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6|回复: 0

[哲史艺丛]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

正宗小李不飞刀

中国,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大国,文明曾经领先了世界几千年的大国,在最近的几百年中,却国势渐衰、在最近的一百多年中丧权辱国、领土沦丧、从天朝上国降为了任人宰割的肥羊,这一切的变化,穷竟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西方国家敲开了腐败政府的大门?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在贸易顺差的条件下不是敲开中国大门的英国人的对手?为什么我们当时强大的北洋水师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要知道。北洋水师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可以算是一流的舰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舰队。难道我们应该相信甲午海战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德国人在供给北洋水师的炮弹中做了手脚了吗?在当时中日并没有武器时代差的时代,这么于对于德国根本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容易毁到德国当时武器供应良好的口碑。
 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做为统治中国的基础思想。儒家思想中有精华,亦有糟粕。但儒家思想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在为中华民族带来强盛文明和强大力量的同时也慢慢的伤了中华民族自己。
 自从有了孔孟之道以来。中国的人民就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统治思想下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千年。中国的妇女不得不遵守三从四德,中国的普通百姓不得不接受:“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事实,历代的统治者多将儒教经典奉为金科玉律。主要是糊弄老百姓要循规蹈矩,莫要与纺织者做对,而统治者们应该遵守的纪律,统治者们却往往忘了。
可以说自从董仲舒“默拙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儒家思想的历史。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后,但这把双刃剑在使中华民族走向辉煌后又使其逐渐走向衰落,尤其近百年来中国的国势渐衰,不能说没有儒家思想为其贡献的一份力量。
(二)在儒家思想的历史上对整个社会影响最大的有四个人,这就是孔子、孟子、董仲舒和朱熹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孟子则是战国时期儒书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董仲舒独尊儒术,成为经学大师,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儒学、经学、理学都是儒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潮,它们是承前启后的。但创始人孔子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注定了儒家思想的缺陷,孟子游说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家采纳他的意见,董仲舒的独尊儒术限制了中华民族其它优秀学说的发展,朱熹的学说则奠定了中国近一千年的文明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基础。
中国讲的是“仁义礼智信”,当然我们不能说从他们理解的角度不对。但郑和七下西洋和各个国家相互贸易,中国却从来在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中获得利润,实际上是每次都要赠送给各个国家大批贵重的礼物。而反观稍晚后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他们又是怎么做的?一旦他们发现的地区的人民疏于防范,便宣布该地为本国所有、并开始奴役该地区的人民,而如果他们所到地区的人民有组织,对他们有所敌意。则他们便先以通商为名、然后再徐图之,最终仍然把该地变成本国的殖民地。我一直在想,如果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人也和西方列强一样的思维。和西方列强抢夺殖民地,那么中国的文明必然因为争夺殖民地而高速发展,最近百年来也绝会不对落后于欧美诸国,至少应该可以争取到与他们分庭抗礼的程度,绝不会沦落到后来任人宰割的的地步。
自唐以后,儒家思想占了绝对统治地位,使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消逝不再。导致了从中华民族自宋以后千年的积贫积弱。无疑,儒家思想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那些大思想家们的本意
(三)我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一无是处,或者说儒家思想完全过时了。 儒家思想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儒家经典文献里的许多概念警句含有非常精辟的义理。即使是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中的许多精华仍应该由我们所汲取。
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传承积累的运动,过去的知识日积月累,形成了新知识发展的基础,现在的儒家思想必须与当今世界的现实相结合,才能获得新生,我们应该对儒学进行创新,而不是照搬前人的经典,这样儒家思想才能对现在的社会发展继续起推动作用。列宁和毛泽东都没有按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行动,而他们取得了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弄清楚使中国近千年来积贫积弱的儒家思想是哪些糟粕、清醒的认识儒家思想,才能更好的改造儒学,使其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
(四)什么是儒家思想呢?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中国古代私孰流行的课本《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
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这一点,儒家并没有错。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一面,而且应该是人性的主流。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虽然道理并没错,但正是这种思想使中华民族失去了一次世界大开发的机会(即争夺殖民地),从而使中华文明逐渐落后于欧美诸国,汉唐时的辉煌不在。
儒家思想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而正是这三纲五常中的大部分。成了历代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说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地礼教,搞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为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训令。岳飞、林则徐则都是这三纲五常下的牺牲品。
(五)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人们都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规范,当然再好不过。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全体成员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性的,而每一个人也很难在所有的时间都自觉,因此就有了儒学中的各种法律法规。历代的统治者往往严于这些法律法规而忘却了这些法律法规的本意,而触犯了这些法规的人们,官僚和平民却往往分别对待。试想一下,中国历史上如包拯和海瑞这样敢于铁面无私的究竟有几人呢?
什么是“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六)中国最强盛的时代无疑是大唐。或许有人提过元朝?但至少在各民族的团结上元帝国根本无法和大唐相比。贞观大帝去世的时候多少少数民族头领都放声痛哭,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少数民族头领自杀追随的场面。
而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呢?恐怕被他征服的许多民族都在庆祝他终于死了吧?尽管后来他们仍然无法摆脱被蒙古人征服的厄运。元帝国时民族间的巨大矛盾是无法与盛唐时的民族团结相提并论的。
大唐的强盛源于其文化的开放。尊道、崇儒、礼佛,而且与外国的交流频繁,长安成为了著名的国际都市。在中华大地上,女流都可以称君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唯大唐而己。盛唐前由于战乱不断,使当时的中华民族不得不拥有一种尚武精神,这种尚武精神正好制约了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使中华文明得己继续高度发展。大唐平定天下后,这种尚武精神则依托于大唐设的节度使制度中而继续存在。而大唐的节度使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盛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为后来中华文明逐渐衰弱埋下了隐患。终于权利的贪欲致使了使大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而在叛乱被平定后,节度使的权利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强了。俨然每处的节度使就可以与大唐天子分庭抗礼,终于导致了节度使间的全面大战直至大唐灭亡,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宋太祖统一中原。
宋太祖是深知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巨大力量的,他怕自己也被这股力量所击倒。于是有了杯酒释兵权、有了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他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自宋太祖开始,中华文明开始走向衰落。儒家思想失去了尚武精神文明的辅助注定了上面的仁义道德只能是一纸空文,成为糊弄人民的工具。于是自宋以后的朝代总是那么软弱可欺,后来甚至又出现了裹脚的陋习。大唐女子略见肌肤的一袭清纱的打扮再也不见,能不说是拜宋太祖和儒家思想中消极的内容所赠。
中华民族失去了尚武精神意味着什么?儒家思想没有了尚武精神文明的辅助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必然将开始落后于西方的殖民文明。因为统治者已经没有武皇开边之雄心,意只在保自己偏安之局。至于天下苍生百姓的疾苦,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七)中国文化有个非常古怪的特点,也就是把种族的生存,繁衍当成最重要的目标。对于此,我们不能评判它的好坏,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是非常节约的,不要化精力去思考不着边际的行而上问题,一心保持社会的稳定,后代的繁衍,通过密不透风的人际关系网络消耗掉人对死的恐惧和玄思。   
为此,儒家思想提供了两个基础:
(1)提出“人之初,性本善”
(2)提出“中庸”。所谓中庸是“仁”和“义”的平衡。确实,儒家思想可能是种群生存的最好模式,这对中华文明成为一个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起了重大的作用,但其长期以来带来在中华民族的头脑中的巨大的惯性作用导致了近代中国对部分先进的西方文明的消化缓慢。反而对西方一部分腐朽的东西接受更快,因为腐朽的东西对儒家思想的叛逆更大,为许多早被儒思传统思想压抑的受不过来气的人找到了更好的发泄方式,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而对于西方文明中许多先进的东西,反而少有人注意了。这或许正是近千年来中华文明落后于西方文明的另一重要原因。而其基础是西方文明用“原罪”的理论代替了中国儒家的“性善论”
(八)  
尽管百余年前至数十年前注意到西方文明先进一面的人士不多,但还是有部分有识之士看见了,鲁迅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西方文化的科学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核,使得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儒家伦理的巨大惰性和虚伪性。因此,要反掉中国儒家思想中腐朽的伦理就成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任务。鲁迅先生在揭露中国儒家思想中伦理的腐朽性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所以称他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当之无愧的。
当邓世昌决心用自身的舰艇去撞沉敌方的吉野舰时,给我一个感觉并不是他有多么英勇,反而更像畏罪自杀。最后的结果是邓世昌的军舰被敌方的鱼雷击沉,显然邓世昌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邓将军和他的全船将士都已经葬身海底,我们从何得知邓将军想撞沉吉野舰的真实目的呢?
当岳飞被连续十二道金牌召还时,明知忠君必死仍为之。不再管下面希望他收复失地的百姓们的意愿,而自己慷慨赴死,只顾忠君,却把对他寄予厚望的百姓的的心愿置之脑后,儒家这三纲五常的思想可真是害人不浅呀。
(九)
宋代以后失去了尚武精神的儒家思想统治着中华民族,其结果是致使汉民族遭受到了两次亡国之痛。但由于两次入侵者的文化太过落后,结果难以逃脱儒教同化作用的毒手,自己反而被同化,融入而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但其后而来的西方列强。由于他们的殖民文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中国,便不是丧失了尚武精神的儒家思想所能同化的了。故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中华民族的大门后,中华民族才真正到了几乎要亡国灭种的时刻,直到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和支持他们的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无论对毛泽东的功过评论如何,但毛的最大贡献便是他为中华民族找寻回来已经丧失了千年的尚武精神,于是有了人民战争的理论、于是有了全民皆兵的思想、于是有了朝鲜战争保了中国五十年和平。 
(十)  
第一个注意到儒家思想有消极作用的人是秦始皇,于是有了后来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
战国时代诸侯纷争,虽然经济上造成很大摧残,但思想文化却是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流派、学术团体都流行游动于世。仅从学派来讲,就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杂家等所谓“九流十家。”从思想方面来讲,各家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诘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繁荣昌盛,迎来了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
始皇一统中华后,曾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70多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还召集了2000余人的学生置于博士官之下,命之曰诸生。其目的在于利用他们对古典文化进行清理甄别,以政府的力量禁止不利于封建专制政权的书,奖励那些对秦政权有利的书籍。诚如秦始皇自己所言:“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因此,秦政权不仅对70位博士优礼备加,而且对于诸生也“尊赐之甚厚”。但事情的发展并不按秦始皇的本来设想进行,这些博士和诸生都是旧时代的学者,满脑子都是旧文化和复古思想,认为复古周礼的儒家思想都是好的。所以,他们不但对加强专制统治思想没有帮助,反而对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指手划脚,说三道四。这也不是,那也不对,终于了导致推崇法家思想的始皇龙颜大怒,
于是乎:始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接受了宰相李斯的意见。开始焚书,而后一年,又进行了坑儒,想以此断绝那些能令秦政权的统治受威胁的思想的产生。虽然秦始皇认识到了儒家的消极思想,但不能不说他采取的手段是错误的。始皇希望以此残酷的手段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残酷和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焚书坑儒则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儒家学派,也打击了其它广大的知识分子,秦政权使法家学说完全官学化,但秦王朝最后却因为独行法家的严酷理论导致了自身的速亡。  
数千年后,又一人物看到了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他就是新中国的创立者毛泽东。  
与秦始皇不同,毛泽东想尝试重新建立一个不同于东西方,但又包含东西方文化要素的新文化。才有了后来的一些事情,毛泽东的理论是“矛盾论”,其主要思想是震撼中华民族心灵的根本核心是“矛盾”。或放我们可以说他的尝试失败了,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他理论上的正确性。用“矛盾论”代替了三纲五常。矛盾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无处不在,试问谁敢说他身边什么矛盾都看不见呢?
近几百年中国发生的一切是儒家思想的悲哀,也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尾声)  
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数千年,即使是现在,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要取大量弃其糟粕才能而发展其它理论的精华处才能对中国未来思想起推动作用,再次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一放异彩。  
未来的数十年中国思想界可能会出现春秋战国时代的情形:诸子百家。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并不能乐观。因为现在的学说往往是半生不熟的西方理论或传统思想,而创新较少。如何在新的条件下使中国在未来中思想重建和复兴,则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重要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12:45 AM , Processed in 0.0278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