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1|回复: 1

[转贴] 花旗炼金师 搞活「有毒资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07: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6-20 04:12 经济日报 编译 林奕荣


photo (1).jpg
柴萨尔斯基小档案 图/经济日报提供


花旗集团里,有一名能将有毒资产变成黄金的「炼金师」。2007年,次级房贷导致市场动荡、银行受创之际,一位乌克兰难民出身的人物将担保债券凭证(CDO)的损失减到最低,并在这场风暴里发现获利之道。这位神奇的人士,就是人称「T-Man」的柴萨尔斯基(Mark Tsesarsky)。


1970年代,所罗门兄弟公司一名交易员创造了一种将房屋贷款集中,并把资金分配至各种不同债券的私人抵押贷款债券。这种创新的产品将数千笔贷款的风险分散,让这些贷款更容易交易,吸引不愿意购买单一抵押贷款的投资人。凭借著这种交易,所罗门兄弟公司跃升为华尔街最大投资银行。

2000年,CDO商品兴起,将原有的债券包装成新的债券,让次级房贷也能变成「AAA」评级的债券。CDO市场一飞冲天,规模从2000年时的680亿美元,在2006年时扩张为5,210亿美元。1998年时并购所罗门兄弟的花旗集团,也因此成为最大的CDO发行商。

然而,随著房价崩跌,投资人发现此类债券的风险难以评估,开始大举抛售。CDO价格崩跌,使花旗集团、美林银行及瑞士信贷等发行商损失数十亿美元。

2007年11月,花旗集团做出大胆决定。在其它银行设法摆脱有毒债券,花旗也蒙受减损110亿美元之际,他们把这些房贷债券委由将特殊状况证券化的主管柴萨尔斯基负责。

接下来的八年里,柴萨尔斯基不负所托,让花旗银行再度主宰CDO市场。至2015年为止的三年里,这群交易员创造将近20亿美元营收,是花旗集团各部门之最。

在柴萨尔斯基带领下,花旗集团在2012年纽约联邦准备银行标售CDO时已做好准备。他们说服客户,收集订单,甚至自行购买一些他们极度看好,但客户不愿投资的债券。接下来几年,花旗的努力开花结果,成为逾500档仍有交易CDO的共同基金、避险基金和其它机构的主要来源。由于流动资金较少市场的竞争性较低,花旗集团买卖这些债券的利差,高于其它种类的债券。

此外,花旗集团也增加持有量,并在价格上升时获利。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前几年,交易相当平淡,多数CDO交易时均有很高的折扣。随著房价反弹,贷款人重新获得融资或开始缴款,这些债券的价格也跟著回升。花旗集团未透露实际获利,但他们在2015年时已完全掌控CDO市场,交易额约60亿美元,占市场80%,创造约7亿美元营收。

柴萨尔斯基不愿对个人成就发表评论,事实上,他从1999年接受「犹太周刊」(Jewish Week)访问后便不曾受访,当时他谈到因犹太人身分在苏联受到的歧视,也表示这段经历让自己「更坚强、独特」。他在青少年时期与家人逃至美国,只带著90美元,辛勤完成学业后,在1986年参加索罗门兄弟的训练计画,跨入华尔街。

晋身主管后,柴萨尔斯基对部属的错误不假辞色,但教训过后总会协助他们重建信心,也在部属造成公司损失时挺身而出。曾与柴萨尔斯基共事的贝克表示,柴萨尔斯基自律、无惧,且总能找到优势,「他决心成为华尔街最出色的交易员。」

(综合外电)
发表于 2016-6-20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8:10 AM , Processed in 0.0349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