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0

[新闻] 罗比尼专栏/全球经济乌云 还没消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编译刘忠勇】 2013.04.03 02:55 am

  

最近四周,我造访索菲亚、吉隆坡、杜拜、伦敦、米兰、法兰克福、柏林、巴黎、北京、东京、伊斯坦堡、也遍访美国。

所见所闻的心得是,全球经济所面临重重的考验不曾远扬。

在欧洲,欧元区分裂的极度风险以及西班牙和意大利市场损失,去年夏季因欧洲央行(ECB)表态支持主权债务而化解。不过,这个货币同盟的根本问题,诸如低成长、持续衰退、丧失竞争力、公私债庞大,都未解决。

此外,欧元区核心国家、欧洲央行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所谈妥的重大交易,即忍痛撙节并改革以换取大规模的财政支持,如今却不了了之。不仅欧元区周边国家推动撙节无力,德国和荷兰等核心国家推动纾困也显力不从心。

周边国家撙节的无力感显而易见,意大利最近选举反对势力获胜、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的街头抗争、如今赛普勒斯银行纾困没谈成,正激起民怨沸腾。周边国家处处可见,极左和极右的民粹政党正在崛起。

同时,德国坚持赛普勒斯银行债权人承受损失,是核心国家纾困无力感的最新征兆。欧元区其它核心成员国不想让纳税人过度涉险,也暗示债权人「自救」,不失为未来纾困的方式。

欧元区之外的英国,重振经济也力有未逮,主要是受财政紧缩政策之苦,而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反撙节的民意也高涨。

在中国,领导层交棒过程平稳,只是经济模式仍不变,正如前总理温家宝名言所谓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中国的问题很多:沿海和内陆之间、城乡之间的区域失衡;储蓄和固定投资过多;私人消费太少;所得和财富失衡;环境大幅恶化,空气、水、土壤污染,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在中国和俄罗斯(在巴西和印度部分也是),国家资本主义日益根深柢固,这对经济成长并非好事。总体来说,这四个国家(金砖四国)已热过了头,其它新兴经济体在下一个十年或许表现会更好:亚洲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拉丁美洲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东欧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波兰。

再往东,日本正试行抗通缩、拚经济成长、重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新经济实验。

「安倍经济学」有几个元素:有日本银行积极货币刺激政策;今年先有启动需求的财政振兴措施,2014年继而有控制赤字和债务的财政撙节;为活络贸易和生产力,将签署多项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先推动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

不过,安倍的挑战十分严峻。能否靠货币政策成功抗通缩,仍不明朗;过度的财政刺激加上延后撙节,可能让债务难以维持;安倍经济学结构上改革的内容也很笼统。此外,与中国在东海领土争议也不利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

在这脆弱的全球环境下,美国反而成为一线希望?美国出现不少正面的经济走势:房地产正在复苏;页岩气和石油可望降低能源成本并提升竞争力;就业也有起色;亚洲劳力成本上升,生产自动化,也强化制造业复兴;积极量化宽松对实质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有助益。

简言之,已开发经济体中,美国相较情况最好,其次是日本。欧元区和英国仍陷于衰退,紧缩货币和财政措施雪上加霜。新兴经济体中,中国若结构改革延宕,明年下半年可能面临硬着陆,至于金砖四国其它成员需要摆脱国家资本主义。其它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虽展现比金砖四国更多动力,但实力尚不足以扭转整个全球潮流。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Project Syndicate专栏作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04:39 PM , Processed in 0.0328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