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好!事实上,定期的「摸鱼」走神是提升创造力的关键。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 Barbara Oakley 教授(以及她的合作者 Terrence Sejnowski )指出,
大脑有两种主要工作状态:
• 聚焦模式: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刻意思考时,大脑像激光一样专注于某个特定任务,但这种状态也容易让我们陷入固定思维。
• 漫游模式: 也就是「摸鱼」。当我们放松、走神或做些与任务无关的小休息时,大脑就进入一种宽松状态,好比让思维「放飞自我」, 在无意识中整合信息,进而产生新的联想和创意。
就像图中所示,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弹珠台。当一个想法进入大脑时,就像一颗弹珠被释放出来,在弹珠台上不停地碰撞、弹跳。而弹珠台上那个黑色区域,就代表着新创意或新想法产生的地方。当大脑处于漫游模式时,思维到处乱撞,这些弹珠反而有更多机会撞到黑色区域,从而激发出更多新颖的联想和创意。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Oakley 教授认为,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有两种模式的切换对脊椎动物的生存是必须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去野外看一只鸟觅食,就会发现,它在认真细致的啄一两粒谷物以后,就会非常机警的抬头四处观望。这就是两种模式的交替。
吃到果子的小鸟立马抬头观望环境
专注模式就像一只鸟低头啄食时,它得聚精会神地捡起每一粒小谷物;这种模式适用于觅食、照顾后代等关键任务,因为你需要高度专注才能捕捉到细微的食物或信息。
而放空模式则像那只鸟抬头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老鹰等危险出现。这种模式使它能够扫描整个环境,及时发现威胁。
简单说,一只鸟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一边啄食,一边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周围,交替使用这两种状态。
而人也是这样,学习或者处理任何复杂的技能,都需要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只有协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
• 聚焦模式 让我们可以钻研细节、掌握复杂技能,比如学习语言、乐器或者下棋时,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捕捉每一个细节。
• 漫游模式 则帮助我们放下固有思维,跳出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只有在放松状态下,我们才能看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产生全新的联想。
正如你读一本深奥的书时,阅读具体的句子时,很难同时回顾整本书的大意;只有当你放下书本,稍作停顿后,才能把书中的零碎信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解。
抬头才是悟呀
那么什么样的摸鱼最为有效呢? 有非常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定时摸鱼和放空可以极大地提高创造力,那么如果你是办公室的打工人,可以怎么做呢?
1. 定时停一停
每工作大约 50 分钟到 1 小时,就给自己 5 到 10 分钟的短暂休息。利用这段时间离开电脑、站起来走动,帮助大脑「降温」。
2. 缩短会议时长,空出时间休息
会议时间往往是 30 分钟或 1 小时,但其实更短的会议(比如 15-25 分钟、45-50 分钟)完全能完成同样的内容。剩下的时间可以站起来走一走、喝杯咖啡,或者发个消息约朋友周末见面,这些小确幸能帮你放松,减少压力。
3. 善用「尿遁」
上完厕所后花几分钟深呼吸、冥想,或者走走楼梯活动一下。这样的小习惯叠加在一起,会让你的状态变得更好。
4. 提前想好「意外空档」怎么用
有时候,会议提前结束或者同事迟到,突然多出几分钟空档,这时你可以提前规划好,比如这个时间听首喜欢的歌、做个眼保健操,发个消息给朋友、站起来伸展一下,而不是发呆或无聊刷手机。
5. 在桌子上放个「放空提醒物」
你可以在办公桌上放个水杯、瑜伽动作的图片,或者贴个小纸条写「深呼吸」。这些小提示能让你偶尔停下手头的事,给自己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
所以…...还在等什么,快转发给你的老板看吧! derestimate-the-power-of-small-breaks-during-a-busy-work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