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可谓是处于内忧外患不断的风雨飘摇之际。单是太平天国就几乎横扫了大半个中国,险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除了太平天国外,实际上在晚清还有一支可媲美太平天国的反清势力,那就是活跃在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等省的捻军,也就是清朝方面经常合称的“发捻”。发指蓄发的太平天国,捻就是指捻军。捻军在反清战争中所取得的战果可以说是相当可观。先是击毙了被清廷视为“国之柱石”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然后还打破了曾攻下太平天国天京的曾国藩的包围,迫使其被撤职。最后捻军也曾和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北伐一样,打到北京近郊,让清廷举朝上下大骇。那么,捻军为什么能和太平天国并列,又是怎么击毙僧格林沁且让曾国藩被撤职的呢?一切都要先从捻军的兴起说起。皖北地区土地贫瘠,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这一点单是从嘉庆皇帝给安徽的蠲免税收和进行赈济的上谕次数就能看出,嘉庆二十五年间一共发给安徽52道此类上谕,而皖北独占34道,可以想象到当地百姓生存之艰难。长时间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大的生活压力却也使得皖北地区民风彪悍,如清朝时皖北地区有官员就曾说:“安徽省介江淮间,其俗之悍戾狠斗,凤阳、颍州、泗州为尤甚。”当地百姓为了谋生,便开始联合起来打击地主、反抗官府,而“捻”字就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早在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皖北及周边地区便已号称“村村有捻,庄庄有捻”了。捻军起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咸丰元年(1851)到同治二年(1863),领袖是安徽人张乐行。张乐行咸丰元年(1851)率领亳州地区的捻军起义,次年率捻军围攻河南永城。咸丰三年(1853),张乐行和永城冯金标,亳州朱洪立等十八个捻军首领歃血为盟,自称“十八铺聚义”,捻军势力开始变大,其影响逐渐波及到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张乐行后率领捻军到达淮南,联合太平天国共同对清军作战。同治二年(1863),捻军人数已达二十万之众,张乐行率军北上,同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大战,结果不幸战败被杀。而次年,即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天平天国也被镇压。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率领太平军加入残存的捻军,双方合二为一后,实力快速恢复,捻军起义进入第二阶段。清朝之所以把捻军与太平天国并列,称“发捻为心腹之患”,主要是因为捻军经常配合太平天国对清军作战,甚至有时候会直接联合起来,双方关系极其紧密。在捻军兴起之初,太平天国于咸丰三年(1853)发动北伐,而北伐军过境安徽时使得当地的捻军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如《湖北通志》中就说:“自粤匪倡乱,群捻揭竿而起,受其唆指,或分扰以掣我军,或前驱以助贼势。”由于太平天国起自广西,故粤匪是当时清朝官僚对天平天国的蔑称。而从“群捻揭竿而起”到“前驱以助贼势”可以看出在同清军作战中捻军对天平军的配合。并且如前文所述,在捻军起义的第一阶段中,首领张乐行在“十八铺聚义”后率军到达淮南便积极的和太平天国取得联系,而天王洪秀全也认为联合捻军有利于抗击清军,故双方在进行谈判后,张乐行及其他捻军将领接受了太平天国的封号。如张本人一开始被封为征北主将,后被封沃王,其全衔为“殿前北方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沃王谧千岁”。同治二年(1863)张乐行率二十万捻军被僧格林沁部击败并被杀后,次年太平天国天京也陷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原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率领江北江南的太平军加入了捻军的残部,双方再度联合起来,并且联合的程度较之前有了较大提高。合并后的队伍由赖文光和捻军将领张宗禹二人统帅,赖文光足智多谋,张宗禹也是捻军名将,双方盟誓曰:“誓同生死,万死不辞”。他们先按照太平天国的军事制度重新组织捻军,然后打出了“披霜踏雪,以期复国于指日”的口号,最后对战术做了极大调整,即以骑兵为主,流动作战。双方在联合和整顿后,捻军实力快速恢复,使得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捻军成为了清政府的心腹大患。上图_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人僧格林沁及其手下的一万多满蒙骑兵被清政府视为“国之柱石”,是清朝中央军队中最为核心的一支。而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本人忠于清廷,长期同捻军和太平天国作战,是捻军和太平军的劲敌,捻军前期领袖张乐行便是死于僧格林沁之手。故在捻军整顿时,僧格林沁部便奉朝廷指令准备消灭捻军。但捻军在完成整顿后,其主力已是流动迅速的庞大骑兵队伍,所以赖文光、张宗禹二人利用自身优势和僧格林沁急于求战的心理,不断牵着僧格林沁的鼻子走,使得僧部疲于奔命。而捻军则趁机边打边走,先后三次击败僧格林沁部,斩杀清军悍将恒龄、成保、舒通额、巴扬阿等多人。僧格林沁气急攻心,疯狂的对捻军进行追击,结果犯了冒进的兵家大忌。同治四年(1865),捻军在曹州设伏,全歼僧格林沁部,阵毙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内阁学士全顺、总兵额尔经厄等一众大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清朝方面则受到了很大震动,主持朝政的慈禧和恭亲王奕欣“辍朝三日”,亲临祭奠。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僧格林沁部的全军覆没,意味着满清政府丧失了最后一支有战力且值得朝廷信赖的“自家”军队,汉族士大夫集团及地方军队开始崛起。僧格林沁全军覆没后,清廷“急召曾国藩赴难”。曾国藩吸收僧格林沁战败的经验,认为捻军的优势在于流动性大,清军防不胜防。故针对这个问题,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方略。即先在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安徽临淮、河南周家口驻扎重兵,四点相连,限制捻军活动的范围。然后“另练马步大枝劲旅,以为游击之师”,就是说在重兵封锁后,再专门训练大批步兵骑兵负责围剿。这样做的好处是清军各司其职,负责包围的严守,负责剿杀的则全力游击。曾还特地向朝廷解释自己的战略是“以静制动,觅地围圈,以有定之师制无定之寇。”一是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曾国藩功高震主,为了防止朝廷猜忌,解散了自己的嫡系湘军。而等到曾国藩再次负责剿捻的时候,手下湘军只有几千人。并且这几千人还都“人人思归,不愿北征”,士气低落。二是其余清军派系繁多,不光不听指挥,还经常内斗。如曾国藩同时指挥的有河南豫军、山东军队、安徽淮军、部分满蒙军队。这些地方军队往往不想去外省作战,并且还发生因抢夺友军洋枪遭对方开枪还击造成重大杀伤的事件。万般无奈之下,曾国藩再次制定了河南的河防策略。即在河南沙河、贾鲁河一线驻兵设防,企图将捻军压缩到豫西南贫瘠之地。这一策略遭到了河南官绅的一致反对,因为这会给河南带来很大破坏,危及他们的利益。可曾国藩还是坚持此项策略,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清军费了力气好不容易完成河防工作,他本人还在前往徐州大本营的路上时,捻军便已识破清军策略,于夜间破围而出,转战湖北、河南。本就对曾国藩不满的河南官绅更是集体向朝廷告状,“皆怪曾国藩以督师大臣安居徐州,谤议盈路。”这使得曾国藩被朝廷撤职,草草下台。曾国藩下台后,捻军企图在四川建立政权。故分兵两路,一路征战中原,是为东捻军,一路去陕西甘肃,是为西捻军。而清廷此时则令李鸿章对付东捻,左宗棠对付西捻。东捻军曾多次击败湘军及淮军,甚至击毙了淮军总兵唐殿魁,但最终在进入山东后,遭受伏击,主力伤亡殆尽。而西捻军得到消息后,在“誓同生死,万死不辞”的盟誓下,击败山西巡抚,急行军过河北,打到北京近郊,想减轻东捻军压力,但此时东捻军已经覆灭。就在西捻军准备围攻北京时,不幸陷入了清军的层层包围,最终失败。参考资料: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