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9|回复: 5

[新闻] 寰宇投资/货币战争 比财政悬崖可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0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编译 简国帆】 2013.01.20 02:54 am

  

近来最重要的全球总经发展不是美国财政悬崖、也非提高举债上限,而是去年来日本追求的政策,大幅转向明确而积极地刺激通膨。

日本在经历所谓「失落的20年」通缩后,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已以财政与货币刺激方案为号召重掌政权,尤其是该党希望贬低日圆,恢复日本依赖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市场的反应也如决策当局所愿。日经225指数自11月初日本经济可望因日圆贬值而恢复活力以来,已大涨21%,日圆兑美元同期也跌逾10%。

对计较美元涨跌的投资人而言,弱势日圆的经济药方已造成汇损的负面冲击。以美元报价的iShares MSCI日本ETF同期涨幅仅约日股的一半;理应扮演货币避险角色的WisdomTree日本避险股市ETF,同期却大涨约15%。

不过,安倍印钞计画的成效,会不会比日本银行(央行)之前的方案或各地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QE)措施还高,仍引发各界质疑。

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就持疑。

辜朝明观察到,日本庞大贸易顺差转向逆差的泰半原因,是311地震迫使该国能源进口锐增,另一半要归因于国内产业日渐空洞化,和日圆高涨减弱日本的全球竞争力。

他怀疑,日本的病因是否真的是通缩。在经济刚陷入通缩时,消费者可能延后购买,但在20年后,消费者不可能因预期价格会下跌,而无限延后采购耐久财,也不可能延后购买日常必需品,相反地,电子装置等畅销产品的价格下跌最快。

辜朝明指出,日本公众并未经历通缩,反而其实是预测价格将上涨。这些问题都令人质疑日银追求2%通膨目标的政策。

日圆贬值推升日本经济的效益不仅难以确定,更可能是全球货币战争中的1记危险攻击。美国已被指控为货币战争的罪魁祸首(尤其是推出QE2后),巴西等国都指控联准会(Fed)想刻意贬低美元汇价、推升出口,以刺激日渐减速的经济复苏。

多数主要央行之后都已寻求贬低本国货币汇价,以维持出口竞争力,战火甚至延烧到瑞士央行,对瑞郎兑欧元汇价设下1.2欧元的汇率上限。

在此之前,日银加入货币战争的态度始终引人侧目。Fed甚少关注美元汇率,欧洲央行(ECB)也视强势欧元为市场对其政策的信任投票,但随著欧元兑日圆10月底以来跃涨14%,ECB可能面临改弦易辙的压力。

若美、欧、日都关注汇率,可能掀起以邻为壑的货币竞贬潮,令人想起1930年代各国以货币作为保护主义武器的情景,这也是导致大萧条蔓延到全球的重要因素。

保护主义式货币战争的威胁将压过美国严重的财政失衡。

近年来的低通膨成长大多反映各国降低贸易壁垒,尤其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观察中国会如何因应人民币对日圆的竞争力降低,将很耐人寻味,特别是中日两国近来爆发领土争端。

在报纸头条充斥美国财政悬崖和举债上限之际,投资人也应更关注其它政府试图抢占全球市场时的可能作为。

(取材自道琼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0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0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0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炸弹何时引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03: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TMD啥逻辑啊?日本这举动没有Fed, ECB, BoK的支持是肯定行不通的,现在众多央行中除了德国和老毛子的骂街外,别的连个屁都没放。

所以就算这是货币“战争”,也是Fed, ECB, BoK, BoJ的联合行动,打的就是顽固不化的德国Bundesbank。你德国又搞成单挑全球众大佬们,有胜利的希望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03: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ividend_growth 发表于 2013-1-22 03:25 AM
这TMD啥逻辑啊?日本这举动没有Fed, ECB, BoK的支持是肯定行不通的,现在众多央行中除了德国和老毛子的骂街 ...

Like your comments very much. Please come here ofte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0 12:15 PM , Processed in 0.0600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