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思维由被动上升到主动2、广:打开思维广度3、深:加强思维深度
科学家为 110 个实验对象设置了一天 4 次的手机提醒。每次提醒,该对象必须写下一件要做的小目标:可以是想读多少页书、要交的某个作业、或者健身半小时。其中有一半次数,实验对象必须想象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比如懒、别的事、忘记了),并提前想好解决办法。
[第 1、2 段]我高中复习有两种方式:短期+长期。[第 3 段]短期冲刺方式:用于考前突击,有效期短。长期马拉松方式:用于理解重要结构型知识,见效期长。[第 4 段]健身以后,我发现减脂也可用这两种思维:短期刷脂:不吃饭不喝水,一天掉过5斤,但反弹迅速;长期维持:每天少吃一点点,偶尔能吃欺骗餐,不难坚持,但见效慢。[第 5 段]后来的后来,我发现生活中有各种事情,都可以用这两种思维比较执行:煲剧(三天煲完 vs 一个月慢慢看)追女仔(狂追猛打 vs 每天为对方做一点小事)吃零食(一次吃完一大袋 vs 每周定时吃一小袋)......
短期和长期的平衡如何把握?两者带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两种方法怎样配合,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自我认知:我在这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如何?任务认知:我为啥要读这本书?策略认知:我阅读的方式是什么?扫读再精读?先看完结论、再顺序阅读?
计划:根据认知,做出阅读计划。监督:实操以后,发现看不懂。评估: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还是别的方面?调节计划。
题图来源:《模仿游戏》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3 10:17 AM , Processed in 0.0403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