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中国人的心灵悖论: “没有选择便责怪社会, 选择太多则要折磨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6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心灵悖论: “没有选择便责怪社会, 选择太多则要折磨自己”

文化纵横
1小时前
a1.jpg

✪ 学人君

【导读】近年来,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指出,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在心理危机蔓延的背后,寻求心理疏导和支持也愈发普遍。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达9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突破25%。当心理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显学,它是如何解释人们表现各异的“现代病”的?这些症候与生命成长各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有何关系?

本文指出,当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存在结构性的原因。(1) 脑力活动有余,体力活动太少,太爱琢磨,就容易“自纠”“自咎”。(2) 当物欲太盛又不能满足自己,要么不择手段折腾世界,要么陷入纠结折腾自己。(3) 独生子女一代带来家庭结构和教养模式的颠覆式变化:孩子们心理不够皮实,情绪免疫力差;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空前迫切,子女承受的也越来越多。(4) 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社会财富差异扩大,“羡慕嫉妒恨”就越盛,加剧了人的负面情绪。当人们无法欣赏生命本身,无法在生命本身中内生出一种力量,却时时刻刻感到厌倦、苦恼,就需要心理学的帮助。


王垒教授指出,人的活法应符合人生的成长规律。人生不能错位,否则就很辛苦,而且还可能苦了白苦。如果每个年龄遇到的危机没有解决,就会呈现“心理固着”,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障碍。针对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恶性事件,本文指出,校园霸凌者的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早期教养和成长经历,是影响霸凌者人格和行为扭曲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学看来,人格的最终成熟需经历八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围绕一个关键的特质成长,倘若发育不良,就会埋下行为变态的“祸根”。例如,2岁左右的孩子会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感,以为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的。一旦没能帮他们正确处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就会滋生“霸王”心态和“熊孩子”行为。

本文原载“學人Scholar”公众号,原标题为《专访王垒:要想拥有健康的人生,心理学是必修课》,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专访王垒:要想拥有健康的人生,

心理学是必修课

▍中国社会与中国心理学

学人:您在书中前言说,中国的心理学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因为当前人们更关注心理学。或许这也从另一面说明,在今天内心陷入困境的人越来越多。据2022年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您怎么看待当前整体上中国社会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王垒:社会上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原因值得关注。

其一,脑力活动有余,体力活动太少。想得累,不如干得累。足够的运动,干些体力活,就没功夫、没力气“郁闷”了,想不休息都难。太爱琢磨,就容易“自纠”“自咎”。运动是让脑解脱的一种重要方式。摆脱情绪困扰的方法之一是,去运动,或去劳动。肌体充分活动,使身体很多系统得到锻炼,也是获得快乐的途径,也让脑获得“休息”。脑并不是一台永不需要休息的机器,需要换着法地调整。

其二,物欲太盛。物质极大丰富后,人会想要的太多,但若实现不了,就会增添很多苦恼。没有选择时,人会苦恼;选择太多时,人同样苦恼。没有选择时,你会责怪社会;有太多选择时,你会折磨自己。不能把人生搞成到处折腾,折腾世界,或折腾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想要的太多,自我膨胀,没有自我边界感,却又不能满足自己,就会有麻烦,要么不择手段,也就是折腾世界;要么纠结,那就是折腾自己。社会变好的一个标志,是提供选择,让人可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但多样化也会容易使人过于浮想联翩,比如想成为不该或不能成为的自己。什么都要,不是不好;但是好得出了圈,就会成了不好。

其三,家庭结构和教养模式的颠覆式变化。独生子女政策从启动到现在,四十年出头了,大约两代人,改写了家庭结构和教养模式。此前是人丁兴旺,一代更比一代多;此后是后代越来越稀缺,家庭结构成了倒三角。教养模式被颠覆,独生子女成了“小祖宗”,“4-2-1综合症”(4个祖辈、2个父辈哄着一个小皇帝)流行,捧着怕掉了,含着怕化了,造成两代人容易娇气、脆弱、玻璃心、不担事、不合作……心理不够皮实,情绪免疫力差。甚至有时候,希望的很多,约束的很少,就容易出麻烦。另一方面,父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一个子女,“望子成龙”的愿望空前迫切,子女承受的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了。

其四,个体差异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财富差异越大,“羡慕嫉妒恨”就越盛,就越在意别人家的样子,心态就越不平衡。原来比较紧致的社会,变得比较松快,个体化机会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加剧了人的负面情绪。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巴西坚果效应,强者更易出头,都加剧了心理烦躁,焦虑未来。过去衡量公平、生活可接纳性的尺度失效了,心态很容易失衡。看着别人家升学、升职、升值,一起去卷,越来越累。

学人:您在书中提到“抑郁很不幸,但比抑郁更不幸的,是人们对抑郁的无知。”面对身边患有抑郁或其他心理疾病的亲友,很多人并不能有正确的认知,反而会说“你不要那么脆弱”,认为去找心理咨询师的人是“不正常”的。“心理咨询羞耻”在中国社会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祛除?

王垒:传统上一直有“讳疾忌医”的现象:人们都不希望自己生病,也不希望被别人知道自己有病,都希望自己是健康人。这和“进化论”思想有关,健康的人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都更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都不希望自己被说成、看成是“病秧子”。

精神病在历史上更是令人“谈虎色变”,甚至被认为是妖魔附身。这更使人另眼看待有精神疾患的人。这些对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是医学、心理科学不发达时代的产物,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应对此加以纠正。

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有病能治,且治于未病,大大提高了健康水平和维持健康的能力,因此对疾病和医学的看法也要与时俱进,转型升级。有病看医生,有心理问题找心理专业人士,这是现代社会的常态。不然,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心理学知识是人生必备,对维系和提升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要大力推广、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就像过去普及公共卫生常识一样。应该在大中小学里普及各方面心理学知识,心理学通识书籍应该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心理学知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成为公共常识的一部分。这对大大提升社会福祉十分必要。不能等生了病,才想起要了解生病和治病的知识和方法。这不是好的活法。好的健康的活法是,未雨绸缪,重在预防。

要想拥有健康的人生,心理学是必修课。

学人:躺平、焦虑、内卷、佛系、淡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新词,似乎都指向了同一种社会情绪。您怎么看待当下中国人的社会心态?面对当下不确定性和竞争加剧的社会,如果一般人想实现心理自救,该如何帮到大家?

王垒:心理学现在已成为显学,是现代生活必需品。当你无法欣赏生命本身,无法在生命本身中内生出一种力量,却时时刻刻想到厌倦,分分秒秒感到苦恼,瞬瞬间间欲要摆脱,你就没有和你的生命融为一体,就是出了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心理学的帮助。

心理学是帮助我们了解人生、开启人生、高效生存、迈向幸福的钥匙。你要想快乐,你就需要心理学;你不想不快乐,你也需要心理学。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

学人:您在讲到“快乐”这一节中,提到贪图一时享乐,将来得吃苦。不过当下中国社会的很多人更崇尚及时行乐,认为中国人过去实在太擅长“吃苦”和“延迟满足”:高中盼大学,大学盼毕业,毕业后工作或失业或考公,在吃不尽的苦头后,似乎有甜蜜的果实在等着(虽然也并不一定)。中国人的人生观里,为什么追求快乐、享受生活的占比那么低?追求眼前的快乐是一种不理智的做法吗?

王垒:要说明一个幸福观:今天不吃苦,将来就只有苦吃。人生有酸甜苦辣咸,一味都不会少的,也不能少。少了,都要补课的。这是人生本身的规律。有一种现象,可叫作幸福的拖累效应。打个比方,今天的事不今天做,拖到明天,明天的事就可能拖到后天……如此下去,一生都在拖累,怎么会幸福呢?

现在有种现象,幼儿园里学小学的东西,小学里学中学的东西,中学里学大学的东西,到了成人或大学,却发现幼儿园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没学。这种活法,一生都在纠结,而且还可能会出大问题。人生不能错位,否则就很辛苦,而且还可能苦了白苦。

我们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人更倾向于把幸福和成功合并,认为成功就是幸福,虽然幸福不一定就只是成功。要成功就要奋斗,这没有问题。可能会有问题的是,奋斗的方法不科学。比如,没有活在当下,没有首先解决当下的成长问题。这就不符合心理学,不符合人生成长规律,最终成功和幸福两者皆失。

根据心理学原则,每个岁月有每个岁月的使命,每个年龄要解决每个年龄的危机。如果没有解决,错过了,就会呈现“心理固着”,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障碍。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形成对父母的依恋,什么时候学会母语,什么时候培养对世界的信任,什么时候克服自我中心,什么时候发展抽象思维,什么时候学会独立自理……都是有时间表的,错过了,就会很麻烦。所以,要懂心理学规律,否则,人生就会好似白忙活一场。

不要瞎忙活,也不要白忙活。

学人:您在书中讲到了很多心理常识,比如如何认识人的情绪、行为、动机等,而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了解不等于会运用。您对这本书的定位是什么,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您怎么看今天中国心理学界的普及写作?

王垒:大道至简。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学习日常应用,能让人以不变应万变。

打个比方,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而每种语言都很复杂,这么说,是不是令人对语言学习望而生畏?但是,请想想,每个语种的儿童,都是自然而然地学会本民族的母语的,他们能从接触的有限的语言现象中,抽取、提炼出基本的语法规律,从而能听懂从未听过、说出从未说过的语言。心理学学习也是类似,掌握基本知识、规律、方法,就能有效应对生活。

现如今,很多心理学普及读物,故事性很强,这很好。但还要讲科学。因此,要把科学讲进故事,把故事讲出科学。通过关照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使书籍和生活对应起来,让各类常见现象都有分析解读,都有参考答案。可以说,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武装大众,让心理学成为生活的护身符,成为生存的指南。

比如,工作中人们会有这种感受,不管自己怎么拼命努力,总得不到上司的赏识。你觉得别人都不行,可是眼看着那些你觉得都比你差的人不断地晋升,活得都比自己好。这是职场红眼儿病。为什么你的人生会成为这个样子?为什么你就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这里有心态的问题,有认知策略的问题,也有生活方法的问题。

还有,为什么在一些人看来,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这部分来自认知和情感的偏差。例如,最初人们在意的是对方的优点,看到的都是对方的长处,于是你越想越觉得你需要对方,对方就是你的另一半儿。但后来发生了什么?原来熟悉的长处变得习以为常,吸引力降低,你开始盯着对方的缺点看,每天想的都是对方的不足,甚至变得吹毛求疵。于是,你开始讨厌甚至憎恨另一半,巴不得把TA甩掉。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人还是那个人,只是这段关系中相互的认知方向发生了扭曲,情感也就跟着发生扭曲。所谓坟墓,其实都是自己亲手搭建的。自己刨坑把自己埋了。

再看子女教育。很多家长搞不清什么是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什么是惩罚教育和溺爱教育,教育方式用错了,亲子关系越来越拧巴,教育孩子的效果适得其反。有些父母因此就会觉得,把孩子教成了自己所讨厌的那个样子,白费功夫了。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有什么办法纠正?

在其他场景,比如在考核、考试、竞赛中,人们常常体会到莫名所以的心态:自己越是不想发生的结果,往往好像越是会发生;而自己越是有所期待的东西,却往往失之交臂。于是,生活成了自己烦恼的来源。对于这些常见的场景,《生活中的心理学》都随时加以分析解读,读者总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人:睡眠不足会导致愤怒情绪显著增加,即便“补觉”也无济于事。按照教育部公布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十小时,初中生每天睡九小时,高中生每天睡八小时),几乎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在非节假日保证充足睡眠。类似的违反心理学常识的做法在中小学很常见,您觉得这是否是现在部分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王垒:睡眠本来是人生的必需品,但现如今有些人的活法把睡眠弄成了“奢侈品”,这是对人生、对心身健康不负责任的做法。

睡眠是硬道理。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

对睡眠作用的无知,蚕食了人的健康。正如意识是大脑的一种活动状态,睡眠也是大脑的一种活动状态,只不过这时大脑进入了特殊活动模式,没有“觉醒”,没有清晰的意识。如果我们还能觉察到自己的睡眠,那真是“做梦”。

觉醒和睡眠就像一天里的白天和黑夜,交替轮换。在睡眠中,大脑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进行自我保养,停止一些不必要的运行,清理内存,铲除垃圾,整理前一天获取的信息,为随后的觉醒做好准备。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规划作息,安排好睡眠,睡眠不足,会对觉醒时的心理能力带来很大的伤害。

人类根据昼夜变化的自然规律建立起自己的生物钟,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变化周期。每天必须有一段时间要进入睡眠的状态,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我们在其他时段里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损伤。例如,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高质量的睡眠,人会变得意识模糊,言语流畅性下降,注意力受损,记忆力下降,智力活动质量下降。所以要遵守客观规律。

省什么,也不要省睡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睡眠不足、休息不充分时,身体的健康状态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愤怒情绪显著增加。

有一项研究2019年发表在英文的《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实验者招募了142名社区居民作为志愿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正常睡眠组,保持之前的睡眠习惯,大约每天睡7小时左右;另一组的睡眠则受到各种刺激的干扰,如刺耳的噪音。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干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并且睡眠受到干扰的这组志愿者变得更容易愤怒,或者愤怒程度更高。

2021年,英文杂志《睡眠》还发表了一项针对澳大利亚青少年的研究成果。当被测试的青少年连续5个晚上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时,他们的愤怒、糊涂感及抑郁倾向显著增加,精力损耗严重,人显得非常疲惫。更值得注意和重视的是,这种状况无法通过“补觉”来弥补和修复。比如,让这组志愿者随后连续两天持续睡10个小时,结果仍然无济于事,志愿者并不能迅速恢复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于要保持多少的睡眠时间,科学家有过探究。人的睡眠表现为周期性的活动,由多个周期组成,每一个周期大概持续一个半小时左右,在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快速眼动睡眠”,也是“高质量睡眠”。这个高质量睡眠如果被破坏或者缺失,睡眠的质量就很差,第二天会无精打采。人们好像是为了获得这个“高质量睡眠”阶段而睡眠的。

有趣的是,随着睡眠周期一个一个向后接替,最后一个高质量睡眠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意味着相对来讲,你的睡眠周期越多,例如四个、五个、六个,那么你总计获得的高质量睡眠的时间在总睡眠时间中的占比也就越大。也就是说,如果能达到6.0或7.5或9.0小时的睡眠,才能获得相当充裕的高质量睡眠时间(因年龄而异)。

长期缺乏高质量睡眠,人会陷入无力感,因为心身严重缺乏正常的修复和补偿,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学问题。不过分夸张地说,选择自我剥夺睡眠,无异于精神自残。所以,睡眠不是选择项,而是人生必选项。

学人:三月初,河北邯郸发生一起涉未成年人的恶性罪案,一名13岁的初中生被三名年龄相若的同学以铁锹打死,随后掩埋在附近的蔬菜大棚。这一事件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我相信这三名“恶少”也并非天生的坏人,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和后天的教育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那么,您能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广大的家长朋友谈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避免走“歪路”?

王垒:校园霸凌者的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早期教养和成长经历,是影响霸凌者人格和行为扭曲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格是行为的塑型器。树有根,草有茎,人的性格为行为打底。性格是遗传和教养的合金。早期教养和生长,为人的后天性格埋下根。儿童也好,青少年也好,成年人也好,走的每一步,都和性格形成有关。

来看几个常见的儿童的事例。

一些小孩子很喜欢用嘴巴去舔、嘬、尝、咬各种东西,有些孩子甚至很大了还会啃咬自己的手指。家长为此很烦恼和生气,训斥孩子:“你怎么什么东西都用嘴咬?多丢人!” 为什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后却似乎代表着“智障”?为什么这些行为会固化下来?

在大街或商场上常会看到小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家长说:“不能再买了,你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但孩子非要买,不给买就躺在地上打滚,嚎啕大哭,不管家长怎么劝说都没用。有的家长甚至会一气之下干脆走掉,任由孩子自己躺在地上哭闹。为什么家长会认为这是“无理取闹”?会有什么后果?

在一个理发店,一个小女孩和姥姥一起理发,姥姥把长长的头发剪得很短,小女孩看到后放声大哭,非常难过,不停地念叨:“姥姥的长头发都没了!”姥姥心疼地抱着小女孩,却无济于事。为什么在孩子看来,姥姥换了一个新发型这件事是无法接受的?她的世界好像因此崩塌了一样。

所有这些事例,都不是行为的偶然,而是有性格成长的心理逻辑。具体来说,这些都与人格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有关。人格的最终成熟,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人格心理学开山祖阿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特质形成学说。

所谓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特殊的、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或品质。它们的集合或总称,就是人格。

阿尔波特认为,人的内心存在着一个人格组织者,叫做“统我”,也叫“自我统一体”。统我从个体的出生到终老,一共经历八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词。这些阶段发育不良,就会埋下行为变态的“祸根”。

(1)第一阶段:自我躯体感(1岁左右)

在大约1岁左右时,人就开始意识到自己躯体的存在和可控制性,对属于自己的每一个部分,开始有熟悉感和控制感,而对于自身以外的其他部分则有陌生感。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看到谁都会笑,而慢慢大一些后却开始怕生。这种躯体上的分辨我与非我的能力,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和开端。

在这个阶段,婴儿会表现出一些有趣的行为,比如,他们会用手去摸索一切能摸到的物体;掰来掰去地玩自己的双手,了解为什么这两只手能够受自己的控制,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当他们用手触摸外部世界时,又会产生各种感受和触摸效果,他们会了解这是自己的自主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这是主动意志的萌芽。

同样,嘴巴也是婴儿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他们到处舔,见什么都咬,看似好笑,其实是在探究自己(为什么产生各种感觉)、探究环境,得以慢慢发展探索欲、好奇心。如果这个阶段的婴儿不能很好地探索环境,甚至不能吃饱喝足,这种欲望就无法得到满足,等到儿童期时,他们就会非常留恋这种形式,并以咬嘴唇、咬手指、咬铅笔等特殊行为方式将这种形式固着下来。这是发育受挫、适应不良导致的行为。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个阶段的婴儿经常遭遇痛苦,且得不到照料,还可能会形成消极心态和不信任,对外界埋下敌意的祸根。他们会“怀疑”人生的意义,会“质疑”为什么自己不遭待见,久而久之,他也会不待见世界。

自我躯体感产生于婴儿与外部环境直接的相互作用,这种感觉为婴儿未来个体的自我觉知与人格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走好人生第一步,虽然不是万能的,却是重要的。

(2)第二阶段:自我身份感(2岁左右)

2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意识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自己总是同一个人。这就是自我身份感,也叫自我同一性。他们知道拍打自己和拍打其他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时,如果他们一巴掌打在你的脸上,你不要生气,因为他们可能是“故意”的,但并不是恶意的,只是想证明打在自己脸上和别人脸上会有不同的效用。这时,如果你表露出痛苦,他们会开始学习同理心,懂得友善和不应该伤害他人;但若教育不当,就可能埋下欺压、霸凌的祸根。

同理心是人性弃恶扬善的分水岭。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开始发展。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名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这个名字指的都是自己,是自己的标签。如果有两个孩子重名,并遇到了一起,他们会感到好奇和困惑:怎么会有两个我?

这个时期,孩子还会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感,以为世界都是围绕自己转的,比如分不清自己的左右和对面其他人的左右有什么区别,因为当对面的人举起右手,在孩子的视角看来是自己的左边。

“自我中心”的问题解决不好,孩子就会错误地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甚至滋生“霸王”心态,好似“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3)第三阶段:自尊感(在3岁左右)

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学着自理,比如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子等,可以独立完成许多活动,并且开始从活动的结果中体验到不同的情绪,也会因为活动完成的好坏而感到开心或沮丧,并由此形成乐观或悲观的心态,发展出最初的自尊、自爱,也学会了“知好歹”。

在这个阶段,幼儿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会到处摸、到处抓,有时也会“闯祸”,打碎一些东西,受到家长的斥责,这会让他们产生内疚感。有的孩子比较冲动,需要家长引导学习克制。如果此时教育不当,可能会导致幼儿自我怀疑;而如果因为能独立完成事情得到父母的夸奖,他们会发展出自豪感。

迟到的不是荣誉,而是努力和教育。

(4)第四阶段:自我扩张感(4岁左右)

4岁左右的孩子不断拓展自我内涵和外延,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许多属于自己的事物,比如“我的玩具”“我的衣服”“我的妈妈”等。这就是幼儿自我感觉扩张到外界事物的表现。他们会产生一种拥有感,如果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会非常生气;如果自己的衣服不见了,会非常难过;如果自己的妈妈总是不理会自己,而是逗弄别的孩子,会很嫉妒。

前面提到,小孩子得不到玩具会大哭大闹,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拥有一些东西,而一旦这个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非常不理解、不接受。这并不是孩子在无理取闹,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反应。家长们要理解孩子身上的这种现象,并耐心教育,告诉孩子,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

其实,有时让孩子拥有太多玩具并不好,会让孩子的占有欲爆棚,认为什么都是可以拥有的,要多少就有多少。这反而容易使孩子滋生不可控的私念和贪欲。

(5)第五阶段:自我意向感(大约4~6岁)

4~6岁的儿童,开始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形成稳定的印象,并能够将这种印象与别人对他的期望进行比较,由此建立起自己的行为标准。也就是说,他们的道德意识在萌芽,他们甚至能根据自己的愿望来规划行为。

在此阶段,孩子也开始有了对错之分,如果他们做错了事,比如把小伙伴弄哭了,他们会傻傻地发呆,露出内疚的表情,这是他们知道错了,知道自己可能会遭到大人的批评。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着按成人教导的社会规范待人处事,学着守规矩。在幼儿园里,你会看到一些大孩子有是非感,会讨老师和他人喜欢,会帮助老师、他人和集体做事,那叫美德或善举。也就是说,孩子的责任心和条理性在此阶段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可能会为他们日后缺乏底线思维埋下祸根。

(6)第六阶段:自我理性感(6~9岁)

6~9岁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理性思维的雏形,能够对一些事物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开始不再简单地听信于成年人。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们发现父母说的跟老师说的不一样,他们就会当场指出:“你说得不对,老师不是这样说的!”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分析对比和讲道理。这也是儿童建立是非观的里程碑式标志。

他们开始不只是依据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判断好坏,而是能够根据一般性的原则和规律来判断事物的优劣。这是孩子真诚求是、理性务实、不徇私情的基础。理性和情感不是对立的,而是人性开始成熟行事的两条腿。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理性思考能力发展的成果之一,是形成客体守恒的观念,是能够认识到:客体的本质不依赖于其外部形式或人的感知而变化。比如,把水从又高又细的杯子倒入又矮又粗的杯子中,它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一块橡皮泥,捏成长长的一条和圆圆的一粒,它的多少也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守恒规则能避免人们产生疑惑感和不安全感。

前文中提到,小女孩因为看到姥姥的头发被剪短而哭泣,那是因为她还没有建立起客体守恒的概念,不理解姥姥的头发虽然剪短了,但还是原来那个姥姥。

所谓成熟,就是知道必须做不喜欢的事。

(7)第七阶段:自我统一感(约从12岁~整个青年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是逐渐拥有长远的生活目标,并把这个目标纳入自我的一部分,把它当成是自己的追求。

在阿尔波特看来,长远目标的确立、远大理想的形成,是人与动物、成人与儿童、健康人与病人之间重要的、标志性的区别。因此,这个阶段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阶段发展好,孩子就会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并获得人生的意义感、价值观。否则就会产生迷失感,觉得人生没有奔头、没有意义,甚至不知道是该生还是该死,产生哈姆雷特王子式的青春期困惑。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把这种状况称为“自我身份(同一性)危机”。

你现在是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想成为谁。

(8)第八阶段:作为认识者的自我感(成人期)

在这一阶段,自我既是认识者,也是被认识者,人们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自我,形成对自我的全面认识。

《论语》中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就是要解决这个阶段的成长任务。这个阶段人格发展得好,可以在很多方面受益,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生儿育女、职业成长,由此生活内涵不断翻新。而这个阶段又综合了前面七个阶段所有的自我感觉和能力,由此形成了“统我”,也就是阿尔波特所说的人格。

人格就像一本等待你写的书,它的厚度和价值由你定义。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这八个阶段的成长经历组成的,每个阶段也都具有独特的意义,都有要完成的任务,不能疏忽。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因此,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活出什么样的人生风格,就看你这八个阶段走了什么样的路。不是因为你是什么人,才走了什么路,而是你走了什么样的路,才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不是掷骰子,人生不能彩排,更无法回放。父母、孩子们学好用好心理学,打造健康的性格品质,做好性格教育、自我边界教育,十分重要。不然,人生在离开起跑线没多久,就开始“输了”。

a2.jpg

《生活中的心理学》

作者: 王垒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年1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06:02 AM , Processed in 0.0401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