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大家好。我们都曾看过科幻电影,里面有成群的机器人在工厂里从事体力劳动,或是在战场上作战。你怎么看待这种场景呢?有人觉得那是地狱般的景象,也有人认为那是一个没有人类痛苦的未来。
无论你怎么看,两位极具远见的CEO——英伟达(Nvidia)的黄仁勋(Jensen Huang)和OpenAI的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都认为,机器人广泛融入社会的现实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来得更快。这一切都得益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
“人形机器人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之一,”黄仁勋周三在巴黎表示。
这位CEO经常提到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重大突破,英伟达也一直在为机器人开发AI基础模型。黄仁勋表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如何制造这些东西,如何训练它们,以及如何操作它们了。”
他认为,通过改进AI模型和仿真数据,英伟达以及其他公司迟早会找到让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的方法,这只是时间问题。
在上个月的一次采访中,黄仁勋预测机器人真正迎来爆发的时间表将会大大缩短:“再过几年,我认为这就会发生。”
奥尔特曼也提出了类似的愿景。本周二,他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能够完成“现实世界”任务的机器人可能会在2027年前出现。他认为,在第一百万台机器人诞生后,这些机器人最终会变得足够智能,能够自行制造。“能够制造其他机器人的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建造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写道,“进展的速度显然会有很大不同。”
这两位CEO此前对技术变革都具有前瞻性。黄仁勋多次让英伟达走在下一个重大创新的前沿,从3D图形、并行计算到深度学习软件库,为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奥尔特曼则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带领这家初创公司凭借ChatGPT引发了AI热潮,并推动了公司在AI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一旦机器人技术和经济条件得到提升,机器人被迅速普及几乎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与人类相比,机器人能够在更危险的环境中生存,可以全天候工作,还能搬运更重的物体。
这一次,华尔街或许反应慢了。今年早些时候,伯恩斯坦分析师Jay Huang预测,到2030年至2032年间,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可能会超过100万台,主要应用于配送、物料搬运和工厂内部。
我支持Huang和Altman的观点。在今年三月的英伟达GTC大会上,我亲眼看到了一些令人信服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四肢和手部关节灵活,可以自由移动和跳跃。它们的物理功能已经具备,只需要更智能的AI模型来赋予它们“大脑”。
这些机器人可能在短短两年内就会到来。我们都应该做好准备。
本周Barron’s专栏
任天堂Switch 2成为公司史上销量最快的主机;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表现“令人失望”,但部分分析师仍建议买入该股;台积电股价上涨,5月销售额激增40%;CoreWeave称有能力为股东带来回报,但部分分析师对此持怀疑态度;Docusign股价大跌,原因是其再次被市场“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