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3|回复: 5

[治国平天下] 英雄的骨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4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任大先生 于 2012-8-5 01:19 AM 编辑

英雄的骨气.jpg
作者: 黑马


得到关云长是曹操日思夜想的事情。无奈关云长心里只有刘皇叔一人,无论曹操如何爱慕,如何大献殷勤,“操之队”里就是留不住这位大英雄。何也?就二个字:骨气。

英雄的骨气不是不可以软化。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时两军对垒,英雄被捉住了,要五花大绑,带去见主帅。英雄何等气魄,捉则捉了,绑则绑了,膝盖关节却注满了骨气,很难让它们弯下去,此外,英雄此时虽然落难,亦无半点畏惧,视死如归,嘴里老是骂个不停。主帅见这等英雄,心中往往对之爱慕不已,“真英雄也!”、“此乃忠臣耳!”之类的感叹常常就脱口而出,然后呵退左右,离座而下,亲自为英雄解绑。这时英雄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改变,骨气瞬间蒸发殆尽。

英雄渴望赏识。以诚意待之,敌方的英雄纵然骨气硬,也能轻易软化。英雄讲究面子,软化的关键在于“真诚”,真诚地赏识他,就保住他的面子,就能给他一个下台阶,他就能服。英雄的面子不是一般意义下的面子,这可是用骨气养就的,骨气如果服你,是服你的真诚。

曹操真正赏识关云长,对之真正以诚相等,却无法软化他的骨气。

其实是不能彻底软化,曹操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软化工作的成功,不然就没有关云长后来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一事发生。士为知己者死不能成为发生在关云长和曹操之间的故事是历史的遗憾,一个英雄,一个爱慕英雄,两人却始终站在对立面上。

立场问题让关云长和曹操只能以兵戎相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都有立场。那些在解缚之后立刻改变立场的,我们称之为弃暗投明,后来他们为新主缕建奇功就是明证。当下跳槽者谁不自认为是弃暗投明?当年的英雄换了新主,也算是无奈之下的跳槽,换个环境继续做英雄,也是正常现象。

关云长因为坚守立场而不愿望放弃骨气,把对刘皇叔的“忠”做到死。最终,曹操只得他一颗头颅,亦敬重不已,以王侯之礼予以厚葬,亦属美事一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底线和底气


当年,日本人想让张学良当满洲皇帝,让担任张学良军事顾问的土肥原贤二去操办。日本人碰了一鼻子的灰,甚是不爽。这还没完,张学良进一步提出要求:把土肥原调走。关东军以无权调动土肥原贤二为由婉拒,张学良丢下一句话:我也有权不见土肥原。

不当满洲皇帝和这句话的力度和气魄为后人所欣赏。殊不知,张学良的这两个举动,仅是保住了底线。

杀父之仇不可不报,我等思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个浊世公子,初初主政东北,羽翼未丰,此时不被日本人所左右,已经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谋略,能保住底线,不做日本人设置的傀儡,可谓难得。这一点,至少保持了其父骨子深处的中国人的骨气,值得称赞。但若说有多伟大,实为勉强。张作霖玩弄小日本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却不能把日本人逐出国土,同样的,不当满洲皇帝,有权不见土肥原的声明,也奈何不了日本人,最终,日本人把溥仪从天津接来,满洲帝国一样在张学良的地盘上成立。张氏父子好歹也算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末了还是惹火烧身,既保不住自己的地盘,也守不住国门。所谓的底线得以保住,不是国家和民族的底线,是个人作为中国人的底线(汪精卫和溥仪之流就未能保住此底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不当满洲皇帝,张学良有两个选择:当或不当。当,有日本人的扶持,以当时的格局分析,张学良做起来不会太难。溥仪无能如此,还是把皇帝当得有滋有味,同样是被架着走路,由于长大成人了,自我感觉要比前二次当皇帝好得多,唯一的遗憾是“统治”的范围太小了些。换作张学良就不一般,虽然张学良没有当皇帝的经验,毕竟手里有兵权,凭藉手下的兵力占据一方不成问题,加上日本人的力量,做一阵子满洲皇帝之后,晋升为中国皇帝,又有何不可?不当,那就是跟日本人对着干,老父的下场说不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既然不与日本人配合,就当与日本人作战。然而事实不是这样。不能说张学良没有野心,他不和日本人真刀实枪面对面地干,实际上是另有所图。军阀混战之际,即使到了中国革命的主线已经分明的北伐战争,张学良仍然抱着观望的态度,不轻易参与哪一方,其用意不难理解。北伐是革命主流,张学良尚且观战而已,他又凭什么拿自己的军队与日本人较量?对日本人的态度仅限于有权不见土肥原,其他的还是要见的(要求换人做军事顾问就是对关东军提出的)。

张学良晚年承认在东北不抗日是他的主张。我们有理由认为,张学良不是在为蒋介石开脱罪责——他承认此事时的时局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他没有必要再惧怕什么。张学良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面是逼迫蒋介石抗日,而此前当他有机会和应当抗日的时候,他主动放弃后来他逼迫他人所做的事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证明:抗日需要举全国全民之力。张学良拥兵自重之时若向日本人宣战,极可能是以卵击石,张学良是聪明人,自己没底气,就不自取灭亡,留得青山在,何怕没柴烧?因此,与仇敌相安无事,能容忍杀父仇人在东三省耀武扬威,能容忍满洲国的成立,能容忍家产被日本人夺去。这此容忍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导致中国全方位沦落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打靶场。

新中国如果也以张学良的容忍态度对待朝鲜半岛战事,今天的情况会是如何?毁灭与生存没有第三个选择,不是毁灭就是生存,绝无中间地带。当毁灭是生存的唯一的有尊严的手段,毁灭性的抵抗应当毫不犹豫,荆轲那一去不复返的英雄气概才是中国人最后拿出的真正的底气。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06:00 PM , Processed in 0.0313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