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2

美军用八路军精神在太平洋战场上打赢夺岛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0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美国人还没有从珍珠港事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对日作战正处于困境时,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率领部队,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赢得了美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振奋了美国民众的精神,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位军官就是海军上校埃文斯·卡尔逊。然而,谁曾想到,卡尔逊的胜利,是灵活运用八路军游击战术的结果。

  跟游击队翻山越岭学本领

  卡尔逊,1896年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16岁参加美国陆军。20世纪20年代,他被派往中国。自此以后,他几度来华,与著名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成为好朋友。
抗战初期,他以美国海军情报官的身份再次来到中国。在上海,他遇见了老朋友斯诺。斯诺将自己刚刚完成的《西行漫记》送给他。从书中他知道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知道了八路军独特的作战方法,对红色根据地有了向往之情。他跟斯诺说:“我愿意见见你那‘神一样’的人,我觉得搞清他们在西北红区怎样跟日本作战是至关重要的,说不定将来哪天会用得着。”1937年12月初,卡尔逊几经周折,来到了山西八路军总部,见到了总司令朱德和政委任弼时。在此后20天的时间里,他从两位领导人那里了解了八路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他兴奋之极,决定和八路军一起生活,一起战斗,学习游击战术。

  1937年12月26日,卡尔逊背着沉重的行囊,跟随一支八路军部队,在朱德的目送下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山西前线。这支部队过村庄,爬高山,机动穿插,巧妙迂回,每一次动作都让卡尔逊赞叹不已。一年后,这支部队中的600人组成分队,要执行一项截击日军的任务,卡尔逊毫不犹豫地跟随行动。这次任务十分艰巨,分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往90多公里以外的目的地。这天夜里,分队出发了。他们冒着严寒,越过深谷、森林和急流,以急行军的速度向前奔袭。卡尔逊凭着往日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练就的体魄,勉强跟上队伍。

  32个小时以后,分队终于到达目的地,并出色完成了截击任务。精疲力竭的卡尔逊惊奇地发现,虽然每个战士都极度疲惫,却没有一个掉队的。他问一个战士:“你如何能做到不掉队?”战士的回答令卡尔逊终生难忘。战士说:“如果一个人只有两条腿,他会掉队。但我除了有两条腿,还有头脑。我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我知道这次行动对整个战斗意味着什么。”后来,卡尔逊又到了延安,八路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法,给他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用八路军的标准组建海军陆战队

  1942年2月,太平洋战争处于最艰难时刻,回国后的卡尔逊奉美国海军之命组建一支新型的海军陆战队,专门担负袭击任务,称“袭击者”营。这个营需要从优秀的士兵中选拔队员。卡尔逊一直记着那位八路军战士的话,他决定把这支特殊部队建设成八路军式的队伍。按规定,这支部队的名额是1000人,而报名的志愿者就有3000人。卡尔逊决定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挑选。录取的这一天,卡尔逊对每一个志愿者都提出相同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打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我们为什么而战?”

  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说:“长官,我要打仗。”有的说:“我想快点到海外去,快点回来。”还有的说:“我就是想参加突击队。”对这一类回答,卡尔逊很不满意。最终,他录取了那些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为珍珠港雪耻”,“要教训日本鬼子”,“要消灭法西斯,消灭军国主义”的志愿者。

  加利福尼亚的2月正值雨季,一场大雨过后,圣迭戈附近的埃利奥特兵营一片泥泞,1000人的“袭击者”营在等待着卡尔逊的首次训话。卡尔逊的第一句话就令所有士兵大吃一惊:“我们将和你们同吃、同住、同工作、同战斗。我们心甘情愿地放弃一切特权。”队伍中出现了轻微的骚动,士兵们从来没有听到长官说过这样的话,因为这些话颠倒了美国军队的生活传统。接着,卡尔逊描述了他们所要经受的训练。他说:“你们必须练得不吃饭也不睡觉,一天行军50英里以上;还必须学会在丛林中作战,用各种武器在各种可以想象得到的位置上进行射击。有那么一天,我们惟一的口粮是从日本鬼子尸体上搜寻出的食物。”最后,卡尔逊给他们讲述了那支600人八路军分队的故事。从此以后,“袭击者”营有了雄壮有力的营歌,有了体现“团结”、“协作”的口号,有了官兵同甘共苦的管理方式。卡尔逊赢得了所有官兵的信任,他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老头子”。

  马金岛上首战告捷

  1942年8月9日,一支由美国海军潜艇组成的特遣小舰队奉命悄悄地离开珍珠港基地,向西南3000公里以外的吉尔伯特群岛(今属基里巴斯)驶去。潜艇上载着215名“袭击者”营的官兵,他们要用打了就跑的八路军战术,去袭击日军占领的马金环状珊瑚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破坏设施,擒拿俘虏以及收缴文件。

  16日晚,潜艇到达了马金岛海域,可是,天气突然变坏,海上风雨交加,波浪翻滚,给下艇登陆带来了极大困难。卡尔逊登上瞭望塔,观察了一会说:“在这样的天气里,日本人肯定毫无防备,我们正好可以出其不意。”他命令官兵立即乘橡皮船登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橡皮船的引擎大多熄火了,官兵们凭借着平时在海浪中训练的功夫,竭尽全力向海岸划去,终于在17日凌晨5时30分登上了马金岛。

  天开始放亮,晨雾渐渐散去,卡尔逊派出几组巡逻队,向不同方向出发,搜索岛上的日军。不一会,在岛的另一侧响起了枪声,原来是巡逻队与日军遭遇了。恰在此时,从树林里走出3个土著人,他们愿意为美军提供情况。卡尔逊了解到岛上的日军有二三百人,大多数集中于温庄码头和吴吉关。还了解到,日军在丛林里布置了不少狙击手。他立即用无线电通知潜艇,请求炮火支援。几分钟后,炮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在温庄码头和吴吉关方向爆炸。

  随后,卡尔逊将部队分成小股,用各种轻重武器,与日军展开丛林游击战。战斗整整持续了4个小时,附近岛屿的日军水上飞机和零式战斗机赶来增援,它们对丛林进行疯狂的轰炸和扫射,“袭击者”营的官兵也开始与敌人展开了巧妙的周旋。卡尔逊则奔波于各个作战分队之间,用他特有的冷静和沉着,在远离基地、毫无退路的孤岛上,激起战士们战胜敌人的信心。

  下午5时,马金岛上的枪声开始稀疏,日军的抵抗越来越弱。7时30分,马金岛归于沉寂,卡尔逊的任务完成,便率领部队乘坐橡皮船撤回到潜艇。

  此次战斗,“袭击者”营以牺牲30人的代价,换取了消灭日军300余人,摧毁小型运输舰2艘,无线电站2座,水上飞机2架,破坏了全部军事设施的战果,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的首次胜利。消息传来,美国国内一片欢腾。《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都对此进行了长篇报道;《纽约先驱论坛报》则发表了社论,题目是《“袭击者”卡尔逊》,给予卡尔逊和“袭击者”营以很高的评价。

  后来,卡尔逊又率领“袭击者”营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今属所罗门群岛)战役,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编辑注:也就是HBO最近热播的《The Pacific》第一、二集所记述的战役。)


卡尔逊:深得毛主席真传的美国“游击战”将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卡尔逊数次来到中国,并深入到延安,访问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回国后写成了《中国的双星》,并预言中国共产党必将在中国取得胜利。他还以八路军精神组建了一支美军中的八路军投入“二战”……《传记文学》2003年第3期发表张伟撰写的文章,介绍了这位美军将领在中国的传奇经历。

  ——编者

  两次中国之行使卡尔逊对中国有了深入的了解

  1927年,31岁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思·卡尔逊怀着“教会中国人养成尊重外国人的习惯”的信念踏上中国这块神秘的国土。卡尔逊当时的驻防地是上海。后来,卡尔逊被任命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四团情报军官。在接受任命时,他的指挥官布里斯托尔上将对他说:“我希望你能真正的深入去了解中国。中国太大,人口也太多了。除了广泛的结交朋友,你是无法达到了解中国的目的的。只要我们能平等地对待他们,你就会发现一个事实,他们丝毫不比我们低下,有些方面甚至还远远地超过我们。……”布里斯托尔曾经在中国服役多年。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时,布里斯托尔是长江上的美国驱逐舰“奥尔巴尼”号舰长。他是第一个向新生的共和国鸣礼炮致敬的。

  通过布里斯托尔将军,卡尔逊认识了正在中国的年轻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0年至1931年,卡尔逊奉调到尼加拉瓜参加镇压当地游击队的战斗,并因此获得海军十字勋章,但是卡尔逊心中充满疑虑:在他的心目中一直以为美国是一个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家。但他的勋章使他否定了昔日的结论。

  1933年,卡尔逊重新来到中国。但洋味十足的上海已不能满足他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渴望。因此,卡尔逊来到北平。

  卡尔逊把在北平的主要时间都用在了了解中国文化上。作为公使馆的警卫副官,他发现,在北平的美国驻军中每月总要有1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与当地中国居民发生文化冲突所致。后来,卡尔逊为在北平的美国人开办了一个中国语言、历史和文化的学习班。这个学习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个月后,受到纪律处分的人已逐渐减到每月不足十人。

  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震憾了卡尔逊

  1935年冬,卡尔逊奉调回国。1937年春天,卡尔逊申请第三次去中国执行任务的申请被批准了。起身前往中国前一周,卡尔逊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单独接见。此时的世界正处于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边缘。罗斯福给了卡尔逊一项十分特殊的任务:“希望你不时地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眼里的中国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些什么。”“这些信我们保守秘密,只有你我两人知道。”罗斯福说,“我猜想,今年夏天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突变,我想直接了解那里的情况并听到你这位军官的看法。”

  卡尔逊到达上海后,留在上海担任战场观察员。在上海观察战场是一项“既简单又令人痛苦”的工作。卡尔逊和其他观察员只消在能够俯瞰苏州河的屋顶上或公共租界边缘楼房中租一个窗口,就能清楚地看到这场战争的详情。当他们看到中国军队在日本的坦克、大炮射程内英勇地进攻,又一排排倒下时,卡尔逊对身边的观察员说:“真想冲过去,拣起阵亡者的枪跟鬼子拼呀!”就在这天晚上,他从几个童子军口中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当他唱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时,他感到他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在战场上,他问一个参加救助的民工:“你为什么要打仗?你的同胞为什么不怕死?”

  “救——国!”那人答道。

  “那你们怎样去救国?”

  “通力合作,不怕死就能打败鬼子。”

  “通、力、合、作?”卡尔逊没有听懂那人口中乡音浓重的上海话。

  “工——合!”那人又把四个字简化成两个字。

  “工合!工合!”这两个字在卡尔逊心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几年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卡尔逊的突击营口中喊着“工合”二字冲上日本人防守严密的一座座小岛。“工合”(Gung Ho)二字响彻太平洋上空,从而使日本人闻风丧胆。

  在八路军根据地,卡尔逊了解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卡尔逊的老朋友斯诺这时也来到了上海。斯诺此时刚刚完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的初稿,就被卡尔逊借走了。几天后,专程前来归还书稿的卡尔逊一进门就大声说:“天哪,埃德!朱德、毛泽东、周恩来,是真有那样的人,还是你凭空编造出来的?”

  “这是什么话?”斯诺装出很生气的样子嚷道,“他们就像我写的那样活生生的生活在陕北、在山西、在日本鬼子后方。谁都可以去跟他们交谈,同他们在一起生活呀!”说到这里,斯诺故意顿了顿,“我相信,他们尤其会欢迎海军陆战队的情报官员去他们那里。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军官敢勇敢地穿越封锁线到他们那里去。”

  斯诺的话激起了卡尔逊对陕北的兴趣。他向斯诺说:“如果他们(共产党)真正是士气高昂和纪律严明,如果他们的领导人真像你所说的那样足智多谋……那么,未来可能是属于他们的。”

  卡尔逊通过蒋介石的澳籍顾问端纳办妥了西行的手续,于当年底启程前往西北。他首先来到了位于山西洪洞县内的八路军总部,会见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等人。卡尔逊此行前后总计50余天,行程1600多公里。他先后考察了晋绥、晋西北、晋中、冀中等敌后根据地。卡尔逊了解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知道了什么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知道了什么是“统一战线”。他这样描写他所接触的人:这些人态度是友好的,我感到像是在家里一样。

  在董显光的安排下,卡尔逊还会见了刚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伉俪”的蒋介石夫妇。在与蒋介石一个小时的会见中,卡尔逊竭尽全力向蒋介石呼吁“结束过去兄弟间的流血”,给予八路军以援助。他对蒋介石说:“八路军是一支抗日生力军。可是他们衣单食薄,急需食品、爆破筒和打坦克的弹药,尤其急需医药和绷带。委员长,我以一个军人的名义代他们提出请求,请您尽快地向他们提供援助!”

  听完董显光的翻译,蒋介石很不自然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说:“很感谢你对中国人的抗战表示同情。几个月来,你辛苦了。我还要去出席一个会议,失陪了。”……

  卡尔逊预言中国共产党必将在中国取得胜利

  1938年5月,在林伯渠的安排下,卡尔逊造访延安,拜会了他心仪已久的毛泽东。在一支蜡烛黯淡的灯光中,毛泽东与卡尔逊一边喝着茶一边剥着花生进行了彻夜长谈。二人谈话的内容从抗日战争、欧美局势一直谈到各个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乃至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后来,卡尔逊这样评价毛泽东:“这是一位谦虚、和善、寂寞的天才。在漆黑的深夜中在这里奋斗着,为他的人民寻求和平的生活和公正的生活而奋斗着。”

  卡尔逊此行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见到了邓小平。在他的著作《中国的双星》中,卡尔逊这样描写邓小平:“参加八路军以前,邓是个工人。他在法国呆了几年,考察那里的工人运动。他矮而胖,身体很结实,头脑像芥末一样灵敏……”

  回到汉口的卡尔逊不遗余力地为共产党进行宣传,呼吁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援助。在给罗斯福总统的定期报告中,卡尔逊称赞在中共那里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腐败;军队官兵平等、精神饱满、斗志高昂。他还在信中建议:应该援助中共这支抗日武装。

  卡尔逊的考察结论与美国政府此时对华宣传的口径并不一致,这招致了他的上司奥弗莱什的批评。对此,卡尔逊决定断然辞职回国,以自由写作为生,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中国的双星》一书。卡尔逊有两个预言:一是在不久后日本肯定会向美国发动进攻;二是中国共产党必将在中国取得胜利。海伦·斯诺夫人曾经这样回忆:1946年,正值中国内战酝酿之时,卡尔逊偕夫人蓓姬到她家作客,与斯诺夫妇畅谈两天两夜。卡尔逊当时说:无论打还是不打内战,中国问题不久总会得到解决。不是建立(有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就是中共取得最终胜利。

  卡尔逊在美国仿效八路军的作风建立了一支队伍

  1941年1月31日的《洛杉矶时报》和《洛杉矾每日新闻》同时刊登了刚从中国归来的卡尔逊的访谈:预计美日在90天之内将会爆发战争,日本人有可能搞不宣而战的伎俩。在文章中,卡尔逊提醒美国公众注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我们的第一防线都是英勇抗击着日本的中国!”

  1941年5月,卡尔逊重新穿上他心爱的军服,任圣迭哥埃里奥特兵营第二团作战情报官。1942年2月5日,卡尔逊受命组建第一独立营,即“卡尔逊飞行突击队”或称“工合营”。罗斯福总统把他的爱子詹姆斯·罗斯福送到卡尔逊身边担任突击营参谋主任。卡尔逊以5比1的比例严格挑选了1000名突击队员,以实现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以八路军精神组建一支美军中的八路军的梦想。

  卡尔逊在突击队的日常训练中,时时刻刻以八路军官兵平等的精神为榜样。他与普通士兵一样站岗值勤、排队打饭、露宿野外、背着挎包和武器参加急行军。每周五,突击营依照八路军的样子召开民主讨论会,每个士兵都可对一周训练中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参谋主任小罗斯福还像八路军中政治委员一样给大家作形势报告。会议间隙,大家都会要求他们的“老头子”给大家吹段口琴,听他讲他在中国时与八路军并肩行军的故事……

  1942年8月16日,卡尔逊的“工合营”在两艘美军潜艇的配合下,以损失30人的代价奇袭日军据守的马金岛,取得了二次大战中美军首次两栖登陆战的胜利。

  但卡尔逊的“工合”精神冲击了美国军队的传统和秩序,引起军中很多人的反感。1943年4月1日,卡尔逊被免去突击营指挥官职务,转而担任团主任参谋。从这以后一直到1946年卡尔逊以将军军衔再次退役,他再也没有被委派指挥任何部队。1947年5月27日,卡尔逊溘然辞世,享年51岁。
发表于 2010-3-20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0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04:44 AM , Processed in 0.0814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