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的蓬蓬和小黄是一对“J人”夫妻,
婚后,他们买下北京市区一套57m²的顶层Loft公寓,进行改造。
小黄从事影视工作,曾参与多部年代戏的拍摄。耳濡目染的审美熏陶,具象成家中各种细节:海棠花玻璃、格纹拼贴瓷砖地板等
才可能有更大的空间去努力。”
屋主 小黄和蓬蓬
蓬蓬和小黄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分隔两地。多年后,小黄恰好到蓬蓬所在的城市拍戏,两人重新联系上,逐渐发展为恋人,不久便步入婚姻。小黄是一名影视工作者,蓬蓬曾从事广告行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的工作都是快节奏、高强度。“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很‘卷’,但以前的‘卷’还是有喘息的时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觉得喘不过来气了。” 他们希望有一个符合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审美喜好的家,可以在舒适的空间里充分放松。2022年,夫妻俩买下朝阳区中心的这套57m²Loft作为婚房,进行了一场大改造。公寓改造前
房子原本的格局是两层,楼梯在玄关处,整体显得拥挤、不通透。发现所有的承重墙都分布在四周后,两人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把一楼客厅的天花板(即原二楼地板)拆除,楼梯挪到侧墙,腾出一整个挑高4.8米的开放空间,和一整面巨大的落地窗,视野十分开阔,窗外就是北京标志性的“大裤衩”。白天,阳光充足,光影在整个家中缓慢流淌;傍晚,落日浸染整片CBD,坐拥北京最酷窗景。“我们俩不太在乎房型、朝向,选这个房子就是看上了风景。” 蓬蓬告诉我们。“拥有一扇可以看到全城景观的窗,会觉得跟这个城市既是一体的,又可以有一点距离。”
小黄拍过多部年代戏,曾在《繁花》剧组工作长达两三年,又是王家卫导演的粉丝,深受复古美学熏陶。整个家有着浓郁的复古质感,各种经典元素随处可见:海棠花玻璃、格纹拼贴瓷砖地板、木质屏风、深绿墙壁上挂着的《花样年华》大红色海报……精致典雅,又恰到好处,不会显得繁琐。蓬蓬告诉我们,装修的时候小黄刚好还在拍摄中,“所以也不想加入太多元素,不然回家了还像在片场。”家具则以木质材料为主,橱柜、桌椅、地板,保持统一的美拉德色系,其间点缀黑色沙发、白色吊灯、暗红纹地毯。
蓬蓬和小黄都是“J人”,两人按照生活习惯仔细规划了空间的动线。
书架顶端摆着蓬蓬的外公亲自包书皮、写书名的书籍,蓬蓬一直把它们带在身边开放式厨房连着岛台,特意做得宽敞,大大提高了两人的下厨频率,也方便朋友们来聚餐。蓬蓬喜欢烘焙,根据自己的身高设计了岛台的高度。客厅上方安了一台木质吊扇,为整个空间增加了一种“休闲感”。小黄说,“工作完回到家,沙发上一瘫,电扇一转,有种南洋风的那种度假的感觉。”
卧室开了两道门,动线流畅
走廊墙上的挂画是蓬蓬对外婆的记忆, “这是我外婆当年做的一个工艺品,一些动物和植物,藕、白菜,还有蜘蛛、牛、猪都可以看到。把它裱了一个框,挂在了我们家。”
来到二楼,一条不宽不窄的走廊串连起卧室、卫生间和书房。
卧室开了两道门,既有私密性,又可以保证动线流通。正门对着朝西的落地窗,到了下午会有充足的光线,对习惯晚睡晚起的夫妻俩来说十分惬意。
卫生间依然是黑白相间的复古色调,设有一个圆形的浴缸。小黄是东北人,喜欢泡澡,同时作为影视工作者,“也会通过泡澡去找灵感,在浴缸里写东西。”书房则是小黄的工作区,“健身角,书桌,唱片机都在里面,” 蓬蓬说,“那是他的快乐天地。”
两人没有孩子,但家中有7只小动物同住。“它们是重要的家庭成员,生活起居一直都在我们的考量里面。” 蓬蓬强调,家里也为小动物们分别设计了专属空间,“一家九口”各得其所。柴犬nunu的小房间在一楼玄关旁,连着储物柜给它打了一个带栅栏门的空间,它的各种用品就收在“楼上”的柜子里。两只猫很黏人,夫妻俩专门在卧室门上开了一个小猫门,“方便它们随时骚扰我们。”鬃狮蜥、荷兰猪等四只小宠则被安置在厨房边的阳台,离阳光和水源最近的地方。蓬蓬介绍,“我们连着岛台打了一个四层楼的’小宠公寓’,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时不时还能顺便扔几片菜叶给里面的’房客’。”夫妻俩告诉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生活在这样一个符合自己的需求、审美,可以让人放松充电的小空间,是他们能想到最幸福的生活图景。
我和小黄是“机缘巧合”在一起的。我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分开发展,一直不在同个城市。过了挺多年,小黄去上海拍戏,我们重新联系上,慢慢从朋友变成恋人。后来,我辞掉了上海的工作,来到北京一家设计工作室做运营,也跟小黄结了婚。我们两个相处分为两种模式——他在家和他不在家的模式。小黄会经常到外地拍戏,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最长一次异地大概有半年时间。他说我们感情稳定是因为我能理解他,但我觉得不能用包容去形容这个状态。他在追寻他的梦想,我做我自己的事情,又彼此陪伴,更像是两个人一起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相处模式延续到了我们家的设计上:楼上楼下所有空间都是开放、连通,又可以选择封闭的,无论在哪个角落,各自在忙什么事,都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小黄在楼上办公,我在楼下追剧,他站起来就能看到我看到哪了。要吃饭了,我就在楼下喊一嗓子。这种不用对话也能拥有的陪伴感,可能是我最喜欢这个家的地方。这个家的成员总共是一家9口,老大是一只橘猫叫nomi,老二是一只柴犬叫nunu,老小叫脑斧,中间还有好几只小宠。nomi和nunu从上海到北京跟着我搬了大概五六个家,陪伴了我很久。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养宠物就已经像是在养小孩了,我们确实也经常开玩笑说,这跟自己生的有什么区别,但也知道养宠物跟养孩子的辛苦还是没有办法比的。我们俩目前还是以事业为重,但养小孩是需要两个人全情参与的事情,如果交给某一个人来负责,对孩子也不负责任。所以暂时把生小孩这个计划搁置了。我们在事业上规划性特别强,但在生活中就会相对随性一点。现在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未来可能会再有新的理想,但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啦。我们都觉得搬到这个家以后,才真正开始过日子。之前工作带给我们的焦虑情绪很重,要一直往前“努着劲儿”,白天忙事业,回到家就是睡觉,房子只是一个晚上休息的地方。搬到这里之后,不但松弛下来,生活也变得丰富饱满了,会意识到人生不只有工作。原来做一下改变,生活可以整个都不一样。当然小黄还是会在家办公,但是体验完全不同了。我们的窗户朝西,夕阳在下午四五点时洒进来,感受到光线变化,他就会走到窗边让自己休息一会儿。他说这样看看景色再回去工作,心里更有力量了。虽然大环境还是“卷”的状态,但现在,我们更有对生活的掌控感了,好像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卷”了。我想,人还是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卷”的同时善待一下自己,才可能有更大的空间去努力。
部分室内图片由嘉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