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1

南非发现新人种化石 古猿、现代人的混合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1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9-11 14:27:11 联合晚报 国际新闻组/综合报导

photo (1).jpg

南非金山大学人类学教授柏格领导的数十人国际专家团队,10日宣布发现一个可能活在250万至280万年前的新人种「纳莱迪人」,新人种混合了现代人和南方古猿的骨骼特征,这项发现将有助于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左图为纳莱迪人重建长相。 欧新社、美联社



下身像人直立行走 疑有处理遗体习俗

南非人类学家10日宣布,他们在约翰尼斯堡西北约50公里的洞穴深处发现大量原始人骨骼化石,可能属于未知的新人种,这项发现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科学家2013到2014年间在该洞穴共发现骨骼化石1550多块,包括头骨、颚骨、牙齿和指骨,分别属于15个幼年、成年及老年个体,南非金山大学的人类学家10日首次展示这批新发现的原始人骨骼化石。

该洞穴在当地的索托语名为「迪纳莱蒂」(Dinaledi),意即「上升之星」,南非研究人员于是将这个新人种命名为「纳莱迪人」(Homo naledi)。南非金山大学人类学教授柏格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可能会改变学界对人类先祖的认知。

photo (2).jpg
纳莱迪人特征。资料来源:国家地理杂志

初步研究显示,纳莱迪人身高1.5公尺左右,能够直立行走,生活在距今250万至280万年前。研究人员还指出,纳莱迪人的手掌、腕关节和脚与现代人相似,但大脑仅相当于一个橙子大小,只有现代人的三分之一,其上半身结构也较为原始,适合从事攀爬动作,体重约45公斤,混合了古代人猿和现代人的特征。

目前的分类学不知要如何归类纳莱迪人,若能知这些样本的年龄或许有帮助,但因洞穴地处偏僻,无法藉分析沉淀物或比对附近的动物。

此外,这些遗骸可能是同伴特意将死者尸体藏于洞穴深处。很多学者认为,存放尸体的行为是人类进化到距今较近的某个时期才形成的习俗。柏格团队的科学家认为,这种作法可能意味远古人类就有处理遗体的习俗,但未必代表某种宗教习俗,可能只是一种刻意、反复进行的作法而已。

此次发掘现场位于斯泰克方丹古生物化石区,是世界上埋藏古人类遗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发现的人类先祖化石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为探索人类起源提供大量重要依据。

photo (3).jpg
人类进化史 制表:国际新闻组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脑袋橘子般大!是不是「人」 撼动考古学


2015-09-11 14:30:04 联合晚报 记者郑语谦/台北报导


学者:脑小不属于人 却有人类墓葬行为

南非洞穴挖出距今280万年前的新人种「纳莱蒂人」,中研院史语所助理研究员王道还表示,这个证据显示,过去都靠脑容量来判断是否为「人属」,也就是「脑袋比较大」的「人」才能表现社会行为,才算是「人」;但这次发现的「纳莱蒂人」属于「小头」,却有著墓葬行为,显示脑袋容量和行为没有直接关系,提供定义人属的新证据,为后续研究投下震撼弹。

中研院史语所助理研究员王道还表示,「纳莱蒂人」是否为最早的人,还要有更多证据;过去都认为人属是250万年后才出现的,更早前则是「南猿属」,大约生存在距今400到100万年前,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属,也被称为人类的祖先。

王道还表示,南猿属能被称为人属,是因为脑容量较大,过去认为脑子比较大的,才能表现出人特有的行为模式;但这次出土的新人种,虽出现类似有意识的行为,但却是小脑。

但就研究意义来说,王道还表示,「纳莱蒂人」推翻了单纯以脑容量来定义是否为人属的定论,提供了新的证据,这是考古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么古老的有意识埋葬行为,非常震撼。他也表示,化石非常残破,要推断是否为墓葬行为是个问题,「不一定所有学者都认为是墓葬」。

不过,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臧振华表示,从年代上来看,纳莱蒂人几乎可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对考古来说,是非常重要且震撼的发现,几乎改变对过去的认知,必须给予研究者相当肯定。从目前国外学者发现来看,仍需要更多的材料证据来验证,尚不能轻易有任何结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3:27 AM , Processed in 0.0411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