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点醒第九讲《氓》完整版之一
《国风·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诗,是《诗经·十三国风》里面卫国的一首。
所谓卫国,就是从前的商朝的首都,也就是朝歌城。今天的河南东北部有一个县名叫淇(jī)县,三点水,一个其他的其,应读“jī”,今天的名字叫淇县。三千年前叫朝歌,那里是商朝的首都。商朝亡了以后,周朝把他的一个王子封到朝歌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卫。
这个国家,这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和其他那些国非常不同,它的文化水准最高,是因为商朝在那里经营了三百多年。三百多年以前商朝的首都是在今天的河南西南部的商丘,后来盘庚的时候迁到黄河北岸,朝歌迁到这里商朝还延续了近三百年,就到商朝的最后纣王,就亡了国。
因为商朝的文化水准比周朝的高得多。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周民族是走西北那边来的,而商民族是真正的中原之地,商朝的文字比周朝的精细得多,你就知道他文化程度高些。手工业水平、青铜冶炼远远胜过周朝,所以它的首都这个地方的文化背景高得多,就注定了它这里的诗歌也和其他地方不同。
这首诗不是他们说的是真正的什么民歌,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专业诗人,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故事,想来这一个故事在当时一定用音乐的形式,有演出团体到处唱,就唱一个普通的卫国女子的不幸。
整个这首诗没有什么太大的戏剧情节,都是日常生活,没有什么特别坏的人,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人,也没有英雄,也没有美女,就是一个日常生活男女的一个很平凡的悲剧。类似沙俄作家安东·契诃夫写的那些小说,没有发生任何大不了的事,但是读完了使人觉得非常失落,就觉得这些可怜男女他们落到这样子也很痛苦,但是又没有太强烈的情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个“氓”有几种写法,这种一种写法,还有一种写法左边是田地的“田”,右边是声符“亡”——“亡国”那个“亡”,“亡”的古音读成“máng”,作为声符。所以这个“氓”本来的意思是指耕田的农夫,所以它左边原来是写的“田”,右边一个“亡”是声符。换一个写法也是这样,那么它的右边是“民”,就是普通老百姓,只是这个“民”音不读“民”,要读“氓”,左边那个“亡”只是声符,起到标音的作用,叫“氓”。氓就是这一个字根,可以说从欧洲到亚洲都读一个音,男人就叫“man”,《圣经》上面说的女人叫“woman”,“woman”的来源于“of man”,属于男人,所以这个“man”就是普通的男子汉。
但是由于旧社会对农民的歧视,于是这个“氓”的意思那就多了。我们说这个人处于萌昧状态,就说萌、无知的状态,“萌”就是“氓”。这个“氓”到我们现在居然符合了:看到这些年轻人他们写的文章用这个字,有回有个年轻人跟我说,说流沙河先生你很“萌”,我不知道什么叫“萌”,后来写出来是萌芽的萌,我再一问,是说那个老几有点闷,闷这个口语我们早就有,比如说这个人很闷。闷就是氓,闷从消极角度,如果积极表扬他,就是该同志为人质朴,我们成都人就说的憨痴痴,对了“蚩蚩”两个字就有了。
▲ 流沙河,摄影:方正
“氓之蚩蚩”,本身就是个萌,他还萌蚩蚩的,我们说的憨痴痴的那个样子。所以这首诗一开头,它就用这个做了标题,这个是精心结构。你以为它写的是个瓜娃,结果后来发觉不是,是这个女子本身有点瓜,她自己不晓得。成都人说的“瓜兮兮”,那“兮兮”可能和“蚩蚩”也差不多。这些字不能求其义,只能求其音,因为这个“蚩”字如果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蚩”是一种虫,音要读成“痴”,是说这种虫很瓜,很笨,所以他把这个拿来形容。这个“氓”已经都很萌了,还有说“氓蚩蚩”,所以这个口语和今天都合得起的,川东人叫“哈戳戳”的,成都人叫“瓜兮兮”的,都是这一个意思。
“抱布贸丝”,字面意义讲,他抱着布来买丝,这个怎样抱这个布?因为过去的货币,最值钱的是鹿皮,鹿子的皮拿来制了,那个要值很多钱,一张鹿皮币相当于我们现在一万块钱的样子,最值钱的。其次一等,专门用丝的丝织品的币,丝织品的币也叫布,因为这个布不是我们今天只指的棉布、纱布,从前的丝、帛,用其他植物纤维的都可以叫布。那么这一个布就是布币,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呢?还有。你们看有一种铜钱,像一个穿的一条裤子形的,上面有个空的铜,叫空首布,头头是空的,它是一种古代的农具,那个上面能够插个棍子,拿脚一踩,一撬,这也是一种货币。
这个“抱”字在早期的典籍中,《诗经》中没有这个怀抱、拥抱的意思。这个“抱”字在《诗经》中间出现了两次,其中一次就是在有一首诗叫《小星》中间的,叫“抱衾与裯。寔命不犹”。当今的一些研究者,说那个“抱”字在这一个时代,不是拥抱,embrace,不是这个,抱是抛,它的音是读“抛”。“抱(pāo)布贸丝”,这一个憨痴痴的来收购生丝的商人,把那个布币拿来这么甩,显示很有钱。
“抱(pāo)布贸丝”,等于带了很多钱来cuai在身上,甩甩甩,好多?好多!买了,我就给你买了!这是一种引诱!知道农村女子没有见过那样值钱的青铜币,拿到面前显,这个人家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自然就会认为这个收生丝这个贩子很有钱,就容易产生好感,看到这个人又很质朴、老实,似乎瓜兮兮的样子。这个农村女子就看上他了,第一觉得老实可靠,第二他显示出带了很多钱出来,一定是有钱人。
(未完待续,场地提供:言几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