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美媒首次披露海量细节:印度跨国追杀究竟多猖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3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媒首次披露海量细节:印度跨国追杀究竟多猖狂?

南亚研究通讯
12小时前

a1.jpg 编者按  近日,几位《华盛顿邮报》记者联合撰文指出,美印两国看似火热的双边关系实则暗流涌动,“印度在美策划暗杀”的舆论持续发酵。虽然印度官方对此矢口否认,但这一事件在引发美西方等国强烈反应的同时,凸显了这些国家对印度民主状况日益退化的担忧。近年来,由于印度所处国际环境的改善及美印关系的不断升温,印度情报机构在海外执行秘密行动愈发大胆,频繁试图消灭流亡海外的不同政见者,并时常引发同西方国家情报机构的龃龉。此次锡克教领袖遭暗杀事件更是对印度与加拿大的双边关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甚至引发西方国家民众的广泛担忧。几位作者在文章最后表示,一个惯于在海外大行杀戮的“新印度”很可能构成印西方关系中的“X因素”。但讽刺的是,莫迪政府却似乎不受影响且乐在其中,因为后者认为此番“强硬姿态”是印度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表现,能够帮助莫迪本人更好地塑造强人形象并收获更多选票。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大量关注美国海外秘密行动的文献,对印度海外秘密行动的学术探讨依旧缺乏。随着莫迪政府不断巩固国内地位,及由此展现出的愈发自信的国际姿态,印度的这一行为应被更多关注探讨。南亚研究通讯特编译此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

a1.jpg

图源:网络


2023年,美国不遗余力地欢迎印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进行国事访问,旨在加强与崛起大国印度的潜在伙伴关系,以抗衡中国。

白宫南草坪桌上装饰着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标志物——莲花,一位厨师从加利福尼亚飞来烹饪素食,拜登总统赞扬美印创建在“互信、真诚、尊重”基础上的共同价值观。

但就在2023年6月22日莫迪在美国受到热烈欢迎之际,印度情报部门的一名官员正在向一个小组下达“杀死莫迪在美国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的命令。

美印安全官员透露,印情报机构“调查分析局”(RAW)的一名官员维克拉姆·亚达夫(Vikram Yadav)写道:暗杀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美官方透露,亚达夫转发了暗杀目标——“锡克教分裂分子”古尔帕特万特·辛格·潘农(Gurpatwant Singh Pannun)的详细信息,包括他在纽约的地址,一旦刺杀人员能确认美公民潘农在家,他们便可实施暗杀。

亚达夫的身份和隶属关系此前并未报道,此次披露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证据——最终被美当局挫败的暗杀计划由印情报部门指挥,其中牵涉RAW高级官员。前任和现任西方安全部门官员表示,美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FBI)和其他机构目前已描绘出暗杀与莫迪核心圈子的潜在联系。

据美政府密切关注的美情报机构评估称,时任RAW负责人萨曼特·戈尔(Samant Goel)批准了暗杀潘农行动。知悉此次行动的前印度高级安全官员向《华盛顿邮报》证实了这一信息,他们表示戈尔在消除所谓的“海外锡克教极端分子威胁”方面面临巨大压力。美情报机构初步评估印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Ajit Doval)可能指导RAW杀害“锡克教分裂人士”的计划,但官员们强调未有确凿证据指向上述猜测。

多瓦尔和戈尔均未回应置评请求。关于印度在北美的暗杀阴谋及RAW日益“咄咄逼人”的全球态势的研究,来源于对美国、印度、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超30位现任及前任官员的采访,大多数人以安全问题和话题敏感为由选择匿名接受采访。

印在北美所采取的暗杀计划令西方安全官员感到震惊。然而,在某些方面,它反映了地缘政治的深刻转变。在多年被视为次要国家后,当前印将自己视为全球竞争新时代的崛起力量,即使是美国也无法疏远他。

当被问及为什么印度会冒险在美国领土进行暗杀时,一位西方安全官员说:“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逃脱惩罚。”官员们表示,RAW对亚洲、欧洲、北美印侨“侵略”行动不断升级,在美挫败印暗杀潘农阴谋的同时,2023年6月18日,锡克教活动家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县被枪杀。据西方官员称,加拿大温这项行动也与亚达夫有关。这两起阴谋都发生在巴基斯坦暴力浪潮中,过去两年中,至少有11名流亡海外的锡克教徒或克什米尔分离主义分子被莫迪政府标记为恐怖分子。

印情报部门加强监视和“骚扰”锡克教徒以及其他被认为与莫迪政府唱反调的海外团体。知情人士称,在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国,RAW官员和特工面临被逮捕、驱逐和惩戒情况。

以上事件加剧了西方对莫迪的担忧,在莫迪任期内,印经济增长、全球地位上升,但威权主义也随之加深。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最近的一份报告将印列为“跨国镇压”(transnational repression)践行者之一,“跨国镇压”指政府在他国恐吓或暴力对待本国持不同政见者、活动家、记者等。

印度、俄罗斯、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采取同样的策略。民族主义、威权主义的激增、社交媒体和间谍软件的传播等多种因素推动,这些因素既增强了持不同政见群体的能力,也危及这一群体的安全。

印外交部拒绝回应《华盛顿邮报》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拒绝就这一问题发表评论。印发言人兰迪希尔·贾斯瓦尔(Randhir Jaiswal)表示,印仍在调查这些指控,潘农案“同样影响我们的国家安全”,有针对性的杀戮“不是印国家政策”。

拜登政府花三年时间与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对拜登政府而言,印暗杀阴谋导致两国公开宣称的价值观与战略利益对立起来。

2023年7月,白宫官员透露其举行高级别会议讨论如何在不影响美印关系的前提下应对暗杀事件。美方派遣中情局局长威廉·约瑟夫·伯恩斯(William J. Burns)等官员同莫迪政府进行交涉,并追究印方责任。但截止目前,美尚未对印实施任何驱逐、制裁、惩戒措施。

官员们表示,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已推动起诉亚达夫的程序,此举将使RAW牵连至暗杀阴谋中。虽美国11月公布的起诉书包含“暗杀是由印官员指挥”的重磅指控,但其中用“CC-1”替代“亚达夫”,且未提及印情报机构。

参与白宫审议的司法部官员反对那些敦促对亚达夫提出刑事指控的人,政府官员否认受到任何不当影响。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Adrienne Watson)表示,“指控决议是执法部门的特权,拜登国家安全委员会严格尊重这一独立性。”

迄今为止,美国唯一公开指控所谓的中间人尼基尔·古普塔(Nikhil Gupta),起诉书中描述其为“一名印度毒品和武器贩子,被雇来招募杀手”。印公民古普塔2023年6月30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被捕,目前仍在狱中,他否认上述指控,正等待捷克法院裁决美国引渡他的请求。

甚至在最近几天,拜登政府也采取措施避免暗杀阴谋影响(美印关系)。白宫官员本月警告莫迪政府,《华盛顿邮报》即将发布一项调查披露此案相关最新细节,但美政府并未告知《华盛顿邮报》。

一、设置陷阱

几十年来,RAW一直被视为地区参与者,其集中注意力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间谍机构的代理人战争。根据美印现任、前任官员的说法,在莫迪领导下RAW已被用作打击印度散居在全球各地的持不同政见者的武器。

美官员表示,暗杀行动表明RAW试图将它多年来在印邻国使用的策略移植至海外,包括利用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并撇清与印关系,它还揭露了前印度安全官员所说的令人不安的判断和谍报技术的失误。

美前官员表示,在刺杀潘农失败后,将高风险任务委托给亚达夫的决定引发了该机构内部不满。一名前官员透露,亚达夫并不是作为初级军官的身份加入RAW,而是在其职业生涯中期从印度不那么有名的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entral
Reserve Police
Force)调来的,因此亚达夫缺乏执行任务时应对美反间谍时所需的训练和技能。一名前印安全官员表示,暗杀潘农阴谋被揭露后,亚达夫被调回中央后备警察部队。

美方在书面陈述中认为亚达夫是古普塔的“同伙”,古普塔通过安排驳回受雇毒贩在印面临的刑事指控来获得毒贩帮助。知情人士称,古普塔曾与印安全部门合作在阿富汗和其他国家开展行动,但他从未前往西方执行任务。

古普塔在捷克的代理律师彼得·斯莱皮卡(Petr Slepicka)表示古普塔否认指控后拒绝置评此案。在印度的法庭文件中,古普塔的家人称其为一个无辜的“中产阶级商人”,认为他被捕是误抓。他们说古普塔是前往布拉格“旅游”并为“手工艺品”开拓新市场。

根据美国为申请引渡古普塔而提交的书面陈述,亚达夫和古普塔花了数周时间交换秘密杀害潘农的加密文本,为寻找一个心甘情愿的杀手,古普塔联系了他至少接触了八年的人,据悉此人是一名毒品和武器经销商。实际上,所谓的经销商是美国缉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的线人。

根据证词,两人2023年5月30日正在讨论“另一项潜在的枪支和毒品交易”时,古普塔突然问及“雇人谋杀一名住在纽约的律师的可能性”。

2023年6月18日,尼贾尔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县Guru Nanak Sikh Gurdwara 寺庙外的汽车中被枪杀数小时后,亚达夫向古普塔发送了一段视频片段,证词称“视频显示尼贾尔倒在血泊中”。

熟悉行动的官员称,消息传来时,美国当局正在为古普塔布置陷阱。为了将他从印度引到友好的司法管辖区,美国特工通过缉毒局线人以“安排与美国联系人秘密会面”为由说服古普塔前往捷克。古普塔2023年6月30日抵达布拉格,11天前捷克当局在美国官员的授意下秘密签发了对他的逮捕令。

古普塔离开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时被捷克警方拦截,据古普塔家人向印度法院提交的证词显示,捷克警方把古普塔带到了一辆车里,车内两名美国联邦特工正在等候,汽车在城市中蜿蜒行驶,古普塔被审问了几个小时,他的笔记本电脑被没收,他的手机被(强制)面容解锁。

古普塔最终被关押在布拉格的潘克拉茨监狱等待可能的引渡。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为寻求帮助,古普塔的家人2023年试图联系亚达夫,但未找到其踪迹。该人士表示,与古普塔保持了几个月几乎不间断的联系后,CC-1(亚达夫)“消失”了。

二、与黑帮接触

虽然亚达夫担任此次行动RAW的指挥,但多名官员表示,这次行动或涉嫌与莫迪核心圈子的高级官员,人们怀疑其中包括萨曼特·戈尔 (Samant Goel)和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尽管美国官员们表示,截止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是同谋。

一位前印安全官员透露,作为时任RAW的负责人,戈尔面临“消除锡克教极端分子在海外构成的所谓威胁”的压力,戈尔向多瓦尔汇报工作,并与其的联系可追溯到几十年前。

20世纪80年代,戈尔和多瓦尔在印度的安全部门处理与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和穆斯林武装分子冲突时出名,他们是受这些冲突影响的专业人员,就像他们的美国同行因200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当前79岁的多瓦尔从缅甸丛林到巴基斯坦拉合尔后巷等卧底任务中发挥作用——这些故事使他经常被媒体描述为“印度的詹姆斯·邦德”。他还表现出与黑社会接触的意愿。2005年,在辞去印度情报机构负责人职务后,他在与一名知名黑帮会面时被孟买警方拘留。印媒称,多瓦尔试图拉拢一名犯罪头目来暗杀另一名犯罪头目,印高级官员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

在2014年被莫迪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前,多瓦尔公开呼吁印安全机构从“防御”转向“防御性进攻”,以打击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来自巴基斯坦威胁印度的团体。

戈尔当时在RAW晋升为高级职位,他与多瓦尔相似。根据总部在美国的印度人权组织Ensaaf数据,20世纪90年代初,戈尔指挥下的警察部队与120多起法外处决、强迫失踪或酷刑案件有关。戈尔与残酷的镇压行动密切相关,以至于他成为暗杀目标,据他的同事说,他开始乘坐防弹车出行。

了解两人的前印度官员说,如果没有他的上级和保护人的批准,戈尔不会在北美实施暗杀计划。

20世纪初曾担任 RAW部长杜拉特(A.S. Dulat)说:“我们的任何行动都必须经过国家安全局的批准”。杜拉特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强调,他对所谓的行动并不知情,暗杀行动也不是他任职期间RAW的工作内容。

美国情报机构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中央情报局的分析人员评估表示,鉴于多瓦尔的声誉和印度体制等级性质,多瓦尔很可能知道或批准了RAW杀害印政府认为是“锡克教恐怖分子”的计划。

三、猛烈镇压

印度转向“防御性进攻”策略后,随之而来的是印度研究分析局(RAW)与西方国家国内安全部门之间的一系列冲突。2020年,在澳大利亚,因当局破获了澳大利亚情报局局长迈克·伯吉斯(Mike

Burgess)所描述的“间谍窝点”,两名RAW官员被驱逐出境。伯吉斯在2021年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某些外国机构官员正在监视“他们国家的侨民社区”,试图渗透到当地警察部门,并窃取有关澳大利亚机场安全系统的敏感信息。尽管其并未明确点名该机构的名称,但澳官员向《华盛顿邮报》证实,该机构就是
RAW。

在德国,联邦警察近年来逮捕了一些RAW在锡克教社区中招募的特工,其中包括一对夫妻,他们经营一个表面上专注于报道当地锡克教移民活动的网站,但其实际身份却是RAW的秘密雇员。

在英国, RAW针对锡克教徒(特别是伯明翰附近的锡克教徒聚居区域)所进行的监视与骚扰在2014年以及2015年变得极其严重,以致于英国安全部门军情五处(MI5)向当时的RAW驻伦敦负责人戈尔发出了警告。

据英国官员所言,在进行面对面的对质时,戈尔对英国情报部门予以大肆嘲笑,还指责英国情报官员过度纵容那些他觉得理应被视作恐怖分子的锡克教活动人士。在后续又有进一步的冲突出现之后,英国当局向其发出了驱逐出境的警告。然而,在戈尔回到新德里以后,他反倒在RAW局内不断获得晋升,一直到2019 年被任命为该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RAW

在英国的一系列激进行径使人们怀疑该机构与锡克教活动家阿夫塔尔·辛格·坎达(Avtar Singh
Khanda)之死有密切联系,坎达2023年死于伯明翰,比尼贾尔在加拿大遇害还早三天。英国官员称,坎达患有白血病,死于自然原因,但他的家人和支持者仍在继续要求进行进一步调查。

美国国务院在2024年4月所发布的一份人权报告详细罗列了印度开展跨国镇压的具体行径,诸如“境外的杀戮、绑架、强迫遣返或者其他的暴力行为”,还有针对海外异见人士和记者实施“威胁、骚扰、监视以及胁迫”等等。

在莫迪的执政期间, RAW在西方国家所开展的行动,绝大多数都是冲着锡克教信徒去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派别——那些试图重振并建立“卡利斯坦”锡克教独立国家的群体。

“卡利斯坦”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当时有数千人在印度政府与锡克教叛乱分子的暴力冲突中丧生。从1984年开始的一连串残酷事件包括:印度袭击锡克教最神圣的圣地金庙(Golden
Temple);锡克教徒警卫人员暗杀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以及被广泛认为是锡克极端分子所为的印度航空公司航班爆炸事件。叛乱最终被印度政府强力镇压,促使许多锡克教徒逃往加拿大、美国和英国。

随着锡克教徒于海外安定下来,卡利斯坦运动暂且沉寂,直至包含潘农与尼贾尔等在内的新一代活动人士试图借助非正式的锡克教国家公投以及抗议活动来再度点燃此项运动。这些抗议活动时而看上去有美化暴力之嫌,在2023年加拿大的一场游行当中,甚至出现了一辆描绘英迪拉·甘地遇刺情景的花车,并且卡利斯坦支持者也曾在各个西方城市对印度外交机构进行恶意冲击与破坏。

除了那些散居在国外的极少数锡克教群体之外,这一努力貌似并未获得多少号召力。即便情况如此,莫迪及其所领导的具有浓厚印度民族主义色彩的印人党,依旧将其刻画成一种卷土重来的威胁。印度官员指责加拿大与美国藏匿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放任这些极端主义分子策划袭击活动并向印度走私武器。

新德里冲突管理研究所执行主任、旁遮普叛乱问题专家阿贾伊·萨尼(Ajai Sahni)称,印度人民党针对锡克教威胁的描述“严重偏离实际情况”。他表示,官员们存在言过其实的政治意图,“毕竟这样有利于制造分裂并维系威胁态势,从而使得政府能够将自我标榜全国印度教徒的安全捍卫者,让印度教徒觉得自己正处于危险境地”。

近年来,潘农和尼贾尔成为了印度政府眼中的“危险”人物。2020年,莫迪政府根据一项修订后的法律,将这两人列为恐怖分子。这一法律受到联合国官员和人权组织的谴责,认为它剥夺了嫌疑人的正当程序权利。潘农和尼贾尔领导的组织“锡克教正义”(Sikhs
for Justice,简称SFJ)被指控领导“一场声势浩大的分离主义运动”。

在接受采访时,潘农否认自己曾参与恐怖主义活动,还表示他之所以会成为被袭击的目标,是因为他代表锡克教徒开展活动。他谈道:“印度政府想要暗杀我,就是为了阻止正在进行的要求旁遮普脱离印度占领的卡利斯坦公投运动。”

针对杀害潘农和尼贾尔的阴谋,莫迪曾发表过数次公开言论,然而其态度表现得颇为不屑一顾。他在2023年12月底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表示:“不论我们的公民做出了何种好事或坏事,我们都乐意进行调查……印度致力于维护法治。”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安全官员称,倘若没有获得莫迪的明确指示,RAW绝不可能擅自展开这样的暗杀行动。

自2014年登台执政起,莫迪就持续营造着印度教强人的形象光环。他把不同政见者投入监狱,对外公布自己乘坐坦克以及驾驶战斗机的照片,还大肆吹嘘在2019年下令空袭拥核国家巴基斯坦的辉煌战绩。

亲莫迪的媒体更是对莫迪的这一好战形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2023年,有11名武装分子于巴基斯坦境内在一场未被认领的袭击中丧生,然而亲政府的各大印度电视频道却在欢庆所谓成功刺杀境外卡利斯坦分子的“专业”行动。据媒体披露,63岁的帕拉姆吉特·辛格·潘杰瓦尔(Paramjit
Singh Panjwar)乃是一个名为“卡利斯坦突击队”(Khalistan Commando Force)的激进组织的领导人,其于去年 5
月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的一个公园附近遭两名骑摩托车的枪手射杀。

四、内部解决

即使在所谓的RAW暗杀计划已然步入最后阶段之际,美国和加拿大的官员依然未能知晓这一阴谋的所有详情。

在加拿大,起初尼贾尔的死被视作是不列颠哥伦比亚锡克教徒与犯罪团伙之间的相互仇杀。而在美国那边,“潘农阴谋”在数周的时间里一直被看作是缉毒局所负责的案件。

官员们表示,直至古普塔被逮捕,美国官员才获取到证据,得以证实印度间谍部门的某位官员乃是这一阴谋的幕后策划者。官员们还称,从古普塔处缴获的设备提供了诸多新的情报,其中包含他与亚达夫之间大量的通信内容。

在此之后不久的7月,白宫举行了一系列的“副手委员会”(deputies
committee)会议,由副国家安全顾问乔恩·菲纳(Jon Finer)来牵头负责,司法部副部长丽莎·摩纳哥(Lisa
Monaco)以及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戴维·科恩(David Cohen)都参与了此次会议。

与会人员所面临的是,在中美全球竞争局中格,那个对美国愈发显得不可或缺的国家——印度严重侵犯美国主权的相关证据。历经数周探讨,美国政府官员最终敲定了一项计划,他们期望该计划既能够阻止未来的阴谋,又不至于加深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裂痕。

8月初,美国政府派遣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前往新德里,向其提供有关“潘农阴谋”的情报,同时也给予莫迪政府一个在内部私下解决问题的契机。美国表示会避免对印施行惩罚性措施,但其仍然敦促印度追究涉事人员的相关责任。官员们表示,这一信息在随后进行的闭门会谈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其中包括9月莫迪和拜登在新德里的一次私人会晤。

美国既不会驱逐RAW官员,也不会对印度施行经济制裁。美国向印度出售价值高达40亿美元的武装无人机的交易曾有一度处于暂停状态,但在美国主要领导人签字同意之后便得以继续推进。美国司法部则选择至少在当下,暂时不对亚达夫提出指控。

这种做法致使一些人感觉过于宽容。几位现任及前任官员指出,和针对亚达夫的这一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些年来,美国对俄罗斯、伊朗情报人员被指涉嫌在美本土策划阴谋时,对其提出了极其严厉的指控。

美国司法部发言人拒绝针对印度这一案件发表相关评论,声称这是一个“正在进展过程中的问题”。

然而,印度受到的待遇确实与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涉嫌杀害美国居民、《华盛顿邮报》特约专栏作家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后美国对待沙特的做法如出一辙,卡舒吉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并被肢解。

白宫官员为他们自己的行动进行辩护,表示莫迪及其最为亲密的顾问在私下会晤中对这件事进行了认真探讨,并且印方承诺将会追究涉事人员的责任。美国官员指出,如果新德里未能践行这些承诺,那么亚达夫仍然有可能会受到美方指控以及其他惩处。

在印度之外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锡克教徒的加拿大采取了一种更为强硬的态度。在9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公开指责印度是杀害尼贾尔的同谋者,并驱逐了RAW驻渥太华站长。

印加关系由此而急剧恶化。在莫迪政府威胁要取消41名外交官受法律保护的身份之后,加拿大从印度撤回了这些外交官。那些前往新德里与多瓦尔等人会面的加拿大官员表示,迎接他们的是印度对谋杀一事的坚决否认以及有关所谓锡克教恐怖主义的言辞说法。

加拿大情报机构发现,在从德里的印度官员至渥太华的印度外交官这一区间的通信出现了迅猛增长,而这些通信都极力宣称对尼贾尔遇害事件的责任主体毫无所知。加拿大官员认为,这些通信是有意让加方截获的虚假讯息,其目的旨在扰乱调查人员的视线。

官员们称,鉴于面对美国所提供的证据,莫迪政府的官员慢慢认识到他们的否认缺乏合理性,于是对峙局面在接下来的数月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五、“新印度”

种种迹象显示,印度有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掀起更为广泛的杀戮狂潮。

宣誓书所呈现的内容表明,亚达夫曾向古普塔透露,一旦尼贾尔和潘农遭到暗杀,RAW还想再杀三四个人。而古普塔则对一名假扮成杀手的美国特工表示,“目标实在是太多了”。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起码有五名锡克教活动家以及加拿大至少也有五名锡克教活动家受到了执法部门发出的要求他们施行预防举措的警告。其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普里特帕尔·辛格(Pritpal Singh)表示,在尼贾尔遇害的几天后,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对他进行了拜访。

印度始终以既心怀愤慨又颇感无奈的态度对待这事。

新德里政府委任了一个特别小组针对袭击事件展开调查,并承诺将向美国汇报调查结果。然而,数周前前往新德里了解最新调查状况的美国代表团在返回之时,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实际性调查进展。知晓此次行程情况的官员表示,印度官员并未表明其调查会涉及莫迪政府高层,并且他们还敦促美国来访者提供更多能支撑其指控的信息。

戈尔在6月30日,也就是古普塔被拘捕的当日辞去了RAW局长这一职务。他的一位朋友称,在数周之前,戈尔还对能够获得续约一事满怀信心。

RAW已召回那些在华盛顿、旧金山等地与戈尔存在关联的官员。不过仍有一些人依旧被留在海外,其中包括被派驻在温哥华领事馆的特工,加拿大官员怀疑这些人给袭击尼贾尔的人提供了后勤或是情报支持。加拿大皇家骑警正在展开调查。

一些印度人对于他们所认为的西方的双重标准而感到气恼。他们引用美国在 2001年9月11日袭击事件之后所展开的定点清除行动,质问为什么德里没有权力对其认为是恐怖分子的人采取类似举措。

西方官员拒绝认可这种比较,他们指出,包含无人机袭击等在内的美国反恐行动主要开展于无人管辖区域,而非是民主伙伴国家的主要都市。

对于莫迪来讲,暗杀指控似乎增强了他的政治地位。

在白宫受到礼遇与称赞将近一年之后,印度总理莫迪有希望在 2024年4月开启的全国大选中获取第三个任期。就在近期于拉贾斯坦邦举行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莫迪对着成千上万兴高采烈的支持者讲道:“现今,就连印度的敌人都知晓:这便是莫迪,这就是新印度。”

“这个新印度”,他又补充道,“会闯进你家将你置于死地。”


作者简介:格雷格·米勒(Greg Miller)、格里·施(Gerry Shih)、艾伦·中岛(Ellen Nakashima)均系《华盛顿邮报》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7 07:08 PM , Processed in 0.0322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