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财富毁灭性关税已导致全球市值蒸发10万亿美元,相当于两个日本经济体量。
相较日本4.4万亿美元GDP,此番10万亿美元市值蒸发正值衰退阴云笼罩东瀛,更严峻的是,滞胀魅影正悄然逼近。
表面看,日本似在关税战中"侥幸脱险":上周特朗普对日加征24%关税,远低于中国的54%、越南的46%与泰国的36%。但实则暗藏杀机: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件额外征收25%关税。作为日本最大出口品类的汽车业,正遭遇致命一击。
东京政界弥漫被背叛的寒意。特朗普首任期内,日本堪称白宫最亲密盟友——前首相安倍晋三极尽逢迎之能事,甚至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舆论普遍认为,这段"兄弟情"令自民党在特朗普时代享有超然地位,使日本在首轮关税战中幸免于难。
继任者石破茂首相去年10月上任后,试图复制安倍路线,通过亲近特朗普2.0政府化解经济风险。但事与愿违:日本非但未能独善其身,反成贸易战重灾区。更致命的是,其结构性痼疾在关税冲击下暴露无遗。
薪资增长停滞首当其冲。尽管去年"春斗"劳资谈判创33年来最大涨薪幅度,但通胀增速仍碾压实际工资,导致实际收入连续三年持平甚至下降。生产率低下亦是顽疾——历届政府虽承诺削减官僚主义、激活劳动力市场、重振创新、促进公平竞争、提升女性地位,却始终敷衍了事,错失改革良机。
日本对弱势日元的上瘾症更成桎梏。过去25年间,政府轮替但弱日元政策始终如一,借此刺激出口与企业利润。这种依赖消解了政策制定者与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紧迫感。
随着关税层层加码,日本央行加息空间愈发逼仄。尽管4%的通胀率已达央行目标两倍,行长植田和男若进一步紧缩恐致日元飙升,重创出口引擎。据测算,特朗普关税战或使日本GDP在2029年前累计缩水近3%。对增长本就乏力的经济体而言,叠加中国增长放缓的次生冲击,不啻雪上加霜。
《日本经济观察》主笔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指出,"日本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其对国内冲击(如银行债务危机、消费税上调)与外部冲击均高度敏感。"过去30年,日本经济呈现六年增长接六年停滞的循环律动。卡茨预测,贸易战或将延长其自2018年以来的停滞周期。
逆风之下,石破内阁摇摇欲坠。随着7月大选临近,其执政满周年的概率日益渺茫。日经225指数年内暴跌17.2%(即便计入周二6%的反弹),支持率跌幅更甚于经济数据。石破未能推出任何缓冲冲击的经济升级计划,如今只能派遣代表团赴美谈判,并寻求新联盟。
关税战催生戏剧性转折:日本正与中韩接触。3月30日,亚洲前四大经济体之三的贸易部长举行五年来首次三方会谈,承诺共建"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包容、可预测的贸易投资环境"。三国自贸协定构想浮出水面,美国或被排除在外。
对石破而言,当务之急是缔结新自贸网络对冲特朗普冲击,同时重启改革唤醒经济活力。但实现这些目标的难度已呈几何级数上升。当十万亿财富顷刻蒸发,日本经济再难遮掩沉疴,亦无处躲避冲击波。
关于作者:威廉·佩塞克(William Pesek)是一位长期关注亚洲的评论作家,现居东京。他曾是Barron’s 和彭博社的专栏作家,著有《日本化:世界能从日本失去的十年中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