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哲史艺丛] 朝鲜人为什么疯狂崇拜文天祥?不仅是思念大明,更要夺取中华名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7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鲜人为什么疯狂崇拜文天祥?不仅是思念大明,更要夺取中华名号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4-06-05 18:31 
10.jpg

文天祥


明清鼎革之后,朝鲜名义上尊清为宗主,但实际上对清朝极度鄙视。朝鲜国内仍有崇祯纪念活动;国内文书使用干支;入清朝的使节绝不提朝贡,只称是燕行使。而作为反清思明的重要表现就是对文天祥的崇拜。文天祥这个宋朝人怎么和思明扯上关系了呢?


一、元明清对文天祥的供奉


文天祥,号文山,宋理宗时期的状元。元军南下侵宋,文天祥挺身而出率军勤王,被封右丞相兼枢密使。文丞相在与蒙古议和时不幸被扣留,在元军押送其北上途中逃脱,可谓九死一生。文丞相南归之后,参与了拥立益王。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再次被俘,在大都被囚禁了三年,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壮烈殉国。虽然文天祥死于元朝,但元朝对文天祥也大力推崇。元朝官修《宋史》中称文天祥“就死如归”。


明代以理学为正统,尤重道德教化,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推崇文天祥,特于南京立庙以为纪念,每岁还要举行祭祀仪式,并封文天祥为天下都城隍。永乐年间,随着朝廷北迁,文天祥庙亦于北京重修,此地成了朝鲜朝贡使经常拜谒之处。


11.jpg

北京文丞相祠


明清鼎革后,清廷颁布剃发、易服、逃人、投充等恶法,激起了汉人强烈的反抗。江南人士将发肤和礼仪联系起来,并反复宣传先贤事迹,以鼓励人心。由于和文天祥的经历相似,南明诸臣便都以文天祥自居。比如黄道周殉国前就感叹道:“乾坤有半壁,何忍道文山。”


清朝统一后,虽也重视文天祥,但满清淡化了文天祥信仰中的华夷之辩,只提他的忠君之义,绝不提抗外之举。可在南明人士的宣传中,文天祥精神的精髓恰恰是忠于“中华”、反抗“夷狄”,将文天祥抗元就义上升到民族大义的政治高度。这种宣传随着南明覆灭而绝迹,但却在朝鲜光大并大讲特讲,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12.jpg

金钱鼠尾乃新朝雅政


二、朝鲜对文天祥的认知


朝鲜为中国藩属,尤其是在明朝,朝鲜诚心事大,每岁朝贡,称为朝天,对明朝极其恭顺。相反,朝鲜对清朝就缺乏政治和文化认同,虽然依旧自称藩属,但绝不提朝贡之事,只称“燕行”。


朝鲜每年来北京都要瞻仰文天祥庙,并留下诗词。最著名的就是弘治时期,朝天使曹伟瞻仰北京文天祥庙后连写五首诗,抒发胸臆。乾隆时期,燕行使蔡济恭、洪良浩、金昌集等留下了拜谒诗词,但也对清朝时期文天祥庙的破败,表现出了愤慨和悲伤。比如1712年金昌业写道“宇荒凉,可知其香火之疏,令人尤伤心”;蔡济恭写道“中州沦没古今伤,文相祠堂草木荒。惟有年年东国使,拜瞻遗像一焚香”。随着《宋史》《文山集》等传入朝鲜,文天祥的事迹便更为朝鲜君臣所熟知。《文山集》甚至被朝鲜王朝多次刊印,成为朝鲜官僚们日常必读的书目。从以上事例就能看出,朝鲜君臣对文天祥信仰何其虔诚。


13.jpg

文丞相祠


三、对文天祥崇拜的形成


朝鲜君臣在经筵中会经常提及文天祥。根据《朝鲜实录》记载,朝鲜成宗大王1493年的经筵第一次正式提到文天祥。而随着《文山集》的刊印和《宋史》的传入,文天祥事迹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文天祥由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符号,被引入朝鲜王廷日常政治生活中。当时的朝鲜侍讲李孟贤向朝鲜王进言:唐宋比较,宋享国四百年,唐享国三百年,然唐亡,无人殉国。而宋亡,如文天祥……杀身而不顾,忠臣之多,莫过于宋。随后他向朝鲜王进言,希望朝鲜王大力倡导文天祥精神,让朝鲜儒生也养成崇尚节义、杀身成仁的士风。文天祥已经成了士人节义的化身。


14.jpg

朝鲜王宫


对文天祥全方位的描述,当属1752年朝鲜英祖王重臣洪启禧撰写的三卷本《文山先生详传》,其书落款为“崇祯之三壬戌日”。那时候大明朝都亡了一百多年了,但朝鲜重臣却在公开发行的书籍中以崇桢纪年,可见作者想要表达的最重要观点就是华夷之辩。此书将文天祥视为宋代儒家三百年培养人才的结晶,为宋儒最忠义的代表,强调文天祥忍常人不能忍之折磨,体现人臣之义理,乃万世之标杆,与诸葛亮并称为忠义典范。


在朝鲜人对文天祥的大力拔高之下,他们将朝鲜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比拟为文天祥。历史上反对李成桂篡权的郑梦周、抗倭英雄李舜臣、被俘到倭国后想法设法逃回朝鲜的姜沆、起义并抗倭的赵宪等,都被比附为朝鲜文天祥。经过如此渲染,文天祥已经成了朝鲜家喻户晓的人物。


15.jpg

朝鲜百官


四、卧龙祠到三忠祠


卧龙祠,朝鲜宣祖于1603年建造以纪念诸葛亮,1695年岳飞也被奉入其中。英祖时期,英祖曾和朝鲜大臣商量是否将文天祥也纳入供奉。但因为当时朝鲜流行疫病,左参议说无法役使民夫扩建祠堂,希望暂停迎奉。而礼曹判书认为,祠堂空间很大,追加一个文天祥牌位和画像绰绰有余,无需扩建。追享文天祥时,可依照诸葛亮、岳飞的办法,“以位版奉安”,“画像则别为藏置”,祭祀则一年两祭,文天祥画像的安奉致祭日可为六月初二。


16.jpg

卧龙祠


此后,英祖让官员洪益三去实地考察卧龙祠的情况。洪益三报告称,卧龙祠很大,有三间庙舍,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可各占一间,从左到右排列,诸葛亮在左,岳飞在中,文天祥在右,并可将卧龙祠重新粉刷一遍。此后,英祖又对卧龙祠的相关细节进行了细致询问,洪益三都一一作答。可见英祖对迎奉文天祥画像一事相当重视。


到了六月初二,画像如期安置,卧龙祠也成了三忠祠。此后,英祖经常派人去三忠祠祭祀三贤。尤其是英祖王四十六年,英祖特命朝臣撰写并让其当堂诵读“卧龙祠宣庙教文”“岳武穆配享备忘记”“文文山配享备忘记”,追忆了卧龙祠创建、发展、延展始末,记述了朝鲜卧龙祠是如何从只祭祀诸葛亮到增加岳飞、文天祥的历史。文章读罢,英祖王即亲自做注,阐发微言大义。


17.jpg

中国的三忠祠


与朝鲜王崇拜文天祥等三忠对应,朝鲜官方对三忠的年节祭祀也不敢懈怠。最著名的就是平安道观察使赵璥作《三忠祠祭文》,其文虽然短小,但追忆了三忠祠的沿革,特别强调了自宣祖经肃宗、英祖至正祖年间,诸位大王都十分重视三忠祠。这成了朝鲜宣讲忠义的最高场所。至此文天祥在朝鲜的地位已经被神化。


文史君说


文天祥在宋朝灭亡,皇帝投降的情况下,仍忠心耿耿。在朝鲜看来,他所忠的就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明代士大夫尤重这种气节,如方孝孺、于谦,明末更是士大夫殉国死难的大爆发时期。朝鲜在“思明”情感的推动下,将文天祥上升为一种精神寄托,文天祥的忠义成了“尊华”的象征。朝鲜自肃宗王以来,尤其强调中华大义,在明朝灭亡60年之际,他建造了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后来英祖将其扩建,同祭太祖皇帝和思宗皇帝。但大报坛藏于宫内,民间不得与闻。而三忠祠同样是朝鲜确保正统中华的一个象征,更重于民间教化。正祖王给三忠祠的表文中特别强调“地称小华”,即朝鲜以“小中华”自居。这也隐含着朝鲜对清朝的歧视,以及与清朝争夺中华正统的深层心思。


18.jpg

昌德宫大报坛


参考文献


孙卫国:《忠义与正统:朝鲜王朝对文天祥的认知与崇祀》,《清史研究》2023年5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 04:21 PM , Processed in 0.0328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