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0

[转贴] 史宾塞专栏/解决缺乏包容性的经济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8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10-09 02:11经济日报 编译任中原


过去开发中国家的经济成长经验虽彼此不同,但至少有两点共识,可以作为已开发国家政府及利益攸关者的借鉴。

第一,经济成长若缺乏包容性,将无法达成永续的高成长,难以实现减少贫穷并落实卫生与安全等人类基本愿望,也更难缔造出具生产力与创意的社会,而且还会低度利用、甚至误用人力资源,并激发意识型态或道德两极化,造成政策摇摆或瘫痪, 引发政治与社会动荡。

第二,达成永续成长需要一贯且调适性强的策略,而这些策略植基于共享的价值与目标、信任及某种程度的共识。 说得容易,但做起来难。

要达成较高水平的成长均衡,不能靠渐进与递增式的转变,而要靠偶发式的期望与政策跃进,及政治与社会共识出现重大转变。 领导阶层须扮演要角,以普遍支持的共同价值为基础,向民众提供新愿景。 但这些条件通常都难以满足。

非包容性成长的外溢效应已遍布全世界,包括社会两极化、政策陷入僵局且缺乏一贯性,及民众普遍不信任政府。 各国若不采取集体行动转变当前的所得分配型态,非包容性成长负面经济效应将随时间而扩大且蔓延。

分析原因固然有用,但必须在社会与政治上凝聚出共同的价值与目标,才可能造就改变。 人们需要互信,并信任领导人,也须同意如何评估及因应两极化的经济与社会趋势。 然而,今天许多国家正缺乏这些要件。

政府若持续缺乏作为,将强化人民的疏离感,形成「不信任」与「治理瘫痪」的恶性循环,因而必须先切断这种循环,才可能采取有效行动。 目前各国已针对所得及财富不均、自动化、人工智能及工作前途等层面采取行动,但能否转化成有效的因应政策,仍有待观察。

分析之外,另一项要件是直接交流。 政府要恢复公众的信任,需要深厚且持久的承诺,且新共识须广泛到足以克服政治与社会分裂,把企业、产业、劳工、政府、学界及公民社会的不同声音予以凝聚,正是目前所需的作法。 第一步应先把意见对立、甚至互不信任民众纠结起来,为迈向集体行动打下基础。 (作者Michael Spence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roject Syndicate专栏作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9 10:43 AM , Processed in 0.0598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