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82|回复: 0

所谓的证悟,一般是指三乘见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8 04: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的证悟,一般是指三乘见道
实证佛教研究中心 2024年2月18日

332567032_1249202749026246_1200707572363112518_n.jpg


        问:释生如主张「开悟证得如来藏,意识必然证,但是只有意识证,不算真证,必须意根也同时证,只有意识证,就是解悟」[1],这看法对不对?

       答:真观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

       所谓的证悟,一般是指三乘见道:声闻见道、缘觉见道和菩萨见道。证悟的过程又可以分为「悟」和「入」两个阶段。声闻法的「悟」是指实证六见处,「入」则是指能够舍弃法与非法的差别相。大乘法的「悟」是指现观第八识如何出生三界万法,「入」则是指入不二法门(安住于一真法界)。具足「悟」与「入」才是见道。

       见道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它是不退转的果位,并且能够依此证得该乘最后的果位――声闻见道者七返人天必可证得阿罗汉果,缘觉见道者十劫之内必可证辟支佛,大乘见道者三个阿僧祇劫之内必可究竟成佛。离开这两个标准去说「解悟」「证悟」或「见道」,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只是无用的语言文字施设(戏论)。

       声闻见道(初果须陀洹)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断三缚结,三缚结是见所断烦恼。贪、嗔和五上分结则是修所断烦恼。修所断烦恼必须在随后的事修当中渐次断掉,由此又安立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和四果(阿罗汉)。其中二果是薄贪嗔、三果断贪嗔、四果才断掉全部的修所断烦恼。

       大乘见道的经教依据是《菩萨璎珞本业经》:

       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

       这里很明确地讲,六住以下都可能会退转,但是到了七住就不再退转。而且七住就是「入第六般若修行」,而般若波罗蜜是究竟成佛的方法,因此判七住菩萨为大乘见道。应注意的是,七住菩萨的功德全在见地,主要是能够正确地明白五蕴的空、无我、无人、无主(这部分同于声闻见道),并且能够明白一切诸法毕竟无生(这称之为无生法忍,是大乘见道才有的见地)。

       三乘见道是见地上的成就,只能断掉见所断烦恼。修所断烦恼则是习气,必须悟后渐修才能次第断除,所以《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另外,从「我见」的角度来看,意识有分别我见和俱生我见;意根只有俱生我见。见道的时候,只断分别我见,俱生我见还会一直存在着。如果把这两个混淆,还要证果,就等于想把分别我见和俱生我见一起断掉,那等于初果到三果的施设全部没有用处了,学人必须直接证阿罗汉。

       所以依照佛法的体系,大家可以自己判别:见道位应该只是断掉分别我见而已。所以见道位就是在意识上面证得,而不是意根去证得。

       意根恒缘现境,又总是随顺强烈的贪嗔习气而作决定,如果只有意根,好色的人看到美女应该会冲上去亲热──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他知道这样会被抓起来关。知道法律是意识的念心所(之前听说过),不愿意坐牢是意识的欲心所。所以,意识会对意根起强大的制约作用。一个人如果有邪见,例如误以为五蕴能够恒常存在,他就可能为了五蕴的利益而伤害他人。反过来说,有正见的人就不会为了无常的五蕴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生如说:「意根要了解掌握必须经过参究的过程,意根亲自参与意识的思惟取证,了解意识传递过来的每个细节,掌握每个证据,作以考证和思量,当证据充分时,意根才能思量清楚,才能了知究竟。意根不知就不证,意根不证,就有疑,有疑不证真,就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她所谓的「意根」并不是真正的意根,而是意识。因为意根只能恒缘现境,没有办法判别法与非法。能够判别证据的,是意识的胜解心所,这是意根没有的心所法。

       意识具足五别境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在参禅觅道的过程中,意识希望开悟是「欲」,将法义理解得很透彻是「胜解」,忆持正见是「念」,发现足够的证据而心得决定是「定」 ,不再有分别我见则是「慧」。意根只有一个别境心所法「慧」,我猜测这也许要等到断掉俱生我见之后才会有,并不是大乘见道时便有。

       生如认为「意根不证,就有疑」,应该改为「意识不证,就有疑」,因为意识才有「疑」这个烦恼。因为证据不足,最多只有比量,所以意识无法心得决定,没办法断掉疑惑。要是证据充足,就是现量,意识能够心得决定,能够断掉疑惑,就会产生智慧。

       综上所述,生如将意识的功能误以为是意根的功能,因此便主张意根证得如来藏才是证悟。实际上,见道纯粹是意识的功德。见道虽然只是意识的功德,却可以成为转凡成圣的起点,就这一点来说,仍然是意义非凡的。


吕真观
二○一九年九月十六日



        真观2021年4月补注:

       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是意识的心所有法。末那识(意根)只有「慧」心所,并没有欲、胜解、念、定这四种心所有法。这部分在学术界或教界原本是毫无争议的,但释生如竟然还是讲错了。

       2021年3月,有一位朋友读了这篇文章,他没办法反驳,却不断地举其它的论点跟笔者争执,真观不得不将这位朋友拉黑。释生如不重视经教,才会将意识的部分功能错认为意根。跟释生如学习的朋友请参考《成唯识论》和《百法明门论》,要是连查阅经教都不愿意,就别指望能够出离生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75644152,2019/9/7。
       [2]出处同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5 02:31 AM , Processed in 0.0667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