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坚称关税是恢复国际贸易平衡的有效谈判工具。
文丨么思齐 朱若晚
特朗普叫板关税数字的政治表演未达预期后,中美贸易战或迎来大转弯。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一改此前的强硬姿态,称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为零”。
《华尔街日报》引用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的话称,对华关税税率或将降至50%至65%左右。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政府考虑采取类似于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去年年底提出的分级征收方式:对美国认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被视为对美国利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征收至少100%的关税。
特朗普随后预告,会在未来两三周内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的“对等关税”政策,具体内容取决于与其他国家谈判的结果。但他也给自己留了台阶:“如果我们没能与任何国家达成协议,我们将自行设定关税。”
近一个多月来,特朗普随心所欲的激进关税遭到多起联合起诉和党内公开反对。4月22日,美国12个州在纽约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特朗普政府,要求停止其关税政策,称其非法并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混乱,特朗普的政策只是其“一时兴起而非合理行使合法权力”。
◆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等12个州联手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
更早之前,加利福尼亚州率先以越权、违法为由,对特朗普发起诉讼;与此同时,多家小企业及非营利组织以总统无权单方面加征关税、企业利益受损为由,在联邦法院和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
“特朗普因股市暴跌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处于高位而感到恐慌。”法国那提西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说,“他需要尽快达成协议。这种情况下,中国没有必要做出重大让步。”
除中国外,美国于4月9日将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推迟90天执行,其间税率临时下调至10%,以换取更多谈判时间,而加拿大、墨西哥作为《美墨加贸易协定》成员得到关税豁免。
截至目前,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累计税率达到145%(新征的125%叠加此前以打击芬太尼为由加征的20%),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也在4月12日升至125%。
虽然批评者众多,特朗普却一意孤行,严重影响到那些依赖进出口贸易的地区。哈佛大学教授、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发出警告称,关税或将导致美国约200万人失业,每个家庭损失至少5000美元收入。
这种“经济自戕”的行为让地方发起阻击。4月16日,加州率先挑战特朗普,成为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联邦政府的州。州长加文·纽森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他表示,特朗普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制定关税政策是“非法且史无前例的”,“非法关税”扰乱了供应链,给该州经济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右)宣布将对特朗普提起诉讼。
纽森4月23日宣布,据权威数据统计,加州2024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尽管美国各州缺乏谈判国际协议的权力,但纽森承诺将直接与外国官员谈判,寻求豁免并帮助保护关键行业。
诉讼中提到:“特朗普的关税新政已对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导致股票和债券市场剧烈震荡。这种未经事先通知或正当程序就实施的重大总统举措,会导致投资遇冷,还可能将美国推向衰退边缘。”
加州是美国经济和人口第一大州,也是吸引中国投资最多的州以及中国留学生和游客最青睐之地,对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加州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中,中国的地位无法替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是加州乃至美国西海岸的重要枢纽,美中贸易三分之一的货物通过两大港口运输,去年约13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经此走向千家万户。
◆4月3日,中国远洋海运一艘载满货柜的货轮停泊美国加州长滩港。
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45%的关税,将大幅减少两大港口的吞吐量。据彭博社报道,洛杉矶港口的官员预计,新关税政策实施后,两大港口的货运量最早到5月就会下降至少10%,这种趋势或将持续到年底。当地的贸易和运输业雇用了超过90万名工人,间接支持了近200万个就业岗位。
对华关税还将导致该地区的数千家进口商面临投入成本上涨两倍以上的困局,迫使企业承担价格上涨或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加州之后,4月22日,又有12个州加入诉讼阵营。它们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发起更大规模的法律围攻,包括俄勒冈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伊利诺伊州、缅因州、明尼苏达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和佛蒙特州。
诉讼同样质疑特朗普广泛关税的合法性,认为其破坏了国会监管对外贸易的宪法权力。该诉讼由亚利桑那州总检察长克里斯·梅耶斯(Chris Meyers)和俄勒冈州总检察长丹·雷菲尔德(Dan Rayfield)牵头。
梅耶斯在诉讼声明中表示,“特朗普疯狂的关税计划不仅在经济上是鲁莽的,而且是非法的。”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西亚·詹姆斯(Leticia James)认为,关税“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损失”,美国消费者将被迫为高额关税买单。
◆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西亚·詹姆斯被特朗普视为眼中钉。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对此回应说:“像詹姆斯这样的民主党人再次将对特朗普总统的迫害置于保护选民的安全和福祉之上。”
无论特朗普政府如何定义起诉行动,13个州的联合行动标志着来自美国国内的法律挑战已成规模,这不仅会激发国会、司法机构的重视,也会进一步削弱关税政策推行的政治基础。
更何况,混乱的贸易政策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4月3日,爱荷华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和华盛顿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Maria Cantwell)共同提出《2025年贸易审查法案》。
该法案要求总统在征收新关税或提高现有关税时,必须在48小时内通知国会,说明关税措施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此外,所有新关税措施将在60天后自动到期,除非国会在此期间通过批准关税的决议。
截至目前,参议院已有七名共和党议员表示支持该法案,众议院也有至少十几名共和党人考虑签署这项法案。就连特朗普的铁杆盟友、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也称,“关税等于变相对数百万美国消费者加税”。
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是少数公开挑战特朗普的共和党人,他批评总统滥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呼吁国会收回征税权,还说“国会需要坚强起来,要捍卫自己的特权”。
自美国4月初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以来,肯塔基州的汽车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保罗打算联合其他参议员共同发起一项旨在终止特朗普关税的议案,虽通过的可能性很低,但至少能迫使其他共和党同僚表明立场,并给政策调整施加压力。
◆美国汽车企业受到特朗普汽车关税政策的打击。
特朗普一度高调宣称,要把对华关税税率提升到245%的“天文数字”,这种极端表态,足以说明他把关税当成了喊价工具。
这一切让市场感到,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来源。在他宣布对华征收145%的巨额关税后,美国市场和股市经历了剧烈波动。消息公布初期,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科技巨头市值蒸发超过2万亿美元。许多大型银行预测,美中两国互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当特朗普4月22日软化对华关税立场后,市场随即反弹,美股三大指数单日涨幅均超2.5%。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同一天释放信号,称中美贸易战会在“不久的将来”缓和。这本是摩根大通的一次闭门会议,但内容很快被泄露出去。贝森特在会上告诉投资者,美国的目标并不是要与中国脱钩,目前的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他乐观预测,美中紧张局势会在未来几个月降温,但两国要达成更大规模的协议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第二天被问及是否正在与中国“积极”沟通时,特朗普表示,“积极,一切都很积极,每个人都想参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他还宣称,自己与中国领导人“相处得很好”,并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协议。
对于“中美是否正在谈判且即将达成协议”等问题,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4月24日回应说,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郭嘉昆指出,“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就在特朗普态度软化的前一天,他会见了沃尔玛、家得宝、Target Corp.以及其他美国大型零售商的公司高层。有知情人士透露,与会者称,消费者在几周内就会看到一些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货架空空如也,这一警告似乎触动了特朗普。
特朗普原本以为,鉴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中方会是主动“求和”的一方。
◆关税压力下,沃尔玛公司的股价涨幅微弱,家得宝、Target等公司的股价更是急剧下跌。来源:彭博社
康奈尔大学经济史学家尼古拉斯·穆尔德(Nicholas Mould)表示,“2017年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征收关税时,中方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为进一步的局势升级做准备。现在,他们对经济带来的痛苦有了更强的承受力,也有更强的能力来应对局势的不断升级。”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则表示,中国“不急于”谈判,“与其过早接受谈判提议,不如先多承受一些摩擦,这样反而能让后续谈判更加顺利,也有助于中国争取到更有利的结果”。
虽然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但由于其关税政策的极端波动和朝令夕改,依然让企业和投资者感到不安,也让国际谈判的信任基础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