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政治] 镜像选举:特蕾莎·梅的悲伤六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2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镜像选举:特蕾莎·梅的悲伤六月 

 2017-06-11 李二 世界说

世 界 说

李 二

发自 中国 北京


特蕾莎·梅在四月宣布提前大选的决定无疑是政治冒险,但并非如后见之明分析的那般愚不可及。在此次选举10天之后,英国脱欧谈判将正式开始。这注定会是一场艰难颠簸的旅程。英国政府和民众不但要从欧洲统一市场和关税联盟中退出,重新谈判英国如何进入欧洲市场,还要应对脱欧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


梅首相和她的首席顾问Fiona Hill以及Nick Timothy认为,提前选举可以让保守党拥有完整的五年任期,并且使得梅个人获得民众的肯认(Mandate),为整个退欧过程铺垫好道路。杰里米·科尔宾是个满嘴过时左派思想的社会主义者,去年也只是刚刚躲过一场工党内部的政变。梅的“硬退欧”纲领,将会收割伦敦之外,英国独立党心怀不满的选民。在梅看来,选举的真正对手不是工党,而是党内的留欧派。保守党在4月的民调中领先孱弱的工党至少20%个百分点,在5月的地方选举中也在工党的地盘有所斩获。


选举结果揭晓后,保守党失去12个议席,其中包括多位内阁部长。大选不但没有实现梅所鼓吹的“强壮且稳定的政府”,反而因第一大党保守党没有议会多数而造就了“悬浮国会”(hung parliament)。保守党将被迫与北爱尔兰的盟友,在威斯敏斯特拥有10个议席的北爱民主联盟党(UDP)组成非正式联盟,建立少数派政府。梅本人将试图连任。但是从历史历史看,少数派政府一般会在半年内垮台,并且在任内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这样的前景,对本来就极端复杂的英国脱欧进程又投射了一道阴影。


△ 根据Yougov民调,4月18日特蕾莎 · 梅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当天,保守党(蓝)支持率领先工党(红)整整一倍,优势达24个百分点。梅把握了一个好的开始,却算不到大选将如何结束


保守党从压倒性胜利到自作自受的惨败并非毫无迹象可循。选前一周,在政治调研网站YouGov上,保守党的领先比例已经从两位数跌倒了2%,完全不见两个月前的意气风发。造成这样结果的,既有长久以来的结构因素,也有保守党为期八周紧张又短暂的竞选中的种种意外与失误。


恐怖组织IS在曼彻斯特和伦敦桥接连发起的致命袭击将英国安保体制的漏洞暴露无遗。无疑,这让曾经身为内政大臣主管国内安保的梅形象大受损失。身为首相,她更是难辞其咎。


但是成为竞选转折点的,则是保守党在2017年党纲中莽撞推出的“痴呆税”(dementia tax)。这个政策旨在控制社会保障支出的无底洞。拥有100000英镑以上房产的老人,在去世后将会从其房产价值中扣除其生前接受的护理费用。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中产阶级征收的一笔沉重的遗产税。酝酿这一涉及广泛阶层重大利益的政策时,保守党政府既没有广泛询问利益团体的想法,也没有逐步、温和地向公众推销和说明。无怪乎一些投票给科尔宾的年轻人把梅称作撒切尔以来最残酷的政府。


在竞选期间如此草率地推出极具争议的政策,是梅的个性缺陷和保守党大意自满的集中体现之一。特蕾莎·梅在这次大选之前,只在自己的选区竞选过议员。对于如何在全国范围内争取选民认同,她向自己的前任大卫·卡梅隆一样缺乏经验。但是和卡梅隆集思广益的思路不同,梅习惯于严格地个人控制与微观管理。她完全依赖Hill和Timothy,三人牢牢把持竞选基调,把保守党的竞选变成针对梅的个人公投。

 

 自内政大臣时代以来便追随特蕾莎 · 梅左右的顾问Fiona Hill(左)和Nick Timothy(右)。他们被认为对保守党2017年竞选的失败负直接责任,已在党内高层的压力下辞职


十分不幸的是,和大洋对岸百折不挠的希拉里·克林顿一样,梅不是一个在公开表达、调动情绪、组织集会上十分有天分的候选人。实际上,两人的相似之处远不止如此。作为主流政党的建制派候选人,她们都必须不断容纳自己选民阵营内部不断被主流化的边缘力量,并平衡并不坚不可摧的联盟。克林顿在泛太平洋合作伙伴协议(TPP)上的出尔反尔与留欧阵营的梅在脱欧后一跃而变强硬脱欧派,都是这种妥协的体现。


克林顿在文化与身份议题上过分靠近大城市自由派。这疏远了曾经亲民主党的白人蓝领阶层。同样,梅对强硬脱欧的坚持,固然吸引了一些工党选民,但是也伤害了保守党历来最忠诚的盟友:工商业者。 两人都过高估计了自己的优势,不但认为自己可以把握所谓铁票,甚至还把触手伸到对手的地盘。克林顿拒绝在湖区工业带投入竞选资源,在选战的最后阶段奔赴佛罗里达等“摇摆州”;梅的保守党则幻想在威尔士开辟领地。她们最终都未如愿以偿,甚至“后院起火”:民主党丢掉了摇摆州和曾经稳如磐石的湖区,保守党不但在威尔士的席位减少了,北伦敦的富裕选区都被科尔宾拿下。


她们的对手杰里米·科尔宾与唐纳德·川普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科尔宾在北爱共和军和福克兰群岛战争问题上的表态都十分“政治不正确”。他宣称2014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吞并是因为西方“挑衅,”甚至也反对轰炸IS. 科尔宾减免大学费用、重新国有化铁路等经济主张尽管和川普的经济民族主义一样令专家齿冷,却精确打动了选民中被经济形势所打击的群体。对工党领袖来说,25岁以下为学费所困的年轻人的支持必不可少;对特朗普来说,低学历白人工人是他的核心选民。


共和党建制派先是不相信特朗普可以获得提名,在他带来选举胜利后,又被迫与他合作以推进自己的纲领。特朗普的“法宝”是他在共和党和保守主义运动中的一小撮核心支持者,以及直接动员草根选民的能力。对拥抱中道的主流工党议员来说,科尔宾成为工党领袖本来就是个意外。然而这个独断专行,背离“布莱尔路线”的狂人,却同样突出重围,虽然未能赢得大选,但也收获了近年来工党最出色的选战战果。特朗普改变了共和党,而科尔宾也将给工党加上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记。


△ 工党党首科尔宾(右)被党内主流议员视为一意孤行的怪人,却在本次大选中突出重围,取得了空前的选战战果


两次大选出乎意料的更深原因,在于英美社会面临剧烈的分裂和重组。投票给特朗普的人并不是投票给具体、合情理的政策,而是投票给一种情绪和愤恨的化身。面对产业向大城市和国外转移,文化多元主义步步进逼的趋势,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在他粗俗、简单但却明确的信息中找到了聚焦点(focal point)。


共和党选民们丢开杰布·布什精心设计的税务改革计划,接受了特朗普伟大的(墨西哥付费)的边境墙。与之类似,工党在脱欧公投中只是三心二意的“留欧派”,其后公投的脱欧计划和保守党的强硬路径并无根本区别。科尔宾本人多年来一贯对欧洲一体化持负面态度,只是在2016年“突然亲欧。”


然而,相对于冷酷、机械、随时对选民指手画脚、除了退欧无话可说的保守党,科尔宾热忱、真诚、坚守原则的形象更收获人心。成长在经济危机后痛苦的财政紧缩下的年轻人,也不费什么力气就相信了科尔宾宏伟的计划:只要对最富有的人大大加税,被撒切尔主义和布莱尔所剥削的福利国家就能恢复如初。大学将再次变的便宜亲民,全民医疗系统(NHS)也将从其愈发沉重的财政负担中解放出来。


幻想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现实的不满。英美两个曾经“引领世界”的国度,似乎在极化与分裂中拥抱了混沌和无序。但正确地识别和言说问题永远是解决的第一步。选举暴露的问题永远比其制造的问题要多。尽管代价高昂,英语民族如今至少对曾经无以名状的异样有了更澄明的认识:从文化身份到移民政策,从经济不平等到代际冲突,美英的选举政治正在把越来越多曾经隐匿在公共讨论之外的重大议题带入阳光之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8 08:10 PM , Processed in 0.0488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