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9|回复: 0

[转贴] 美股评论:财政悬崖的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华盛顿邮报》撰稿人克莱恩(Ezra Klein)撰文指出,虽然这一次白宫和共和党就避免财务悬崖问题达成了暂时妥协,但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来年的财务上限问题,在双方都在走钢丝的情况下,最终无法妥协而使美国违约的风险还是存在。

  以下即克莱恩的博客全文:

  对于美国的政治,或多或少,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白宫是不擅长谈判的,而众议院的共和党人是不可理喻的。于是乎,这个国家就落入了总是守不住自己立场的实用主义者和总是不肯折中的激进主义者的对峙之中。

  可是,最近几天我们所目睹的一切却让这一描述变得有些似是而非起来。不错,白宫并没有彻底守住自己之前的立场,他们原本是坚持让所有收入25万美元以上者享受的布什减税期满,但最终还是同意将门槛提高到了45万美元。可是与此同时,他们获得了超过6000亿美元的税收,30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延期,以及五年的刺激性税务优惠,还不必做出任何真实的开支削减。

  代表众议院共和党人的议长博纳拒绝了白宫包含大规模开支削减内容的更大妥协动议,然后又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B计划”胎死腹中。不过,在许多共和党人的支持之下,他最终还是引领着大家接受了麦康奈尔-拜登计划为最终解决方案。共和党到底还是意识到,他们可不能去承担将国家推下财政悬崖的恶名。

  财政悬崖博弈,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要回答这问题,还要看议会将来确定债务上限时的情况。白宫宣称,关于债务上限问题没有任何谈判的必要,如果共和党方面希望进一步削减开支,他们就只能在税收方面做出更大的让步。如果他们的判断正确,能够在将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来处理削减开支和增税的关系,那么他们简直就是天才了。

  共和党赌咒发誓,宣称自己足够疯狂,为了原则和立场,哪怕让美国违约也在所不惜,他们坚信,白宫可没有那么坚强的神经,是无法忍受这样的局面出现的。如果他们的判断正确,那么白宫为了避免违约,就必须接受大规模的财政开支,同时不谋求大幅增税,这样共和党人就可以将税负压制在比人们的预想低得多的地方。

  可显而易见,双方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如果说眼下这一轮妥协有什么前瞻性意义的话,那么我们届时看到的可能会是这样的场景:白宫还是会就债务上限问题去协商的。他们当然首先还会说,他们不打算协商,而接下来,他们会拒绝议会以债务上限为人质的要挟,但是归根结底,债务上限还是会成为共和党在达成下一次妥协当中向白宫施加压力的筹码。白宫对于债务违约是心存恐惧的,到了最后,他们总是会谋求协商解决。

  这也就是说,其实共和党人并没有那么疯狂,只是他们希望民主党人相信他们更疯狂而已。对于国家可能跌下财政悬崖,他们也怕得要命。同样,对于美国真正违约,他们一样恐惧,因为那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后果。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拿出一份白宫确实能够接受的妥协方案,或者至少是一份哪怕白宫不接受,也可以让世人不会将损害全球经济的恶名单独加在他们头顶的方案。这样的妥协方案必然要包含税务方面的内容,尽管可能是通过税务改革而非简单提高税率来达到目的。

  共和党还面临着一个白宫没有的问题:大众普遍相信,与民主党相比,共和党进行沟通的理性和意愿都要弱一些。历来,大家都觉得白宫做事总是会迅速让步,有时甚至有过于迅速的嫌疑。这就意味着,一旦美国真的债务违约,要躲避指责,共和党的位置要比白宫尴尬得多。到了最后,如果白宫坚持自己的立场,共和党恐怕就要妥协了——哪怕前提是白宫要首先做出一点妥协的姿态。

  财政悬崖的最后时刻为我们提供了证据,显示双方对未来到底是怎样的预期。在讲话当中,奥巴马总统发出信号,宣称自己将牢固守住债务上限问题上的立场:“尽管我乐于就许多问题进行协商,但是如果议会觉得他们业已通过的法案所导致的开支,是否应该埋单还有辩论意义的话,我恕难从命。”博纳的信号则是,他知道税务改革将会是下一次妥协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双方这次妥协之后,他的办公室发布的新闻稿件标题是:“2013年必然是开支削减和税务改革年。”

  在财政悬崖的最后几天疯狂之中,双方有多次几乎因为多种理由彻底谈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显示这种高度紧张的,双方都大走钢丝的谈判很容易就会过火。因此,第三种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即:白宫误判了共和党可能的折中,共和党也误读了白宫可能的让步,最终我们真的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弄砸了锅,造成了真正的经济浩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0 08:36 AM , Processed in 0.0486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