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前期英明,后期糊涂的帝王,比如汉武帝、唐玄宗、清乾隆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吴大帝孙权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孙权这个人在历史上前后反差极大,前期是“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的一代雄主,后期则直接拿了朱元璋的剧本,变得老迈昏聩,残暴嗜杀起来了。
三国是一个由世家大族主导的时代,无论是东吴、西蜀亦或者曹魏,他们的建立都跟世族的支持脱不开关系。其中又数老孙家对世族的依赖性最强。
孙家在创业初期跟世族的关系一直都处得非常僵。
孙坚刚一出场就不顾规矩,干掉了大汉政府任命的省部级高官——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这一举动直接让老孙上了世族的黑名单。
等到第二代领头羊孙策出来创业的时候,又逼死了江东名流——陆逊的祖父庐江太守陆康。这一举动又让孙家在江东世族的黑名单上挂了号。孙策统治期间,全靠着对江东世族的血腥镇压才勉强立住脚跟。
但这种高压政策必然会招致强烈反弹,结果孙策毫不意外地被刺杀了。对于他的下场,曹魏总参谋长郭嘉早就有过精确的预判: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者!
孙策倒下后,江东各地几乎一夜之间扯旗造反,既无资历也无军功的孙权,接过了父兄的钢枪独自面对这么一个豺狼环饲的局面。
当时孙氏集团主要有两股势力组成:一个是周瑜、张昭为代表的江北外来势力,另一个就是貌合神离的江东本土派势力。
孙权上位之初,不得不依靠周瑜、张昭这些开国功臣帮自己镇压造反派来巩固权力。但这样一来,老派势力难免做大。
所以在镇压江东的同时,他也开始尝试跟江东世族寻求和解,比如跟老孙家有血海深仇的陆逊,就是在孙权上位后被招进幕府的!
除了上述两手之外,孙权还招纳了鲁肃、步骘、诸葛瑾这些新兴的外来势力,来作为平衡老派势力和江东势力的第三方势力。
这三方势力基本上就是孙权早期赖以统治的三条大腿。
靠着对三条腿的平衡,孙氏集团避免了孙策时代的精神内耗,选贤任能,各尽其心,最后成功划江而治,割据建国。
可是到了孙权称帝的时候,三腿策略出问题了。首先是曾经威胁最大的江北老派势力相继凋零,几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江东的政治局面由原来的三足鼎立变成了江北新派和江东本土派双雄争霸的局面。而且这个局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以江东军界的领导人更迭来说吧!
东吴军方的第一任领头人是出自江北老派势力的周瑜周公瑾。第二任和第三任领导人则是孙权上位后亲手培养出来的江北新派势力鲁肃和吕蒙。等到第四任就变成了江东本土派的陆逊了。
东吴军队领导权的更迭反映出的是江东势力的崛起和外来势力的衰弱。在孙权称帝的时候,江东势力就已经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风。江北新势力不过是负隅顽抗而已!按照这个趋势,他们早晚要步老派势力的后尘,成为过眼云烟。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是外来势力,是无根浮萍,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可如果没有了外来势力,以江东跟孙家那些过节,他们还会认孙权这个皇帝吗?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这一趋势孙权是看在眼里的,他必须打压一下江东势力崛起的势头来平衡政局。
而他的办法和朱元璋如出一辙,那就是成立东吴版的锦衣卫辖制群臣。被他扶持起来的那个锦衣卫指挥使名叫吕壹。这哥们的专职工作就是迫害老同志,尤其是江东世家出身的人。像出身顾家的丞相顾雍,出身朱家的将军朱据,都吃过他的瓜烙。
但是孙权这么搞不仅江东派不爽,就连外来势力都看不顺眼。毕竟特务是官僚集团共同的憎恶对象啊!
最后孙权迫于压力,不得已把狗腿子吕壹推出去当了替罪羊。公元236年,吕壹被老同志们碎尸万段之后,特务政治暂告一段落,孙权的第一次平衡尝试宣告失败。
不过,吕壹的人头,还是换来了东吴庙堂5年的平稳期。
可这五年也是最后的安宁岁月了。
因为,公元241年,天塌了。
这一年,孙权培养了几十年的继承人太子孙登居然走在了他前面。
孙登的死不仅仅是死了个太子那么简单,这还意味着东吴的两大政治势力彻底失去了公约数。两派斗而不破的局面结束了,接下来的政治斗争是既分高下 ,也决生死。
孙登生前,孙权就已经为他备下了下一届的执政班子:太子四友。
这四人分别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陈表是陈武的儿子,陈武是孙策时期的创业元老,政治属性是江北老派。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政治属性是江北新派。
张休是张昭的儿子,理论上说应该属于江北老派,但张昭这老家伙早就已经背叛革命,把自己的户口改成了江东,所以他应该是江东势力的代表。
最后一个顾谭是前丞相顾雍的儿子,根正苗红的江东世族。
孙权如此安排,显然就是要把平衡进行到底,虽说江东崛起而江北衰落的大趋势不可阻挡,但至少在太子那一代还不会暴雷。孙登上位后,江北和江东互相竞争,深具威望的太子本人居中制衡,这样一来大家都还能紧密团结在他周围过日子。
可太子死后,孙权的儿子中再没有一个王子能把两派势力再次糅合在一起。
所谓平衡不是说你在两派中挑几个人塞到下一任太子那里这就叫平衡了。
有时候君择臣,臣亦择君。君臣之间的默契和认同是需要几十年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而同时在两个对立的集团中间建立这样的认同感,那就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可现在哪里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再培养出一个太子孙登呀?
这样一来,江北和江东只能扶持一个完全倒向自己的继承人。结果就是无论是哪一派的支持者上台,另外一派都有被赶尽杀绝的风险。
最初孙权迫于陆逊等人的压力,先是让亲江东派的孙和当了太子。
可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呀,刚册封完新太子没多久,孙权就向群臣传递了一个非常暧昧的信号,他把一个叫禾兴的地方改名叫嘉兴。
这信号一出,江北派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纷纷上表请求孙权给其他儿子封王。
孙权顺水推舟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把最宠爱的儿子孙霸封为鲁王,让他拥有跟太子一样的待遇。由此掀开了长达八年的南鲁党争。两派势力拥立各自的继承人斗得昏天黑地,而孙权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冷眼旁观,继续玩弄他最擅长的制衡术。
可令人意外的是,公元250年,一直吃瓜看戏的孙权,突然毫无征兆地出手废了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江东派死伤惨重,而江北派却只是罚酒三杯,核心成员都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就这样孙权用两个儿子作为代价,再次平衡了两派势力。
很多人不明白孙权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番神操作。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49年,知名表演艺术家司马懿老先生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干掉了曹爽,重掌魏国大权。
老家伙的表演不仅骗过了曹爽,就连孙权这老江湖都让他给蒙了,以至于不得不仓促出手收拾掉两个儿子。
因为南鲁党争跟曹爽和司马懿的斗争基本上是重叠的,一方结束另一方也要紧跟着落幕。
孙权在平息南鲁党争的时候给出的理由是不想重蹈袁氏的覆辙。这个袁氏指的就是袁绍,当年袁绍的权力结构跟孙家可谓如出一辙,他也是依靠外来的颖川、南阳两大势力统治本土的河北派系。结果导致这两大势力天生就看不对眼,加之后来袁绍又在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直接让派系之争变成了夺嫡之争,为老袁家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官渡之战的失败就是由此导致的,战争前夕,河北派的田丰就被下了大狱,参军沮授也被解除了兵权。河北出身的大将张郃、高览又受到了颖川郭图的排挤打压。
战前袁绍集团的内部矛盾就已经是一触即发了,只要战况稍微有点不利,马上就得崩盘。
都说官渡之战是因为曹老板火烧乌巢才一战定乾坤,可问题是,在火烧乌巢之前,曹操自己就已经快断粮了。就算没有了乌巢,袁绍大营的存粮都足以耗死曹操,怎么他反而成了先崩溃的一方?
真实原因还是因为派系问题。
众所周知,南阳许攸投靠曹操是火烧乌巢的关键,那他为什么投靠曹操呢?因为坐镇后方的河北审配以贪污罪抓了他全家。
乌巢被烧后,袁绍派张郃、高览去攻曹操的大营,结果这两位到了曹营之后就直接投降引发了连锁效应,以至于袁氏百年家业一朝败尽。
袁绍集团如此强大尚且因为派系斗争土崩瓦解,更别说江东相对曹魏还是弱势一方,怎么能禁得住内斗呢?
之前之所以放任南鲁党争,那是因为公元241年的时候,曹爽和司马懿的蜜月期结束,曹魏擎天柱司马老先生一直被打压到尘埃里,再也构不成威胁,只要没有了司马懿,孙权根本就不怕曹爽这个草包。
可谁又能想到,司马懿垂死病中惊坐起,居然还真就上演了一出绝地反杀!
被他这么一吓唬,孙权不得不强制结束南鲁党争,把两个儿子都废掉,立无党无派的小儿子孙亮为太子,才算是暂时掩盖住矛盾。
可孙和跟孙霸再怎么说都是斗了八年的政治老手,至少是有手腕的。他们两个落马之后,上台的小儿子孙亮是要经验没经验,要威望没威望。东吴前途暗淡呀!
这时的孙权已经70岁了,没有时间再养两只蛊王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把权力交给了宗室孙峻、孙綝兄弟和江北代表诸葛恪。结果是一步错步步错,先是孙峻杀了诸葛恪,然后又是孙峻兄弟跟孙权的几个子女反复搏杀了近十年。直到公元259年孙休上位后,这场长达18年的内乱才彻底划上句号。
都说孙权晚年糊涂,可实际上这位吴大帝是从始至终的人间清醒。他那些看似昏庸的操作,只不过是受限于当时政治条件的无奈回应而已!换谁上去都不会比他更高明。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吴主传》。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