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百家杂谈] 哪一瞬间让你感受到了科技的温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6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一瞬间让你感受到了科技的温度?

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08:16

在科技的浪潮中,我们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每一次创新升级,不仅是对效率的追求,更是对人类需求的深刻洞察。科技的进步,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会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哪一瞬间让你感受到了科技的温度?

| 答主:鸡米花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工作会这么频繁地和生死打交道。
我在某 App 的寻人部门工作,来了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求助,是帮一名 16 岁青春少艾的女生发布寻人信息。
她爸爸在电话里语速快得吓人,好几次让他慢点说都不行的那种。虽然后来这种电话每天我都要接十几个,但是当时第一次真没啥经验,反正我自己的心里是没办法体会那种着急的。我心里还想着,不就是叛逆期少女离家出走嘛,玩一阵可能就回来了。
一通很纠结的电话(父亲有很重的口音,又着急)之后,我将寻人消息推送给了当地的 App 用户,希望发动用户一起寻找。
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蓝天救援队就发来了消息,告诉我撤下信息,他们找到这个小女孩了。
女孩是跳桥自杀的,救援队打捞到了她的尸体。
自己的工作突然和别人的生死息息相关,这种感觉很奇怪。感觉在狂风中背了一块石头,变得沉重了,但是也更稳重了。
第一个求助就以悲剧结束,那种沮丧的心情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经过那件事后,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更加的紧要和艰巨。
大概一年前,一个患了阿尔茨海默的老人,因为保姆疏忽,自己一个人打开门离开了家。
那是北京的深秋,他只穿一件蓝色条纹短袖就出门了。我们推送消息之后,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娘看到消息后,联系了他的家人,说有个老人正坐在她的小卖部里。小卖部老板娘给了他一瓶水和一个面包。他把面包放在兜里,说要带回去给孩子吃。
在此之前,他的孩子们正为找他急得团团转。他们误以为老人年纪大腿脚不便不会走远,顶多在小区里转转,所以一直在小区里找,实际上,老人已经走出了差不多五公里的路。
老人回家之后,老人的孩子们因为这件事非常感激我们。甚至把我当自己人,今年端午,得知我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还特意叫我去家里吃饭。

科技是不是有温度,可能和背后使用它的人关系更大。像我们寻人项目,技术固然是一方面,但最终也还是要依靠千千万万善良的普通人,技术只是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善意,汇聚在一起,放大,形成一股力量。

在知乎,答主@姞雪心 家人生病,她使用「知乎直答」查病症资料,也获得了很大帮助。

成年人最大的崩溃是从父母生病开始吗?

| 答主:姞雪心
人到四十,遇上父母生病,情绪上并没怎么崩溃,更多的是茫然无措,但,比情绪崩溃更要命的是生理性崩溃。
事情要从 2023 年讲起。
2023 年 6 月,老妈收获新冠大礼包。
众所周知,新冠是一个附带后遗症盲盒的病毒,2023 年 8 月,老妈开启了新冠盲盒,在上海陆续住了两次医院,能做的检查都做了,指标上,以她 65 岁的年龄来看,并无异常,都是这个阶段的老人正常衰老退化,比如大脑萎缩,后脑缺血,甚至她的肝肾功能优于平均水准。
但,她的症状就是很吓人。
外人能看到的是冷汗和脸白,像是脸上突然长了层白毛的那种脸白,还睁不开眼。自述症状是头晕,眼前发黑发花的那种头晕,太阳穴两侧胀痛,脚踩棉花感,感觉会随时随地大小晕。
因为各种指标没有异常,医生诊断为焦虑症,使用抗焦虑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后并未好转,甚至更加难受。
总之当时老妈的处境是,既不需要开刀,也无药可用,那些剧烈的症状,就只能捱着。
这种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是非常折磨人的,老妈饭吃不好,觉睡不香,连带膝盖痛的老毛病愈发严重,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生大病。
很多时候并不是绝症才「药石无医」,一切指标「正常」的「亚健康」,同样苦不堪言,「药石无医」。
在医生看来,老妈最危险的症状是随时随地大小晕,众所周知老年人是摔不得的。
作为病患家属,当医生不能给出治疗方向,你周围的邻居和亲戚就会来「莅临指导」如何治疗。
按照老一辈的经验,西医只会按指标治病,中医可以按症状治病,于是老妈自作主张去邻居介绍的坐堂医生那里开药,然后,第三次进了医院,依旧检查不出什么,却额外增加了心慌症状,这时,我的亲戚又对我说她有门路能够打听好医生,但需要让我掏钱去给她发展人脉作人情。
一切乱糟糟的,还有可能更乱。
这时,我知道我必须要拿出决断了,既然纯西医、纯中医都不行,剩下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或者看心理医生也是一条出路——如果老妈的病是心理问题引起的话。
这里顺嘴提一句,最近我读到一本国外医生写的科普书籍《五感之谜》,有提及新冠病毒喜欢攻击神经细胞,会引发一些神经并发症,事实上我陪老妈来神经内科门诊候诊时,看到不少新冠患者来求治,在服用一些精神类药物后都有不同程度好转。
20.jpg
因此有一阵子,我在知乎上关注最多的领域是心理学、脑神经学,甚至 MBTI 这样的赛博八字人格学
别说,那些心理学、脑神经学的科普,还真有帮助到我,让医患沟通变得特别顺畅。
反正有了决断和方向,一切都好办多了。
事实上我周围的一些 80 后朋友,会经常来苏州看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专家容易预约、费用便宜、排队时间短、疗效好,于是我把苏州所有的中西结合医名单列出来,打算一家家看过去。
当时我在苏州乡镇租了间小院,为了老妈看病方便,必须要住到离医院近的地方,于是我面临的情况是找房,以及后续上海、苏州两头同时搬家。
感谢这个互联网+强物流的时代,在拍板决定当天,我就租好了房子,之后花了两天搬家收拾,同时央求另一个亲戚去家里帮忙老妈收拾点衣物和日常品快递过来。
期间,先前要求我拿钱通人脉作人情的亲戚跳出来反对,我当时在苏州搬家整理已经很累了,碰到这种情况完全没力气生气,只能放弃原本好好休息一晚的打算,简单收拾一下直奔火车站,从苏州到了上海,再花了两天整理老妈的东西快递,终于在第三天中午打车,把老妈从上海接到苏州,次日一早又拿着老妈的住院小结去附近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分诊台咨询。
这里插播一个小技巧,去分诊台咨询时,病历、出院小结、拍片诊断报告带的资料越详细越好,如果是第一次就诊,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症状写下来,给分诊医生看,如果只是当场说,有可能会表述不清或者漏掉关键信息。
因为我准备得比较充分,被顺利推荐了老年科专家主任,专家主任都有专门的门诊时间,于是又得等两天,期间又和要钱的亲戚电话吵架,情绪上没什么太激动的,但我的肠胃到了极限,一气就疼,没法吃饭,只能吃玉米糊、藕粉之类的流质,口气也非常重,如果强行吃米饭和肉,晚上会疼得睡不着觉。
老妈当时也吓坏了,如果我倒下,她真的就没什么依托了,她们这代人又特别注重人情,但为了不再气到我,她狠下心把这位亲戚的微信和电话都拉黑了。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 ESFP 的顿感力,她拉黑亲戚后,也就纠结几分钟,这事就算过去了。
反而我又控制不住内耗了一阵,忍不住回想这位亲戚这些年来给我们家带来的种种麻烦。
此后两个月,我还经历了房价震荡,房东不得不卖房还债,我不得不二次搬家的曲折,正应了那句古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反正在各种兵荒马乱中,我终于熬到了看病的日子,陪老妈就诊开药后,我自己也去看了肠胃科,由于是中药,都得第二天拿,不得不继续煎熬一天。
幸好,煎熬之后迎来了希望,第一剂中药下去后,老妈的心慌症状就减轻了,吃到第三剂,彻底不心慌,头晕减轻。
之后吃了四周中药,老妈的头晕症状减轻到一定程度后,再也无法继续改善,于是转向神经内科,挂的也是专家门诊号,神内主任提到了 5- 羟色胺,这个时候在知乎预习的功课发挥了作用,我接口「血清素、「神经递质」,神内主任很高兴,可能是极少遇见知道他在说什么的病人家属,给我说了很多,比如失眠也分情况,如果是入睡困难,多半是和血清素有关,安眠药之外,配合补充一些血清素,有助于入眠。
虽然我知道补充的是一些神经递质类药物,但说明书上提到的抑郁症还是让老妈非常不安,而我和神内主任的交流,在她听来好像天书,给她科普一些神经递质的内容,她也很难理解,所以至今记不清楚这四个字,只能记住「神经质……并害怕自己会精神失常……
好在神内主任开的精神类药物切实解决了头晕症状,但也只能稳定症状、改善睡眠,病根还要从其它地方找,而老妈也不太想依赖这类药物,中国人,尤其她这样的老一辈,对服用脑神经类药物有种深深恐惧,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停留在粗暴简单的「发疯」、「失常」、「痴呆」这些层面。
与此同时,我的肠胃并没有好转,但也没有特别严重的炎症,诊断判定为肠胃功能紊乱,医生建议去查幽门螺杆菌,一查之下果然特别严重,足足三个加号。
之后就是噩梦般的四联药物治疗。
虽然肠胃科医生反复叮嘱过会有药物反应,我也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药物反应真的来临时,还是被吓得不轻,几乎是每隔两天就要解锁一种副作用。
幸好知乎上不少患者分享四联药物的各种过敏反应,给了我底气,不然真有点坚持不下去,每隔两天就跑医院也不现实。
所以你看,虽然人到中年情绪上会比较稳定,不容易崩溃,但生理性的崩溃比之情绪崩溃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不管怎么说,折腾了一个多月,最艰难的一个副本打过去了,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在解决焦虑症问题后,疼痛失眠问题开始变成主要矛盾,一些小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比如蛀牙,之前在上海,老妈住的地方离医院非常远,硬是忍了半年没去拔牙,现在离医院近,各种治疗就变得特别积极。
拔牙之后是右膝盖疼和肩周疼,如果说之前是因为焦虑症无法入睡,现在就是因为各种慢性疼痛,容易在半夜痛醒,继而无法入睡。
像是这类存在多年的慢性疼痛,比突如其来的焦虑症更麻烦,首先就是要说服老人做检查,当时由于天冷,害怕感冒,于是磨蹭到春天转暖,才终于做了颈椎和膝盖的磁共振,依旧没有达到做手术的指标。
于是先尝试了最传统的推拿按摩正骨,只能说有所缓解,无法根除疼痛,而老妈的右膝盖疼痛也越发严重,久坐久站之后,膝盖关节就会有卡壳感,无法动弹。
上海的亲戚又是建议手术换关节,但还是那句话,医生根本不建议手术,问了身边在外科病房的朋友,直接说不是开刀可以解决的,至于为什么不是开刀可以解决的,到底为什么疼痛,医生和朋友都说不出所以然。
直到上周,通过神内主任的推荐,去了住院部的疼痛康复科,才得以揭开疼痛的真相。
疼痛科的主任在看过 X 光片和磁共振后指出,老妈最严重的问题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指标上看,已经到了红色警戒区,骨折风险很高,还有脊柱侧弯问题(在胸椎处呈 S 型侧弯),导致右膝盖受力有问题从而内翻,以老妈的这个年纪,是没有办法做相关手术的,原本脊椎手术的风险也比较高,至于换膝盖,并不能解决疼痛问题,老妈的膝盖疼痛主要还是软组织压迫发炎造成,建议治疗方案是补钙+小针刀微创手术,后续只能通过锻炼大腿肌肉力量,来减轻膝盖负担。
「小针刀」又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恰好在此期间,知乎上线了 AI 搜索功能(直答),我尝试了一下,非常意外地得到了详尽解答。
21.jpg
早就听说过中医也有外科技术,且在不断发展现代化中,「小针刀」就是现代中医外科化的产物。
「小针刀」发明于 1976 年,由针灸技术发展而来,到了 2024 年,我自己亲眼看到的「小针刀」还结合了超声技术,比以往纯凭经验手感更为安全精准,还可以叠加 PRP 注射治疗。
22.jpg
在我看来,我愿将小针刀称之为「微创中的微创」,手术过程也就 5 到 10 分钟,疗效立竿见影,缠绕老妈多年的膝盖和肩周疼痛,根据老妈自述是当场消失,下了手术台后,关节也没有了卡壳感,走路顺畅——要知道之前老妈是无法久坐久站的,哪怕去医院打车只要 10 分钟,她下个车都要花好长时间,下车后,还要在原地甩两下关节,等待一两分钟,才能缓慢前行。
不过小针刀再微创也是手术,伤口需要恢复 24 小时后,才能沾水洗澡。
大热天的,也是难受了一整天。
不过无论如何,这大半年来的曲折,暂时算是落下帷幕。
跑来写这个答案,并不包含医疗建议,而是我发现,在看病的整个过程中,作为患者家属兼患者,我从知乎的冷门宝藏答案中得到了许多支持。
在知乎推出 AI 搜索(直答)后,更是将这些宝藏答案高度概括化简略化,辅助我做了医疗决策,比如拍板「小针刀」治疗方案。
作为一个自媒体作者+小说作者,我也经常使用 AI 搜索,感受是, AI 搜索的靠谱程度,和AI的信息筛选+内容提供者的靠谱程度呈正相关。
可以说,目前准确度最差的 AI 搜索是全网搜索,文库 AI 搜索和论文 AI 搜索要靠谱很多。
而知乎作为一个专业以及经验分享平台,或许能让AI搜索变得更实用,比如辅助医疗方案决策。
在这次漫长的求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医患沟通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在上海,医疗资源特别紧张,医生通常就甩给你几个关键词,根本没有时间展开细说,甚至有时候,不同科室之间存在盲区,比如说外科只能告诉你不需要动手术,但无法告诉你如何做才有用,也并不会在看了报告后,指出病人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即便在苏州,医生相当于愿意花时间解释病情,但诸如「小针刀」这种过于陌生冷僻的微创,也是需要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找地方自行复盘消化理解的,我只能庆幸我一直使用的知乎,给了我足够的支持。
在反复阅读 AI 搜索(直答)给出的总结,再结合实际经验,加深了我对「小针刀」的理解。
老妈住院期间,恰巧隔壁病床的病友也做过「小针刀」,但她是腰间盘突出,甚至因此瘫痪过一阵,在她看来「小针刀」就没什么用。
这让我更加理解了,「小针刀」对于软组织损伤引发的慢性疼痛最有效。
可以说,在现实决策中,经验知识缺一不可,我也因此对知乎的 AI 搜索(直答)产生了一些发散性想法,知乎的内容原本就是「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两大方向。
或许直答也应该区分是「知识」还是「经验」,比如在服用抗幽门螺杆菌四联药物期间,知友们提供的经验分享更有用,也给了我极大的心理支持。
而在「小针刀」方案决策上,我显然更需要「知识」层面的支持,从而理解这门新兴手术适合治疗的范畴是什么。
最后,能让 AI 强大的始终是背后的人,至此,我最想感谢的是知乎上所有提供经验和知识的答主们,也希望未来的直答能有进一步改善,例如区分经验和知识,例如对于有贡献的答案进行列表展示,关联推荐最可能帮助到提问者的答案,又例如引入专业人士审核纠错,以及增添收藏或者笔记划线功能等等。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我发现要改变命运,知识和经验缺一不可,这也是我写下这篇经验的原因,希望可以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作为患者家属兼患者,答主@姞雪心 从知乎的宝藏答案中得到了许多支持,知乎直答更是将这些宝藏答案高度概括化简略化,辅助她做了医疗决策。赋予科技温度,希望将来知乎直答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知友。
  题图来:《AI创世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6 01:01 PM , Processed in 0.0418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