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香港第一美人”的夏梦,从生前到逝世,媒体和大众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金庸对她的“爱而不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使没有这些充满旖旎色彩的浪漫绯闻,夏梦本身就已经足够传奇。
当年的夏梦不仅仅是长城电影公司最闪亮的明星,更是香港左派电影公司中的首席人物。后来,她成功转型成为了一位很有艺术品味和眼光的监制,不仅捧红了天王巨星刘德华,同时还帮助奠定了华语女导演——许鞍华的地位。
在夏梦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女性少有的自信、独立、敢于取舍。投身浮华,却不为浮华所动,一生清白明朗,为追逐自我而活。可以说,夏梦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荧幕上进步女性的典型。
导演许鞍华这样评价她:“夏梦的智慧比她的美貌更加出众。”
上海小囡
1933年,夏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文艺之家,那会儿她不叫夏梦,而是叫杨濛。
杨家祖籍苏州,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母亲名叫葛璐茜,是中西女塾的校花。她的长相带有东方古典的韵味,但气质和打扮却摩登时髦。母亲不仅工于诗词,还是上海有名的探戈舞艺术家。此外,她还会自己设计时装,亲手写作的文章曾刊登在上海名媛女性杂志《玲珑》上。而夏梦极其幸运地传承了母亲的美貌和才情。
对于小时候的事情,夏梦脑海中只剩下一些记忆碎片了,这些片断拼凑出了夏梦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夏梦出生于一个富足家庭,在那个时代,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有奶妈的,而夏梦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吃上了奶粉,拥有了洋娃娃。
图片来自知乎
夏梦6岁的时候参加了《大陆报》举办的“上海儿童摄影比赛”,获得了冠军。上图的这张照片后来被陈列在照相馆的橱窗里,成了繁华的静安路上一处独特的风景。
老上海浓重的艺术氛围,无形中熏陶出夏梦身上独有的典雅气质和艺术修养。
杨家是一个戏迷之家,夏梦的爷爷杨叔鼎酷爱京剧。受到老爷子的影响,杨家人上上下下都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是票友,空闲的时候都在唱京剧。在这样的氛围下,夏梦耳濡目染,京剧、歌剧都能琅琅上口。
图片来自《梦回仲夏》
后来南迁,杨家人对京剧的热爱丝毫不见减,夏梦家里迎来送往的都是京剧票友。就连马连良、李慕良和张君秋这样的京剧名家也常常来杨家拜访。
京剧给了夏梦艺术滋养,也给了夏梦坚持和坚韧,是夏梦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到50年代,夏梦还会登台表演。80年代,忙于工作的她隐退影坛之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京剧表演,经常往返北京交流学习,潜心钻研,并和弟弟在香港组织了票房。
梦回仲夏夜
1953年对于金庸先生来说是个特别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他认识了一辈子求而不得的女神夏梦。
金庸先生见到夏梦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她的美貌和灵动使得她在人群里闪闪发光,看一眼便摄人心魄。
据说,金庸先生为了能够常常见到夏梦,曾以“林欢”的笔名进入了夏梦所在的电影公司。不过这则传闻后被辟谣,因为金庸先生当时还没有开始写武侠小说,当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编剧以及写影评,还有为“大公报”写专栏。
图片来自百度
但金庸先生确实曾向夏梦表达过爱意。面对金庸先生的深情表白,夏梦却淡淡回绝:“我非常欣赏你的才气,也很看重你的人品,可是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还有机会。”最终夏梦都没有答应金庸先生的求爱,成了金庸先生心口的朱砂痣。
二人没能成就一段佳话,金庸在被拒绝以后也没有过多纠缠,他选择了专心写作,不再打扰女神夏梦。而金庸先生笔下很多女性人物的形象都有了夏梦的影子,比如天真纯净的王语嫣、不食人间烟火的的小龙女......
图片来自百度
像金庸先生一样一生痴迷夏梦的,还有《阿Q正传》的导演范岑。他爱夏梦而不得,终身未娶。
他说:“我认识了夏梦,别人跟她就没有可比性了。她优雅的外表,良好的教养,还有她的才气,只有遇见她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她有多优秀。”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意。
范岑和夏梦相识于夏梦参演的第一部电影《禁婚记》,当时夏梦初入电影行业就遇到了青年才俊范岑,又因为长期在一起拍戏,在相处的朝朝暮暮之中,难免暗生情愫。
夏梦和范岑
图片来自百度
但是这个时候,范岑告知夏梦自己要回内地发展,年轻的夏梦听到心上人说要走,决心要和他一起。但夏梦却因为通行证出了问题,最终没能成行。
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夏梦和范岑都是靠着书信传递思念。然而纸薄载不动情重,情深也熬不过山长水远,这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最终走向了分手。
图片来自百度
这段恋情之后,夏梦迎来了自己的终身伴侣—林葆诚。
林葆诚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个商人,却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年林葆诚偶然路过《姐妹曲》的拍摄现场,影片正好缺一个扮演教师的临时演员,他毛遂自荐,便见到了他早就倾慕的荧幕女神夏梦。
夏梦非常清醒,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22岁的时候,她决定和林葆诚结婚。他们的相遇是偶然,但是这偶然促成了两人的终身相伴。
夏梦懂得急流勇退,她在电影事业的黄金时期息影,随林葆诚离开了香港、前往加拿大。从此女神夏梦离开香江,也消失在了大荧幕上,她安安稳稳地生儿育女,没有绯闻也没有新闻。
图片来自百度
直到1969年,她才和丈夫、二女儿回到香港,与友人合办了一家制衣厂。十年后,廖承志见到了夏梦夫妇,劝她重返舞台。但是夏梦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能够终身演戏的演员,上了年纪不适合再演电影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谈到家庭生活的时候,夏梦说:理想的家庭生活是建立在思想和兴趣的一致上,我们虽然职业不同,他在洋行工作,我是一个电影演员,可是我们能够互相了解,不至于因职业不同而影响到我们家庭的宁静。
图片来自豆瓣
电影人生
1947年,夏梦跟随家人搬到香港定居,随即她考进了香港著名的女子学校——马利诺修学校。在校期间,夏梦参演了《圣女贞德》等众多舞台剧。
图片来自公众号
1950年,夏梦被香港长城公司负责人袁仰安发现并邀请她加入公司。夏梦这个名字也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灵感来自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符合夏梦本人的气质,也保留了“濛”字的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