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3|回复: 0

[中华脊梁] 孔子南孔嫡传孔祥楷:从少年奉祀官到公务员,文革未受任何冲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与衍圣公 > 正文

南孔嫡传孔祥楷:从少年奉祀官、金矿矿长到公务员
        2008年10月30日 16:16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打印
                        七月末,酷暑中。浙江衢州,新马路十号,门外嵌着的石牌标明这里是“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
69岁的孔祥楷,这位60年前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孔子南宗第七十五代嫡孙,同时也是新中国政府的副厅级官员,他的日常生活,除了每年逢年过节、寒暑假回沈阳看望妻子女儿,基本上都在这个院子里度过。
这里是他的一人世界
管委会门外的环境有些杂乱。一扇老式木门里边,庭院的墙壁上刻着篆书体的《礼记·大同篇》全文,二层小楼最西头的房间,就是孔祥楷的办公室。中间由一扇玻璃门隔成两间,玻璃门上朝着里间贴着斗大的“孔府”二字,是孔祥楷的墨迹,字正对着孔祥楷的办公桌。
关上门,这里就是孔祥楷的一人世界。音箱里播放着他喜爱的德国古典交响乐,案头放着他正看了一半的书——2007年新版溥仪的《我的前半生》。1999年汪道涵参观南宗孔氏家庙时与他的合影,被放大成半人高,装在镜框里,放在办公室的醒目位置,来访者一眼就能看到。
他用来待客的茶具上,印着“孔氏南宗家庙府大中堂”,也是他的墨迹。办公桌玻璃台板外侧,压着几张孔祥楷作为衢州市政协副主席参加政协会议的合影,方向是朝外的。
显然,这和来访者背后玻璃门上的“孔府”二字不同,并不是给孔祥楷本人看的。
房子的位置是他挑选的。尽管这里很多地方要讲礼数,他的办公室并非如外人想象的坐北朝南,而是由西向东。他选择这间,因为可以随时看到他心爱的孔府后花园。花园的布置,多出自他的构思,比如,他喜欢竹子,就要求在窗户下方种上了一排竹子。
事实上,不仅是孔府后花园,作为孔管会的终身主任,孔庙、家庙、孔府随处可见孔祥楷的痕迹。回廊边的石头上,有他手书的“过庭”二字,出自《论语》中孔子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的典故;家庙供奉的一对一人高的大花瓶,上面也有他的题字。
而随十元门票附送掌心大小的袖珍版《论语》上册,取北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需要下册,得另花三元购买;用宣纸以不同字体印刷《礼记·大同篇》,游客自盖“孔氏南宗家庙”大印, 每张自愿投币一元,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这些,也都出自孔祥楷的创意。


从少年奉祀官到金矿矿长
孔祥楷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文革”中,家庙、孔府被拆除,只留下孔庙成为政府某部门的办公场所。现在的家庙、孔府及后花园,都是2000年按历史资料重建的。
1947年,孔祥楷作为孔氏南宗的嫡长孙,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奉祀官时,还只是个9岁的小孩子。1948年农历八月廿八,南宗家庙举行抗战胜利后首次祭孔大典,由时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的汤恩伯主祭,他就站在汤恩伯身边。个子矮小的孔祥楷眼前晃动着汤恩伯那双白色的纱手套。这场景至今仍特别清晰。
当时新式学堂已经兴起,孔氏家族的私塾早已改成尼山小学,用的是国文、算术等新式课本。孔祥楷的印象中,幼时并没有受过儒学的特别教育,《论语》是直到他1989年调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时才开始读。
当上奉祀官后,最大的变化,是不管到哪,都有大人跟着。孔祥楷说他最羡慕其他孩子放学后可以背着书包在街上乱跑。
国民政府任命的奉祀官,月俸430块大洋。孔祥楷说他从来没见过这笔钱,他的家人如何花费他一无所知。1999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来访,问及当奉祀官的收入,汪老说当时一个小学教师的月收入,也才七八个大洋。孔祥楷就说托汪老一件事,“下次去台湾和辜振甫谈判时,能否把我的工资要回来?我是1983年入党的,入党以后的就不要了。”言毕,两人相视大笑。
1949年后,430块大洋自然没有了,父亲去世,奶奶手里的一点田也被没收,一家人只能靠宁波的外婆接济。到高二时,实在过不下去,除了他留衢念书,家中其他人都搬到宁波。因为受身份影响,入团也入不了,他后来见过当年高中团委书记写的鉴定信,称“此人在政治上不宜发展”。
1956年,孔祥楷考取属冶金系统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系工民建专业。
档案里背负地主烙印的孔家少爷,表现出异常的生存能力。大学时代,班上三个同学被打成右派,却没孔祥楷的事,他解释是因为他在班上最小,又是体育、文艺积极分子,大家都把他当小弟弟看。1961年毕业,先在河北承德市营子矿区寿王坟铜矿待了两年,然后分配到河北唐山地区迁西县金厂峪金矿任基建科技术员,直到1989年升迁离矿,在矿山工作整整28年。
金厂峪金矿直属冶金部领导,位于燕山山脉深处。在基建科时,除了极少数人,矿上并没有人知道他和孔子的关系。在远离衢州的山沟里,这位世家子弟每天在矿上“像狗一样”(孔祥楷自述)忙碌,一年居然要穿破两双翻毛皮鞋。他的勤劳和活络在恐慌时代给自己打造了世外桃源。



即便在“批林批孔”高潮时,他也未受任何冲击—杭州来的红卫兵赶到衢州冲击孔家的“残渣余孽”,而南孔最正宗的传人这时却因工伤骨折,住在唐山的医院。“不仅矿长到医院来看我,连矿上赶车的,到唐山出差时也来看我。”
“文革”结束后,孔祥楷先被提拔为基建科副科长,后升至副矿长、矿长。在他任内,金厂峪金矿的效益达到了最高峰。以致2005年衢州孔庙的人去金厂峪,矿里当即停工接待,说是“咱孔矿长的客人来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02:17 PM , Processed in 0.0342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