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2

战国第一名将白起,为什么会在长平大战后自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8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白起如何成为名将的。


白起起家靠的两手:一手欺骗+抗命、一手杀降+震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战国期间,他一人都屠杀了165万,大规模杀降,包括长平大战在内,共有7、8次。




2、白起任何欺骗成功的。


难道从来没人怀疑?!白起开始一两次欺骗+屠杀成功也就够了,


为什么,敌人明知道白起是屠夫还要投降呢?!


提醒一句,别把明朝后期与抗战期间的老百姓、士兵,与战国的放在一起,


不信,看看宋朝就知道了,那些人情愿自杀,也不愿意投降,原因就是金与元已欺骗了他们一两次而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没人是傻子。





3、白起屡次假传圣旨。


唯一解释:白起当年能成功,靠地就是——假传圣旨!


说白了,几次之后,白起也知道他自己的信誉丑不可闻,敌人一旦知道是他为主帅,别说投降,恐怕情愿自杀,也不会投降吧。


长平大战中,秦军一直不敢泄露白起为统帅的消息。


接纳赵军投降的必然是以秦王的名义,或许有人说可能是其他统帅,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只说一点:如果抗战中的日军中国派遣军投降,会不会同意某一个战区司令以自己的名义来纳降?!


反悔+屠杀,咋办,谁是傻子!


长平大战是秦赵两国的总决战,前后总参加人数接近200万。(两国总人口都没有800万)


所以,白起必须、也是必然假借秦王的名义纳降。





4、白起招致秦王反感。


他不仅仅在长平用过假传圣旨,以前对韩、魏、楚几次也用过,才导致长平大战前两期,秦王情愿用2流将领,也不愿意用他,算怕了他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毕竟,秦赵两国颇有渊源,据说几百年前还是一个老祖宗,是真正的兄弟国家。


在古代,如何欺骗、屠杀外人,也许人们不会太在意,但是,残杀和欺骗家人和亲人的,没人不鄙视和憎恨的。


最明显就是,秦国从白起之后,尤其长平之后,六国上下都一致认为“秦国乃虎狼之国,无信义之国”,秦国上下也有些自愧的感觉。


就说现在的“汉奸”一事,为什么国人可以理解日本人屠杀中国人,大不了,今后杀回来就是了。


但是,绝对没人理解任何中国人成为汉奸,无论他是否对自己的祖国造成巨大损失,无论他以前有多大功绩。


比如说汪精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5、白起自死的原因有三。



一、秦王早就有了“必杀之”的想法。


白起几次假借秦王名义搞大屠杀,将秦王的声明搞地臭名远扬,秦王看在他还善战的长处才暂时容忍了他,但是,长平大战中,经秦王亲自告诫后,还是我行我素,实是忍无可忍了。




二、白起在长平大战中抗命。



大战前后长达2年多,秦赵的国力早就吃不消了,只不过,秦国略强一筹,没有异子相食罢了。秦王与赵王肯定都遣使媾和过,只是双方的要价还最后没谈妥,但是,双方结束战争以防其他5国趁火打劫的目标是一样的,换言之,双方都不想流尽最后一点血。



所以,在大战最后阶段一齐换前线指挥官,就是为结束战争的一个举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赵国前线指挥官,廉颇将秦赵遭遇战演变为总决战,而又无决战能力,有点象三国的马稷,眼高手低。另外,廉颇有点象彭老总的性格,对上级的意见不是那么看得起。比如,长平大战后,廉颇打退燕国进攻时,得知赵王派使者接受他的兵权,他居然意图杀掉使者、兵谏邯郸,可见一般。赵王所以不得不用赵括替换廉颇,以保证战争顺利结束,不再生枝节(朝鲜战争也是这样)。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赵括是执行王命,不得已而为之。



秦国前线指挥官,王龅能力仅仅2流而已,面对百万大决战的局面,心有余力不足,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百万将士大会战。秦国要将全国总动员的百万大军后撤,必须有一位能力突出,将士信任的将军做统帅,不至于将后撤变成溃败或放鸭子,秦王只好启用白起,同时根据白起的嗜好,也肯定交代了目的和任务。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有两层意思,一是避免秦军生出好战的想法,二是避免赵国会错意。目的还是为了结束战争。



白起接任后,发现百万大军后撤比想像中困难的多,部下也不是那么理解,是战是和一时难决,当然,不排除白起是对被雪藏几年的报复,生出将与赵军决战下去的念头,最典型就是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的地面战斗能力大大加强,如果当时志愿军统帅也心一横不听中央号令,将战争进行到底的话,长平大战的局面将在朝鲜重演。



由于秦军迟迟未后撤,反而出轻兵断赵军后路和粮道,赵括以及赵国上层,认为这是秦军背信弃义,在借和谈的幌子调整兵力的举动,赵括不得不主动与秦军决战。其中,有粮草不足不得为之的原因;也有向秦军展示赵军并非无一战的可能,要想全吃下去,就的付出代价。


白起利用赵军主动攻击的机会,用后勤兵替代主力,主力侧击赵军的方式,歼灭了赵军的主力,可惜的是赵军的战斗力太高,不但将后勤兵吃掉,还绝地反击,重创了秦军的主力,得不偿失。最后赵括率部分赵军拼死突围失败,白起假借秦王名义纳降。秦军由于损失过于严重,强烈要求报复,经白起默许后几乎坑杀所有赵国降卒。但是,在秦王来说也就座实了“白起抗命”的事实。白起自杀倒计时。


一方军队由于战场上损失过于惨重,而残酷报复敌军和敌人老百姓的,在现代屡见,例如抗战前两年,中国军民由于损失严重,基本不接受任何日本军人投降,就是主动投降了也会被残杀(包括纪律最好的八路军)。日军更加明显,由于进攻上海、南京的重大损失,不但屠杀了十多万国军俘虏,还屠杀了几十万普通百姓,这就是有名的“南京大屠杀”。其他的,例如美军、苏军、德军也是家常便饭,就是1979年对越战争中也有部分军人违反军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秦军长平大战中损失严重,是白起死亡的直接原因。



第一、秦军损失严重,白起负主要责任,而且是在违背秦王意志下出现的,白起必须被严惩。当然,也不排除是秦王为了堵住秦国上下指责其决策失误、导致损失严重,不得不借白起的人头稳定人心的举动。



第二、就是与秦汉时期,军队关于军功和战败惩罚的规定。



“李广难封”,西汉军队继承秦制,李广一生与匈奴总战70多次,但是,由于军功制度规定:自己一方的军队损失不得高于敌军,否则,就是将领指挥不利,要追究领导责任。李广运气特别好,每次不是找不到敌军、就是敌军积聚重兵照顾,经常敌我损失相当,无功无罪,部下反而凭战功封侯,李广与侯无缘;甚至,有时敌军过多导致全军覆没,皇帝追究责任时,连命都难保。



按此规定,秦军在长平一战中,与赵军损失相当,甚至更大的话,白起肯定要被执行军法。被不被赐死,就的看秦王的意思了。



例如李广当年就是靠皇帝恩赐,允许赎买,才逃下一命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还有,“荆轲刺秦”中,那个被借头一用的秦国将军,也是由于战场指挥失误,为了不被赐死,从秦国跑到燕国的。






6、白起是如何死的。



其实,白起是被迫自杀的。



白起为了逃避秦王赐死,在逃跑途中,被秦兵抓住后,被迫自尽的。
发表于 2009-11-18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秦赵两国颇有渊源,据说几百年前还是一个老祖宗,是真正的兄弟国家。
ppteam 发表于 2009-11-18 04:33 PM


这个怎么讲?奇怪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8 11:39 AM , Processed in 0.0298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