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0

「陆版辉达」强势崛起 48岁创办人遭起底:背叛了黄仁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3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06/21 中时新闻网 吴美观


辉达在大陆的市占率曾高达95%,如今已下滑至50%。 (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被誉为「陆版辉达」的大陆本土GPU大厂摩尔线程,现已进入首次公开募股(IPO)辅导验收阶段,正在加速上市的进程。有分析师指出,若摩尔线程能够成功挂牌上市,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大陆GPU第一股。这个消息对于辉达而言,或许是一个重大的警讯。辉达执行长黄仁勋曾坦言,美国对于中国大陆晶片出口的管制是一项「错误」,并且已对辉达造成巨大损失。


综合陆媒报导,摩尔线程于2020年10月正式创立,主要业务聚焦于全功能图形处理器(GPU)晶片的设计研发,是一家专注于积体电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现年48岁的创办人张建中,过去曾担任辉达(NVIDIA)全球副总裁以及中国区总经理长达15年之久,曾是「黄仁勋最看重的人」之一,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在美国的优渥薪资与稳定生活,选择回到中国大陆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张建中做出这个重大决定的背景,正值美国对大陆技术的限制措施日益严峻之际,特别是在关键晶片技术领域。他凭借着自己累积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迅速地集结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知名科技公司的菁英团队,其中包括来自辉达、超微(AMD)以及英特尔等公司的专家。这个团队的共同目标,是在大陆本土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GPU帝国」,实现晶片自主化梦想。

或许有些人将张建中的创业抉择视为「背叛」老东家辉达,但他认为,摩尔线程崛起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捩点,同时也象征着大陆在高阶晶片领域崛起的全新希望。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摩尔线程不仅将与辉达等国际巨头正面较量,更是为中国大陆晶片产业实现自主创新,提供一个难得的契机。

据了解,摩尔线程也是目前大陆少数同时在B端(企业端)和C端(消费者端)皆有产品布局的国产GPU企业,其晶片采用MUSA架构,整合了AI运算加速、图形渲染、视频编解码、物理模拟和科学计算这四大关键引擎。

截至目前,摩尔线程已经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人民币45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中移和创、策源资本、腾讯投资、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等知名机构。

集微咨询的资深分析师王凌锋表示,相较于中国大陆另一家AI晶片公司寒武纪,如果摩尔线程能够顺利上市,那么它将是名副其实的GPU第一股,代表近年来大陆包括摩尔线程在内的整个国产算力晶片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于上(5)月来台参加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接受采访时提到,美国管制AI晶片出口的政策并不恰当。他指出,四年前辉达在大陆的市占率曾高达95%,如今已下滑至50%,迫使他们不得不销售规格较低的晶片。然而,大陆AI晶片的研发仍在持续进行中,出口管制反而刺激了他们加速发展。

此外,针对辉达降规版H20晶片遭到美国管制出口一事,导致公司必须认列高达55亿美元(约新台币1624亿元)损失,黄仁勋直言,这让他「深感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9 09:34 PM , Processed in 0.0675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