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0 06: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3-5-10 06:39 AM 编辑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

文章来源: 大风新闻
于 2023-05-10 00:17:06

5月9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1.6亿,讨论量1万余条,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互联网中所谓的‘断亲’,并非是一种断绝亲戚关系,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2022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发表的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中提到,“断亲”行为确实呈现了年轻化特征。

通过调查发放并回收的1200份有效样本显示,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18~25岁、26~30岁的“90后”年轻人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绝大多数的“90后”及“00后”的年轻人,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就几乎不与亲戚联系。这说明青年“断亲”现象确实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不仅与远房亲戚不来往,甚至与二代以内的叔叔、姨姨、舅舅等也不怎么沟通交流。

华商报记者浏览网络平台中的留言发现,对于为何“断亲”,网友也纷纷给出了不同答案,有的表示是亲戚太八卦,“我工作亲戚说我还不找对象,我找对象他们说我不结婚,我结婚他们说我不生孩子……”也有网友表示是生活压力大、没有过多空余时间和资金,“走动需要经济维持,多的不说,水果总得提百十来块的,而接待客人的人家需要好菜好饭招待,也增加负担。”

也有网友表示“随着年纪的增长,会越来越认识到亲人的重要,家人的爱永远不可缺失”“下班后和家人聊聊天,感觉也挺放松的。”

5月9日,华商报记者对话身边多位“90后”“00后”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听听他们是如何看待“断亲”这一社会现象的。

两代人的视角


女儿:地理、时间等因素影响,情感自然会疏远

母亲:疏于来往并不责怪女儿,家人永远是避风港

27岁的王雨菲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但也是一名“南北混血”,父亲是北方人,母亲是南方人,父母结婚后定居西安,在王雨菲的眼里,她的老家就是西安。

王雨菲父母家里兄弟姐妹都有7个,一共14个小家庭,40多名亲戚,但跟王雨菲有往来的亲戚不到5人。“爷爷、外公外婆还在世时,我会跟着爸妈隔两三年回爸爸的老家或者妈妈的老家过春节,记忆中不管回哪个老家,见到的都是‘陌生面孔’,在爸妈的介绍下才知道原来这位是大姨、这位是姑父,直接与亲戚接触、见面的时间可能三年里不到一周。”王雨菲说,家里老人去世后,回去的次数就更少,平时的往来就只有除夕夜在微信家族群里发红包的互动。

王雨菲认为,受地理位置、时间因素等影响,客观原因上导致她很少有和亲戚往来的机会,情感上自然会疏远,甚至就从未贴近过。在爸妈眼里,她似乎有些没有人情味。“我也想每个月都能去亲戚家串门,但现实却是几年才见一面,与亲戚相处自然不如与朋友相处起来舒服。”王雨菲说。

对于王雨菲的想法,母亲张女士表示,也许是现在的年轻人想法不一样了,但并不会责怪孩子什么,“我们像她那么大的时候家里条件苦,亲戚间帮忙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感情也就很深。现在的孩子从小不愁吃穿,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和亲戚来往不密切也能理解。等孩子们也为人父母后,他们也许就会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家人永远是避风港。”

儿子:遇到困难时,“不顺眼”的亲戚伸出援手

父亲:网络使用越来越多,大家反而越过越远

2000年出生的小陈表示,自己一度十分“厌烦”亲戚们,他们总是问东问西,总拿自己的成绩和其他家孩子比较,但随着一些事情的发生,他也慢慢理解父母对于亲戚那份感情的重视和难以割舍。

“老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疫情严重时,我一个人在西安上学,反而是平日里‘不顺眼’的亲戚通过各种方式打听我的情况,关心我的身体状况,一句句关心穿越距离的限制极大程度安慰了我,只剩下感动和温暖。”小陈说,后来回家才听父母说起,之前和他最不对付的小舅妈还主动提出要来西安接他回家,但被父母劝下了。

小陈说,这些年自己和家中遇到不少急事时亲人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他也慢慢做出了改变,意识到了亲情的重要性,“没事微信聊聊天,节日送上祝福和问候,节假日去走走门,和家人一起也能感到很幸福。”

小陈的爸爸说,现在网络使用越来越多,大家反而越过越远,可能还会有变化吧,谁知道呢,时代变得那么快。

女儿:“断亲”可能因缺少轻松温暖的家庭环境

母亲:年轻人压力大,来往耗费更多精力和时间

95年出生的尹一表示,“断亲”更像是年轻人对生活不满的一种宣泄,年轻人所谓的“断亲”可能正是因为缺少了一种轻松温暖的家庭环境,因为在外工作已经很疲惫,所以回到家只想要一个温暖的港湾,而不是听家长、亲戚的催婚、催考公考研和指责。

尹一的妈妈说,年轻人的“断亲”,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不能单纯的定义为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人情味,没有亲情的理念,而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活工作压力特别大,觉得传统意义上亲戚之间的来往没有时间,也会很累。

“我们这一代或者我们上一代都是观念比较传统的,会把亲情关系看得特别重。但有些亲情间的来往其实还是处于表面关系,更深层次的来往我觉得没有太多意义,反而耗费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不会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这里。”

对于现在年轻人的情况,要理性对待。家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工作生活压力大,在外拼搏一年,仅有的假期回来还要应付亲戚的询问。在外混得成功还好,一些不如意的年轻人回家亲戚问长问短,导致年轻人比较有压力,不愿意走亲访友。

>>专家看法

两代人间应保持尊重态度 多倾听多理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逍认为,年轻人的“断亲”原因有几个方面:


1.城市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父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城市定居,年轻人和亲戚们并没有在一个城市,生活上没有交集,接受的教育不同,价值观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活圈子。

2.人际需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际交往渠道多元化,青少年更喜欢个性化、灵活化的交流方式,网络满足了他们人际方面的心理需求,使现实关系中的亲情淡薄,情感疏离。

3.自我意识:当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就会实现自我提升,年轻人更关注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增强,对于不能提供情绪价值,不能给予情感支持的关系,就会屏蔽、减少,从而构建个人空间,确定人际边界。

“家长们需要了解,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承担的责任,多理解、多倾听,多问年轻人努力工作的过程,少问获得了什么结果;多问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情绪体验,少激励、少指责、少支招。”杨逍说,年轻人需要懂得,父辈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形成了时代性的观点,要带着尊重的态度,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真实地告诉目前的生活现状,真诚地说明内心的边界感,不回避、不打岔、不退缩。

年轻人会成为家庭核心守护者 承担起亲缘关系维系者使命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在对年轻人“断亲”现象研究中提到,虽然由于经济、社会、技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导致中国传统亲戚关系的嬗变,年轻世代呈现了“断亲”现象,但随着“90后”“00后”青年群体逐渐走入婚姻并成为父母之后,他们便创造出了自己一代的核心家庭……更为关键的是自己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人父母。大多数人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才会真正长大、懂事,学会感恩。这种心理的变化,便包含了亲缘唤醒的过程。等到他们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时,相信他们同样会唤醒亲缘关系,成为家庭的核心守护者,承担起亲缘关系维系者的使命。今日之“断亲”青年,总会有“认亲”的一天,迟早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12:16 PM , Processed in 0.0327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