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0

中国第一枚导弹内情:苏联专家把智慧留在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6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宇航出版社推出的纪实报告文学《天歌》,以气势磅礴的笔力,讲述了一直被神秘色彩笼罩的中国导弹及运载火箭的研制故事,通过不为人知的细节和震撼人心的场景,还原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路崛起的历史。

1.政治寒流吹冷了中苏蜜月

1958年冬天的莫斯科显得特别冷。刚进入11月,一场大雪就让嬉闹的孩子们在普希金广场前打起了雪仗,不论是莫斯科河还是伏尔加河都封了冻。同一时刻,万里之外的中国大地遍野“土高炉”,连机关学校的大院广场都燃起了大炼钢铁的火焰。而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狂热背后,一股来自莫斯科的政治寒流正悄悄逼近。

对于这一点,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元帅早有预感。当初热热闹闹地签下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时,他心里就明白:从根本利益上说,不能指望苏联会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拱手送给中国。

果然,自从为“联合舰队”搁浅而愤愤不平的赫鲁晓夫回国后(他曾于当年夏天访华),我国急需的一些军事装备和图纸过了合同期仍不见送来。经再三催促,苏方才回答物品已启程运往边境口岸。当我方派人准时赶到预定地点,苏方又说样品因途中遇大雪受阻,请再等几天。随着这样的事不断发生,中国的科技人员开始心生疑窦——那可是导弹研制急需的材料呀!当然,不管怎么说,来华帮助我们的苏联专家多数还是真诚而友好的。

随着时光进入1959年,中苏关系起了质的变化,莫斯科的寒流已越过边境直达我国导弹研制的中心,身处沙漠戈壁的试验基地甚至也受到了它的袭击。1950年以来的中苏“蜜月”,此刻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面纱。

2.精兵强将齐聚“1059”工程

苏联人也许没有想到,当两国还在莫斯科谈判时,中国的导弹、火箭研究院——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就已宣告成立。《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后,苏军的一个P-2导弹营随即到达北京,负责导弹的测试、发射等操作训练事宜的传授。

“1059”是我国仿制P-2导弹的代号。当设计图铺开在以钱学森为首的仿制小组的办公桌上时,除了钱学森能看懂外,其他的人没几个明白图上绘的是什么东西。“这枚样品全长为17.7米,最大直径为1.65米,尾部有4个梯形尾翼,起飞质量为20.5吨,以液氧和酒精为推进剂……”钱学森一面讲解着,一面用手中的小棍敲打着导弹。当时,因为总装厂还没盖好,导弹临时置放在一家医院的药库里。

钱学森的目光忽然停在了谢光选和梁守槃两位技术骨干的脸上。“我看拆卸导弹的事(仿制的第一步就是拆卸),咱们这些只上过讲台的人恐怕不行……小谢、老梁他俩都在兵工厂干过,比咱们懂行。”

“钱院长既然话说到这份儿上,这活儿我是推不脱了,老梁就咱俩接了吧!怎么不说话呀?”谢光选边说,边用眼光扫着梁守槃那长满胡须的脸。梁守槃环视了一下四周围过来的目光,假装叹了一口长气:“看来我是想推也推不了啦。不过这事儿要以小谢为主,我打打下手没问题。”“行,这就定啦,小谢能者多劳吧!”钱学森高兴地拍着谢光选的肩膀说。

导弹仿制工作由此全面铺开。所需设备的引进跟不上,国家就采取措施从第三国采购,并加派工程部队,抽调空军、海军的技术力量加快工程的进度。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苏联却突然停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中承诺的材料、设备和元器件的供应。在一分院工作的苏军导弹营撤离中国,苏联专家也被陆续召回国内。

3.苏联专家把智慧留在中国

在一分院工作的最后三名苏联专家此时也已接到回国通知。而就在前两天,他们依然固执地坚持我国制造的酒精不合格,不能作为导弹的推进剂,说必须向苏联购买,否则出了问题概不负责。

这天,彭真同志正巧来到总装厂视察。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冬春将酒精的事作了详尽的汇报。彭真笑了笑说:“我给你们调解调解。你午饭时把杜得柯夫等三个专家请到副院长刘秉彦那儿去,就说我和刘院长请他们喝酒,提前给他们饯个行。”之后,彭真又走到“1059”导弹前,与工人、技术员一一握手问候,谈了一阵话,才在政委张钧陪同下,被涌来的科技人员和工人们簇拥着走出总装厂。

午饭时,冬春领着苏联专家准时走进院部的小食堂。彭真、张钧、刘秉彦已在门口恭候。看到铺着洁白桌布的桌上摆着一排窖藏在20年以上的茅台、五粮液,苏联专家们不禁眉开眼笑,不等主人敬酒就自己动起手来。要知道,这些佳酿在苏联也是只有总书记宴请各国政要的宴会上才有的;现在,中国同志用“琼浆玉液”招待他们,三人心里既感激又自豪。

“感谢就不用说了,杜得柯夫同志,今天的酒怎么样?”冬春说。“比起你们的酒呢?”张钧也很随意地问道。

“那不能比,你们的酒在天上,我们的酒在地下,不能比呀!”

“不,杜得柯夫同志,我们的酒不行,酒精也不行,不能成为导弹推进剂。”刘秉彦略显醉意,大大咧咧地说。

“你们的酒精好,行,完全符合要求,比我想的好,可以在导弹上作推进剂用。”

“可是杜得柯夫同志,我听说你不同意使用我们中国的酒精,要用苏联的,有这回事吗?”彭真笑着接过话头。

“没有,我怎么会说这种话呢,你们说过吗?”杜得柯夫盯着另两名苏联专家问。两人一起摆手,争着说“我没有”、“我不知道”、“我不会说这样的蠢话”。

“既然专家们都没有说过,冬春,那就按原定计划使用中国的酒精加注,进行试验。”彭真肯定地说。

“就按首长的话执行,我现在就签字。”杜得柯夫边说边掏出钢笔,冬春早就作了准备,立刻将报告签单递了过去。

当天晚上,杜得柯夫最后一次敲开了冬春的门,把一个笔记本按在对方手里,神秘地说:“厂长,酒精的事别怪我们。明天我们就要回国了,我把这个本子留在中国,对将来你们研制新的导弹或许会有帮助。”

冬春一把抱住了他,泪水流了出来:“好朋友,你再等会儿,咱们再干几杯。”

“不,他们在等我,我不能久留。同志朋友,祝福你,再见!”说着,他唱起了二战时苏联流行的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唱到最后,杜得科夫竟将歌词改了几个字,歌声在刚刚栽下的白桦林中回荡: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万众一心,奔向前方

我们再见啦,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了妈妈

别伤心,别难过

请你祝福你的孩子吧

再见吧,亲爱的中国

胜利的星会照耀着你们

再见吧,亲爱的战友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三位苏联专家离开了,他们把智慧、祝福与希望留在了中国,留在了即将飞射长空的导弹上。

4.中国导弹一步站稳脚跟

1960年11月5日凌晨,太阳从天边的霞光里冲出了地平线,预定的发射时间渐渐逼近。聂荣臻元帅走进了由活动铝合金板组成的指挥所,这儿距离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弹道导弹的发射阵地只有5公里。虽说是按苏联的P-2导弹仿制的,可导弹的材料全是中国生产的;这次发射,对我国的材料、装配工艺、制造水平是一次决定性的考验。

导弹高高耸立在发射架上,披着一层阳光的金衣,头上有几朵白云漂浮,对讲机中不断传来“准备就绪”的报告。9时整,基地副司令员李福泽下令倒计时开始:5、4、3、2、1、“点火!”只听骤然一声巨响,大地颤抖,烈焰喷发,导弹如闪电般直刺蓝天。聂荣臻从指挥所看到,尾部喷火的导弹缓缓上升,随后越来越快,渐渐化作小亮点隐入云空。洒下的烟云在天边划出一条飘带,宛如哈达般洁白……

9时10分5秒,前方传来消息:导弹飞行正常,命中550公里以外的预定目标区!翘首盼望的人群霎时间欢声雷动,欢呼声、笑声、掌声仿佛在追着导弹鸣响。试验结果显示,我国仿制的导弹发动机性能良好,各种控制仪器运转正常,国产液体燃料也符合要求。中国首次国产导弹试射,犹如孩子学步,第一步就站稳了脚跟。

在庆功宴会上,聂帅高举斟满红葡萄酒的杯盏,献上了祝词:“同志们,我已打电话把试验成功的喜讯报告了毛主席、周总理。他们听了很高兴,要我代表他们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祝贺和谢意。同时,要求大家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同志们,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们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毛主席万岁!”人们高举手臂,欢呼声响彻夜空。

当年12月,我国又试射了两枚仿制的P-2导弹,均取得成功。这不仅表明中国从此拥有了弹道导弹这种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标志着中国已初步掌握了导弹制造技术,导弹研制也由仿制转向自行研制的轨道。中国火箭的摇篮,已经哺育了中华飞天的头一个儿女,打响了叩响宇宙之门的第一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6 01:51 AM , Processed in 0.0272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