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2|回复: 1

慈 悲 喜 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5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dharmalineage.org/Docs/慈悲喜捨.htm


我個人並沒有把慈悲喜捨這個題目,當成是屬於佛教的題目,我認為這個題目,是屬於世界所有宗教的題目,甚至可以說,這不只是屬於宗教徒的題目,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題目!為什麼?因為我們都關心人類的出路。人類的前途建築在人性光明面的情感流露,這種情感就是慈悲喜捨,這真的是人類最美麗的情緒,最美麗的感情!這樣的感情是世間和平的動力!

 
  

 
所有的宗教都相信:內在的寂靜,是世間和平的開始。所有宗教的聖人,包括耶穌、包括佛陀,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來,跟我來!」跟我來做什麼呢?跟我來看:內在的寂靜,是世間和平的開始!這個世間內在的寂靜,就是慈悲喜捨的「捨」這個字。

 
  

 
最近二十年,我長年住在美國,很喜歡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生命是一種禮物」,這一句話相對於佛教講的就是:「人身難得」。禮物就是禮物,每一個時刻,都是禮物 ( Every moment is a gift;Every moment is a present!)。如果我們懂得,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個禮物,我們就不會覺得我們的生命是理所當然。為什麼?佛教講:無常啊!無常就不是理所當然,因為無常啊!我們現在在這裡,明天在哪裡?我們不知道啊!我們現在在這裡,我們的親人在哪裡?我們不知道啊!這些不知道使我們更加感覺生命是一種禮物,而這種禮物是值得慶祝的,生命是值得慶祝的!「來,跟我來!」跟我來慶祝生命!慶祝生命內在的智慧、內在的寂靜,它能夠帶給世間和平,使世間的騷動止息、使世間的不安平靜,所以生命是值得慶祝的。

 
  

 
生命是一種邀請,是一種慶祝,慶祝我們有這麼好的禮物!慶祝我們能夠看到世間的無常,慶祝我們有這種內在的智慧,能夠對世間一切的苦難感同身受。這是人跟動物非常大的不同,人有這個能耐,能夠同時看到世間的苦難,感覺世間的苦難,並且能夠因為這個苦難,而相信內在的寂靜是世間和平的開始。這是一種來自於對苦的深刻觀察,來自於對苦的徹底了解。而苦,是一種空氣,是一種體驗,是一種滋養,有如生命所依賴的土壤、空氣、水分、陽光,它很平常,卻是無比重要。

 
  

 
世間就是我們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與意根)、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意識)所觸,有所觸就有所取捨,有取捨就有生滅、聚散、起落的引力、壓力,這是維持生命不得不有的的引力與壓力。世間就是我們的眼睛所見,我們的耳朵所聽……我們的身根所觸,我們的意根所想。我們人類能夠去體會動物所不能體會的東西,動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幾乎只跟它的生存下去有關係,為的只是種族繁衍,它每天吃、睡、自我保護多半與傳宗接代有關係。而人類看到的就不只是自己這個種族,還包括整個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

 
  

 
我們如何把生命當成一種禮物?如何來體會生命的境界?如何對待生命中可以「打開我們心量」的苦呢?我們來慶祝、來追求這種內在的智慧,把一切都當成是邀請,真的把一切都當成是邀請。這句話是必須加以解釋的,例如,我們辦喜事、辦喪事是一種邀請,我們邀請人家來參加喜宴、喪禮,人家沒有義務來,如果人家有義務來,那就不叫邀請!人家沒有來,我們會生氣那也不叫邀請,那叫強迫!又如我們打電話給人家,人家沒有回電話,我們 心情沒有不好,那才是邀請。我們對待每一件事情,是不是都能用這樣的邀請的態度:我們只是帶動,帶動世間,人家不讓我們帶動,我們不會覺得心情不好。如果我們的帶動,別人沒有興趣,我們就心情不好,那這不是邀請,這有點強迫的味道,這就是苦惱的根源啊!譬如我們說:今天來大掃除,人家說不要,你就不太高興,那這個也不是邀請。能不能以一種做什麼事都是邀請的心情?好像傳法音,也是以一種邀請的心情,我們邀請大家來學習宗教,邀請大家來學習佛法,邀請大家來學習打坐,人家沒有興趣,我們沒有心情不好。我們認為什麼是好的,我們只是帶頭去做,別人不跟,我們沒有心情不好,那這是一種邀請。

 
  

 
邀請大家一起來慶祝,一起來覺得生命是值得慶祝的。因為我們有這個人類的身體,它真的能夠幫助我們

 
  

 
看到世間的苦難,

 
看到世間的真理,

 
看到世間和平的希望!

 
看到內在的寂靜是世間和平的開始,

 
看到世間的苦難是一種空氣,

 
是一種沒有辦法分你跟我的那一種苦!

 
  

 
看到世間的苦,我們心會軟,沒有那種繃緊的心、硬梆梆的心,能夠真的去接受世間的苦難,而不是逃避世間的苦難。我們能不能把所有世間的苦難,都烙印進我們心田裡面去體會?只要我們想到,它就在我們心裡,不一定要看到,不一定要聽到。我們沒有看到、聽到、想到,不表示世間的苦難不存在!只要我們知道世間的苦難在那裡,那世間的苦難就在我們心裡面,世間的苦難並不在外面,世間的苦難在我們心裡面。因為除非我們不知道,我們既然知道了,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世間的苦難還是存在的!如果我們知道世間的苦難,對這個苦難卻沒有辦法去吸收、消化,我們就開始逃避苦難,無法勇敢的面對苦,因此我們的智慧就沒有辦法開展,內在的寂靜就沒有辦法有一個肥沃的土壤來栽培它。內在的寂靜是首先需要面對世間的苦難,當我們能夠面對世間的苦難,能夠去接受、能夠去吸收,這個世間的苦難,這個苦就能夠衝破我們身心的隔礙、障礙,這是很微妙的!

 
  

 
有很朋友多問:「佛教為什麼要談苦諦?」我的回答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講苦諦。」朋友說:「世間已經夠苦了你們還談苦?我沒有興趣!」這可能是一個誤會,世間的寂靜,要從對苦的認識開始。對苦認識的意思不是要去受苦,而是要去認識苦,讓苦變成一個沃土!好像我們常說:煩惱即涅槃的那種味道。「煩惱即涅槃」不能照字面上來解釋,而是指:煩惱是涅槃很肥沃的土壤。我們不是故意去追求煩惱,而是說已經有的煩惱,已經足夠讓我們體會涅槃,不須要再去追求新的煩惱,已經有的煩惱,就已經夠了!

 
  

 
對所有的煩惱,如果我們都能夠如實觀察,如實體驗,如實知見,我們就能夠得到智慧,這個就是慈悲喜捨的「捨」,也就是捨心作意。所謂捨心作意就是說:不論發生什麼事,就是如實觀察,不會很快的下判斷:這個事情是好,或這個事情是壞。我最喜歡講的比喻之一就是:我有一位住永和的朋友,得了鼻咽癌,四十幾歲,他不是佛教徒,就只有四個月可以活。他到洛杉磯來找我,問我:「為什麼我得鼻咽癌?」他有一個太太三個小孩。我說:「這世界上的癌症有一定的比率,世間有數,有一定的數字。一定會有人得鼻咽癌,一定會有人得前列腺癌,一定會有人得乳癌!」我說:「那剛好你們一家五口,一定要有一人得鼻咽癌,你選擇誰?」他說:「我,當然是我!」我說:「那你是英雄!不但是你家庭的英雄,也是世間的英雄。」因為世間的苦難,一定要經過我們的身體來過濾,世間的不淨,一定要經過眾生的身體來過濾!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過濾器,所有的空氣,都經過我們的身體吸進來呼出去,所有的苦難,也都必須經過我們的身體來吸收消化。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呼吸,不是因為我們能夠呼吸,是因為世間能夠呼吸!因為世間能夠呼吸,我們才能夠呼吸;世間不呼吸,世間只要一天停止呼吸,我們就不能夠呼吸!所以當我們在呼氣時,是世間在吸氣;因為世間吸氣了,所以我們才能呼氣;當我們在吸氣時,是因為世間呼氣了,所以我們才能吸氣。我們是不能呼氣和吸氣的!除非世間先呼氣,我們才能吸氣,除非世間先吸氣,我們才能呼氣。世間只要停止呼氣,我們就停止吸氣,世間只要停止吸氣,我們就停止呼氣,是世間先開始吸氣和呼氣,我們才能呼氣和吸氣。所以整個世間的空氣,它一定要經過眾生的身體來過濾,世間的苦難,以及世間的不淨,一定要經過眾生的身體來吸收消化。

 
  

 
今天有人得乳癌,有人得鼻咽癌,或有人得前列腺癌,他們都是在承擔世間的苦難!今天有地方發生地震,有地方發生水災,或有地方發生火災,它也是有一定的數。講一定的數,不是宿命論,而是說已經發生的事,它會有一定發生的比率。但是這個比率是會變的,會隨著人的心而變,會隨著人類的努力而變,會隨著眾生的造作而變。這個數字是會一直變化的,以後是什麼不知道,但是過去它會有一個定數。如果我們用統計學或然率來算,它是一定的數字。所以我們這樣子來看:今天你得癌症,是世間的苦難在你身上發生,你是英雄!你是菩薩!不要把它看成一定是不好的事情。就慈悲喜捨的捨心作意來講,今天我們得了一個重病,或得了一個不治之症,我們不會很快的判斷說,我怎麼得了癌症?我怎麼那麼不幸!不一定啊!可能這是好事。也許沒有這個癌症,你可能死的更慘,可能死的更快,可能死的更措手不及!你不知道,但是你卻在那個時候很快的下判斷:那是不好!不一定不好,世間的事情在沒有蓋棺論定之前,都不知道。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這樣的經驗:有很多事情,我們很煩惱、很煩惱,然後卻都沒有發生,我們白白的煩惱了!所以事情都還沒有發生,你卻一直在煩惱,不值得啊!佛教的看法是:已經發生的叫做業障,還沒有發生的不叫業障。還沒有發生的,你怎麼知道呢?還有你得了癌症,你就認為它就不好,你怎麼知道它不好?不知道的!所以我最喜歡的,講了一千次也不會累的故事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丟掉一隻老馬,他的鄰居覺得他怎麼那麼倒楣!但是他心情很平靜,丟掉一隻老馬,塞翁覺得:好或壞不知道!有一天這匹老馬帶了一群野馬回來,鄰居來恭喜,塞翁本人還是覺得:好、或壞不知道!有一天他兒子去訓練這群野馬,不小心摔斷了腿,鄰居又來安慰他,塞翁本人還是覺得:好、或壞不知道!他老是這樣的平靜。有一天政府跟隔鄰的國家打仗,每一家都要出一個人去打仗,結果他兒子不用去,鄰居又覺得他很幸運!因為古代的打仗是肉搏仗,非死即傷,很淒慘的,斷手斷腳的一大堆!塞翁依然覺得:好或壞不知道!他這樣的平靜叫做捨心作意。很多事情真的不必那麼快下好壞的判斷,因為一下判斷,苦惱就生了!因為一下判斷,你就沒有辦法如實觀察。

 
  

 
「捨」有很強的如實觀察、如實體驗的味道。你要如實的觀察,才能進一步如實的體驗。觀察和體驗意思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現在打坐,身體會痛,我看到痛,這叫觀察。什麼叫體驗?我的名字叫做痛,痛就是我,這是體驗。我在看世間,這叫觀察﹔我就是世間、世間就是我,這叫體驗。有觀察、有體驗,叫知見。「見」是指體驗。「知」則是從體驗裏面鍛鍊出來的叫知,知是智慧的「智」。所以我們如實的觀察,如實的體驗,如實的知見,這就是慈悲喜捨的「捨」。

 
  

 
然後再回到悲心來,悲心是說我們看到了世間的苦難,讓這個苦難在我們的身體上、心理上「按摩」。苦難竟然可以按摩我們的身心!如何按摩?首先,我們要如實的觀察,因為通常苦難一發生,我們第一個直覺的本能反應就是抗拒、就是不要!就讓這個苦像針灸的針刺進來,它會引起酸脹麻,但我們只是靜靜的去體會、去觀察,沒有抗拒。如果抗拒,這個針可能刺不進去,可能要很用力才刺進去,那個針就可能斷針,也可能歪掉了。但是如果對任何發生的事情,我們以一個不知道這個是好或是壞的態度,我們只是如實的觀察,去接受、去感受這世間的苦難,讓這個苦難來衝破我們本能的抗拒,發現苦反而可以打開我們的心,叫開心、叫喜心作意,慈悲喜捨的「喜」,這很微妙的!

 
  

 
「喜」這個字的意思是,看到當下都是最好的。譬如,你現在的坐姿就是你現在最好的姿勢,不然你不會這樣坐的。每一個人的最好都是沒辦法比較的。你不能說我現在比過去好,我現在比過去不好,這樣比較是沒有用的。你只能跟你現在比較,你現在所選擇的姿勢都是你最好的姿勢,等一下你可能會選擇別的姿勢。你現在的心情也是你最好的心情,因為你沒有辦法選擇更好的心情就是最好的心情!不要跟過去比,不要跟一年前比,不要跟未來比。因為未來你不知道,跟過去比沒有意義,你只能跟你現在比,這叫當下。看見當下,不能更好就是最好,你會微笑出來,你會有一種會心的微笑!你會覺得這個微笑是通諸佛菩薩,通兩千五百年來的聖弟子,通世間一切的聖者,叫喜心作意。隨時隨地能喜心作意就會有一種滿足感,現在不能更好就是最好!這一句話好像催眠一樣就把你催眠進去了:不能更好就是最好!常常帶著這種心情面對一切的境界,就會常常有歡喜。

 
  

 
人的心都是隨著自己所抓的一個相在轉,就是所謂的「心隨相轉」。有一次去台南,經過台南市區,看到一個廣告板上面寫著:「心隨境轉,沒有什麼放不下」。剛看到時愣了一下,因為佛教一般不這樣講,佛教傳統上說:心不隨境轉,這一個廣告板卻是:心隨境轉,沒有什麼放不下。嗯……,這是什麼意思呢?…咦……,很好耶!心隨境轉,只要有一個很好的環境,自然心情愉快,沒有什麼放不下!很有道理!在修行來講,這個境就是相。相是一種記憶,是你內心留下來的圖案、圖片,它很重要。有很多兒時的美麗記憶,我們一想起那個相,內心都會微笑!不論是是媽媽的微笑,或是相處得很好的鄰居、朋友,光是想到就愉快起來,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相。相不只是過去的回憶,還包括你現前所叫出來的相或圖片,或者是在走路時聽到的一段旋律,都叫做相。它可以是眼睛所攝取的相,可以是耳根所攝取的相,也可以是鼻根所攝取的相。我們的心都是隨相在轉,想到一件愉快的事情,就微笑起來,想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眉毛可能就皺起來,這都是相。

 
  

 
現在再講一個相:有一個人上斷頭台,當時有很多民眾圍觀,臉上露出了各式各樣的表情-害怕、冷漠、茫然、幸災樂禍…剛好有一個少婦,抱著一個嬰兒,嬰兒天真的微笑著。那個死刑犯運氣真好,就在被斷頭的那一剎那,眼睛瞥見了嬰兒天真的微笑而跟著發出會心的微笑!真好!能這樣死真好!這就是相!他在那剎那間取了一個天真無邪的相,那一種很簡單的活著,很簡單的呼吸就很滿足的相。就在那剎那他瞥見了那個微笑,嬰兒那亮亮的眼眸,那種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完全浸泡在自己的當下裡面的那種感覺,那種感覺就傳染過來,就在死刑犯斷頭之前的那個剎那,他吸收了那個笑,就在那個時候,在那一剎那他什麼都忘了,只有那個相,沒有死在恐懼、怨恨裏!死已經很慘了,不要又死在恐懼裡面,不要死在怨恨裡面!這就是相的好處,心隨相轉。

 
  

 
有時候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或是想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我們卻會因為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或是想到的而煩惱、或愉快。「相」是會騙人的!所以在修行裏面,如何去攝取一個相,以及如何去守護那個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相是對人的成見那就是我們苦惱的根源,那什麼是沒有成見?沒有成見就是所有宗教最喜歡講的: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因為這個不認識很真好,誰也不欠誰,一切恩怨情仇一筆勾消!世間最可怕的就是:記得人家欠我!你一直記得人家欠你,你就不會快樂。最好是我不欠人,人不欠我,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這種感覺真好,這樣才能重新開始!因為過去種種你還是有很多不滿意,那就讓過去通通死掉,一切都重新開始,讓我們重新開始認識,用我們還沒有被汙染的心,重新開始。因為一切的過去心可能已被汙染了,如果沒被汙染我們今天就解脫了!我們今天就是耶穌,我們今天就是佛陀了!正因為還不是,就表示我們過去還不夠好,那何妨讓它過去,真的過去,讓它真的死掉,讓我們重新認識、重新開始!以前的你,我不認識,現在的你,我要重新認識。以前我的過濾器要換掉,如飲用水的過濾器,經過一些時間就要換掉。

 
  

 
我們都有一種過濾器,就叫相。我們用什麼東西來過濾事情?我們用慈悲喜捨來過濾事情,看人、看事情就不一樣。凡事都用慈悲喜捨來看,我們就看到世間的苦難。今天一個人對我們不好,是因為他心情不好。如果一個人很快樂,他不可能對人家不好,如果一個人很不快樂,他很難對人家好!所以對人家好是自然的流露,對人家不好也是自然的流露。花開,你叫花不開,花也會難過!你正在微笑,遇到一個你很不喜歡的人,你怕微笑會讓他誤會,你那個微笑一縮,就會有點難過!所以我們今天之所以會笑,是因為我們心情愉快。我們今天之所以對人家好,不是有目的的,是因為我們很快樂!我們很快樂就自然的會把快樂的種子散播出去,要你不散播出去你都覺得難過,要你不對人家好你都覺得難過!

 
  

 
所以我們今天對人家好沒有求什麼,只是因為我們很快樂!你不分享這個快樂,就會覺得這個快樂的國土不能擴大,所以我們對人家好,是要擴大快樂的國土。因為人是活在這個世間,不可能只是活在自己兩腳踩的地方而已。我們活在我們看得到、聽得到、以及想得到的地方。今天我們很快樂,只要想到一個人對我們很不快樂,我們就會受到感染。所以我們對人家好,是為了對自己好!我們快樂,就沒有辦法不對人家好;我們不快樂,就很難對人家好。所以都不是故意的,都是沒有辦法!我們若有辦法一定會對人家好的,而那是沒有目的的,如果有,你也不會很快樂的。所以一切都是無所求,像我們一開始講的:生命是一種邀請,修行是一種邀請,認識真理也是一種邀請。生命是值得慶祝的,我們對待一切人都用邀請的態度,跟弟弟、妹妹講話是邀請,跟爸爸、媽媽講話是邀請,邀請什麼?

 
  

 
邀請大家一起來見內在的寂靜,

 
邀請大家一起來見內在的寂靜是快樂的開始,

 
邀請大家一起來見:內在的寂靜是世間和平的開始!

 
  

 
如果我們用悲心作意來看事情的話,那我們看事情都看到世間的苦難,看到每一個境,都是世間的結束。看到每一個人都是他對世間的解釋,他對全世間的解釋,每一種東西都是他的解釋。事實上,世間就是無常,就是這樣而已,只是你對無常的解釋是什麼而已。佛教的看法是:世間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不論是花花綠綠、形形色色,都沒有辦法離開無常、苦、無我。我們今天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快樂也好,不快樂也好;憤怒也好,微笑也好,都是面對無常時的一種很自然的反應。如果我們懂得去看,去觀察世間的無常苦,我們會發現,苦是一種空氣,苦不是你的、我的,苦就在世間裏面,就像空氣一樣。每一個人都是你的空氣,每一個人都是我的空氣,我們跟著世間在呼吸。而這空氣會傳染,一再傳染。你微笑會傳染,你打呵欠會傳染,你起瞋心會傳染,你起慈悲心會傳染,什麼東西都會傳染。這種精神的感染,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

 
  

 
什麼樣的精神是世間最美的感染?什麼是人類最美麗的情緒?讓我們一起來深思。看看是不是人類最美麗的情緒就是慈悲喜捨?看看是不是有這樣的情緒我們才能夠見到苦的實相?才能夠見到每一個人都在反應世間,才能夠見到每一個人的心情都是他對世間的解釋?一個人對人家好,是因為他覺得這個世間對他很好,一個人對人家不好,是因為他覺得這個世間對他不好。這世間對他好或不好,都是他的解釋,是不是真的好或真的不好,都不一定,那是他的取相。他取了一個相,他有一個鏡頭,他戴了一個有色的眼鏡在看世間。他覺得世間對他很好,他就對人家好,他覺得世間對他不好,他也不想對人家好。他覺得世間對他不好,他還對人家好,那很不公平!他很自然的就起這樣一個念頭。世間到底對我們好不好,是我們的解釋,那個就是「相」。我們覺得世間對我們真好,我們就很愉快,我們覺得世間對我們很不好,我們就很難愉快。這個好或者不好都是一種「相」,都是一種過濾器,我們的心情都是經過這個過濾器在過濾,經過這個相來過濾。

 
  

 
比如說:你常常想到一個很美好的相,你會心情很愉快。每個人都活在相裏面,活在我們對在世間所遇到的、所經歷過的事情的解釋裡面,你很難超出這個範圍。所以小飛俠潘彼得,他如果遇到困難,遇到人家的攻擊,他想飛的時候,要有一個很快樂的想法!這是最大的挑戰!你有沒有辦法在遇到苦難的時候,有一個很快樂的想法?這是決定性的,這就是相。你有沒有辦法,在人家對你展開無情迫害的時候,在人家對你很不好的時候,在人家批評你、威脅你的時候,甚至在人家要殺你的時候,你仍然能夠有一個快樂的想法在心裡面出現嗎?這是要練的,要練習的!這就是相,心隨相轉。就像那個斷頭台的死刑犯,他就是運氣這麼好,就在那個時候,就在人家要殺他的時候,他起了一個快樂的想法,這不容易啊!你能嗎?你不能老是叫一個少婦抱一個嬰兒在你旁邊吧!那怎麼辦?你要會取相啊!

 
  

 
所以我們打坐的人,都知道打坐有時會昏沈 (佛教看昏沉如地牢,有如活在黑漆漆的地牢裡面),為什麼打坐會昏沉?因為你看不到世間光明面,看不到太陽。所以一個會昏沉的人,平常修光明想、日輪觀修得很好的時候,在昏沉之前,日輪會自動現前。那個太陽就這麼把他內心的黑暗照亮了,把烏雲吹散了!這也是相,這相要靠平常去攝取,要常常去看太陽。我們世間到處都是太陽,到處看得到,不要說:看日落很困難!你只要看到像太陽的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真的太陽。所謂光明想,就是那個東西看起來像太陽就夠了。例如,有些燈,看起來非常像太陽。最好的光明想,是看起來又樣像太陽又像月亮的。當然我們一生中都看過幾次那個月亮,很大很亮很像太陽的月亮。還有一種日正當中的太陽,在有一點烏雲的時候,看起來真像月亮!還有一種看起來最像的是:當太陽光照射在大理石地上,所看到的大理石的反光,非常像月亮,而且又不刺眼。

 
  

 
所謂的取相就是一直盯著它看,眼睛睜著。所有的相都有很特別的吸引力,眼睛不容易閉,那個叫相。你看到相時,會覺得那是一種引力,一直把你的眼根拉過去,你不是故意要把那個鏡頭拉進來,是它一直把你拉過去。取相就是這樣,鏡頭本身有一個很大的引力。我們先來試眼睛睜開不閉,看能支持多久?再去看太陽,你會發覺那眼睛不容易閉。你盯著地上的太陽看,你眼睛不容易閉,它已經自然在取相,不自覺的在取相。你不必很用力、不必很刻意的,你唯一要做的是眼睛睜開,眼睛讓它吸引,讓那個相吸引。連續看二十分鐘,每天看二十分鐘,然後過一陣子,你打坐時光明想就會現前,你就不容易昏沈,很奇妙的!這只有你去做了以後,你才會知道,不是那麼困難,這就是心隨相轉。

 
  

 
常常去看到當下,看到過去已經死掉,看到現在不能更好就是最好,一直抱著這種心情,來過每一個時刻,才會知道生命是一種禮物!每一個時刻,都是一種禮物,很值得珍惜,很值得慶祝,因為你一死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人家會怕死?因為一死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這個禮物,時時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如果我們看事情都看到世間人沒有選擇,看到世間人在受苦,看到他之所以快樂是他覺得世間對他很好,他之所以不快樂是他覺得世間對他不好,這樣叫看到苦。

 
  

 
每一個眼睛看都看到苦,每一個耳朵聽都聽到苦……每一個六根觸境都觸到苦,那我們會覺得這個苦,是不分彼此的。苦,就像空氣一樣進進出出,你會有一種無礙的感覺,你不會覺得愛到就是礙到。當你覺得這個苦遍一切處的時候,這叫「生相」。真的看到苦就會悲心遍一切處,內心心量就空無邊起來,覺得我就是無量無邊的空間,心很自然的變大,這是很微妙的事情!當我們的注意力放在悲的時候,悲本身就變成像太陽的相,很有吸引力,一直把你吸引過去,不用刻意,你只是稍微起個頭。好像我稍微起個頭,去看太陽,而太陽在大理石上反射出來的相,就把我吸引過去。

 
  

 
當我們去注意這個悲心的時候,當我們去注意全世間所發生的苦難的時候,我們的心會被吸引過去,這是很奇妙的!這是人性自然的流露。你走到那裡,看到的是那些圖像(相),聽到的也是那些圖像(相),因為你整個心都被充滿,這叫「遍一切處」,就修禪定而言這是很重要的。你覺得你的心在那個時候不會容下任何其他的東西,沒有任何雜念,你的心只有太陽的相,只有無量的悲心。那你在悲心作意時,你的內心世界只有悲心,沒有別的東西。這個悲心就很容易把我們帶進三摩地的世界,帶進禪定的世界,這叫「依相入定」,這是很微妙的!

 
  

 
依這個無所不在的相,你看到世間的苦難無所不在,我們的悲心也無所不在。什麼叫無所不在?你走到那裡,想到的都是它,都是那個東西、那個圖片、那個影像、那個聲音、那個苦難,那個世間沒有選擇,沒有選擇的苦啊!人有選擇他不會對人家不好的,因為沒有選擇才對人家不好!你說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他內心沒有緊繃,只是冷漠,沒有苦嗎?

 
  

 
冷漠就是苦啊!

 
心靜不下來就是苦!

 
  

 
你叫他打坐看看,他有沒有辦法打坐?一個人沒有辦法打坐就是苦啊!一個人沒有辦法靜下來一個小時就是苦啊!一個人沒有辦法靜下來七天七夜就是苦啊!你有辦法嗎?宗教很講究這個,你有辦法安靜下來什麼都不做連續七天七夜嗎?只要你沒有辦法就是苦!你有沒有辦法在沙漠迷路四十天,而沒有一絲一毫的煩惱?只要你沒有辦法就是苦!苦就在你心裡面,你走到那裡它都沒有離開你的,只要你沒有辦法面對苦難,面對很大很大的苦難,而不起一絲一毫的煩惱,你就在苦海裡面!你說你現在不在苦海,那你還是在苦海裡面,只是你沒去想它而已。那個相就在你心裡面,表示你還是有煩惱,你還沒有解脫!一個解脫者在沙漠迷路四十天沒有水喝,沒有食物可以吃,他的心情是很平靜的。

 
                                                                                                                                                                                                                                   

 
只要我們還有面對苦難的那種恐懼,那都是不夠快樂的。這個不夠快樂,這個有煩惱,也是因為相而生的,因為我們心隨相轉,因為我們對世間所作的解釋,因為世間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我們所解釋的,我們所要的。比如說:有一次我們路過一個水庫,遠遠地看,水庫的水面很平很平像大地一樣,一個學生就問我說:「老師,你看到什麼?」我當時想:我在想這個鏡頭能不能做講課的材料,還沒想到你就問了!他說他看到很寂靜的世界。我當場沒有回答他,如果他再問,我會說:「你看到你自己的欲望!」連你外在所看到的寂靜,都只是你欲望的投射,那也是一種欲望。一種比較好的看待事情的方式是:不論你看到什麼,都看到無常。你看到那個平靜如鏡的湖面,你一樣看到無常,一樣看到有依靠、有所依啊!人只要有依靠,就沒有辦法不隨著依靠轉,有依不得不隨所依轉,我們依一個寧靜的相,我們就不得不隨一個寧靜的相轉,就是這個意思。有依就有苦啊!

 
  

 
慈悲喜捨的「捨」意思是:我們整個注意力都在看無常。無常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如果我們整個注意力都在看無常,意思是: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看到我們的不能在一起。我們看到我們的在一起,是為了我們不在一起時,能夠留下一個很不錯的相,留下一個美好的相。那我們的不在一起,是為了鍛鍊在一起的時候,能夠有一個很好的相,為了在一起的時候,不管任何的衝突,那一個美好的相都能現形,就不容易有衝突。所以在一起是為了不在一起,如果在一起是為了怕不能在一起,那個在一起就不是很愉快的在一起。我們在一起的時候,若是為了怕分開,那個在一起就不是很愉快的在一起。我們的在一起是為了不在一起的時候,而你還能夠活在我的心中。在一起的目的,是為了取相,所以我們活著的目的是為了好好的死亡。如果我們活著是很怕死,那我們就不能活得很愉快。死是為了好好的活著,活著是為了好好的死。如果我們活著很擔心死,就沒有辦法很自在的活著。

 
  

 
同樣的,我們一切的靜止不動、一切的打坐,是為了動,一切的動是為了靜。我們今天之所以要說話是為了不必說話,如果說話是為了說話,那就說個不停,那很累!所以要說話是為了不必說話。動是為了靜,靜是為了動。醒過來是為了晚上能夠好好睡覺,好好睡覺是為了明天能夠好好的醒過來。這是一種很微妙的無常觀念!我們看到無常,我們整個注意力在無常,那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會珍惜我們的在一起,我們分開的時候,我們會珍惜我們的分開。我們會把每一個時刻,不管在一起或分開都很珍惜!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個禮物,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來看世間諸法實相,邀請我們下一次再見面的時候,我們有更好的禮物互相分享。所以在一起是為了不必在一起,不在一起是為了在一起啊!直到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一樣,這叫自在啊!所以,來是為了去,去是為了來,直到來來去去就是不來不去,不來不去就是來來去去!所以我們的靜是為了動,動是為了靜,直到有一天靜就是動,動就是靜,動動靜靜中有個不動不靜,那就是自在!那就是如來!那就是見本來面目!那就是聖人!那就是解脫!

 
  

 
我們注意力都在無常的時候,我們人會變得比較有精神,不會昏沉,不容易散亂,注意力會更有一個焦點,更知道要把注意力放在什麼地方。我們的整個六根觸,眼睛看、耳朵聽,看到的都是無常,聽到的都是無常,那種感覺是很微妙的!那種感覺有如踩在土壤上,走在溪澗中,每天都沐浴在陽光下。每天都感覺有如在風中走路,在地水火風中走路,覺得自己跟整個大自然在一起,不管在室內、室外。整個注意力是無常就不會抓,就不會去抓過去、抓未來,甚至連現在都不會抓,因為現在也是在生生滅滅。

 
  

 
你感覺在一起的時候,就感覺已經在分開了,然後對那種聚散有一種坦然,有一種接受,有一種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照樣要如實觀察,我都可以去體驗。不是我在看聚,不是我在看散,而是我就是聚,我就是散,我跟聚散沒有分別。這樣看不再是我在看世間,而是我就是世間,世間就是我,我跟世間形成一個不二的關係。我是世間,不再有一個「我」去看世間,不是我變成大我,而是「我」融入世間了,融入就是無我,無我才能說我是世間。當我們說我是世間時,就不會再起一個「我」的念頭,那個「我」跟世間還是有一個掛礙,還是有一個間隔的。所以當我們說我就是世間,世間就是我的時候,不是說還有一個「我」在看世間,是不再有一個「我」跟世間的對待關係了,所以也沒有一個所謂的大我。在語言邏輯的表達上面,不得不說我就是世間,世間就是我。

 
  

 
好像我們在打坐,盤腿坐久了就有一點痛,你說我在看痛,痛在生滅,痛像一個心臟在收縮膨脹,你一直看,看到最後,我就是痛,痛就是我,一下子痛就消失了,很奇妙的!因為我跟痛不再有距離了,之所以會痛是因為我跟痛有距離,因為痛不是我,我不是痛,所以我在痛!感覺你在痛是因為痛是一個對象,痛是一個所緣才會覺得痛。當你覺得痛就是我,我就是痛的時候,我就是世間,世間就是我,「我」破掉了!至少在那個時候「我」破掉了,這是當下無我的體驗,是一時心解脫的無我體驗。你本來在痛,因為你很專注的在看痛,看到說沒有一個「我」在看痛,而變成痛就是我,我就是痛,痛就消失了,這是一種無我的體驗。

 
  

 
如果我們的注意力都在無常,就很容易有精神,所以看事情要一直注意無常,無常的意思就是聚散、生滅、起起落落的一種現象。生的時候,就已經在滅了,滅的時候也已經在生了。收縮的時候在膨脹,膨脹的時候也在收縮。它上去就會下來,上去就會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就會消失。所以你看到一切事情,你不會因為發生什麼事,就引起你的煩惱,因為它會消失。你為了它的發生而苦惱,那它的消失你要怎麼辦?它遲早都要消失,沒有一件事情會永遠存在的,它都要消失的,而且它發生時已經消失了,你到底是要煩惱它的發生,還是煩惱它的消失?

 
  

 
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在慈心,我們整個人生的方向就明顯起來。這個慈心的意思就是無所求。對人無所求、對人好都是一種自然的流露,這時內心會放一種很特別的光明,尤其在打坐時會更明顯的感覺到。這慈心會放光,因為你對人都無所求,所以你修慈心,就很容易入色界的禪定,很容易入三禪、四禪。如果你修悲心,就很容易入空無邊處,修喜心就很容易入識無邊處,修捨心很容易入無所有處。什麼叫無所有處?就是什麼都沒有的感覺,什麼都沒有的感覺真好!識無邊處的感覺就是心識無量無邊。空無邊處的世界就是我跟空無邊處的世界沒有分開的感覺。無色界的世界都是在講心量的無量無邊。

 
  

 
慈心作意是我們對待一切事情都是一種邀請,沒有求、沒有期待,我們只是帶動,用我們的悲心來帶動。因為我們的悲心是在一切六根觸見苦,而慈心是一切身口意都是為了少苦離苦,在每一個動都是為了少苦離苦,這每一句話都是類似口訣、類似心法。我們每一個注意力都是這樣看待事情:

 
  

 
我們的眼睛看,是不是在看無常苦?

 
我們的耳朵聽,是不是在聽無常苦?

 
我們的鼻根嗅,是不是在嗅無常苦?

 
我們的舌頭嚐,是不是在嚐無常苦?

 
我們的身根觸,是不是在觸無常苦?

 
我們的意根觸,是不是在想到無常苦?

 
  

 
如果是的話,那悲心就會遍處。當我們看到了苦,我們就無所求。當我們看到了苦,會覺得它只是一種境界,只是一個相,它是世間的結束,是一切過去的結束。它是一個境,境就是世間已經結束,然後面對這一個已經結束的世間,面對已經發生的過去,完全的接受叫悲心。然後面對這個悲心,我開始起心動念叫世間的開始。我們的起心動念能否為世間少苦離苦?我們的起心動念都是慈悲喜捨嗎?

 
  

 
什麼是世間?這「世間」兩字是宗教的術語,所有宗教都是這樣使用,不只是佛教這樣用。不要一聽到基督教講末法時代就以為真的是末法時代,每個時代的基督教徒都講末法時代。末法時代也不能照字面上來解釋,末法時代的意思叫「無常」,這兩個字就解釋了末法時代。每個時代都是末法時代,因為每個時代都很無常,每天都是末法時代,因為每天都是無常。是用這樣的心、這樣的態度去面對末法,如何面對末法,就是如何面對無常,這是不一不異的東西。所以基督教講的東西我完全能接受,那個接受,當然不一定跟他們的解釋一樣。每個人對基督教、對聖經的解釋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對佛教、對佛經的解釋都不一樣。那個解釋就是一種取相,看你怎樣去了解這個事情。天主教有天主教的解釋,基督教有基督教的解釋,而且基督教每個教會對聖經又有不同的解釋。

 
  

 
所有的解釋都是在幫助我們學習,都是想提醒我們:要用無所求的態度去接受世間,接受已經發生的世間!我們沒有想要改變過去,就像我們沒有想要改變別人一樣,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甚至連我們自己也不能改變,我們不是要改變,是要開心,因為心不開就沒辦法改變。如果心開了,如實地去面對世間、觀察世間,如實地去體驗世間,如實地去看無常,如實地去體驗無常,自然心開啊!開心的時候自然就會覺悟,你自然就會改變。所以不要改變別人,也不用改變自己,唯一要做的是開心!唯一要做的是對世間苦,對世間的無常苦,不要抗拒!要如實的去觀察、去體會,讓世間的無常苦像一波一波的潮汐,像一種推拿,推拿我們身體上、精神上每一個障礙!每一個對世間無常苦的抗拒啊!推拿每一個我們對世間無常苦的抓取!

 
  

 
當我們能以這樣子的心,尤其是以一種無所求的心來接受,零抗拒地接受過去、接受別人,我們的心就很容易出現光明相,太陽是外在世界的光明相,慈心是內在世界的光明相。打坐時慈心現前就不容易昏沈。這種慈心現前,有如你放眼全世間,所看到、所聽到的無不是慈心,這叫做慈心遍一切處。一切的事情都是想出來的,你怎麼想,世間就是什麼。你如果有辦法在打坐的時候,那個「想」自動現前,昏沈就會大為消減。就像童話故事裏的小飛俠潘彼得,需要在極度困難的時候,照樣能有一個很快樂的想法,這樣你就可以飛起來,你就可以離開苦難。試問我們有沒有辦法在我們苦難的時候,照樣有一個快樂的心情?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

 
  

 
慈悲喜捨是一個很好的日常生活的切入的角度,真的非常好!這個東西只有親身去體驗,你才知道它好的不得了!它會把我們整個人轉變了!它可以改變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態度,我們整個人因為慈悲喜捨的薰陶,整個人改變了!因為世間都是我們所見的,世間都是我們的解釋。當我們解釋世間是用慈悲喜捨來解釋的時候,我們的世界是無礙的、是光明的,是歡喜無量,是無量歡喜的!一天到晚都很歡喜,因為每一個時刻你都收到禮物,都收到一個你還沒有死的禮物!這個還沒有死是值得慶祝的,你還有一口氣是值得好好的慶祝、好好的珍惜啊!當你不能呼吸的時候,這一切都談不上了!

 
  

 
我們要能夠看世間就看到無常苦,看到空。看到境界不必一個刺激,一個反應。一個刺激、一個反應,那叫沒有空啊!刺激跟反應之間有無量的空,然後我們所有的反應,都經過一個無量的空。動物是一個刺激、一個反應,牠的反應幾乎可以預測的。人性,你是沒有辦法預測的,如果你有辦法可以被預測,那你也是動物。譬如:我講一句批評你的話,你就生氣,那你跟動物有什麼兩樣?一個刺激、一個反應,我幾乎可以預測你的反應!我毀謗你,你就生氣,我批評你,你就不舒服,那就是一個刺激、一個反應,那就是動物啊!人就不一樣了,一個人批評你、中傷你、毀謗你,你一點都不用生氣,無礙啊!你在他中傷你、毀謗你的時候,照樣取一個慈悲的念頭。你只要有辦法這樣做,心中是非常寂靜自在的,而且你會因為這個境界,讓你對真理的體驗更加深刻。如果人家不中傷你,你就不知道你的慈悲心,竟然可以用在這個時候!你會因為這樣生出更大的信心來!對佛法、對真理,生出更大的信心,那是非常寶貴的資糧。

 
  

 
我們在面臨一切境界,都把它當成邀請,都把它當成慶祝,都把它當成禮物,都把它當成無常,都不把它當成理所當然!沒有一個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父母對我們好不是理所當然,那是一種禮物!朋友對我們好不是理所當然,那是一種禮物,要珍惜禮物啊!我們今天還活著不是理所當然,今天還能呼吸不是理所當然,那是一種禮物啊!那是世間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世間對我們還很好,真的!世間不呼吸,我們就停止呼吸了!世間只要停止呼吸,我們就停止呼吸,我們是絕對沒有能力自己呼吸的。是因為世間在呼氣,我們才能吸氣,是因為世間要吸氣,我們才能呼氣。要不然你能夠在水裡呼吸嗎?因為水沒有呼氣,所以你沒有辦法吸氣啊!水沒有吸氣,你就沒有辦法呼氣,你是不能自己呼吸的。你能夠在外太空吸氣和呼氣嗎?外太空不呼氣,你能吸氣嗎?外太空不吸氣,你能呼氣嗎?不能!因為它在呼氣吸氣,我們才能吸氣呼氣,因為世間對我們還不錯,我們才能呼吸,當世間生病的時候,就有人要生病。同樣的道理,如果世間沒有病,我們就不會生病。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世間,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世間,

 
  

 
以一種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父母,

 
以一種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世間,

 
以一種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朋友,

 
  

 
那我們的心自然就心花朵朵開!沒有一件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無常。我們看事情能正見苦,就會有悲心;能正見空,就會有慈心;能正見當下,就歡喜無量;能正見無常,就念念不住。所謂念,就是如實的觀察,觀察現在就是念,然後一直看著現在發生什麼,我就是吸氣,現在發生什麼,我就是呼氣。不管發生什麼,我就是吸氣,去感覺現在;不管它發生什麼,我就是呼氣,去感覺現在。去感覺就是去接受:每一個現在都值得吸收和消化的,每一個現在都可以推拿我們的身心。我們很多人在遇到境界的時候,常覺得境界是一種壓迫,事實上,所有的境界都是一拉一推,都是一個拉入推出的東西。你有沒有看到痛苦是一種收縮膨脹的現象?你有沒有看到欲望是一種收縮膨脹的現象?你有沒有看到所有的境界,都在生滅起落,都在拉入推出,都可以推拿我們的身心?同樣的,我們的呼吸也可以推拿天地,天地又會反過來推拿我們的身心,這是非常微妙的,非常奇妙的解脫心法!當你發現這種很奇妙的呼吸,你開始看到吸氣是一種收縮,呼氣是一種膨脹,吸氣是一種拉入,呼氣是一種推出,這個拉入推出叫推拿。然後我們能夠很正面的、無條件的對待每一個觸境。

 
  

 
無條件的正面對待每一個觸境,就歡喜無量,這叫喜心作意。然後我們開始用呼吸推拿境界,一個人對我們不好,我們用呼吸來推拿他的對我們不好,然後慢慢的會發現他的對我們不好,隨著呼吸慢慢的消失,力量慢慢的減弱,然後那個境界又會迴向,迴向來推拿我們,這叫迴向。前面那叫隨喜,隨喜就是無條件的正面對待每一個觸境,不管它好或者不好,都當成一種提醒,正面的去對待這一個觸境。也就是在我們有歡喜心之後,靜下來用呼吸推拿,用拉入推出,用看生滅、看無常的方式來對待,會感覺到這個境界反過來推拿我們,不再是我們在推拿境界。我們能夠推拿的世間太有限了,但是世間能夠推拿我們的太無量了!所以到最後,感覺不是我們在呼吸,是世間在吸呼,是世間在我的身體吸呼,所以呼吸是很無我的。一切的痛苦,不是我在痛苦,是世間在痛苦;一切的快樂,不是我在快樂,是世間在快樂。世間快樂,你沒有辦法不快樂!世間痛苦,你沒有辦法不痛苦!世間在呼吸,你沒有辦法不呼吸!這就是我們講的慈悲喜捨的解脫心法。真的從此契入,真的看到——

 
  

 
每一株草都是忘憂草!

 
每一棵樹都是菩提樹!

 
每一個眾生都是世界的中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9 03:07 AM , Processed in 0.0350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