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4

张艺谋与知识分子的恩怨情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1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21日 08:20东方早报

上周五,去影院看《三枪拍案惊奇》,售票员大姐说,今晚的票早卖完了,明天早点来。次日一早买票进场,约一半观众为中老年人。观影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张伟平讨伐“所谓精英、影评人、知识分子”的心情。电影结束,问一位老年人感觉如何,她说很不喜欢,因为“它没有意义”。

不要以为老百姓看电影就是为了傻乐,这位普通观众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感觉。在“意义”这块阵地上,知识分子和张艺谋已经死磕了很久。尤其对张艺谋的近年作品,文化精英的批判力度越来越大,以致深感受伤的张艺谋提起知识分子就一脸不屑。

其实,张艺谋和文化界曾有不短时间的友谊。他的第一部《红高粱》问世时,老干部斥之“贩卖国丑”,体制内势力群起批判。但这部电影得到百姓的喜欢,而且知识分子从中解读出了时代气息,对电影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而且,由于电影史是知识分子书写的,他们将《红高粱》赋予文化意义,并将张艺谋推为第五代的领军人物。

《活着》的被禁,让知识分子对张艺谋的同情达到高潮。但当《一个都不能少》出来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张艺谋表示质疑,从他不擅拍城市题材、贩卖民俗等,上升到了“迎合主旋律”。杂音的不断出现,也让张艺谋对知识分子不满。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英雄》的上映。《英雄》是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模式。但知识分子并不关心票房,影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他们集中批判的对象。学者崔卫平写下文章《<英雄>:献给萨达姆和金正日的影片》,认为影片“以法西斯美学为极权者找合法性”。深感委屈的张艺谋对此并不辩解,但迹象显示,他对知识分子已不再信任。此后,张艺谋在中国式大片的路上渐行渐远,《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犯了众怒,人们对张艺谋靠强暴大众意志捞取票房的手段表示愤慨。电影学者郝建称《黄金甲》具有浓厚的红卫兵情结,透着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在知识分子的眼里,曾经先锋的张艺谋,从《英雄》到鸟巢,已经成为时代的“装修大师”,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公敌。张艺谋与精英知识人彻底分道扬镳。

《三枪拍案惊奇》当然是一部烂片,影评人围殴该片时的面目,确实也有些狰狞。但当你了解了这一段恩怨情仇,你就会说“原来如此”。张艺谋真是个人物,他适应性极强,能够站在中国电影前沿,二十余年风骚不减。但他在知识分子的评价体系里,却经历了价值观先进、价值观反动、失去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是社会批判,而作为中国导演来说,批判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死法。看破了这一点的张艺谋,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赢得了市场、票房、权势,但失去了知识分子的拥护。得耶?失耶?这就要看张艺谋认为什么“最有意义”了。北京 潘采夫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次不是张艺谋的错

作者:肖鹰

截至12月14日,张艺谋导演的《三枪拍案惊奇》正式上映才3天,已然骂声如潮,“最烂的张艺谋电影”、“赵本山春晚小品无厘头串烧”、“恶俗抢钱”之类的斥责,布满报端网络。

对于观众这样的反应,我从张艺谋与赵本山联手打造这部片子时就预料到了。张赵二人合作的意图,就是要把当下中国的娱乐文化“愚乐到底”。但是,今天的观众,他(她)虽然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进影院观看张艺谋电影,但这决不意味着他(她)会放弃反对“被愚乐”的权利。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批资深批评家,也在观影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列阵詈骂《三枪》,满纸愤懑之情,仿佛是被张艺谋赵本山狠狠地暗算了一把,惊悸不已。当然,媒体上惯有小骂大帮忙的“批评家”,也有不少以“酷评”向娱乐世界撒娇的“批评家”。但此番不少素有威望的批评家竟也跻身骂阵,因《三枪》为老谋子痛心疾首,可是,他们早该领略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此张艺谋21世纪三大“转世之作”了吧,怎还会有如此讶异?

自拍《英雄》以来,张艺谋拍电影就做两件事:第一,为打造视觉奇观的“大场景”大把烧钱;第二,为制造观影噱头而在导演趣味上“所治愈下”。如果说《英雄》还有堂皇的“天下”观念和与之相配的壮烈风景,虽然空洞不经,但其中的男欢女爱还是让观众欣赏到张艺谋电影的感性美学;然而,《满城尽带黄金甲》除了血腥杀戮就是乱伦倾轧,片终时那“花毁人亡”的“壮丽场景”,让人觉得,摄影专业出身的张艺谋似乎把摄影机变成了野蛮的巨型绞肉机。

看了这3部“张艺谋转世大片”之后,作为一个批评家,你还有理由或信心来期待张艺谋在电影中给你艺术、给你文化、给你品位吗?如果你真做这样的期待,不是你疯了,就是你从来没有清醒过。“只有票房才是硬道理”,这是张艺谋的合伙人张伟平的生意经,也是“转世”后的张艺谋的电影经,当然也是赵本山娱乐行当的不二法门。这三人,大概可以算是当下执中国娱乐产业牛耳的三巨头,他们今天终于成为合伙人,道理很简单,因为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观众整高兴了,让观众无畏地掏腰包。

熟悉张艺谋电影发展史的人士都知道,从导演处女作《红高梁》开始,张艺谋从来不用现成的明星做主演,一定要亲自“选新”从头打造,因此有了声扬全球的“谋女郎”系列。从《英雄》开始,张艺谋不再“选新”了,而是“用旧”,在两岸三地尽其可能地搞“全明星阵营”。“用旧”是张艺谋电影艺术真正的“转世”,他的兴奋点和功夫,都不再用在通过对主演的精心培养而拓展电影内涵,而是以王朔所说的“装修大师”的技能搞“雷人的场景艺术”。“用旧”的好处,就是现成的明星“好看”,是“场景艺术”最现成的点缀。“旧星”省广告费,省导演功夫,何等经济。

据媒体报道,这次拍《三枪》,是“老板”张伟平择策让张艺谋找赵本山合作、并且指定小沈阳主演的。张艺谋为什么接受小沈阳?小沈阳今年因为赵本山一手提携跻身央视春晚,一夜蹿红,是今年中国娱乐圈不多的“亮点”之一,但小沈阳没“触过电”,渴望借“张艺谋电影”再镀金身的他会自我杀价待沽。张艺谋使用小沈阳,不仅是“用旧”,而且是因陋就简的“捡漏儿”。用“不大会走路”的小沈阳等赵家班人员作主演,张艺谋不会不知道对《三枪》的结果是什么,但他慷慨欢乐地用了,这只能说明,张艺谋已经“谋钱”不“谋艺”了。

张艺谋是拍过一些好电影的,譬如他的《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个都不能少》,前者用深挚醇烈的爱心拍摄了一部向父辈们致敬的电影,细腻大气,真实感人;而从电影艺术角度,后者则展示了张艺谋在无故事前提下那种自然而精致的叙事能力,让观众看到,电影在与生活贴合时,怎样将粗朴的生活提升为人性美。《一个都不能少》等上世纪90年代的老谋子电影,曾经让人们对张艺谋及中国电影寄予厚望。然而,张艺谋用他21世纪的3部“转世大片”,彻底摧毁了人们对他的这分期望。

这是一个媒体打造世界的时代,看或不看,观众总是被动的。因为其文化积累,更因为当下中国红不红、白不白、商不商、文不文的文化导向。“张艺谋电影”无论多么退化变质多么烂,总还是会有渠道将善良的中国观众忽悠进电影院的。媒体表现就是一例。《三枪》首映票房表现,南北多家平面媒体的报道是“相对冷淡”。但是12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却称:“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影片《三枪拍案惊奇》昨天在全国上映,首日票房达到2100万元,创国产影片历史新高。”面对种种各说各话两相矛盾的报道,面对高高低低虚虚实实的数据,普通观众更加难以辨清一部片子的票房,究竟是创历史新高还是新低。可困惑之余,泱泱大台央视其报道权威也不容怀疑啊,它必然客观上成了某部电影最好的“导座”。

无意的亢奋,有意的炒作,或真相或假象,凡此种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年来,中国观众习惯了在疑虑中走进电影院看张艺谋电影,然后带着受骗和被愚弄的心情走出电影院的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经验”。

相对于强势的舆论工具,观众是被动的。严肃的批评家,应当有一种主动的态度。对于张艺谋的“谋钱不谋艺 ”的电影现象,要有认真理性的分析,不要哭,不要笑,也不要骂。批评家不要跟着观众重复“上当看张艺谋”的“中国电影经验”,要为观众做好批评和引导工作。如果我们的批评家总是满足于附和着观众骂声去与张艺谋嚎战,只能说明,我们的批评家疯了,或者在故作“疯了状”。

这一次,错的不是张艺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枪》,张艺谋诱惑机制中的“傻乐至死”

周志强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奥运张艺谋”,习惯了他的那种气势恢弘的文化景观的时候,《三枪拍案惊奇》却突然让演员们把一张面饼当成了墩布,大耍二人转。张艺谋与国家主义美学工程的紧密关联,似乎在此中断了。人们惊奇地发现,《三枪》已经成了“三无”:上无国家民族象征,下无个人生存体验,甚至上上下下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精神”的东西。这仿佛是张艺谋电影的一次不经意的“失重”:在《菊豆》中,性虐待被当作是一种性别欺凌的文化象征,而在《三枪》中,当麻子的烟袋锅子戳到老板娘屁股上的时候,闫妮痛苦的表情,在扭曲的镜头中,显得滑稽可乐,于是,观众就傻呵呵地笑了。

在这里,张艺谋拒绝对这个电影进行任何价值和意义的搜寻,并为此洋洋得意。他不断地强调,电影就是一个传说,这意味着,“传说”乃是一个散布在口头上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种值得挖掘现实内涵的艺术作品。

没有必要对张艺谋吐口水,因为《三枪》的出现,本来就是“张艺谋电影”文化战略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三枪》是典型的“张艺谋电影”。

所谓“张艺谋电影”,已经不仅仅是艺术产品,还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生产方式,我称之为“张艺谋诱惑机制 ”。也就是说,在张艺谋那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存的策略,旨在通过各种“变身术”,挑逗观众的阅读欲望——一方面,张艺谋电影总是在千变万化的身影之间,给人一种“张艺谋电影的家族相似感”;另一方面,每一次变身,都是对这种“张艺谋感”的违背和撕扯,形成对阅读期待的疏离感。从《红高粱》到《三枪》,张艺谋电影的文化特色总是在“出人意料”与“原来如此”的逻辑语法上面运行。在这里,“这次张艺谋会怎样”,正是张艺谋电影阅读的基本语法。

所以,张艺谋电影构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特殊奇观:边看边骂,越看越骂,骂完还看,越骂越看。显然,张艺谋电影的魅力,正在于这样一种对诱惑机制进行巧妙掌控的美学战略。

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张艺谋电影”扮演着不同的文化角色:第五代的精英主义角色、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风情、大众文化时代的票房神话、新世纪的国家主义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标志着“张艺谋电影”以不同的方式串演着不同的文化形象,并形成人们“围看”张艺谋的社会驱动力。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三枪》的出现,大家实在没必要鞭笞,仿佛张艺谋干了一件非常对不起大家的事情。其实,《三枪》定位抵制文化全球化(美国大片化)、消解意义诠释的目的论等等方式,正好显示了张艺谋电影成功的“阅读诱惑策略”:从《英雄》开始,张艺谋背离精英主义传统,变成大众文化的神话;从奥运会开始,张艺谋变成国家美学文化的代言人;而《三枪》的策略,则要给大家一个“去张艺谋”的极端印象。不难想象,下一部片子中的“张艺谋”,肯定会沿着“回到张艺谋”这个文化策略运行,拍一部唤起观众“这才是张艺谋”的想象性体验的电影。

由此可见,“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娱乐文化发生重大畸变的标志。张艺谋的诱惑机制,体现出了去政治化色彩之后的电影娱乐文化,是如何不管不顾地以博取观众票房为第一要义的资本品格。所以,《三枪》的出现,成为我们一个“谅解”张艺谋的入口。如果说此前张艺谋的诱惑机制尚且不能让我们看得清楚的话,这一次《三枪》的文化运作,则让我们有理由换个眼光重新打量他的产品。

事实上,通过激发不同的“张艺谋形象”的错位想象来激发电影票房的策略,让张艺谋电影抛弃了价值和意义的束缚。抽空意义而征服眼球,用混世的笑声达成现场的认同,这是《三枪》的奥秘,也体现《英雄》以后张艺谋电影的基本生存方式。不同的是,《三枪》对“笑声”进行一种执意的追求,并把现场笑声作为其成功的重大标志。在这里,张艺谋诱惑机制的成功,乃是这样一种成功:只要“张艺谋”这个品牌尚能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就有其存在的必要。

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也就不难发现,《三枪》对于笑声的执著,本身就是一种意义:通过粗口、恶仿、杂耍、丑化等等形式造就的喜剧,用无价值、去政治、非情感的形式,生成一种“崭新”的对抗价值的价值形态。《三枪》暗示,任何精神的诉求都是沉重的,都会落入无意义的虚无;而此时此刻的欢笑,作为一种现场的快乐,则是真实的。

显然,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傻乐至死”的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对于意义和价值的抵抗,在“傻乐至死”之中,变成了大众对自我生活方式肯定的一种特定途径。仿佛只有“傻乐”才是真正的大众,而反思与质疑,那是虚伪的精英们所要做的事情。

借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推论:奥运张艺谋,作为国家美学文化的代言者,其实并没有在《三枪》中消失。从娱乐至死到傻乐至死,大众文化完全剔除了自身残存的反思与质疑的痕迹,变成了以“傻乐”为自我认同的群体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张艺谋电影的诱惑机制,恰好构造了当前中国市侩主义文化的基本运行逻辑:只要追看,不要看;只须认,而不必认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小飞:不要再迷恋张艺谋 《三枪》过后他已是过去的传说

不要再迷恋张艺谋,《三枪》过后,他已是个过去的传说。

遥想2002年,《英雄》出世,一扫全国票房的萎靡。全明星制,大牌制作,大手笔营销,张艺谋张伟平的“新画面”以非凡手段成就非凡票房——中国大片概念,应该以此纪元。

张伟平豪情万丈:《十面埋伏》戛纳上映观众掌声超过10分钟。这个国际化的烟雾弹倒也让观众暂且按下对张艺谋“不会讲故事”的隐忧,谁知道章小妹的“死不透”彻底乐翻了观众。而后同事去戛纳转了一圈:在那儿大家尊重艺术家,什么片都热情鼓掌。

张艺谋:巩俐再相逢能有多少绯闻?周杰伦、周润发联手能斩获多少粉丝?《满城尽带黄金甲》讲了个宫廷版的老故事《雷雨》,却让娱乐圈几位“大佬”联手冲击了娱乐头条。大家对这部片津津乐道的是“大馒头”,和这部片平淡如馒头的观感。

此前,张艺谋一直是端着的,一直端到完成举世瞩目的奥运盛典,当名利的光环已然足够,后奥运时代张艺谋还缺啥?——那就点点钱吧。

抢钱最快的办法就是搭上流行快车,《三枪》第一枪拿赵家班小沈阳忽悠人,第二枪搬来科恩兄弟好莱坞剧本拿拿乔,第三枪张艺谋亲自出马进行病毒式营销。结果怎样?中国影迷是厚道的,经历了张艺谋三次狼来了,还是会蜂拥到影院给他捧场,而我们所谓的大师用他惯用的色彩画面包装了一个东北特色小品给大家看——还要一枪一个亿呢。

一个人看惯了自己,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美;一个导演被称惯了大师,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影迷都得接受。但什么是大师?看斯比尔伯格在“侏罗纪”与“辛德勒”之间游刃有余,又如卡梅隆《阿凡达》一出,众人纷纷避让——张艺谋不也拎着《三枪》退到12月10日了么?操作越来越商业化,影片并非越来越大制作,放《三枪》的张艺谋,已是商业品牌。

“二张”在圈钱时唯一保持的清醒就是没把《三枪》拿到国际上说事儿——以中国民俗打通世界银幕的张艺谋知道,赵本山的东北乐呵不仅难以渡江,更难与世界接轨。

摆明了,张艺谋就是在自家地头圈钱套现。还是那句话:中国影迷太厚道。贾小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平:张艺谋要将中国电影带向何方

2009年回电影圈,回归电影圈的张艺谋又会用什么刷新我们的视听?

据《华商报》报道,一部惊悚喜剧片便是2009年张艺谋回归电影圈交上的第一份作业。记者多方了解获悉,该电影5月份将在甘肃开机,演员也初定孙红雷、小沈阳、倪大红和二人转女演员王小华。

而为什么选择小沈阳?业内人代答:张艺谋选择小沈阳实属意料之中。知情人表示,这是张伟平的惯用商业手段。除了发掘新的“谋男谋女”外,还有就是谁最红就用谁。《黄金甲》用周杰伦,《十面埋伏》让刘德华、金城武为章子怡配戏,张艺谋和张伟平的每次出击都是“老谋深算”!

曾经以让人叹为观止的《红高粱》地里“我爷爷”“我奶奶”苍凉悲壮的原始爱情勃发,《英雄》里的箭如雨下,《十面埋伏》里的“牡丹坊”,《黄金甲》丫鬟们起床的“团体操”,更让张艺谋获得“全球认可”的规模空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宏大壮观以及华丽镜头和画面都给予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从此以后中国电影便在这位头牌导演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缺少内涵的纯粹商业化投机炒作的不归之路,从淋漓尽致描写落后农村粗俗的农民爱情、展示一种奴隶对奴隶主皇宫奢华生活的渴望与意淫的感情到追逐表面浮躁浅薄的哗众取宠的以小沈阳作品为代表的大众娱乐生态的媚俗,无不反映了这位江郎才尽的张艺谋导演投机心理之所在。

这些年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是除了形式上吵吵闹闹,内容创新和挖掘上几乎乏善可陈,而这就是张艺谋和名副其实国际大导演的真正区别,可现在更加令人不齿的一幕又出现了--张艺谋要做小沈阳背后的“姥爷”。多少次,当大家在首映式前铺天盖地的轰炸式的舆论宣传使好奇心战胜对国影不信任的心理后终于坐在电影院里时,我们无不重复这样的体验:被国影大片规模宏大的场面和奇巧淫技一笑了之之后,自己会有种被骗的傻乎乎的感觉,说实话,这次我也同样担忧,他启用小沈阳将注定他的电影就是一出搞笑的肥皂剧。

人红并不代表他就有演技上的真才实学和真本事,特别是在某些媒体滥用公众舆论力量的如今“骡蛋蛋”都能够变“黄金”,何况靠娘娘腔走红的小沈阳?要是没有投靠在赵本山的大腕门下,他只不过和农村电影院里野鸡歌舞团里的“走鬼”没什么两样,搞怪水平也相差无几!不错,导演根据剧情有自己用人权,然而把一些和电影无关的纯粹娱乐怪物赶鸭子上架,追求轰动效应,眼球经济,只会败坏了真正的艺术,比如电影《黄金甲》中的周杰伦,《梅兰芳》中的黎明所扮演的人物形象,无可置疑这就是电影里的一大败笔,至少说也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一个具有一定拍摄天赋才能的人却干起了导演,并且成为了领军人物,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最可怕的还是他把那种畸形的电影导演观形成潮流,贯彻到一切国产片的始终。有人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没有真正的电影艺术家,只有娱乐小丑!这话虽然过于偏激,但也不无道理,张艺谋要想在中国电影史上树立一个地标式的地位恐怕靠以前以及现在正在拍的烂片子是不行的,他的谁最红就用谁的用人观实质就是一种电影界的泡沫经济罢了,尽管有几分搭顺风车的利用价值,可迷信它的张艺谋等导演不仅自己会走火入魔,而且也会使中国电影业从此将一蹶不振,行将就木!

谁最红就用谁?我敢肯定,张艺谋这位黔驴技穷的投机家无疑将葬送中国电影最后一丝辉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9 10:09 PM , Processed in 0.0290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