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党媒解读马习会的玄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11月04日 18:37 徐尚礼


20151104005346.jpg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眾号「侠客岛」4日发表专文,解释这次马习会种种玄机。(图/侠客岛)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眾号「侠客岛」今天刊出「马习会的玄机」,解释这次马习会种种幕后决策,例如,大陆直接宣布以两岸领导人身分会面,可谓处大事不拘小节,互称「先生」则是基于「对等尊严」原则。

文章对马习身分问题说,今天一大早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出面说明,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以此身分,创造歷史。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马习会是一座歷史里程碑,一个象徵,一个缩影,是两岸关系史上亮丽浓重的一笔,也是为将来两岸开启新局埋下的伏笔。

●大陆对「两岸领导人身分」不拘小节

此前,两岸官方要对话,都得经过「中转站」,先是得带上海协会和海基会这两个民间组织的「白手套」,2005年以后有了国共党对党交流平台。到2014年,国台办主任和陆委会主委才首次面对面,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间才有了直通管道。

文章称,马英九之前表示愿以党主席身分与习近平会面,也是考虑到以两岸领导人身分会面的难度太大。现在,大陆直接宣布以两岸领导人身分会面,可谓处大事不拘小节,拿出了应有的气度与魄力。当然,马习真正见面的时候还是得互称「先生」,这个称呼的好处,在于大家遵守了「搁置争议,对等尊严」的原则。

●地点为何不选在北京?

至于为何会谈地点为何不选在北京,决定选在新加坡也是有考虑。文章说,马习会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除了双方都得有足够诚意,还要有合适的时间、地点和身分,缺一不可。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不在北京?如果马英九直接来北京见习总书记,需要一个足够强力的理由,不然他会被绿营的口水淹没。

为什么是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曾多次担任两岸「中间人」,两岸领导人此次能够会面,双方都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必不可缺,这里面就有新加坡的功劳。1993年4月,在海协会和海基会1992年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第一次辜汪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有此歷史渊源,马习选择在新加坡会面,可谓顺理成章。

●为什么要在这时登场?

至于马习会为什么要在这时登场?首先,当前两岸关系处于重要节点,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台湾2016大选在即,民进党目前优势明显,未来如果民进党上台而继续现在的台独路线,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为零,台海关系甚至可能出现「基础不老,地动山摇」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个节骨眼上,马习会果断开创两岸领导人会面先河,是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时机。

其次,马英九执政这7年多,此时两岸领导人会面,是对这段成绩的肯定,可以对既有成果加以巩固,防止两岸和平发展的势头出现逆转,也是给未来指出方向。两岸领导人直接会面,将两岸的互动升高到了最高层级,有助于解决目前尚待处理的问题,对两岸和解制度化和增加政治互信都有帮助。所谓万事开头难,先例已然立此存照,将来只要时机合适,两岸领导人再次互访就会容易许多。

文章说,所以,马习会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除了双方都得有足够诚意,还要有合适的时间、地点和身分,缺一不可。最后一项尤其难拿,因为一个称呼,就关系到两岸如何相互定位的问题,可说是两岸关系中最敏感的节点所在。现在马英九任期都快结束了,大家都以为马习会不可能的时候,它却发生了。(中时电子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11:45 AM , Processed in 0.0464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