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在出席某一次晚宴时将马铃薯花作为发饰佩戴, 一时惊艳全场,此后法国的贵妇们纷纷效仿,掀起一股将马铃薯花佩戴于头上或胸前的时尚潮流。这种一经出场就备受追捧的境遇,令它的果实马铃薯“羡慕不已”。虽然早在16世纪马铃薯从美洲传入欧洲时,人们就知道它能吃,但当时欧洲人对这种从未在《圣经》里出现过的食物充满偏见,有人说马铃薯“没有营养,是猪吃的”,也有人说它是苟延残喘的贪生怕死之徒才吃的东西,甚至有人危言耸听地说吃了马铃薯就会患上麻风病。那时的欧洲人一定想不到,几百年后,联合国粮农组织会将马铃薯列为四大主粮之一,而且用马铃薯制成的食物——薯片,还成了风靡全球的零食,匈牙利甚至为了让国民少吃薯片而推出了“薯片税”(公共健康产品税)。
万亩马铃薯连片种植示范区的马铃薯花。来源/云南石屏县融媒体中心
“民以食为天”,一粒种子的力量,可以改变万千人的生活,乃至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跨越万里而来的新物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这片土地“结缘”,有些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
只要需求足够强,全国各地播种忙
作为食物,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饱腹”了。如果有物种能够在填饱肚子这一项上做到极致,那它就很有可能会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地“开枝散叶”,比如番薯。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闽中大旱,恐怖的饥荒席卷福建,幸运的是,有一位叫陈振龙的商人带回了一个新的物种。陈振龙生于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州市长乐区),他在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期间发现当地有一种从没见过的农作物,埋在地下的紫红色块根可食用,看上去与中国本土的芋头类似,而且耐旱、高产、适应性强、易储存,这些特质让它被急于回乡救灾的陈振龙视若珍宝。他出资购买薯种,准备以薯救荒,可要把薯种带回祖国却不容易,西班牙殖民者对番薯(又名红薯、朱薯、金薯、甘薯等)看得很严,严禁出口。陈振龙只好用绳子把薯藤层层缠绕,又涂上污泥,混过西班牙人的层层排查,回到福建。回国之后,陈振龙没有声张,而是让儿子陈经纶将吕宋朱薯可以救荒的事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让陈家先行试种,结果发现这一外来物种果真很快适应了中国的土地,当年就取得丰收。得知消息的金学曾大喜,到第二年传令整个福建种植番薯,不计其数的灾民因番薯的种植成功而获救。福建人民感念陈振龙携薯救灾之德,称他为“甘薯之父”。
福建省福州市为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而建的先薯亭。来源/福建新闻网
其实陈振龙并不是第一个将番薯引进中国的人,吕宋也不是番薯的原产地。早在万历十年(1582),广东商人陈益就曾设法将安南(今越南)的番薯藏在铜鼓里偷偷带回国,并在广东虎门金州开始种植番薯。而在广东地方志《电白县志》中也记载了一位在万历初年将番薯带回中国的播种者——林怀兰。可以说,早在陈振龙之前,番薯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可惜那时信息难通,也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契机。正是福建的这次饥荒,让番薯“救荒”的功能得以显现,让这一新物种进入了更多中国人的视野。陈振龙去世后,他的后人仍在努力推广番薯,他们坚信这种根系发达、耐酸碱性好的作物能够遍布神州。由于世代经商,陈家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番薯的种植地图也从闽、粤等地开始向江浙扩张,而后一路向北。18世纪60年代,河南、山东等地爆发饥荒,番薯再次“披挂上阵”,成为救灾的“大将军”,全国掀起“番薯热”。这时,一位耄耋老人拖家带口从福建北上,他就是陈振龙的六世孙陈世元,此行的目的正是延续家族“以薯救荒”的使命,将陈家拿手的番薯种植技术传到北方。随着番薯种植成功与丰收,饥荒危机迎刃而解,陈世元也因“教种有效”而被清廷授予举人头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种植、推广农作物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陈振龙的家乡长乐至今仍是番薯的重要产地之一,2016年,“长乐番薯”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福建莆田安柄村红薯基地的机械化采收场景。来源/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如今,原产于美洲的番薯早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产量高、种植面积广, “烟薯”“板栗红薯”“六鳌红心返蜜地瓜”等各类“网红地瓜”更是层出不穷。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薯生产国,世界上每年超一半的番薯产自中国。让“番薯的子孙们”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茁壮成长,或许就是我们对当年万里之外的“番薯爷爷”救荒“恩德”的回报吧。
只要“IP经营好”,“地标”遍布南北中
“伟大而独特的植物移植也是一种文化运动”,作为中国古代文物和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持续时间最久的“外来植物”,葡萄可谓是植物界的“文化大IP”。
张骞出使西域图。来源/数字敦煌
关于葡萄的传入,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了“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班固则在《汉书·西域传》中记载了“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蒲陶”即葡萄,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葡萄的驯化栽培与葡萄酒的酿造似乎是在张骞使团出使之后便一同传入中原。但野生葡萄的分布地域其实相当广泛,在距今2330万年至距今164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它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包括欧亚大陆、北美洲在内的大部分地区。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通过对距今9000--7500年之间的贾湖遗址(河南省舞阳县)出土陶罐内壁的残留物分析,贾湖当时已有经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其成分中就有葡萄属植物。除此之外,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碳化的葡萄籽粒,秦代咸阳宫壁画残件中已有葡萄的纹样,而《诗经·王风》中的“绵绵葛藟,在河之浒”或许就是对黄河流域野生葡萄生长状态的最早描述,葛藟是中原对于葡萄的早期称呼,而《汉书》中的“蒲陶”应该特指当时经大宛引入并被后世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
定州静志寺地宫出土的北宋琉璃葡萄。来源/定州博物馆官网
葡萄从大受欢迎的“奇珍”成长为驰名千古的“文化IP”,少不了“视觉识别体系”和“衍生文创产品”的加持,缠枝葡萄纹的敦煌壁画、海兽葡萄纹的唐代铜镜、定州出土的北宋琉璃葡萄、广泛应用葡萄纹饰的元明清时期青花瓷和明清木雕家具都是我们能在博物馆里、石窟壁上、古建筑中看到的各个时期的“葡萄文创”。在历史长河中,葡萄早已拥有了远超一般农作物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文化交流史的一个代表符号,更充分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纹样,获得了长久的“文化生命力”。古往今来,众多的文豪为它倾倒,留下了大量题咏葡萄藤、葡萄果、葡萄酒乃至葡萄画的诗文,其中更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样堪称千古名篇的“广告词”,可以说是“S+++级的强大宣推”了。
明徐渭葡萄图轴。来源/浙江省博物馆官网
或许正是千百年来对“葡萄”的“IP经营”使得中国人对葡萄的喜爱延续到了今天,使其成为我们果盘里最为常见的水果之一。如今,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大多数省份都有和葡萄有关的地理标志产品,西北有吐鲁番葡萄,东北有永乐葡萄,华北有茶淀玫瑰香,西南有彭山葡萄、钟山葡萄,两湖地区有公安葡萄、湘珍珠葡萄,苏皖两省有段园葡萄、丁庄葡萄,华南有鲁比葡萄,东南有福安巨峰葡萄……这些品种繁多、各具风味的葡萄与《神农本草经》《史记》《全唐诗》等古籍诗文里的葡萄一起构成了中国光辉灿烂的葡萄文化。下次我们吃葡萄时,不妨在品尝其“味长汁多”的甘美之外,也试着去看它“草龙珠帐”的藤架之形,赏其“月浸十里”的果实之色,遥想一下当年“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的诗酒风流。
只要食物成乡愁,秋风一起便思它
对于人类来说,食物既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人类文明的特殊密码;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食物则藏着我们的来处,把家乡的名字“从舌尖一直写到胃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莼鲈之思”。有一种来自美洲的家禽,正是因为“一方人”的坚守才在中国“安家”,并变成了“一方水土”的地理标志产品,它就是福建泉州永春县的白番鸭。
十全大补药膳白鸭汤。来源/纪录片《上新吧,福味》截图
永春民间把白番鸭作为滋补良品,主妇们认为白番鸭的最佳做法就是拿去炖汤,这样才够“补”,而为了让这种滋补效果达到最佳,她们加入熟地、当归、枸杞等药材,令鸭汤的外观和功效都像极了“魔法药剂”。这碗鸭汤外地人可能不太习惯,但对本地人来说,绝对称得上“一碗入魂”。这种糅杂着浓郁药味的肉香背后不仅是“妈妈的手艺”,还有一代代永春人质朴而真诚的“滋补的信念”,这些情感和愿望仿佛真的为它赋予了“魔法”,“魔法师”正是厨房里的“妈妈们”。
永春白鸭汤在各式药材的“摧残”下还能保持汤清肉滑,鲜香迷人,可见食材本身“从风味,到口感……是国内鸭子的顶尖级了!”美食作家林卫辉这样解释永春白番鸭的特点:一是它体内的谷氨酸含量比任何一种鸭子的含量都更高,所以无论是做汤还是吃肉,都特别鲜;二是鸭子吃草之后会产生短链脂肪酸,如果草吃多了膻味就大,但若是完全吃谷物的话,又没有鸭子的香味,所以牧草和谷物的恰当比例让白番鸭既保持了鸭味,又避免了膻味。
头部皮瘤鲜红是永春白番鸭的显著特征。来源/纪录片《上新吧,福味》剧照
番鸭是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福建省常见的家禽,学名是疣鼻栖鸭。“疣鼻”指的是面部有肉瘤这一最显著的外形特征,也是其与中国家鸭在外形上的最大不同;“栖鸭”则是其生物学分类,番鸭是雁形目鸭科栖鸭属的鸟类,中国家鸭则是鸭属,与番鸭同科异属,是不同的物种。番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由印第安人驯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番鸭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由于人工驯化的历史较短,番鸭双翼强健,还保存着飞行的能力,是真的会飞的鸭子。
飞翔的永春白番鸭。来源/纪录片《上新吧,福味》截图
番鸭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尚待考察,目前最早提到番鸭的笔记文献可能是清代黄叔璥(1680-1757) 的《台海使槎录》,载有“番鸭,大如鹅,足微短,两颊红如鸡冠,雄者色更赤。畜之常飞去”。福建《平和县志》(1718-1719)可能是最早提到番鸭的地方志,载有“近有番鸭,色白额红,如鸭而大”。而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纂的《泉州府志》描述了番鸭的由来,“自抱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来源/纪录片《上新吧,福味》剧照
永春当地饲养白番鸭的历史有三百年左右,相传是从台湾引进。永春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从美洲远渡而来的白番鸭也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它们在这“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山与湖之间放飞,成为当地人舌尖的 “执念”。就像“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离开自贡”“没有一头驴能活着走出保定”一样,“没有一只白番鸭能活着飞出永春”。永春人对白番鸭长久的喜爱不是说说而已,也体现在下了大力气的保种繁育上。白番鸭虽然美味,但出栏时间太长、产肉量太低,它要长到6斤重需时6个月,而个头更大,长肉更快的法国克里莫番鸭与白番鸭的杂交品种用时不过2个月。经过杂交,鱼目混珠,纯种的永春白番鸭有灭绝的危险。执着的永春人为保护纯正的白番鸭,建设了专门的保种场。但相比于杂交品种,纯正的白番鸭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更高的投入成本,只有让更多人了解白番鸭、吃上白番鸭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最好的保护”。“让顶级食材获得顶级流量、走入更大市场。”这不仅是永春白番鸭面临的挑战,也是众多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共同面临的问题。
4月17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福建农信、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上新吧,福味》温暖收官。节目全网传播量1.6亿,热搜热榜104个;美兰德·蓝鹰综合指数全网纪录片榜连续8周上榜,4次位列首位;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突破1万,上线后持续6周位于美食纪录片排行榜首位;全国卫视晚间专题节目收视最高排名第10位。
节目以长汀河田鸡、诏安青蟹、东山白芦笋、永春白番鸭、清流豆腐皮、福鼎槟榔芋、罗源下廪羊、宁德大黄鱼八种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线索,跟随美食作家林卫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星级大厨深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与当地居民交换食材原始的“美味密码”,通过烹饪方式的创新推动“地标”食材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反哺当地种养产业的发展,为打造优势农业品牌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氛围、信息支撑和智力支持,探索出一条主流媒体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赋能的有效路径。
这是一首厨师写给食材的“推广曲”,也是一首城市写给乡土的“咏赞诗”,正如林卫辉所言:“我们需要的是把这些特色农产品好在哪里讲清楚,让它走得更远,让整个美食圈认知这个优质的食材。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反过来促进种养业的发展,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国地形多样、幅员辽阔,全球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貌类型,中国都有分布,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目前,我国长期保存作物种质资源超过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建立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199个,长期保存畜禽遗传资源96万份。几千年来,通过一代代先辈的培育以及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一批批或源自本土,或来自海外的农业良种沉淀成为3000多个扎根在全国各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些“地标”背后,是热气腾腾的土地和勤劳质朴的农民,是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愁、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愿更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从大地出发,走到更广阔的世界,走向更恒久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周瑜.《以薯救荒,以谷易肉——后大航海时代的饮食革命》.《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5月上:24-29.
2. 田杰雄.《北京2.1万亩甘薯丰收》.《新京报》,2021-11-9.
3. 寒鲲.《葡萄、石榴与大蒜——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5月上:10-13.
4. 李伟良.《清代民国时期番鸭的传入及其影响》.《安徽史学》,2022年第3期:58-66.
END