没什么,等孩子长大了,懂事理了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有礼貌。其实不然,如果爸妈没有及时纠正孩子没大没小的坏习 惯,他们就会觉得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反而会越来越没礼貌,甚至不止是对爸爸妈妈,对家里的客人、幼儿园的老师都会这样没大没小。这样时间久了,可是会养成 孩子霸道、不讲理的个性哦。这可怎么办呀?

通常孩子会出现没大没小的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

孩子出现“没大没小”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可先不要太着急地打骂、教育他,因为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种,家长要先冷静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好好地教导孩子呀!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一:孩子跟爸爸妈妈意见不同

三 岁以上的孩子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有了他自己的立场就特别喜欢表现给别人看,所以当他跟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他就会跟爸爸妈妈争论起来,而且还会以 命令的口气让爸爸妈妈要接受自己的想法。比如孩子边吃饭边玩小汽车,爸爸把他的玩具收走了,让他要认真吃饭,可是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又没有不吃饭,怎么可 以没收我的玩具呢?”他觉得爸爸做的不对,就会大吵大闹说“我就是要边吃饭边玩,把小汽车还给我啦!”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二:挑战大人的权威

当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事时,如果语气太严肃,开始懂事的孩子反而会觉得反感,不喜欢被爸妈命令,就会用不礼貌的口气顶撞爸妈。其实这时候孩子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表达他的不高兴,用不礼貌的行为来挑战您的权威。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三:属于心直口快

有时候,孩子没大没小也是出于无意,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没有礼貌,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呢。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是出于他自己的个性外,也有可能是他常常看到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相互大喊大叫,长期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坏习惯。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 吵架斗嘴,一开始他可能会觉得疑惑,但是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这么做,那么慢慢的他就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说话方式,自己也会学着爸爸妈妈的口气说话了。

孩子出现没大没小的行为,爸妈应该如何教导他变得有礼貌呢?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一:告诉孩子要用正确表达方式

当 孩子不礼貌地顶撞,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的时候,爸妈应该先保持冷静,耐心地告诉他应该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坐在身边,然后用 缓和一点的语气告诉他“宝宝如果有跟爸爸妈妈不一样的想法可以说出来,不用能这样大喊大叫,这样可是不讲礼貌的行为呀!”

这样冷静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间情绪冲突哦。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二:先隔离冷静一下

如 果孩子是用想用他的没大没小来引爸妈的注意,表达自己的不满,爸爸妈妈可先不要跟他“吵架”,可以先让他一个人独处一下,等他情绪冷静下来,再用讲故事的 方式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比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宝宝想一想,如果其他小朋友像宝宝一样,对着宝宝大吼大叫,宝宝会不会觉得很难受,就不跟他玩 了呢?”从小就教导孩子换位思考,不仅可以让他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能让他在小朋友中更加受欢迎呢。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三: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如果看到爸妈经常相互大喊大叫,慢慢的他也会模仿这种行为,所以在孩子面前,爸妈要做好榜样,比如遇到长辈或朋友都要问好、经常对人说“谢谢、对不起”、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等等,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模范,害怕他学坏吗?

爸爸妈妈除了自己要做到礼貌待人之外,也要常常跟孩子教导孩子,跟他说“小孩子要有礼貌、守规矩,要尊重别人,不能对长辈大喊大叫,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呀!”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仅能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批评孩子要掌握六技巧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 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 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 批评。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除了掌握以上三个批评的原则外,学会批评孩子,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是做父母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批评孩子有以下六个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 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 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 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 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 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 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 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六、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 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 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 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 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唠叨的危害

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宽容、宽松、宽厚的,而不是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画脚。好父母会尊重孩子,变“说”为“听”,只是对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这样才能 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反过来,如果孩子长期被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以及逃无可逃的处境,他们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这样,家长的教育 就不起作用了。

1、父母唠叨,是采取了跟不上孩子发展节奏的教育方式

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问题,或是认为孩子一定要记住的事情,如果多次进行重复,这对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等于忽视孩子的感受和他们面子。过时的教育方式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仅自己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还必然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或出现家长眼中的“不听话”。

2、父母的唠叨,会使家长失去倾听

在 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 也说不出来。就算孩子说出一些,家长反以为是孩子狡辩。所以,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话,还有会听!

3、父母的唠叨,属于一种看不起人的、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

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无休止的唠叨,就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丝毫没有尊重和认同的意味。有时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父母的唠叨就等于把功劳拿走了,而当做错时,父母的唠叨又变成先见之明,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极大伤害。

4、父母的唠叨,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出走”现象。

5、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唠 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 子,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

6、过度的唠叨,使孩子感觉到被控制

父母的絮叨,明显表现出占据了强势地位,孩子就算想说也没有招架之功,更别说有反抗了。如果父母过于控制孩子的生活,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并非真的是为孩子好。可是,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孩子由于力量原因,可能暂时不会爆发,等到青春期来临,也等于是火山要爆发了。

7、父母的唠叨,很容易使孩子获得“免疫力”,并亲子关系受损

唠叨和农药一样,过度使用就使虫子产生免疫力,孩子反复听到家长的同样的话,一旦习惯就内心开始抗拒。

当家长一说,就在脑中想方设法躲避,尽可能想着与当前唠叨毫不相干的东西,从而忽视掉父母的声音。于是,家长在唠叨时,经常可以观察到孩子走神或“神游”的情况。

8、父母的唠叨,是扼杀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长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提醒,便不会用心做事。而当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成为典型的外归因。所以,长期被唠叨的孩子,缺少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变得懒惰、散漫,通常会唯父母是瞻,难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

9、父母的唠叨,是消极思维方式和不健康生活态度

唠叨是父母自己对生活经历的看法,甚至是有许多的偏见、误解和不满,这等于是向孩子转嫁压力。唠叨的人从来不顾及他人感受,这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使父母的地位和形象完全被扭曲。当这种示范被孩子接收,孩子也会变得消极,并对其他人产生很多误解。

10、父母的唠叨,是一种变相的比较和贴标签

父 母经常会借唠叨进行“宣泄”,直接引用和重复别人的话,或借别的孩子的长处来说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老师对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评价,都会“鹦鹉学舌” 般地对孩子“述说”。于是,唠叨就变成了时时的对比,让孩子总感觉到不如别人,很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听话”的孩子很受伤!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杰出父母只做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 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 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没注意,俺的笔记本键盘被俺闺女浇了橘汁,舍不得说她,俺忍了,敲这几个字费老劲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 articles. Saved all of the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匪兵甲 发表于 2012-8-29 09:52 PM


请兵版主关注一下
http://hutong9.net/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5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623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