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第二财季的核心电商业务表现依然傲人,但其他众多业务的表现则开始显示出混乱迹象,这令该公司的高估值变得令人困惑。
图片来源: REUTERS
AARON BACK
华尔街日报 2016年 11月 03日 15:11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BABA)第二财季的核心电子商务业务表现依然傲人。但让人望而却步的是,投资者为增长付出的价格过高,而且这一不断扩张的企业帝国的其他方面仍存在不少疑问。
阿里巴巴在中国的核心电商业务仍扮演赚钱机器的角色。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运营利润增长48%,至人民币156亿元(合23.1亿美元)。
与此同时,在云计算业务方面,虽然管理层表示并不急于开始盈利,但该业务的表现也较为良好,第二财季收入同比增长一倍多,同时运营亏损收窄。
而阿里巴巴其他众多业务的表现则开始显示出混乱迹象。该公司的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正在亏损,眼下该公司正大笔投入资金用于内容收购或制作。第二财季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运营亏损扩大至人民币22.5亿元,第一财季亏损人民币18.5亿元。
然后就是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系列,其中包括该公司的手机操作系统和聊天软件等,这些产品都称不上是市场领导者。这块业务的运营亏损较上一财季也有所扩大。
这些运营利润数字包括阿里巴巴庞大的股票薪酬开支。对于旗下多个部门,阿里巴巴倾向于强调剔除这部分开支的调整后盈利指标。但对股东来说,这些开支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为了引导对公司估值的看法,阿里巴巴周三公布的财报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该公司的众多战略投资,称战略投资总计超过450亿美元。这些投资包括对增长迅猛的支付关联公司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的权益投资,以及一些不那么令人兴奋的投资,比如对实体电器零售商苏宁(Suning)的投资。
即使相信阿里巴巴对这些投资的价值的说法,该公司估值看上去仍然偏高。即便从其市值中减去45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和155亿美元现金,阿里巴巴基于分析师对其截至2017年3月财年净利润预期(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核算)的预期市盈率仍为38倍。
如果单纯押注阿里巴巴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商业务,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情况就比较简单了。但现在情况复杂得多,而且无论怎么看,阿里巴巴各种业务的增长潜力已在股价中得到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