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0

汉语混乱,怎一个“内心苍凉”了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小小的二代身份证,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4个值得商榷的语病。日前,在一个“中文危机与当代社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严厉批评当下汉语使用的混乱,已经由局部蔓延到了整体。《咬文嚼字》主编说,看到如此错误百出的用语、用词、用字的混乱状况,真的内心十分苍凉。

汉语使用上的混乱并非自今日始,不过是于今为烈罢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出来大声疾呼,拯救也好,关爱也罢,甚至直接诉诸感性的“内心苍凉”,都表达了对汉语遭到践踏的深深忧虑。然而,“苍凉”归“苍凉”,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汉语使用混乱的情形不会迅速得以缓解。

在应用语文,或者说实用文体上,我们的糊涂由来已久。按说,应用语文漫漶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左右,不可一日或缺。然而,应用语文往往又是被忽视、轻慢的语体。只要能够大体传达清楚也就可以了。以发行逾10亿张的二代身份证而言,其文本很可能就是具体操办人员循旧章开列出来,相关领导看看也就通过了。网友指责审查专家的糊涂,很可能打错了板子,专家未必在正式颁行之前见过文本。

往大里说,中国文化向来存在着上层文化或曰精英文化与下层文化或曰实用文化的分野。二者在运用汉语上,呈现出来的水准既已不同,而社会上对其容忍的程度也颇为不同。精英文化固然讲求气象森严、用语精致、辨析细微,而一般民众浸泡的实用文化,则草率随意得很,“粗通文墨”即可。二者虽有相互影响、渗透之处,大体上却仍然各有边界,不相往来。于是,类似二代身份证上呈现出来的语病,其实所在多多,只不过,不经意、不在意、不以为意罢了。

而我们看到,学校教育不仅没有拉近反而使得汉语的这些割裂越来越严重。学校教育负有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最直接责任,这也是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的深刻意蕴所在。然而,时下的学校教育,却盛行工具理性,在外语和汉语之间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汉语教学要么过于追求精致、钻牛角尖,要么就被随意弃置、越来越边缘化。经过这样的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对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缺乏“温情和敬意”。

因此,近日被揪出的二代身份证语病问题不过是众多汉语病变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论者梁文道曾直言批评此种“被严重污染的中文”,他说,“有时候看电视上一些大学者讲话,他们说‘这件事的可操作性就很低了’,如果用纯正的中文,说‘这件事不好操作’就行了,不需要讲个‘可操作性’。”他奚落说:“现在的中文是‘性’泛滥,就跟我们平日里在街上看到的那些性病广告一样,很腐烂。”

汉语既已疾病缠身,当然不能简简单单地弄上一味传统中药就能起效。眼下很多人都在倡导国学教育,这样的补课,固然比不理不睬、自以为是要好,可在一个已经断裂、扭曲的文化教育中重新接续传统,尚有漫长的路要走,要营造一种宽容健康的社会环境来容纳承载,也应该有量化的、具体的、有着分期目标的设计和诉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5 12:37 PM , Processed in 0.0256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