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0

佛教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利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9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利益?这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事情。每个人都想要快乐,而不要悲伤。《巴利三藏》里提到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人问佛陀说,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为什么多数人都不快乐。佛陀答说那是因为妒嫉与吝啬的缘故。因此,由于这些烦恼,许多人都只为自己寻求快乐,而不理会他人的福利,甚至造成其它人遭受伤害。然而以不正确的方法寻求快乐只能带来些少喜悦,但却带来了更多的痛苦。最糟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错了。这是因为他们并不能够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你们可能会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而认为每个正常的人都应该有能力分别善恶。
当我们在早上拿一份报纸来读时,它到底是在教我们什么?晚上放工回来,吃完晚餐之后,坐下看电视时,它到底是在教我们什么?这两者都在教你们如何增长贪欲,显示这种欲乐多么的好,而那种享受则更美妙。此外,它也教你们如何采取暴力。简而言之,报纸与电视的多数内容都是属于教人如何增长贪、瞋、痴的歪理。而在它们的影响之下,许多人都被带入了邪道。但是不能把所有的错都往大众媒介身上推,因为它们只是符合一般人的所好及见解。然而好坏并不是由我们的见解决定。我们能够从佛陀开示的许多经典里了解这一点。

在《巴利三藏》的《相应部》里提到,有一次,有位很出名的戏班经理兼演员,名叫达拉布达,他去见佛陀,向佛陀说,他的戏班师父曾经告诉他,说如果演员以虚构的故事令到观众欢笑,在死后就会投生为笑神。他问佛陀对这件事的看法如何。佛陀则告诉他不应该问这问题。然而那戏班经理还是坚持地问了三次。当时佛陀就告诉他,如果他演戏的业成熟,他就会堕入地狱。其原因是他带给许多人受到污染的快乐,令他们的贪、瞋、痴增长,也令自己的贪、瞋、痴增长。所以,佛教能够带给人类的利益其中之一,即是开显了分辨善恶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一种正见,是能够带给自己及他人利益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如此,你们才懂得如何走上正道。例如,在戏班经理达拉布达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他就舍弃了演戏的生涯,而出家为比库,精进地修禅,不久之后即证得了阿拉汉圣果。在这世上,没有正见的人很可能会任意而为,例如沉溺于欲乐、渴求名誉、饮酒、赌博等。这些将会为他们带来长久的痛苦。

反之,具备正见的人则可能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修善,例如行布施、持戒、培育慈悲心及修禅以清净自心。这些将会为他们带来长久的快乐。在《法句经》里,佛陀说:“对不应羞耻的感到羞耻、对应羞耻的不感到羞耻、及持有邪见的人,将会堕入恶趣。对无险的视为危险、对危险的视为无险、及持有邪见的人,将会堕入恶趣。”佛陀的这些话的确是现代社会的真实反映。例如,许多穷人对自己的贫穷感到羞耻,富人则对自己的财富感到骄傲;没吸引力的人对自己丑陋的面貌感到羞耻,美丽的人则对自己的美貌感到骄傲。但金钱与容貌是否是判断什么是可耻或不可耻的因素?肯定不是。在任何一者当中,只要是品德良善的人就不须因为它们而感到可耻。反之,如果是个没有道德的人,即使他是非常富有与美丽,他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在明了这一点之后,应当不断地检讨自己将要做的事是善的还是不善的。而通过只实行善业之下,他变得对其他众生没有任何威胁,这即是一种无畏施。而且自己也会获得善业的善报。
佛陀在《巴利三藏》的《愚人与智者经》里说:“对于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及饮酒、服用麻醉品的愚人,他在今世就会遭受三种痛苦:一、当看到别人聚在一起讨论时,他以为别人是在讲他所造的恶事。二、当看到犯人被国王命人以种种刑罚折磨时,他这个也犯下同类罪恶的愚人就会感到害怕。三、当在椅子、床或地上休息时,他在过去所造的恶业淹没了他。当时那愚人就想:‘我没有做过好事、没有造过善业、也没有为自己建立了防止痛苦的保护所,我造了恶业、做了残忍的事、邪恶的事。在死后,我将会去到没有做过好事、善业、也没有为自己建立防止痛苦的保护所、造了恶业、做了残忍的事、做了邪恶的事的人的去处。’”在这部《愚人与智者经》里,佛陀举出一个例子以形容那愚人必须在恶道里受苦多久。他说:“假设有人把一个有个洞的轭丢进大海洋里,而东风把它吹向西、西风把它吹向东、北风把它吹向南、南风把它吹向北。又假设有只瞎眼的海龟在每一世纪之末升上海面一次。诸比库,你们认为怎样?那只瞎眼的海龟是否能够把它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
“世尊,在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它可能办到这一点。”
“诸比库,我说那只瞎眼海龟要把它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所花的时间,比愚人在堕入恶道之后,再要投生到人间的时间来得短。为什么呢?因为在恶道并无法可修、无善可修、无善可造、无福可造。在恶道盛行的是互相残杀及弱肉强食。即使在经过很久的时间之后,那愚人得以回到人间,他会投生于低贱之家,例如奴隶、猎人、造竹器者、车夫、或拾荒者之家。其家贫穷如洗、只得少量饮食、生活困苦、只有很少的衣服;他丑陋、难看、畸形、多病;他得不到食物、饮料、衣服、床、住所与光;他造身、语、意恶业。造了这些恶业,他在身体分解而死之后,即会堕入恶道、苦趣,甚至是堕入地狱。”

《巴利三藏》的《法句经》里也说:地狱是愚人真正的家,只有在很长的时间之后,他才来人间一下子,过后再回到地狱里。这是为何佛陀说人身难得。然而,许多人都不珍惜此人身。只有在投生到恶道里时,他们才后悔之前没有善用作为人时的生命,但那已经太迟了。当愚人在大地狱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小地狱里。在那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另一个小地狱里。如此在地狱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饿鬼道。又在那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畜生道。在畜生道里,他们互相残杀,造了许多恶业,死后又堕入地狱里。如此周而复始许多次之后,他们得以投生为人。但他们又再造下许多恶业,死后又堕入地狱里。
所以,我们可以称愚人为地狱的常住者。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正见的愚人,如何在造身、语、意恶业之下导致自我毁灭。所以能够分辨善恶,然后再依善行事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我们能够为自己带来幸福,也为他人带来幸福。佛教不但指明了恶业的危害,也指出了善业的利益。这种智慧是一种真正的利益,是现代科学无法提供予人类的。再者,学习佛教,多造善业,能够为人类带来今生的快乐,也能带来未来世的快乐。于现代社会中,许多佛教徒只是脑袋明白业报的自然法则,但并没有把它放到心中;他们相信这法则,但并没有依它实行。

愚人只会希望所造的恶业没有恶报,以及希望有不须造善业即自动到来的善报。但业报的自然法则并不理你们是否相信它,也不理你们是否喜欢它,它依然只是依照它自己的原则运作,即: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如是,我们获得的果报是依我们所造的业而定,而不是依我们的期望而定。佛教徒时常会谈到慈悲,但那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在行为上实践它们。他们必须具有智慧与慈爱地行布施。他们至少必须把五戒持得清净。若人不持五戒,反而随心所欲地杀生、偷盗、邪淫等,那么,我们是否能够说这个人慈悲呢?肯定的,他并不慈悲。慈悲的人怎么能够杀生呢?这种人不单只是对其他众生不亲善,也对自己不亲善。
佛陀在《法句经》一五七偈里所说的:“若人懂得爱惜自身,他应当好好地保护自己。在三夜的任何阶段里,智者应保持对邪恶的警觉。”在此,三夜是指生命的三个阶段。所以,如果希望自己获得幸福,我们应该修善;如果希望为其它人带来幸福,我们也应该修善。我们应该修布施,布施给有需要的人。如此就能够利益到他人与自己。布施能够带给你们什么利益呢?在《巴利三藏》《中部.小业分别经》里,佛陀说:“在此,有某个男人或女人布施食物、饮料、衣服、车乘、花、床、住所与灯给沙门或婆罗门。由于他实行这种业,在身体分解而死之后,他会投生至善趣,甚至是天界。但是如果他没有投生至天界,而是再回到人间来,那么,无论投生到那里,他都是富有的。”但佛陀只是针对持戒清净的人而说。因为佛陀在《巴利中部经》里说道:“诸比库,戒行清净者的意愿基于自己的清净戒而得以实现。”

所以,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把五戒持得清净。再者,如果我们持守这基本的五戒,我们也将会获得它们各自的善报。佛教能带给人类的那些利益就是:一、有关持戒、行善与发展心智的智慧,而这种心智的发展,是远比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物质发展更为崇高的;二、发展心智所带来的善报。这些利益不同于只能为我们带来短暂的五欲快乐,这有如利刀上的蜜糖之利益。在体验那些善心及智慧的利益之后,我们并不需要为它感到后悔。然而,这些还不是佛教能够带给人类的最上等利益。修习佛法能够获得的更殊胜的利益是禅定、观智、亲证涅盘与解脱轮回。
具体而言,为了帮助大众培育禅定力,获得心的清净,佛陀于《巴利三藏》教导了四十种的止禅业处,他说:“诸比库,你们应当培育定,因为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知见诸法。”而且,《清净道论》也说智慧的近因是定。再者,只有通过智慧我们才能证悟至乐的涅盘及断除一切烦恼。以安般念(观呼吸)为例,佛陀于《长部.大念处经》中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经中说:“诸比库,在此教法里,有比库前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他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一、入息长时,他觉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他觉知:『我出息长』。二、入息短时,他觉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他觉知:『我出息短』。三、『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四、『我静止息之身行而[A.H.S1] 而而 而  入息』,他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开始修行时,先以舒适的姿势坐着,然后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你应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感觉到气息的进出。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只应在气息扫过及接触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的某一点觉知气息。

如果跟随气息进出,你将无法成就禅定。反之,如果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一点(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处周围:左或右鼻孔边缘、或两鼻孔之间)觉知气息,你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当信、精进、念、定、慧这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时,定力将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近行定是在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这两种定都以安般似相为目标,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还能够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盘。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你必须藉助五根:信、精进、念、定、慧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你需要精进以便使心一再地觉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在此,信是指相信修安般念能够证入禅那。精进是指能够致力于修安般念至禅那的阶段。念是指不忘失安般念的目标。定是指心毫无动摇地专注于安般念的目标。慧是指明了安般念的目标。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间断地觉知似相,这情况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之后,你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注释中说,有分心就是意门。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将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有分心),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能如此辨识之后,你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最后你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禅支。五禅支是:一、寻:将心投入及安置于似相;二、伺: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三、喜:喜欢似相;四、乐: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五、一境性:对似相的一心专注。它们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但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刚开始修行禅那时,你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

你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一、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二、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三、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四、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五、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熟练地掌握了初禅之后,你可以进而次第地修第二禅至第四禅,以及它们的五自在。在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这阶段开始于禅相生起之前,进而定力随着修行四种禅那而增长,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禅修者修行安般念成就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转修观禅(毗婆舍那),也可以继续修行止禅。这是佛教能带给人类的更殊胜的利益:禅定(心清净)。
在获得强而有力的禅定力之后,你将能够知见究竟名色法,进而修习观禅,那是真正趣向至乐涅盘之道。禅修者有两条修行观禅的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先修行止禅(如安般念)达到禅那,然后进一步修行观禅。第二条路径是以四界分别观培育专注力达到近行定,未达到禅那就直接修行观禅。然而,无论依循那一条路径,在开始修行观禅之前,禅修者都必须修行四界分别观。首先你应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四界的十二种特相或性质,一、地界:硬、粗、重、软、滑、轻。二、水界:流动、黏结。三、火界:热、冷。四、风界:支持、推动。以此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并且趋向于近行定时,你将见到不同种类的光。

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刚开始的光是犹如烟一般的灰色。若继续辨识灰光中的四界,它将变得白若棉花,然后白亮得有如云朵。此时,你的全身会呈现为一团白色的物体。继续辨识白色物体中的四界,你将发现它变得透明晶莹,犹如冰块或玻璃。继续辨识此透明体中的四界,你将发现它闪耀与放射光芒。当你能持续地专注于此光里的四界至少半小时,即已达到近行定。利用此光来寻找透明体内的小空间,藉此以辨识透明体中的空界。你将发现透明体粉碎成许多微粒,这些微粒称为色聚。达到此阶段时,你可以借着分析这些色聚而进一步培育见清净。
色聚有两种,即明净(透明)色聚与非明净(不透明)色聚。含有净色的色聚才是明净,其它的色聚都是非明净。首先应当辨识个别明净与非明净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四界;你会发现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灭。这时候,你还没有能力分析这些色聚,因为你还看到色聚是有体积的微小粒子。由于还未破除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功用密集,所以你还停留在概念(施设法;假想法)的领域,尚未达到究竟法(胜义法;根本真实法)的境界。由于还未破除组合与形状的概念,所以还有小粒或小块的概念存在。如果不更进一步地分析各种界,反而以观照这些色聚的生灭来修行观禅,那么,你只是尝试对着概念法修行观禅而已,这不是真正的观禅。所以必须更进一步地分析四界,直到你能在单独一粒色聚中见到四界,如此做乃是为了见到究竟色法。你应该逐一地辨识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意处里诸色聚的四界。应当如此辨识六处里明净与非明净色聚中的四界。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种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辨识六处里明净与非明净色聚中的地、水、火、风这四界后,你也应辨识那些色聚中的颜色、香、味与食素。在分析了诸色聚里的八种基本色法之后,你应该进而分析个别色聚里的其余色法:命根色、性根色、心所依处色等,直至分析了一切种类色聚里的所有色法。

之后,你即可进而转修名业处,也就是分析名法。要如何分析名法呢?首先简略解释《巴利三藏》之一《阿毗达摩藏》的基本原则。若要了解名业处,必须先知道这些原则。在《阿毗达摩论》中,名(名法;精神)包含能认知对象的心与伴随着心生起的心所。心所有五十二种,例如:触、受、想、思、一境性、作意等。心总共有八十九种,可以根据它们是善、不善或无记(非善非不善)而分类;也可以根据它们存在的界而分类: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出世间。简单地说,有两种心:一、心路过程心;二、离心路过程心;发生于结生、有分或死亡的时候。心路过程有六种:眼门心路过程、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心路过程;分别取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为对象。前五种心路过程合称为五门心路过程;第六种心路过程称为意门心路过程。每一种心路过程包含一系列不同种类的心,这些心依照心法法则而以适当的次第生起。若要辨识名法,你必须依循此心法法则的次第去照见它们。
如何辨识禅那心路过程:如果你已能用安般念或其它法门达到禅那,那么,辨识名法最佳的起点是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和心所。这么做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在培育禅那时,你已经观察过五禅支,因此对于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所方面已经有一些经验。第二个理由是,在禅那中,禅那速行心连续生起许多次,因此非常显著而且容易辨识。对照之下,这与平常的欲界心路过程差别悬殊。在欲界心路过程中,速行心只生起七次,接着又有另一个心路过程生起。因此,如果你已达到禅那且想辨识名法,你应先进入安般念初禅。从初禅出来之后,应同时辨识有分(即意门)与安般似相。当安般似相在有分中出现时,你可以根据禅支的个别特相来辨识五禅支。

继续修行,直到你能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中同时辨识所有五个禅支,一、寻:将心投入并安置于似相;二、伺:使心维持在似相;三、喜:喜欢似相;四、乐:体验似相而引生的乐受或快乐;五、一境性:对似相的一心专注。辨识这五种名法之后,你应辨识在初禅速行心的心识剎那里其它的每一种名法,从识、触或受其中的一种开始辨识。你应先辨识这三种之中最显著的那一种,接着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剎那中都辨识它。然后你应辨识其余的每一种名法,一次加上一种。于是,刚开始时你能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剎那中见到一种名法、接着能见到两种、接着三种等等。最后,你能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剎那中见到所有三十四种名法。能辨识这些名法后,你应辨识在意门心路过程里其它每一种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初禅的意门心路过程由一连串不同功能的六种心组成。第一种心有十二个名法,其余五种心各有三十四个名法。一、第一种是意门转向心;你能辨识到包括此心在内的十二个名法(此心及与此心相应的十一个心所)。二、第二种是遍作心;你能辨识到包括此心在内的三十四个名法(此心及与此心相应的三十三个心所;以下同理类推)。三、第三种是近行心;你能辨识到包括此心在内的三十四个名法。四、第四种是随顺心;你能辨识到包括此心在内的三十四个名法。五、第五种是种姓心;你能辨识到包括此心在内的三十四个名法。六、第六种的相续不断一连串的禅那速行心;你能辨识到包括此心在内的三十四个名法。在辨识初禅心路过程里,每一种心识剎那中生起的所有名法之后,你应辨识所有名法的共同特相,即:倾向对象并黏着于对象。然后将初禅中所有三十四种名法辨识为名。之后,你应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所有六门心路过程里的名法。至此,你已经分析了内在的名色法。但这是不够的。你必须也以直接的观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而且必须把所观照的范围逐渐地扩大至整个宇宙。当你能够如此辨识内外的名色法时,你就能够暂时断除身见,因为在当时你不会看到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狗、猫等等,而只是看到名色法。
如何辨识缘起:现在你已经证得了第一种观智,即名色分别智。在证得此智之后,你可以进而修习缘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由于令你获得此生的因是在前一世临死时成熟的业,所以你必须能够照见自己过去世的名色法。禅修者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培育辨识缘起法的能力,这里说下最常用来教导禅修者辨识缘起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之后,你必须辨识在这三世当中因与果的关系。一旦能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以及透视五蕴之中那个是因,那个是果之后,你就能继续学习佛经与注释中教导的其它种辨识缘起的方法。你应该渐次地往过去观察自己的名色法: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至在入胎时,然后再观到前一世临死时。在看到前一世临死时成熟的行与业之后,你能够很轻易地看到围绕着那行与业的无明、爱与取。

在看到这五个导致你今世投生为人的五个过去因之后,你必须分析它们与今世的果报名法与业生色的因果关系。实例:当某位女禅修者专注并追查前世临死时的名色法时,她见到一个女人以水果供养比丘的业。然后,从辨识四界开始,她再追查供养水果给比丘时的名色法。她发现那个女人是一个非常贫穷而且未受教育的乡下人,因为想到自己困苦的处境,所以供养比丘并发愿来世生为城市里受教育的女人。在这个例子中,无明是错知「城市里受教育的女人」为实体;爱是渴望生为城市里受教育的女人;取是执着城市里受教育女人的生活;行是供养水果给比丘的善良意志(善思);业有乃是那个行的业力。在今世,那个女人投生为大都市里受教育的女人。她能以正见直接透视:前世供养水果的业力,如何造成今世的果报五蕴。能够如此辨识因果的能力,被称为是缘摄受智(辨识因果的智慧)。当你能如此辨识前一世,并观察到前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有这五因,以及今世的结生识、名色、六处、触与受这五果之后,必须以同样的方式逐渐地向过去辨识到以前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尽你所能地辨识过去多世。
如何辨识未来:借着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之后,你也能以同样的方法辨识未来世的因果。你将看到还会变化的未来,乃是过去与现在因的果报,现在的因也包括你正在进行的禅修。要辨识未来,首先应辨识现在的名色法。然后向未来观察,直到今世临死的时刻。那时,你将见到业、业相或趣相由于今世或过去世所造某种业的力量而生起。然后,你将能辨识到来世投生时的名色法。辨识未来世时,如果是投生于梵天界,则只有三门:眼门、耳门与意门。如果是投生于欲界天或人道,则有六门。继续如此追查,一直辨识到最后无明灭尽无余的时候,这发生于证悟阿拉汉道之时。你必须继续追查到五蕴灭尽无余的时候,这发生于阿罗汉的生命结束时,即般涅盘之时。因此,无论未来还有多少世,你都必须辨识下去,一直到证悟阿罗汉果以及般涅盘之时。那时,你就能辨识到因为无明灭所以色法灭等等。

于是你能辨识到现象(法)的息灭。这种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以及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称为缘起第五法。这是舍利弗尊者所教导而记载于《无碍解道》的方法。修成第五法之后,你可以学习第一法来辨识缘起,这是佛陀所教导的方法。佛陀在许多经中教导此法,如:《因缘品相应》以及《长部.大因缘经》。缘起的第一法乃是以顺行的次第经历三世。开始于过去世的因:无明、行,它们造成现在世的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然后现在世的因:爱、取、业有,造成未来世的果:生与老死等所有痛苦。在证得称为「缘摄受智」的第二种观智之后,你就能够暂时断除断见、常见、无因见、无作见等邪见。在知见从过去至未来的名色流之后,你已暂时断除了断见。在知见一切名色法一旦生起立即坏灭之后,你已暂时断除了常见。在知见一切名色法都各有导致它们生起的诸因之后,你已暂时断除了无因见。在知见诸因能够导致它们的果报生起之后,你已暂时断除了无作见。如此,这种智慧不但能够去除我们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的疑惑,也能够断除各种不同的邪见。
观禅:在分析了究竟名色法与缘起之后,你可以进而修习观禅,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但在还未分析究竟名色法与缘起之前,你是不能够修习观禅的。为什么呢?因为究竟名色法与缘起支是观禅的目标。若你在还不能够辨识它们之前就修观禅,那就不是真正的观禅。如果你真的关心他人与自己的幸福,你就应该认真地考虑这一点。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这是以分组的方式觉照行法的智能。要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分组──分成两组:名与色。或五组:五蕴。或十二组:十二处。或十八组:十八界。或另一种十二组:十二缘起支。然后需要觉照每一组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真正的观禅的开始阶段。你必须观照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以便确定没有任何行法或名色法是常、乐及我的。不然的话你怎么能够肯定在外并没有一个恒常的上帝,以及在内并没有一个恒常的灵魂?如果你进修下一个称为「生灭智」的阶段,你就能够观照名色法直至它们的「剎那现在」或「剎那当下」。

当时你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它们极其迅速的生灭。你也能够以「后生心路过程」观照「前生心路过程」为无常、苦、无我。从「坏灭智」开始,你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它们的坏灭。如此修习之下,当你的观智成熟时,你就会只看到行法的坏灭。你应该观照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行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如此观照之下,你就会看到没有任何东西可执取的诸行法之过患,而你也就会因此对它们感到厌离。在对有为的行法感到厌离之后,你的心自然会寻求唯一的无为法,即涅盘。如果你在过去生中累积了足够的波罗蜜,而在今生又足够精进地修习观禅,当你的观智成熟时,你就能够证得取涅盘为目标的道智与果智。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亲自去修习佛陀的这些教导,以观智直接地体验那些究竟名色法极其因缘,这是真正趣向不死涅盘之道,这也是佛教能带给人类最殊胜的利益。最后,请大家牢记佛陀于《巴利三藏》《法句经》里的教导:“只有自己才能造恶,自己才能污染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自己才能清净自己。净与不净只看自己,无人能够清净他人。”这即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及提升自己的心智,必须自己去致力于培育清净;没有他人能为我们去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 04:36 AM , Processed in 0.0331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