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罗斯福(Teddy Roosevelt)总统的总统生涯具有英雄色彩,这令其他人望尘莫及。但体胖的塔夫脱总统(William Howard Taft)却连已经降低了的期望值都无法满足,这难免不让人怀疑,他怎么会是罗斯福总统亲手提拔的总统。问题关键在于,泰迪·罗斯福总统是位进步主义者,他认为塔夫脱总统将是继承自己进步主义思想的衣钵传人,但很快他就发现塔夫脱总统完全是个守旧的共和党派,这让泰迪懊悔不已。
时至今日,儘管仍有人支持吉米·卡特,但在处理棘手问题方面,他总是力不从心的典型代表。他温文尔雅,富有同情心(他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彰显了他的这些性格),但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需要能解决执政期内顽疾的能手,敢于直面阿亚图拉(Ayatollahs,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领袖)和两位数通货膨胀问题的总统。平心而论,卡特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在他的斡旋下,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Camp David Peace Accord),使得这两个宿敌在经歷长达30年的间歇性战争后得以和平相处。如有人要总结卡特政府,可能会是:「本意虽好,但总统一职对他来说太艰鉅了。」但我们会为他所付出的努力点讚。
作为第一位由副总统继任总统职位的人(由于上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在宣誓就职的一个月后即患肺炎而死亡),对于泰勒总统,事情从一开始就不那么如意。首先,仅仅因为在任总统的死亡,副总统就可以简单地继掌大权。这一行为在当时尚未取得完全的合法性认可,因此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然而,泰勒赢得了这场论战,但他的成功也仅是到此为止。
詹姆斯·布坎南没有公开支持继承权和奴隶制,所以他没有上一任总统(本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总统)那么差。只是,老布坎南明知道分离主义的列车在美国大地上肆意的奔驰,却从没有试图让这列车停止或减速。令人惋惜的是布坎南的确拥有成为一位好总统的简歷:他是一位受欢迎又有经验的政治家,他也曾在眾议院和参议院中很好的代表了宾夕法尼亚州,并担任过杰姆斯·K·波尔克总统(President James K. Polk)的国务卿。布坎南真正缺乏的是他对当时国家所面临的困难的洞悉力,也缺乏勇气去克服这些困难,这比犯错还难以令人原谅。布坎南若另择他时,也许还可以做一个“凑合总统”,但在1857年他的表现只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