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驰骋职场] 到单位晃一圈,打完卡就跑——你是“咖啡打卡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3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单位晃一圈,打完卡就跑——你是“咖啡打卡族”吗?

Screenshot 2025-08-13 at 6.53.14 PM.png

1.jpg

图片来源:Frazao Studio Latino—Getty Images


你是所谓的“咖啡打卡族”吗?你们单位有“咖啡打卡族”吗?所谓的咖啡打卡族,就是那种每天准时到单位,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晃悠一圈,刷一下工牌,喝一杯咖啡,然后趁人不备,悄悄闪人,有工作的话就在家里远程搞定。最近几年,很多打工人都是这种“咖啡打卡族”。近年来,特别是疫情以后,这种现象引起了不少企业管理层的焦虑。因为很多企业都在推行强制返岗,取消远程办工,而员工们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何面对这种职场现象,成了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问题的严重性


近期的调查显示,“咖啡打卡族”并非个例,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职场人都是“咖啡打卡族”。多项数据来源显示,美国有44%的混合制办公员工承认自己咖啡打卡族。在一项针对2000名美国劳动者的调查中,有超过5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至少这么干过一次。这种现象并非仅在少数跨国公司和科技行业中存在。有四分之三的企业都表示,他们对“咖啡打卡族”现象感到头疼,说明这个现象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中普遍存在。


据《商业内幕》杂志近期报道,三星公司美国半导体部门的“咖啡打卡族”现象愈演愈烈,导致公司专门斥责了这种行为,三星还因此专门推出了一款监视员工上班的工具。三星公司称,在这款工具推出后,“公司走廊里能看到更多员工的笑脸了。”另外外,这款专为人事经理打造的监视工具还能“确保团队成员达到在岗办公的预期要求(具体要求由业务负责人界定),同时也能防范‘午餐打卡’‘咖啡打卡’等行为。”


早在三星之前,亚马逊就已针对“咖啡打卡族”现象进行过整治。亚马逊的“咖啡打卡族”现象一度也非常严重,经理们甚至要与员工进行一对一谈话,以了解他们到底每天坐班工作多长时间。亚马逊此前在给《财富》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现在公司实行返岗政策已逾一年,我们已经开始与坐班时间不达标的员工进行直接沟通,好让他们明白与同事共度高质量工作时间的重要性。”



为什么大量公司存在这一现象?


强制坐班本来是为了恢复工作常态,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却引起了员工们的一场无声的反抗。


广大职场人,特别是80后和90后的员工,都想通过混合办公制为自己争取便利,从而既不影响工作,又尽可能缩短通勤和坐班的时间。


一项调查发现,就连47%的管理者都承认自己有过“咖啡打卡”的行为,这说明这种现象在企业各个层级都很常见。这个比例甚至高于普通员工(34%)。



企业做何反应


“咖啡打卡”现象愈演愈烈,但界定起来又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尝试了各种办法,包括采取更严格的跟踪措施,和出台全新的激励机制等等。首先是对工牌进行追踪。高德纳公司的报告显示,在2022年,约有60%的企业会对员工进行追踪定位,比疫情初期以来增长一倍多,而且此后规模持续扩大。还有一些企业(比如亚马逊),现在不仅要求员工刷工牌打卡,还规定了最低坐班时长。


少数企业则改变了员工的评价机制,不再那么看重工时,而是更加看重结果,把提高工作质量放在第一位。另一些企业则着力于改善办公福利、在工作时间上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使在办公室坐班变得更有吸引力,而不是单纯地强制要求员工坐班。尽管如此,也有企业领导者担忧,“咖啡打卡族”现象背后,可能说明员工与企业产生了更深层的疏离,说明了“一刀切”的返岗坐班政策,正在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展望未来


“咖啡打卡族”并非只是员工规避强制坐班政策那么简单,它反映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2025年的当下,企业对打工人的传统期待,与白领工人的现实工作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脱节。其实,只要员工远程办公也能高效完成工作,只要员工都视强制坐班为一种形式主义的束缚,企业就有必要重新思考坐班这件事的价值,而不是单纯强迫人们返岗坐班。


由于大多数公司都有这种现象,而且近半混合制办公员工都这么干过,所以“咖啡打卡族”现象短期内不可能自然消失。企业与其用更严苛的规定来镇压,还不如认真听听员工的声音,思考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想想哪些因素影响了员工的敬业度,以及职场文化本身未来究竟要向何处去。(财富中文网)


为撰写本篇报道,《财富》使用了生成式AI辅助完成了初稿。在发表前,已有真人编辑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了核实。


译者:朴成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4 11:58 PM , Processed in 0.0412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