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全球股市巨震冲上热搜,外汇储备连续3个月增长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8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股市巨震冲上热搜,外汇储备连续3个月增长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年04月07日 19:40

3月外汇储备增加134.41亿美元



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6.65亿美元,较上月的32272.24亿美元增加134.41亿美元,升幅为0.42%,外汇储备余额连续3个月增长。外汇局表示,2025年3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同时,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较2月末的7361万盎司增加9万盎司。在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后,中国央行从去年5月后一直按兵不动,去年11月则重新增持黄金。(澎湃新闻)

|点评|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震荡之际,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整体稳中有升,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市场恐慌。面对超预期的突发事件,雄厚的外汇储备就像缓冲垫,可以较好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对汇率的冲击。同时,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上升,金价也不断攀高。考虑到成本,3月我国继续增持黄金,但节奏已逐步放缓。当前我国黄金储备占比不高,长期来看,要进一步优化储备结构,未来还有较大的择机增持空间。

和特朗普在第一任期主要对华加征关税的影响相比,此次其对全球加征关税后,人民币汇率虽然短期波动剧烈,但整体表现出了更强韧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美元指数的表现同样承压,这也部分缓冲了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虽然目前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但其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会推动各国加快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2025年地方债发行已超2.8万亿



4月7日消息,专项债券信息网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2025年地方债已发行28486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9602亿元。从发行地区来看,江苏地区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超4000亿元;广东、山东、四川等7个地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均已超1000亿元。根据今年的预算报告,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000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截至4月6日,全国26个发行主体已披露二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计划发行规模19138亿元。其中,专项债券13834亿元,一般债券530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9915亿元(含专项债券8891亿元);再融资债券9223亿元。国联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在研报中预计,二季度预计政府债供给压力或将进一步积聚,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特征与债务结构优化的需求共同推升发行规模。(界面新闻)

|点评| 一季度地方发债规模增长显著,发行的债券大部分用于“借新还旧”,将此前的存量隐性债务置换为利息更低的再融资债券,减轻地方的偿债压力。化债之外,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的规模也比较大。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整体承压,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稳经济,也需要依赖发债筹集资金。

地方发债规模创下新高后,二季度地方发债有望进一步提速。要让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拉动内需,大部分地方债供给都会集中在上半年。伴随各地化债工作推进,未来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将得到更多空间。同时,“自审自发”的简化流程已经在多地试点,也会加快地方债的落地速度。多重因素作用下,二季度可能会迎来地方债发行高峰。

欧盟拟反击特朗普关税



4月7日消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飓风冲击全球市场和经济前景之际,欧盟国家将在未来几天寻求形成统一战线,对美国关税确定首轮反制措施。欧盟可能会在本周三批准对价值高达28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这将是欧盟对美的首轮有针对性的报复性关税。

此举将意味着欧盟加入加拿大等国家的行列,参与对美国进行反击。需要注意的是,这主要是为了回应特朗普的钢铝关税,而不是为了回应更广泛的“对等关税”。欧盟的首轮反制关税将于本周三进行投票,并预计大概率获得批准——除非代表欧盟65%人口的15个欧盟成员国投出反对票。(财联社)

|点评| 美国计划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后,多国都在筹划反制措施。欧盟成员国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的态度存在分歧,少数国家认为,不应该用关税反制关税,继续加大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过,越南释放出对美进口商品采取零关税的信号,但美国相关官员仍维持对越南加税的态度。

各国之间贸易摩擦升级,这是所有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包括美国在内,没有国家会在贸易摩擦中成为赢家。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很可能推动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美国自绝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之外,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全球股市巨震冲上热搜第一



4月7日,特朗普关税政策引起全球金融海啸。“全球股市巨震”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超过3亿次。截至周一收盘,日经225指数下跌7.83%,盘中一度跌破31000点大关,创下2023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亚太其他市场同样大幅下挫,韩国综合指数下跌5.57%,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下跌4.12%,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下跌3.79%。

上周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31.07点,至38314.86点,跌幅5.5%,这是自2020年6月新冠疫情以来的最大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8%,至15587.79点。这使得该指数较去年12月的纪录高位累计下跌了22%,进入技术性熊市。(财联社)

|点评| 特朗普全面超预期的关税政策宣布后,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随后,加拿大等国家对美股采取反制措施,美联储明确表示观望态度,不会降息,一系列消息继续刺激着全球投资者脆弱的神经,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下降,恐慌情绪蔓延,引发连锁反应。

市场担心美国与贸易伙伴们开启广泛的贸易冲突,关税加征幅度螺旋式上升,严重阻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往来。并且,美元世界货币地位遭到挑战,美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若没有缓和迹象,全球贸易体系很可能迎来巨大改变。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下,投资者选择抛售股票也在情理之中。

中央汇金再次增持ETF



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截至周一收盘,上证指数下跌7.34%,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3.22%。

有首席策略分析师受访时称,汇金持续入场传递出市场底线存在的信号,政策意图防止系统性风险,为市场自我调节争取时间。此外,在贸易冲突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政策托底将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综合近年来的监管运作逻辑,不排除进一步出台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若市场波动持续,市场期待政策工具箱仍有充足储备,并且有所动作。(综合华尔街见闻)

|点评| 上周四特朗普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后,中国市场对此反应并不算特别强烈,在全球市场中较为抗跌。然而,上周五中国市场清明节假期休市期间,相关消息再次引发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外盘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下挫,周一亚太股市早盘继续走低,恐慌情绪传导至中国市场,AH两市大幅下跌,和进出口完全无关的企业也受到拖累,出现大面积跌停。

面对市场大幅度的非理性波动,中央汇金再次出手。与去年后半年呵护市场的方式一样,中央汇金还是选择在ETF市场“默默发力”。短期内,这种方式对市场的提振效果或许并不明显,但会在市场中形成一股买入力量,起到一定的托底效果。

山姆超市550万元大额采购被冒领



4月7日消息,山姆会员店深圳某分店发生的一起消费纠纷近日引起广泛关注。投诉人杨先生反映,他此前通过山姆会员店采购了大量茅台、五粮液等商品,并向山姆对公账户累计转账651.36万元。然而,杨先生在转账后却发现,有价值约550万元的货物被他人冒领,至今没能拿回钱款。据悉,杨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除了杨先生,还有多名采购商在山姆会员店遭遇了类似的事件,均涉及大额转账后未收到货物的情况。

投诉人杨先生表示,他在2023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张某。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杨先生和张某沟通以后,陆续在山姆会员店深圳龙岗店采购了大量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商品。据杨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整个采购过程中,张某始终以山姆大单经理的身份与其对接业务。在杨先生提供的与山姆工作人员交涉录音,以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出示的《民事裁定书》中,山姆方面表示,张某已于2021年2月离职,对其后续行为概不负责。(21经济网)

|点评| 根据投诉人反映的细节,其向所谓的“山姆大单经理”采购时,是向山姆的对公账户转账。一个已经离职的员工,却可以使用原单位的渠道和银行账户继续和消费者接触,听起来着实有点不靠谱。如果投诉人提供的信息是真的话,山姆的内部管理能力确实需要被打上一个问号。从操作上来看,是否仅靠一个离职员工就能完成全过程,也让人心生疑惑。此外,山姆在货物交付情况上也没有作详细说明,纠纷的疑点还是颇多。

在类似纠纷中,如果企业仅因涉事员工已离职就能摆脱责任,显然有失公平。为了保护消费者等信息弱势方的利益,法律上存在“表见代理”情况,如果员工在离职后,通过隐瞒等各种方式,使消费者仍然有理由相信自己具有履职权限,造成消费者损失的,企业可能也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此次纠纷属于这样的情况,那么山姆或也难辞其咎。

一季度新股数量与融资额双双下滑



4月6日消息,据Wind数据统计,一季度A股共计发行27只新股,融资金额合计为164.76亿元,上年同期新股数量与融资总额分别为30只、236.2亿元,发行数量同比减少10%,融资金额同比下降30.24%。

供给稀缺性下,27只新股无一破发,首日平均收盘涨幅达243.34%,部分个股上市首日收盘涨逾三倍甚至六倍,打新赚钱效应不菲。与此同时,“募不足”现象仍在延续,一季度有六成新股的实际募集资金低于预计,其中6只新股的少募金额超过1亿元。分上市板块来看,创业板是今年新股的主要上市板块,有12只新股发行上市,占总数的比重为44.4%,上年同期约为26.5%。(第一财经)

|点评| IPO门槛抬高,除了让二级市场“休养生息”外,更重要的是提升A股市场内优质上市公司数量,更好地培养长期投资生态。“募不足”主要是前期排队的IPO企业为公司制定了过高的估值。去年上市规则不断完善,企业只能重新执行更加合理的上市价格,导致募资额低于预期。

从一季度上市的新股情况来看,科技含量明显提升,科创板甚至上市了首家未盈利的企业。科技行业具有较大特殊性,企业发展前期研发投入高,技术前景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此时投资的风险与回报都很高。不过,公司的研发方向是真正有前景,还是仅停留在PPT层面,需要监管部门从严考核。

周一两市低开低走创指大跌12.5%



4月7日,市场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创业板指跌12.5%,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沪指失守3100点,全市场超5200只个股下跌,逾2900只个股跌停。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5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502亿。从板块来看,农业股逆势大涨,养鸡概念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苹果概念股持续重挫,多股连续跌停;AI硬件股集体走弱,电池、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智谱AI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096.58点,跌7.34%,成交额为7354亿元;深成指报9364.5点,跌9.66%,成交额为8524亿元;创指报1807.21点,跌12.5%,成交额为4647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一外盘大幅下挫带来的恐慌情绪蔓延在A股市场内,两市大幅下挫,仅有农业板块逆势上涨。周一早盘两市低开后,市场中一度出现做多力量,却没能得到市场积极响应。午盘休市期间,消息面上没有任何利好出现,市场悲观情绪逐渐蔓延,午后跌停个股数量不断增多。临近尾盘,中央汇金购买ETF的消息传出,两市跌幅略有收窄。

周一两市跌幅受情绪面影响较深,这种氛围下难以用寻常逻辑判断,只能等待情绪彻底释放或政策面出现逆转市场情绪的利好。在此期间,极为考验投资者的仓位管理技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12 09:58 PM , Processed in 0.1128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