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7|回复: 0

[转贴] 华尔街早已获悉遭泄露的美联储政策机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总是说华尔街操纵了金融市场,但似乎一直拿不出很确凿的证据,这一次他们应该坦白自己的“罪行”。
美联储(FED)内部传出警报:美联储内部机密遭人泄露给华尔街。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机密政策讨论出现在交易员之间传阅的一份研究报告当中。
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FOMC在2012年9月份会议上所讨论的内容,其中暗示美联储会在那年12月份采取行动,促使美联储最高层揪“内鬼”。
FOMC泄密一事表明外人不择手段向美联储内部渗透以及这种消息渠道极具价值。美联储从未披露此次调查或其调查结果。
美联储领导人的公开声明一如既往会影响市场走势,官员们在讨论相关信息时必须慎小谨微。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禁止透露关于FOMC决定的非公开信息。
由12人组成的FOMC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其会议纪要高度敏感,2013年4月份的意外泄密曾引发市场震动。美联储的监察长受委托对理事们处理机密信息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向公众发布一份详细报告说明其中的不足之处。
最近一次涉及美联储泄密问题的焦点是纽约联储,其中一名员工把机密信息泄露给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位银行家。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顾虑。
2012年关于FOMC的报告源于Medley Global Advisors,这是华盛顿政策消息圈中的一员。
Medley在1997年由索罗斯(George Soros)的原首席政治策略师Richard Medley所创。Richard Medley在2005年离开该公司,2011年去世,终年60岁。
Medley这样的公司千方百计为对冲基金和其他客户搜集决策方面的信息和视点。
Medley在2012年10月3日发布了其FOMC报告,较美联储发布其会议纪要提前一天。那些收到Medley报告的人可以从美联储官方纪要发布之后美国国债价格下跌当中获利。

Medley的母公司是英国培生集团旗下的《金融时报》集团。该公司网站称公司员工可能会收到重大的非公开信息,并继续宣称就其员工而言,该公司已成功“隔离”这些材料。
Medley及其员工均未收到任何违规指控。Medley Global Advisors的总裁Dan Bogler表示,美联储未联络该公司,并拒绝进一步置评。
上述10月3日的报告由曾经担任金融行业记者的Regina Schleiger所写, 目前担任Medley的高级董事总经理。
美国当时的失业率为8.1%,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Ben Bernanke)担心劳动力市场趋于停滞。
为了刺激经济,伯南克在9月13日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宣布美联储将以每个月400亿美元的步调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那年9月份的会议向美国货币政策历史上最大力度举措迈进一步。 当FOMC的会议纪要在10月4日公布时,世人得到了央行会在12月份采取何种措施的线索。
Medley的客户则提前知道了消息。
Schleiger在其10月3日的报告中写道:“9月份的会议纪要将显示,未来几个月采取行动的基础已经奠定,就业市场好转程度不大可能足以阻止联储在2013年启动新的国债购买措施。”
Schleiger的特别报告题为《美联储:12月份势必出手》,报告内容如此详尽,让美联储官员们感到惊讶。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伯南克在10月初的一份备忘录中要求美联储的法律总顾问Scott Alvarez以及FOMC秘书William English就可能的泄密事件进行调查。
这位人士要求匿名,因为美联储未公布此次调查。伯南克附了Medley的一份报告。
伯南克还要求上述二人调查《华尔街日报》2012年9月28日一篇报道的消息来源。该报道的记者Jon Hilsenrath描述了FOMC在9月13日做出决定所用的内部文件,不过没有Schleiger的报告那么详细。
彭博新闻社母公司彭博和英国《金融时报》的发行人培生以及《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新闻集团是竞争对手。
按照伯南克的要求,Alvarez和English在11月初致信那些可能接触相关材料的美联储官员。信中包括收件人与Schleiger以及Hilsenrath联系情况的问卷。
据伯南克目前担任高级研究员的布鲁金斯学会的媒体主管DJ Nordquist表 示,伯南克拒绝就此事置评。美联储女发言人Michelle Smith称她无法立即置评。《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道琼斯的发言人Colleen Schwartz拒绝置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4 02:24 PM , Processed in 0.0450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