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7

[原创] 重新解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从现代人“理性”的视野再试着解读一下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

所谓的“知”,在下并不认同是绝对儒家所宣之“知”。“知”,只是“真理”与“道”的代名词。现在中国的普遍现象是,上至领导下至百姓,基本上是“无知”“缪知”“妄知”。所谓“行”,也不是儒家所宣扬的“三纲五常”之行。而是在知道“真理”“道”后的,符合“真理规律”的思想、语言、行为。可以说是:知在先,而行在后。为什么当今国人大多数的语言行为不文明不道德,(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较开放的凯迪论坛,据我在自己所发的主贴中统计:带脏字的跟贴就占40%以上。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的事就更加触目惊心了。更可怕的是国人发言的肤浅、草率、固执己见、嚣张乖戾、恶意中伤、言之无物、不求甚解、缺乏基本逻辑。心为思之官,语从心出。这就是大多数国人的思维方式。试想,一个连“知”都不具备的人,他是绝不会真正懂得“普世价值”与“宪政民主”的真实含义的,为什么许多好的东西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儿呢?人心不变,岂不就是“换汤不换药”嘛!到头来,很可能就是一帮“暴民”打着“宪政民主”的旗号,而实际做着玷污“宪政民主”之恶行。从当今中国特殊体制下的教育,就可以看出,国人普遍缺乏“反省”精神、“包容”精神。以“社会不公”为借口,为自己的自甘堕落找依托。看看建国以来的第一代第二代中高基层领导人们,由于他们“知”的有限与误解,而造成了当时中国的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恶行;而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技术官僚出身的他们,“知”的局限(缺少人文哲理素养),而造成了当今中国的“灵魂空虚”、“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恶行的甚嚣尘上。这不应该值得我们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深刻地反思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智者,在当今中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有些道友主张“道德应该分两截”,“高标准莫对平民”。本人不甚赞同,首先,道德就是道德,就是客观规律,是一贯而终的;标准更是谬误的分别,普世价值与社会良知是没有什么标准的。其次,社会是大家的社会,大家人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自己该做之事,有弊即除,有错即改!



发表于 2011-7-12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总理会背不少诗词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核儿比温总能背的更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真理在于以心施行,而不是以知去行,很多基督徒都看过圣经,但对于做不到的就看不见,但不知道吗,知道
很多人对于真理都要有一次灵魂的碰撞才能明白,才可以去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贴子中提到的大多数国人的思维方式,确实存在.

我个人认为可以改善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早已深入并渗透在民族文化里,习惯成自然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朱理学讲格物致知,先知后行。王氏心学讲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

不管理学还是心学,在当时来说,受众群体主要是知识分子,严格点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也就是说是官僚阶层,是为了让这个阶层更好地做好管理天下的任务。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大众也能接触到这些知识,但多数大众都在为生活而奔忙,很少人在乎这个,都是凭本性而为。我以为起码中国的精英阶层应该学点理学心学的道理,其上行,下必效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说得都很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恐慌小猪 的帖子
试想,一个连“知”都不具备的人,他是绝不会真正懂得“普世价值”与“宪政民主”的真实含义的,为什么许多好的东西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儿呢?

说得太好了!我们要想拥有一个美好明天,就要预备道德基础,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全社会的善,什么是全社会的恶。没有这个道德标准,没有普世价值观念,我们的改革开放都是空中楼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0 03:13 PM , Processed in 0.03111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